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建立了烯丙孕素口服液中烯丙孕素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及样品前处理方法。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前处理溶剂为异丙醇-正己烷(5:20),色谱柱为ZORBAX CN C18柱(250×4.0 mm,5μm),流动相正己烷-异丙醇(98:2),流速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35 nm。该方法中烯丙孕素的定量限浓度为804.9 ng/mL,线性范围为0.401~0.601 mg/mL,平均回收率为100.3%,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准确度高,可适用于该制剂中烯丙孕素的定性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建立猪血浆中烯丙孕素含量的UPLC-MS/MS测定法。血浆中烯丙孕素以液液萃取法提取,采用Inertsil C4(3.0×150mm,5μm)色谱柱和梯度洗脱对待测样品中各成分进行分离,三重四级杆质谱仪的多重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量分析,内标法定量。流动相A为5mmol/L甲酸铵水溶液,B为乙腈,流速为0.4mL/min,进样量为10μL。建立的烯丙孕素检测方法在1ng/mL~100n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 2。烯丙孕素3个空白血浆添加浓度样品(1、50、100ng/mL)的批间回收率分别为93.1%±3.98%、92.7%±5.75%、88.9%±3.69%,日内变异系数分别为3.50%~14.35%、3.43%~6.20%和2.88%%~4.15%,日间变异系数在5.11%~8.86%之间。方法的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5ng/mL和1ng/mL。基质效应对烯丙孕素的含量测定有增强作用,烯丙孕素在低浓度(1ng/mL)为114.65%,中浓度(50ng/mL)为109.23%,高浓度(100ng/mL)为113.59%。待测样品预处理后在样品室(4℃)放置8h的时间内,低、中、高3个添加浓度水平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1%,表明药物在样品室测定期间有较高的稳定性。将样品反复冻融3次后,低、中、高3个浓度添加水平的变异系数均小于9%,表明血浆样品中烯丙孕素经3个循环冻融后仍可保持较高的稳定性。该方法可用于准确检测猪血浆中烯丙孕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柱为luna C18柱(5μm,250mm×4.60 m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30:70:0.1,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5℃.黄芩苷浓度在29.4~102.9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6%,RSD为0.60%.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分析烯丙孕素在猪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为制定休药期提供依据。采集猪肝、肾、肌肉和脂肪样品,肝、肾样品经β-葡萄糖醛酸酶/芳基硫酸酯酶酶解,然后用乙腈提取(肌肉和脂肪样品直接用乙腈提取),乙腈饱和正己烷溶液除脂,氮吹后残渣用乙酸乙酯复溶,后用10%碳酸钠溶液净化进行LC-MS/MS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1~200ng·mL~(-1)浓度范围内,烯丙孕素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的检测限为0.5μg·kg~(-1),定量限为1μg·kg~(-1);在1、100、200μg·kg~(-1)添加水平下,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在68.9%~78.9%,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1%。试验猪按0.4mg·kg~(-1)剂量内服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18d,经取材检测,休药6h后各组织中烯丙孕素残留量最高,休药后第5天脂肪中烯丙孕素残留量低于最大残留限量,肌肉、肾中残留量低于定量限,休药第10天所有组织中烯丙孕素残留量均低于定量限。休药后相同时间点猪组织中烯丙孕素残留量规律为肝肾脂肪肌肉;肝中烯丙孕素消除缓慢且消除时间最长。根据WT1.4软件按99%置信区间计算所得,建议母猪按0.4mg·kg~(-1)剂量内服给药,每天1次,连续18d,其休药期为9d。  相似文献   

5.
比较国产和进口烯丙孕素口服液在健康母猪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将16头健康苏姜商品母猪随机分为2组,分别单剂量灌服国产烯丙孕素口服液和进口烯丙孕素口服液,按体重给药量均为1.0 mg/kg,进行药动学比较研究。给药后按预定时间采集血样,采用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法测定血浆中烯丙孕素含量,实测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WINNONLIN 6.3版药动学分析软件处理。国产制剂和进口制剂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0.81±0.14)h、(1.59±0.80)h;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175.19±58.12)ng/m L、(100.47±19.64)ng/m L;消除半哀期(t1/2)分别为(3.89±0.75)h、(3.14±0.24)h;平均滞留时间(MRT0~t)分别为(5.05±0.36)h、(5.06±0.71)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729.82±179.76)ng·h·m L-1、(554.56±156.55)ng·h·m L-1。国产烯丙孕素口服液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31.60%。国产烯丙孕素口服液Cmax显著高于进口烯丙孕素口服液,而其它参数t1/2、Tmax、AUC0-t、MRT0~t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国产烯丙孕素口服液在母猪体内具有吸收好、消除快、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预混剂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预混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SB-C18柱(3.9mm×150mm,4μm),流动相为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为2.5)-乙腈(70∶30,V/V),检测波长346nm,流速1.0mL/min,柱温为30℃,保留时间约6.2min。盐酸小檗碱浓度在5~80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平均回收率99.5%,RSD为0.4%。该方法适用于检测盐酸小檗碱预混剂。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促孕灌注液中淫羊藿苷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促孕灌注液中有效成分淫羊藿苷含量。采用Shim-PackVP-ODS(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55∶45)为流动相;流速1 mL/m in,检测波长270 nm。淫羊藿苷分离良好,线性范围在0.1~4μg(r=1.000),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2.4%(n=6)。方法简便、准确,可以控制促孕灌注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建立并验证了喹乙醇预混剂中喹乙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试验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为6.0)-乙腈(92∶8,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62 nm。试验结果表明喹乙醇在5~1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2=1.0000,平均回收率100.2%(n=6),RSD为0.2%。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更好地控制喹乙醇预混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更换反应试剂对烯丙孕素的合成进行了工艺优化,使整个反应过程更适合放大生产,且安全环保、成本更低廉.该合成方法以3-缩酮为原料,经过格氏化反应,水解反应,氧化反应得到烯丙孕素;并首次获得烯丙孕素单晶,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测定表明,其结构为斜方晶系,F212121空间群,具有手性,晶胞参数:a=7.2501 (15)(...  相似文献   

10.
杨玉帅  李泽  金天明  杨升 《畜牧兽医学报》2021,52(10):2924-2933
旨在提高烯丙孕素原药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烯丙孕素原药的生物利用度,使用磺丁基-β-环糊精对烯丙孕素原药进行包合。本试验使用冷冻干燥法来制备烯丙孕素-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物,以此来解决烯丙孕素在临床使用中因其水不溶性而受到限制及其使用后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进而拓宽烯丙孕素的药用途径。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热重分析法和显微镜成像法对所制得的烯丙孕素包合物进行表征,并用溶解度法对包合物进行溶解度测定。以包合物的收率和包合率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优的包合物制备条件。结果显示:经筛选,包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在55℃,ALT与SBE-β-CD的投料摩尔比为1:6,包合时间为5 h,溶液pH为8,溶剂量为15 mL(当以ALT投药量为0.1 g时计);以最优制备条件制备所得的包合物中ALT的平均包合率为(90.90±1.80)%(n=3),平均载药量为(4.30±2.30)%(n=3),包合物的收率为(93.19±1.67)%。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热重分析法和显微镜成像法对所制得的包合物进行表征,可证实成功制得包合物。溶解度法试验结果表明,形成包合物后,其溶解度较烯丙孕素原药提高了988.86倍,且该包合物稳定性好,可满足不同剂型的要求。磺丁基-β-环糊精对烯丙孕素原药具有较好的增溶作用,达到了增加药物溶解度的目的,且该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易于产业化生产,有利于烯丙孕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德拉昔布咀嚼片溶出度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对德拉昔布咀嚼片和Deramaxx咀嚼片的溶出度进行比较。方法为浆法,转速为50 r/min,0.8%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溶出介质,于5、10、15、20、30、40、50 min分别采样;采用Waters XSelect H88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磷酸盐缓冲液(pH4.5)-乙腈(52∶48,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2 nm;柱温30℃;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德拉昔布在5~25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2),检测限与定量限分别为0.81μg/mL、2.57μg/mL;平均回收率为101.8%±0.91%;德拉昔布咀嚼片与Deramaxx溶出度在30 min内分别为87.78%±1.91%和88.76%±2.05%,符合规定。试验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德拉昔布咀嚼片的溶出度测定。  相似文献   

12.
陈明  汤宇  邵明诚  郑勤 《蜜蜂杂志》2010,30(1):9-11
研究建立蜂蜜中替硝唑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样品经12mL乙酸乙酯液液萃取、净化,在317nm波长下用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色谱柱为Agela Venusil ASB-C18(4.6×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为17∶83(V/V),流速1.0mL/min。替硝唑浓度在0.10~4.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82.3%~90.0%,相对标准偏差为2.27%~5.08%,方法的最低检测限10.0μg/kg。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兽用除虫脲原料药含量及有关杂质的检测方法。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为流动相A,0.01 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10μL,柱温25℃。除虫脲的线性范围为10~1000μg/mL(R 2=0.999),回收率97.01%~100.83%(RSD<1.0%,n=3),精密度(RSD=0.13%,n=9)、重复性(RSD=0.45%,n=6)良好,主成分与各杂质峰分离良好。以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计算,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0.1倍(0.1%)。该方法简便灵敏,结果准确可靠,可作兽用除虫脲原料药含量及有关杂质测定。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复方混悬液的有关物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自身对照法计算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复方混悬液有关物质的量。选用Thermo 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以0.1%磷酸-10 mmol/L磷酸二氢铵水溶液为A相,以甲醇为B相,31:69(V/V);流速为1 mL/min;进样量为5 μL;柱温30℃;检测波长295 nm。结果显示,在建立的色谱条件下,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复方混悬液中的主成分峰与杂质峰均能基线分离。3,5,6-三氯水杨酸、2-氨基-4,6-二氯苯酚盐酸盐、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在5~100 μg/mL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 ≥ 0.999),定量限分别为5 μg/mL及750、500、225 ng/mL,检测限分别为1 μg/mL及500、250、100 ng/mL,杂质3,5,6-三氯水杨酸、2-氨基-4,6-二氯苯酚盐酸盐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15%、100.35%,总平均回收率RSD均为0.71%(n=9)。经方法学验证,建立的HPLC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复方混悬液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一种用于测定卡巴匹林钙产品及反应液中尿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确立了最佳色谱条件,色谱柱为Waters Xselect HSS T3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95,V/V),检测波长为195 nm,流速为0.5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显示,尿素浓度在0.12~12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尿素的检出限为0.05μg/mL,定量限为0.1μg/mL;分离度R>1.5,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1.0%(n=6);卡巴匹林钙产品中尿素的回收率范围为98.10%~100.46%,反应液中尿素的回收率范围为95.32%~101.20%。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检测速度快,在合成工艺中对卡巴匹林钙产品及反应液中尿素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测定珠蛋白肽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活性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以马尿酰-组胺酰-亮氨酸为底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为催化剂,反应产物马尿酸为检测指标,未加珠蛋白肽的反应为空白对照。最佳色谱条件为:ZorbaxSB-C18(4.6mm×260mm,粒径5μm),柱温25℃,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体积比,各含0.05%三氟乙酸(体积分数)],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28nm,进样量10μL。马尿酸浓度为0.005~1mmol/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最低检测浓度为1μmol/L,回收率在96.66%~101.3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34%之间。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时间短、准确性和精密度高,利于对珠蛋白肽生产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为了建立宫衣净酊中葛根素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应用色谱柱为安捷伦Eclipse XD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50nm,柱温为30℃。结果表明,在此色谱条件下,葛根素的线性范围为18.25μg/mL~584.00μg/mL(r=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108.83%(RSD=1.03%)。说明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以作为宫衣净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HPLC—ECD法测定大观霉素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pH3.2的革酸盐缓冲溶液-乙腈(1000:105,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后衍生溶液为21g/L的NaOH溶液,流速0.5mL/min;ECD系统参数:极性为阳性,检波+0.12V,氧化电位+0.70V,还原电位-0.60V,范围5μA。结果表明,大观霉素及4R一二氢大观霉素在40~32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大观霉素r=0.9999,4R-二氢大观霉素r=0.9992),平均回收率为100.0%(n=9),RSD为0.2%。该方法解决了微生物效价测定大观霉素含量偏高的难题,且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大观霉素及相关制剂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测定微球中硫酸小檗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采用C18色谱柱(4.6×250 mm,5μm),以乙腈-水(45∶5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49 nm,进样量5μL,柱温30℃。硫酸小檗碱浓度在0.098~49.00μg/mL时,其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 2=0.9991),无杂质干扰,稳定性高,平均回收率为98.98%。本操作方法简便,分析快速,结果准确,适用于微球中硫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