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鲍基因组DNA提取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更好地保存样本,提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采取先将试验材料用75%乙醇固定,然后再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经过检测后用于RAPD等基因工程分析。与从新鲜材料和液氮冷冻材料提取DNA方法的比较表明,用乙醇固定材料提取DNA是一种确实可行的方法,并克服了通常用新鲜材料或液氮冷冻材料所存在的不足(DNA容易降解)和远途异地取材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三角帆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种DNA提取方法(即苯酚法、改进苯酚法、CTAB法和改进ROSE法)提取三角帆蚌基因组DNA,并对4种方法提取的DNA进行分析;通过限制性酶切和SSR-PCR扩增基因组DNA,并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析.结果表明,4种方法均有较好的提取效果;所提取的DNA能用于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改进苯酚法提取的DNA纯度最高,SSR-PCR扩增效果最好;苯酚法的DNA得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暗纹东方鲀基因组DNA提取及生长激素基因Exon4扩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暗纹东方鲀的肌肉、尾鳍为样品,对基因组DNA的提取进行了初步研究,从尾鳍中提取的DNA质量较好。新鲜组织、无水乙醇处理的尾鳍样品得到的DNA完全满足后续实验的开展;而从10%福尔马林溶液处理的尾鳍样品中提取的DNA得率太低,10μg/mL以下。运用巢式PCR成功扩增了暗纹东方鲀生长激素基因外显子4,为下一步的SNPs检测以及克隆测序创造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 eDNA)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水生生物调查方法发展迅速,在水生生态系统的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到物种检测、生物多样性评价、生物量评估等方面。然而,很少有研究专门评价e DNA技术操作流程中不同的eDNA富集方法与提取方法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从而针对具体研究对象建立一套最佳的eDNA技术操作流程。此外,由于物种间生活习性的差异,不同物种释放到环境中的DNA量及DNA片段大小不同,因而,针对不同研究对象需采用不同的eDNA富集与提取方法。本研究以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采用滤膜法富集eDNA,结合血液与组织DNA提取试剂盒提取e DNA。选取直径为47 mm的玻璃纤维膜、硝酸纤维膜、聚碳酸酯膜、尼龙膜共4种材质的滤膜,每种滤膜根据其孔径大小设置0.45、0.8、1.2、5μm共4个梯度,取样水量设置500 ml、1 L、2 L共3个梯度。结果显示,滤膜材质、滤膜孔径大小及取样水体体积均对中国对虾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0.45μm的玻璃纤维滤膜过滤2 L水样能够检测到的DNA拷贝数最多,并依据此建立了一套中国对虾e DNA技术的操作流程,提高了中国对虾的检出率,为后续中国对虾的分布监测及生物量评估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酚-氯仿法、煮沸法、试剂盒法3种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对WSSV DNA提取效率、纯度及病毒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DNA提取效率平均值分别为101.5、372.6、21.5 ng/μl;OD260/OD280范围分别是1.979~2.175(平均值为2.070)、1.699~1.932(平均值为1.796)、1.784~2.075(平均值为1.951);OIE巢式PCR阳性率分别为60%、50%、70%;TaqMan定量PCR检测的病毒阳性率均为100%,病毒拷贝含量分别为916.0~2.23×106、63.3~1.78×106、479.7~2.70×106Copies/μl DNA.  相似文献   

6.
家鸡囊胚细胞微量DNA提取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取微量的家鸡囊胚细胞DNA应用于种蛋孵化前的PCR性别鉴定,本实验应用Chelex-100法、常规试剂提取法、DNA试剂盒提取法进行微量囊胚细胞的DNA提取,并应用W染色体性别鉴定引物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能提取适合于PCR的模板,其中以Chelex-100法提取的效果最好,最小细胞数为10个,其次为常规试剂提取法和DNA试剂盒提取法,最小细胞数分别为50个和1200个。本研究对微量家鸡囊胚细胞DNA提取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摸索和改进,为家鸡种蛋孵化前性别鉴定技术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对传统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PCR检测方法中的病毒模板DNA的提取方法加以改进,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WSSV的PCR方法。本方法将克氏原螯虾肝胰腺组织匀浆液冻融3次进行差速离心后,在病毒沉淀中加入50μL蛋白酶K溶液,室温消化5 min,沸水中煮10 min后,10000 r/min高速离心5 min即可取上清液用于PCR扩增,结果显示:与传统的病毒模板DNA提取方法相比,本方法的PCR结果特异性强,扩增效率高,准确率高,可应用于快速大规模检测克氏原鳌虾中的WSSV。  相似文献   

8.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是鳜鱼重大疫病病原,该病毒引发的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Infection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能导致养殖生产巨大经济损失。为满足水产疫病预防与诊断需求,该文将一种集DNA快速提取与PCR快速扩增为一体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与试剂盒提取DNA法和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检测方法(SC/T7211-2011)中PCR方法进行比较,旨在为基层水产一线水生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提供一种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坛紫菜DNA提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立山  王亚军  刘必谦 《水利渔业》2005,25(4):21-22,26
对几种常见的紫菜DNA提取方法———SDS裂解法、CTAB法、LiCl法及试剂盒法提取坛紫菜叶状体DNA效果进行了全面的比较。提取的DNA量LiCl法>CTAB法>试剂盒法>SDS裂解法,纯度试剂盒法>CTAB法>LiCl法>SDS裂解法。同时利用2种试剂盒对坛紫菜丝状体进行了DNA提取,发现其提取效果要远远好于叶状体。  相似文献   

10.
以3种淡水育珠蚌———三角帆蚌、褶纹冠蚌和背角无齿蚌为实验材料,利用改良的有机苯酚法,在无液氮的条件下提取DNA模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A260/A280和RAPD-PCR扩增等3种方法同时检测DNA的质量,所提取的DNA较完整,纯度较高,完全可满足PCR等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 eDNA)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水生生物调查方法发展迅速,在水生生态系统的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到物种检测、生物多样性评价、生物量评估等方面。然而,很少有研究专门评价eDNA技术操作流程中不同的eDNA富集方法与提取方法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从而针对具体研究对象建立一套最佳的eDNA技术操作流程。此外,由于物种间生活习性的差异,不同物种释放到环境中的DNA量及DNA片段大小不同,因而,针对不同研究对象需采用不同的eDNA富集与提取方法。本研究以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采用滤膜法富集eDNA,结合血液与组织DNA提取试剂盒提取eDNA。选取直径为47 mm的玻璃纤维膜、硝酸纤维膜、聚碳酸酯膜、尼龙膜共4种材质的滤膜,每种滤膜根据其孔径大小设置0.45、0.8、1.2、5 μm共4个梯度,取样水量设置500 ml、1 L、2 L共3个梯度。结果显示,滤膜材质、滤膜孔径大小及取样水体体积均对中国对虾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0.45 μm的玻璃纤维滤膜过滤2 L水样能够检测到的DNA拷贝数最多,并依据此建立了一套中国对虾eDNA技术的操作流程,提高了中国对虾的检出率,为后续中国对虾的分布监测及生物量评估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紫菜基因组DNA提取及酶切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两种市售的DNA提取试剂盒对几种紫菜进行基因组DNA提取,该方法需要的组织量少,需要时间短,获得的基因组DNA纯度高,可被AFLP内切酶,特别是EcoR I完全酶切,完全满足AFLP研究的需要,不同的DNA提取方法及提取出的基因组DNA的质量对酶切效果以及后的实验结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快速、特异、灵敏的PCR方法以检测生鸡肉中的肠炎沙门氏菌。方法:以肠炎沙门氏菌的sefA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将样品增菌后用煮沸法提取细菌基因组DNA进行检测。结果:每克生鸡肉污染3.0×10°CFU肠炎沙门氏菌,经16h增菌培养后可扩增出500bp特异性性DNA带,对28份屠宰场样品的检测结果与传统方法相符合。结论:PCR法适于生鸡肉中肠炎沙门氏菌的快速、准确检测。  相似文献   

14.
黄河鲶基因组DNA提取与纯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鲶肌肉、肝、肾、血中提取基因组DNA。经过0.8%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带型整齐。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基因组DNA的D260 nm/D280 nm达1.77~1.82,证明所提取基因组DNA质量较好,可用作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模板所需。  相似文献   

15.
鲫鱼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以鲫鱼的血液、肌肉、肝、肾为材料,采用苯酚一氯仿法、试剂盒法提取鲫鱼基因组DNA,对不同方法提取的结果进行了紫外分光光度、琼脂糖凝胶电泳、微卫星PCR扩增等方法的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方法提取的鲫鱼基因组DNA浓度在385.8~3167.5ng/μL,A260/280比值处于1.66~1.87,所提取的DNA适合微卫星PCR扩增。因此,用苯酚-氯仿法对鲫鱼的血液、肌肉、肝、肾,用试剂盒法对鲫鱼的血液均能提取鲫鱼基因组DNA。  相似文献   

16.
福尔马林固定鱼类标本DNA提取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胁迫致使许多海洋鱼类种群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了摸清鱼类种群结构对气候变化和人类胁迫活动的响应机理,利用福尔马林固定标本研究较早年代海洋鱼类DNA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为了解决福尔马林固定鱼类样本DNA提取质量差的难题,以福尔马林固定近50年的金线鱼(Nemipterus virgatus)标本为例,研究DNA提取过程中多个因素对DNA提取产量的影响。以取样部位、除甲醛处理、消化时间、抽提方法为考察因素,以DNA提取浓度为评价指标,通过SPSS软件设计L8(4×24)正交实验。结果,得到的最优处理组为:肌肉组织样品经GTE缓冲液浸泡与酒精梯度处理后,90℃水浴30 min,真空干燥处理,加入裂解液与蛋白酶K,55℃水浴消化3 h,试剂盒法提取DNA。除甲醛处理是提高DNA产量的关键,处理步骤越多效果越好。90℃水浴后再消化能够显著提高DNA提取效率。通过对比标本DNA与新鲜样品DNA,PCR扩增的结果,证明使用优化方法提取的DNA能够满足后续研究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鳙鱼不同组织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试剂盒和常规苯酚/氯仿抽提法提取新鲜的鳙鱼肌肉、肝脏、尾鳍以及用乙醇保存的3种组织基因组DNA,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对3种组织的新鲜样品2种方法均能提取高质量的DNA,而用乙醇保存的3种组织,DNA样品质量最好的是尾鳍,其次是肌肉,肝脏最差;总的来看,试剂盒法提取的DNA纯度较好,但是浓度低,而苯酚法得到的DNA浓度高,质量好,且相对成本低。综合比较,苯酚/氯仿抽提法提取乙醇保存的尾鳍组织基因组DNA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在鱼类分子研究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以患鲤疱疹病毒2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 HV-2)疾病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肾脏为实验材料,采用-20℃冷冻、100%乙醇、Dafano's液、10%福尔马林、Zenker's液、Müller's液、2.5%戊二醛、Helly's液、Mossman's液、Bouin's液和Carnoy's液不同方法进行保存,通过微量分光光度计检测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探讨不同保存方法对病毒DNA提取效果、常规PCR扩增效果和巢式PCR扩增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病鱼肾脏中提取DNA时,除100%乙醇保存方法与-20℃冷冻保存组一样可以提取高质量的DNA外,其它保存方法对DNA提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00%乙醇保存方法和保存的材料可以用作于鲤疱疹病毒2型DNA的提取;常规PCR扩增时,100%乙醇、Zenker's液、2.5%戊二醛、Helly's液、Bouin's液和Carnoy's液保存方法与-20℃冷冻保存组具有相同的效果,在362 bp处出现明亮一致的清晰单一目的条带,这6种保存方法及其保存的材料可以用作鲤疱疹病毒2型的常规PCR扩增;巢式PCR扩增时,100%乙醇、Dafano's液、10%福尔马林、Zenker's液、Müller's液、2.5%戊二醛、Helly's液、Mossman's液、Bouin's液和Carnoy's液所有保存方法与-20℃冷冻保存组具有相同的效果,在339 bp处出现明亮一致的清晰单一目的条带,这些保存方法及其保存的材料均可以用作于鲤疱疹病毒2型的巢式PCR扩增,在采用巢式PCR进行检测和诊断患鲤疱疹病毒2型疾病上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利用GyrB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建立沉积环境中气单胞菌属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将已知浓度的气单胞菌菌液加入灭菌的沉积物样品中,作为模拟沉积物样品。通过选择和优化沉积物DNA提取方法、特异性引物、标准曲线模板,建立沉积环境中气单胞菌属细菌准确检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同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溶菌酶-SDS温和裂解法提取沉积物DNA,以扩增GyrB基因片段的IAF和IAR为特异性引物,并直接以模拟沉积物样品DNA为标准品构建标准曲线,可以建立适用于定量检测沉积环境中气单胞菌属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可灵敏、特异、准确地定量检测刺参养殖池塘底泥中气单胞菌属中不同种的细菌,检出效率可达103CFU/g。统计分析显示,变异系数为0.21%-0.80%,均小于5%,表明重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一种保存鱼类鳍条的便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鳍条是研究鱼类分子生物学常用的组织样本,长期保存的鳍条为实验提供源源不断的基因组DNA。本研究介绍一种便捷保存鱼类鳍条用于DNA提取的方法---干燥法,并说明了用此方法保存鲤(Cyprinus carpio)、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和虹鳟(Onchorynchus mykiss)鳍条效果。采集新鲜鳍条,贴在滤纸等吸水性强的纸张上,覆盖另一张滤纸,防止受潮、霉变,自然干燥后在室温保存3个月。剪取部分鳍条样本,用常规酚、氯仿抽提法提取基因组DNA,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琼脂糖凝胶电泳、PCR扩增方法检测基因组DNA的质量。结果显示:用干燥法保存的3种鱼类的鳍条样品,提取获得的基因组DNA的OD260/OD280值在1.82-1.89之间, OD260/OD230值在2.29-2.70之间,琼脂糖凝胶电泳条带清晰明亮,可以用于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本研究证实用干燥法长期保存鱼类鳍条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基因组DNA,为珍贵样品的长期保存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为远距离、大样品的采集和保存提供了便捷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