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烈性传染病,动物病死率高,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严重。近几年,我国个别地方发生狂犬病,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为了做好我省的狂犬病防控工作,笔者认真分析了甘肃省狂犬病防控现状,以及狂犬病发生风险,提出了防范建议。1发生狂犬病风险分析1.1甘肃省是狂犬病的老疫区。我省曾在解放前及1984~1989年,文县、武都、康县、成县、徽县、永昌、山丹等县发生过狂犬病。  相似文献   

2.
<正>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所有的温血动物对狂犬病病毒都易感。该病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目前该病无有效治疗方法,病死率几乎100%。狂犬病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和国家均有流行,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全球狂犬病监测显示,145个国家和地区中仅有45个国家和地区无狂犬病报告。我国于1956年出现第一个狂犬病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珠三角地区中小学生犬类狂犬病的认知现状及其对养犬和防疫的态度和行为,2019年6月采取配额抽样和便利抽样方式,对珠三角地区8个市的中小学生展开犬类狂犬病“知信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47份,回收率为93.38%。调查结果显示:珠三角地区中小学生的犬类狂犬病知识平均分为6.60±1.28,仅10.04%的学生能说出犬类狂犬病症状,4.69%的学生能说出除犬猫外的其他易感动物,36.14%的学生知道狂犬病不能被治愈;城镇学生的狂犬病知识平均分(6.65±1.21)高于乡村学生(6.40±1.49),差异显著(P<0.05);91.65%的城镇学生赞成给犬免疫狂犬病疫苗,远高于乡村学生的78.85%(P<0.05);珠海、佛山、肇庆的中小学生犬类狂犬病知识平均分显著高于广州、东莞、江门(P<0.05);经常获取狂犬病知识的学生平均分(7.13±1.17)显著高于较少或从未获取知识的平均分(6.42±1.26),差异显著(P<0.05)。调查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中小学生犬类狂犬病知识的总体掌握程度不高,尤其是乡村学生普遍较低,需要加强中小学生狂犬病防控教育,提高其狂犬病知识的掌握度,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养犬和防疫态度与行为。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全球仍有大约150个国家或地区中有狂犬病流行,有30余个国家和地区消除了由犬类传播给人类的狂犬病。但是在中国,狂犬病仍是困扰公众的一个公共卫生威胁。偶尔有媒体报道有个别患者注射了疫苗仍发作狂犬病,造成了一定范围的恐慌。这种恐慌部分源于公众对狂犬病认识的误区,消除这些误区、正确认识狂犬病有助于控制狂犬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4,(6):124-128
为了加强对广西狂犬病的认识,使广西狂犬病防控策略更具有科学性、透明性、可防御性。充分收集广西狂犬病防控相关数据,综合运用经验分析法、专家调查法、现场调查法、风险列举法等几种方法对广西狂犬病进行了危害识别。狂犬病在广西所有的县(市、区)均有分布,引起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广西流行的狂犬病病毒属于基因1型狂犬病病毒,分4个群;传染源有犬、猫、猪、鼠、黄鼠狼和蝙蝠,传播途径有咬伤、抓伤、经伤口或黏膜感染以及经消化道感染;广西现行狂犬病防控策略存在缺乏长期系统的规划和完善的立法、宿主动物管理不到位、宿主动物免疫率低、疫情监测网络不健全等问题。广西狂犬病防控关键风险点在于:缺乏长期系统的防治规划和完善的立法、犬猫等宿主的管理不到位、犬猫狂犬病免疫率低、群众对狂犬病认识不足。建议建立狂犬病防治中长期规划,增加防控经费的投入、加强犬类管理、强化家犬免疫工作、加强风险交流,增强人民群众对狂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我国部分城市或地区犬狂犬病的免疫覆盖率进行了连续3年以上的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的发达城市犬狂犬病免疫覆盖率总体水平有所提高,如深圳和北京已达到或接近70%的有效覆盖率;南方较发达城市的免疫覆盖率为20%~30%,但距离狂犬病免疫覆盖标准(≥70%)相差甚远;农村地区和狂犬病流行的北方城市,狂犬病免疫覆盖率仍很低,甚至不足5%。以上结果反映出,在未实行强制免疫的情况下,我国狂犬病的免疫覆盖率和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欠发达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犬仍未接受有效免疫,无法阻断狂犬病在动物之间传播,不利于我国狂犬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北方牧业》2012,(5):11
<正>一、征文要求1.征文内容(1)中国狂犬病防控现状与策略;(2)中国狂犬病防控政策与法规;(3)全球狂犬病防控措施与经验;(4)狂犬病感染与发病机理;(5)狂犬病流行病学、监测及疫情报告;(6)狂犬病疫苗研究新进展;(7)国内狂犬病疫苗生产与市场;  相似文献   

8.
<正>即使没被狗咬伤,从事狂犬病研究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接触狂犬病病人的人员、兽医等人群也应接种狂犬病疫苗。12月17日,卫生部下发《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要求狂犬病高暴露风险者进行暴露前免疫。  相似文献   

9.
<正>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或Aujeszky Disease,AD)是感染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B类传染病(OIE认定)。该病毒可以感染除短尾猿以外的几乎所有哺乳动物,猪是唯一的自然宿主。猪感染伪狂犬病的损失和伪狂犬病病毒毒株  相似文献   

10.
<正>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发病死亡率几乎100%,全世界每年有6万人死于狂犬病,我国是狂犬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最有效的办法是用疫苗预防。1881年巴斯德首先发现了狂犬病病毒,并成功研制出了疫苗。狂犬疫苗按种类可分为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按免疫对象可分为动物疫苗和人用疫苗,目前动物疫苗主要以减毒疫苗为主,人用疫苗主要是灭活疫苗;按病毒培养制备方式可分为组织  相似文献   

11.
<正>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感染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神经系统性疾病,人和多种哺乳动物共患。临床感染率和发病率不高,但以高致死率引起医学界高度重视。百分百可防,百分百不可治。病死率100%。人和动物的狂犬病预防可通过减少暴露和疫苗接种实现。狂犬病由于传播方式独特,需要人或动物体的皮肤或黏膜直接的接触和感染病毒才可能发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每年全球仍有一定数量的人因感染狂犬病而死亡。动物感染狂犬病的概率高于人。犬是人狂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95%的人狂犬病由犬咬伤所感染。动物狂犬病的免疫仍不普及。  相似文献   

12.
<正>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致死的神经性、烈性传染病,人和所有温血动物都易感〔1〕,人感染狂犬病后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病死率高达100%〔2〕。据统计,我国98%以上的人狂犬病是由犬咬伤引起,犬的狂犬病免疫情况直接影响人和动物狂犬病的传播〔3〕。自2011年5月15日《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来,本市中心城区犬狂犬病的免疫方式有了变化,由每年3~4月份的集中免疫变更为在20  相似文献   

13.
<正>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和所有温血动物均可感染的急性致死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患者死亡率基本为100%。近年来,我国人狂犬病疫情一直呈上升趋势,病死数居我国3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首位。针对这一严峻情况,各级农业部门按照《狂犬病防治技术规范》,坚持预防为主的方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防控狂犬病,百色市开展疫情专项调查和防治研究,发现狂犬病病死率和死亡人数仍居人类各种法定报告传染病之首,死亡人数与动物发病数呈正相关关系;监测貌似健康犬狂犬病带毒率为1.9%,流行毒株属基因Ⅰ型,Ⅰ亚群;使用国产兽用狂犬病活疫苗(FlurryHEP株)免疫期为半年,注射进口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PV株)免疫有效期为一年;“专题讲座+发送短息”宣传方式效果好;采取“栓养、免疫、监测、扑灭、宣传”等综合防治措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感染所致,目前对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应以预防为主。对饲养的犬等宠物应加强管理并定期检疫、免疫,对确定为狂犬病的宠物应捕杀后深埋或焚烧。被动物咬伤后应及时、正确处理。迅速清洗处理伤口,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毒经伤口进入体内神经组织;联合使用特异性抗体(狂犬病抗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病疫苗;使用辅助药物干扰素等。  相似文献   

16.
杜喜忠  杨民  楼芳芳  孔旭东 《养猪》2012,(2):108-109
试验采用伪狂犬病gB抗体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3日龄和1、2、3、4、5、6、7、8、9、10周龄未免疫猪伪狂犬病母源抗体和相应日龄免疫后3周的伪狂犬病gB抗体,以gB抗体阳性率和S/N值分析猪伪狂犬病母源抗体衰减规律和最佳首免时间。结果表明,母猪分娩前1个月免疫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弱毒苗,所产仔猪能获得高水平的母源抗体;随着仔猪日龄增加,抗体水平逐渐降低,能维持到10周龄。仔猪在5周龄前免疫伪狂犬病疫苗,母源抗体干扰主动免疫,5周龄后免疫抗体水平均有上升;该场仔猪伪狂犬病最佳首免时间为35~42日龄。  相似文献   

17.
<正>狂犬病又称疯狗病或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重要人兽共患病,病死率高达100%。据WHO估计,全世界每年狂犬病发病人数约3.5~7万例,我国狂犬病的发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21世纪以来,我国人患狂犬病报告病例总体呈上升趋势,近几年保持在2 500例以上,主要发生在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等南方地区,并且主要集中在经济条件和医疗条件较差的农村〔1〕。上海狂犬病疫情形势亦不容乐观,尤其近几年每年  相似文献   

18.
正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病死率高达100%。免疫是从源头上控制狂犬病最有效的措施,通过免疫可降低动物对狂犬病的易感性。欧美国家的成功实践表明,动物群体的狂犬病免疫率超过70%,即可控制动物狂犬病的发生和流行。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是养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南昌市在城市养犬管理与狂犬病防控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2004年11月10日,《南昌市养犬管理办法》经南昌市人民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5年2月1日起施行;2015年8月28日,《南昌市养犬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19.
<正> 狂犬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潜伏期长,发病死亡率高。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近年来,随着养犬数量的增加,特别是城市宠物大数量增加,狂犬病也呈上升趋势。日前,农业部正式修正并发布了《狂犬病防治技术规范》,对狂犬病诊断、疫病处理、预防与控制等作出明确规定,以指导各地的狂犬病防控工作。针对当前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需要,为推广应用新的狂犬病防治科研成果和诊断技术,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将于近期举办  相似文献   

20.
<正>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狂犬病病毒是一种弹状病科狂犬病病毒属中血清/基因1型病毒,外形呈弹状,核衣壳呈螺旋状对称,表面具有胞膜,狂犬病病毒在野生动物及家养动物与人之间构成狂犬病的传播环节。由于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性病,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各级政府、机关部门都高度重视,层层下发了文件参订责任书,要求全面地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