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宽体金线蛭是治疗人类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名贵中药材,也是当前最具潜力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为探索宽体金线蛭选育群体高效繁殖技术,笔者从江苏里下河地区野生宽体金线蛭种群中挑选体重17.00 g以上亲蛭4 000 kg,在长、宽、高分别为1 m、2 m、1 m的400个网箱内进行人工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收集蛭茧693 kg,回收亲蛭2 050 kg,亲蛭产茧率为17.33%,回收率为51.25%,亲蛭成活率为99.28%;平均每尾亲蛭产茧3.49枚,平均每枚蛭茧内蛭苗32尾。表明宽体金线蛭选育群体繁殖效果稳定,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2006年,在5口池中设置19口面积均为8m^2的网箱饲养斑点叉尾鮰鱼苗,在3口面积均为4002m^2的塘中培育大规格鱼种,采取健康养殖方法,取得成功。结果为:19口网箱放苗38万尾,经25d饲养,共产斑点叉尾鮰夏花鱼种29.67万尾,平均体长2~3cm、成活率78.1%;3口育种试验塘放夏花鱼种28.26万尾,经150d培育,共产斑点叉尾鮰鱼种239530尾、11214kg,成活率84.7%,个体均重46.8g,每667m^2平均产量623kg、每667m^2利润3063元,投入产出比1:1.59。本文探讨了斑点又尾鮰苗种高产健康培育的有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2口面积各0.66 hm2的池塘中,进行四倍体异育银鲫长丰鲫大规格鱼种培育试验。试验采取分级培育方法:一级培育由鱼苗培育成寸片规格,历时20 d,获苗75.8万尾,成活率为75.8%;二级培育由苗种转入成鱼养殖,历时21 d,获得5.8~6.5 cm大规格鱼种30.6万尾,成活率为62.9%,获得3.5~5.0 cm大规格鱼种19.7万尾,成活率为72.4%。合计收获大规格鱼种50.3万尾,由水花鱼苗培育成3.5~6.5 cm规格鱼种的成活率为50.3%。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1997~2001年催产三角鲂亲鱼12批,平均催产率92.0%、受精率95.2%、孵化率86.1%,繁育出水花苗1.58亿尾.生产推广夏花鱼种1 880万尾,苗种培育成活率72.2%的生产结果,总结了三角鲂生产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技术要点、关键环节,并提出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5.
三角鲂规模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97~2001年催产三角鲂亲鱼12批,平均催产率92.0%、受精率95.2%、孵化率86.1%,繁育出水花苗1.58亿尾。生产推广夏花鱼种1880万尾,苗种培育成活率72.2%的生产结果,总结了三角鲂生产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技术要点、关键环节,并提出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金鲳鱼网箱鱼种培育的海区选择、网箱设置与规格、鱼种放养、饵料投喂、日常管理、培育结果等方面介绍金鲳鱼鱼种网箱培育技术,经过5个月的精心培育管理,共投喂杂鱼1 400 kg,鱼种培育成活率90%,饵料系数2.94。  相似文献   

7.
2008年笔者在农安县小城子乡西王家村进行池塘主养黄颡鱼技术推广,实验面积1hm2,投入大规格纯野生黄颡鱼苗种,每公顷投入3.75万尾,成活率达80%,产量达3600kg,上市规格基本为0.150kg,市场价格达30元/kg,投入产出比是1:1.9。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养模式,连续2年进行室外池塘岩原鲤鱼苗培育生产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鱼苗培育以每667 m2放养水花2万~4万尾效果较好,30 d左右可养成3~4 cm规格,其成活率可达86%。  相似文献   

9.
在龙虾苗种繁育中,由于龙虾的产卵、孵化、抱仔不是同步,因而个体之间的规格存在一定的差别,给幼虾培育带来了困难。为了提高幼虾培育的成活率,对幼虾进行单独的培育,提高培育效果和幼虾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螃蟹的人工养殖过程中,幼蟹的培育仍是个薄弱环节。现将实用性强、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高的网箱培育幼蟹技术简介如下: 1.网箱 网箱用尼龙筛绢或聚乙烯网片制成,目大0.15厘米左右,以不使蟹苗逃逸为度。网箱大小为2×1×1或4×3×1米,无严格规定。网箱用木架或竹框架浮于水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四川裂腹鱼人工养殖提供基础资料。贵州省毕节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田坝桥基地进行了四川裂腹鱼的野生鱼驯养、人工繁殖和人工养殖试验,驯养鱼池分普通微流水池和仿生态微流水池2种,人工繁殖试验中采用两次注射法对雌鱼进行催产。结果发现,野生鱼经50 d左右驯化可正常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大规格个体驯养成活率较低;人工养殖条件下繁殖时间较野生环境下晚约1个月,雌鱼绝对怀卵量较野生鱼稍大,平均为14 470粒/尾,受精率为73.25%,出苗率为61.6%;培育约100 d,幼鱼平均体长5.8 cm/尾,平均成活率为66.3%,经1.5年养殖,平均体重可达1 kg/尾。此外,试验结果还表明仿生态池驯养成活率明显高于普通鱼池,四川裂腹鱼在人工微流水养殖条件下生长较缓。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采用试验生态学方法,分析比较3种生物饵料对宽体金线蛭幼蛭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免疫力的影响。将初始平均体质量为(0.027±0.010)g的宽体金线蛭幼蛭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置60条幼蛭。3组幼蛭分别以螺蛳(作为对照)、漂螺、蚯蚓为生物饵料。结果显示:漂螺组幼蛭体质量、体长及体宽3项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3组之间幼蛭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整体生长性能由高至低依次为漂螺组、螺蛳组、蚯蚓组。幼蛭体质量与体长、体宽及体积的相关性由强到弱依次为体积(R^2=0.912 0)、体长(R^2=0.8888)、体宽(R^2=0.7717)。幼蛭蛋白酶活性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螺蛳组幼蛭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漂螺组和蚯蚓组(P<0.05),漂螺组幼蛭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螺蛳组和蚯蚓组(P<0.05)。幼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 AOC)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螺蛳组幼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高于漂螺组和蚯蚓组(P<0.05)。蚯蚓组幼蛭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ZM)活性显著高于螺蛳组和漂螺组(P<0.05),螺蛳组和漂螺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分析得出漂螺对宽体金线蛭幼蛭的促生长作用最佳,并建议依据漂螺营养成分制定幼蛭饲料营养标准,同时可将蚯蚓作为饲料免疫添加剂成分。  相似文献   

13.
试验中共催产条斑星鲽雌亲鱼38尾,获产35尾,共采受精卵2 380 mL;共孵化仔鱼18.8万尾,孵化率达43.8%;完成变态13.9万尾,变态成活率74.5%;培育成5 cm以上苗种10.5万尾,苗种培养成活率75.5%.该研究结果为比较鲆鲽鱼类早期发育过程提供了参考资料,同时揭示作为冷温性鱼类,条斑星鲽受精卵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特殊规律,从而为该鱼种进一步大规模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胡子鲶俗称塘鱼,属胡子鲶科.胡子鲶属。广东省本地种称本地塘,原系野生鱼类,栖息于河川下游和田野坑渠、池塘的石缝暗沟处,喜群居。塘鱼贪食,以摄食动物性饵料为主,属底栖腐屑食性的杂食鱼类。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市场价格较高。成为人们竞相研究开发的养殖对象。目前,本地塘鱼的养殖仅限于池塘单养或套养,成活率较低,生长速度慢,难起捕。用网箱养殖本地塘鱼尚无成功的技术报道。我公司网箱养殖试验场在今年六至九月间,用网箱成功地养殖本地塘鱼1500余尾,四百多斤。现将我场的试验情况介绍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5.
2 0 0 1~ 2 0 0 3年在四川省洪雅县从 5乡 1 1村 30 1 1家养猪农户中选 75 2 8头 5 0 kg架子猪进行猪蛭形巨吻棘头虫病治疗试验。共分 3批试验。第 1批是类检选出 30头棘头虫病阳性猪。 1 0头不服药对照。 2 0头服硝硫氰醚2 0 m g/ kg,隔 1天 1次 ,共服 3次。 2 0天后粪检 EPG,服药组 EPG均明显减少 5 0 .6 %~ 1 0 0 %。 5个月后称重。服药组猪平均比对照组猪增重 2 5 .6 kg/只。第 2、3批作普治试验 ,共治疗 4 2 6 8头架子猪  相似文献   

16.
施肥是缩短椰子非生产期、提高椰子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笔者于2000—2004年对我国自行培育的第一个椰子杂交新品种78F1幼龄树进行了施肥试验,通过合理施肥,实现了幼龄树第4年开始开花结果,开花率达30%,单株产量25个,第5年开花率达95%,单株产量60个,比本地椰子产量高2~3倍。现将椰子早结丰产施肥技术总结如下。1定植基肥首先挖好定植穴,将杂草、椰渣和牛粪填入穴底,用表土填回至穴深的1/3,然后每穴施腐熟堆肥40kg,草木灰3kg,过磷酸钙1.5kg,其中把过磷酸钙与穴中土壤充分混合,最后填入剩余表土至穴深的1/2处,再定植优良的椰苗。2幼龄期追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地在核桃嫁接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大多采用1~2年生实生苗做砧木,进行温控嫁接大棚培育,室内苗砧嫁接,室外腹接、芽接,室内嫁接愈合,炼苗移栽大田;也有利用嫩苗或子苗嫁接,但需要室内愈合后移栽大田;接后移栽大田覆盖地膜等。这些方法成本高,效益低,难推广。我县自1995年开始,先后进行了室内温控嫁接、大棚温控嫁接及嫩砧嫁接大田育苗等项试验,认为核桃嫩砧嫁接大田育苗技术是一种有效方法。采用此技术,2 0 0 1年在房县林业中心苗圃嫁接15万株,成活率为86 70 % ,2 0 0 2年又嫁接2 8 2 6万株,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园有熊狸6只,2雄3雌1崽,置于繁殖场1栋2号笼。从2012年至2020年,配置的饲养员大部分都是非专业的聘用工,流动性很大,饲养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导致8年间共繁殖11只幼崽,成活4只,死亡7只,成活率仅36.36%,有71.42%的死亡幼崽死于被食。笔者于2018年初任职至今观察到2次熊狸繁殖活动,一次幼崽被母兽吃掉,一次幼崽成活。由此可见,观察往年的数据,研究熊狸的食崽行为对于提高繁殖成活率非常重要。研究发现,熊狸产后采取隔离、增加饲料、增加隐蔽物等措施能有效提高幼崽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冬季低温时节鹅苗网上育雏效果,积累冬季种草养鹅技术及经验,选择7 500只小鹅进行网上立体育雏。试验结果显示,鹅苗网上立体育雏成活率达95%,平均体重为255 g;农户饲养65天后,平均体重3.1 kg,成活率达93.2%。表明该育雏方法适宜在农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抗菌肽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体质量相近的6万尾健康草鱼,分为3个处理组,研究抗茵肽和黄霉素对草鱼生长性能及成活率的影响.对照组的基础日粮中添加8 mg/kg的黄霉素,试验1组的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mg/kg的抗茵肽,试验2组的基础日粮中添加150 mg/kg的抗茵肽,试验期为49 d.结果表明:试验期内3个处理组的草鱼肥满度差异不显著,草鱼成活率在99.51%-99.55%;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草鱼饵料系数分别为1.49、1.23和1.21;抗菌肽可以显著提高草鱼的增质量速度,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相对增重率分别达到157.6%和159.41%,效果好于黄霉素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