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囊虫病免疫诊断检测方法有了很大的进展,主要有1.免疫学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斑点酶联免疫吸附法(Dot-ELISA)、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法(BAS-ELISA)、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cAb-ELISA)、酶联免疫印渍技术(ELIB);2.基因检测技术,包括DIG标记DNA探针、细胞因子基因检测方法、基因重组技术;3.免疫试剂盒的应用,包括循环抗原酶联免疫试剂盒、猪囊虫短程抗体IgG4快速ELISA检测试剂盒等。  相似文献   

2.
目前克伦特罗的检测方法主要有4种,分别是试纸条速测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定量检测,但所需仪器设备昂贵,  相似文献   

3.
本文成功建立了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应用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快速检测。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同时对深圳某鸡场发生IBD病料进行了病毒分离,用Dor-ELISA检测接种鸡胚的绒毛尿囊膜裂解上清呈强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成功建立了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应用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快速检测。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同时对深圳某鸡场发生IBD病料进行了病毒分离,用Dor-ELISA检测接种鸡胚的绒毛尿囊膜裂解上清呈强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5.
段春宇 《中国动物保健》2022,(5):131-132,104
为了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可行性,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比对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IAC-HPLC法),对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进行了检测,对检测结果的准确度、精密度和样品加标回收率进行了分析.ELISA法线性方程相关系数为0.995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和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酶联免疫吸附法在兽药残留检测中的注意事项,表明了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快速筛选工作中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制备布鲁氏杆菌菌壁抗原,建立了牛布鲁氏菌病的间接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方法、补体结合试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145份牛血清进行了布鲁氏菌病的检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出率最高,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与补体结合试验的结果符合率为95.6%,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与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结果符合率为96.7%,补体结合试验与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结果符合率为92.7%。结果表明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特异性较强,具有检测快速、灵敏、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间接Dot-ELISA检测猪细小病毒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成功地建立了间接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用于检测PPV抗原对纯化PPV抗原的最低检出量为2.5ng/点。PPV阳性猪血清的特异性阻断试验及交叉反应试验证明,该方法对PPV抗原的检测具有特异性。以该方法检测PPV人工感染兔样本和自然染猪样本,PPV抗原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肾样本100%(17/17)、81.82%(91/11),肝样本100%(16/16)、56.52%(13/23)。20份随机样本的间接Dot-ELISA检测结果与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来自3个养鸡场父母代种鸡进行过禽流感H5亚型灭活苗紧急免疫接种的3批次共251只1日龄雏鸡,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AGID)进行了血清与卵黄中禽流感母源抗体符合性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应用ELISA法检测1日龄雏鸡卵黄中禽流感母源抗体快速、简易、准确、敏感、检出率高,适用于口岸检疫、国内引种检疫及疫情监测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鸭瘟病毒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鸭瘟(Duck Plague,DP)是由鸭瘟病毒(DPV)引起的鸭、鹅等水禽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甚高,是危害养鸭业的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Baudet(1923)首次在荷兰报道鸭瘟,现该病呈世界性分布。目前实验室检测DPV的方法包括病毒分离鉴定、血清中和试验、反向被动血凝试验、琼脂凝胶沉淀试验、荧光抗体试验、微量固相放射免疫测定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核酸探针等”,这些方法用于感染DPV死亡鸭组织中病原的检测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张房宇 《中国蜂业》2009,60(2):9-12
5-羟甲基糠醛作为一种糖降解产物,它在蜂蜜中的存在曾一度被人们认为是蜂蜜生产者用商业化的转化糖浆掺假所致。但研究发现蜂蜜中的HMF由于不恰当的热处理和长时间的储藏可以自然地产生。蜂蜜中HMF浓度的增加反映了蜂蜜的新鲜程度、是否掺假及热加工处理条件优劣。本文的目地是通过比较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液相色谱法检测23份单一花种和多花种蜂蜜中HMF的含量差异,探讨了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法存在显著差异(P〈0.05),液相色谱法比紫外分光光度法提.供的HMF检测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2.
我国流行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包括美洲型经典毒株和变异株。本研究应用RT—PCR、直接免疫荧光( 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ay, DFA )及病毒分离3种检测方法对99份不同类型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临床疑似病料和人工感染病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RT—PCR检测试剂盒敏感性最高,DFA鉴别诊断试剂盒次之,病毒分离最差。DFA与病毒分离、RT—PCR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2%和85.5%。RT—PCR灵敏性高,可作为PRRSV鉴别诊断的首选方法;DFA鉴别诊断法所需时间较短、特异性好,但需要一定的操作经验;病毒分离敏感性低、操作繁琐,阳性分离需要其它方法验证,不适合于PRRSV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为测定鸭脚木皮、木蝴蝶、火炭母、岗梅根、倒扣草(鲜)这5种广东常见中草药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试管倍比稀释法和平板培养法,分别测定其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大肠杆菌、链球菌对火炭母呈高度敏感,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40、1/80,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40、1/80;链球菌对鸭脚木皮、木蝴蝶均呈高度敏感,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0、1/10,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20、1/10;岗梅根、倒扣草(鲜)对六种菌均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针对猪伪狂犬病病毒的gE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比较,设计了一条TaqMan-MGB探针,建立了区别野毒株及基因缺失疫苗株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特异性强,能很好的区分猪伪狂犬病病毒与其它病毒。用该方法对83份疑似样本进行检测,与常规PCR检测法符合率达到100%,表明该方法用于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定秃疮花水溶性外用制剂的临床应用剂量标准,试验用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研制的秃疮花水溶性外用制剂,以Reed-Muench法进行了体外抗病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秃疮花水溶性外用制剂对GPV的IC50=2-6.5倍个外用制剂试验单位(8.8mg/mL外用制剂干物质);对CPDV的IC50=2-7.2倍个外用制剂试验单位(5.4mg/mL外用制剂干物质)。这说明秃疮花水溶性外用制剂对GPV和CPDV有一定的抑制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价中药及其复方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取乌梅、五倍子、山茱萸、黄芩等30种中药,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药水提物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并筛选出抗菌作用较强的中药水提物与其他中药水提物组成复方,测定中药复方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五倍子、乌梅、金银花、大青叶、黄芩、薄荷、五味子、青蒿、秦皮对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五倍子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最强(MIC为6.25 mg/mL),而五味子和乌梅对大肠杆菌杀菌活性最强(MBC为50 mg/mL)。选取9种中药水提物作为主药与其他中药水提物分别组成复方后,大部分复方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7.
以酒精性肝损伤小鼠为动物模型,探讨甘草提取物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将64只昆明系小白鼠随机分为8组,即正常对照组、治疗组(低、中、高剂量)、预防组(低、中、高剂量)、模型组.模型组以56度白酒16 mL/kg灌胃,预防组和治疗组在酒精灌胃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低(4.8 g/kg)、中(9.6 g/kg)、高(16 g/kg)不同剂量甘草提取物灌胃,连续14 d,取血液和肝脏样品,测定肝组织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及血清乙醇脱氢酶(ADH)含量,同时采用H.E染色对肝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血样测定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预防组和治疗组GOT降低均不明显,中、高剂量预防组和治疗组GOT降低显著(P<0.05,P<0.01);低剂量治疗组(P<0.05)和其他给药组(P<0.01)均能显著降低GPT含量;中、高剂量治疗组(P<0.05)和低、中剂量预防组(P<0.05)与高剂量预防组(P<0.01)均能显著提升ADH含量;组织学观察表明,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治疗组及预防组能有效缓解和恢复肝损伤组织结构.提示甘草提取物对酒精引起的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红茂草生物碱TLC检测技术的建立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醇提法提取红茂草中生物碱,并对其进行TLC检测,建立红茂草生物碱TLC检测技术;用红茂草浓缩液对3种供试菌进行体外抑菌活性研究,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以95%乙醇:冰乙酸:水:浓氨水(15:0.5:2.5:0.5)为展开系统,分离效果最好,斑点清晰;对供试菌MIC测定结果分别为:大肠埃希氏杆菌0.18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0.14mg/mL、粪肠球菌0.26mg/mL。红茂草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TLC检测技术可作为红茂草提取物中生物碱质量控制方法,且该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9.
应用Excel软件中的曲线方程分析判断敌敌畏农药对两广二号家蚕的安全间隔期。结果表明:敌敌畏1000倍液的安全间隔期是6d多,其数学模型为幂函数曲线方:y=88.0653x-1834本方法克服以往家蚕的农药安全期无数学模型可循或使用的BASIC方法陈旧繁杂的缺点,也避免英文统计软件SPSS难以在农村普及的不足,是一种计...  相似文献   

20.
为研制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快速检测试剂盒,用重组IBDV-VP2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免疫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触合,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VP2蛋白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D11、2G8和2E5,抗体亚类分别为IgG1κ、IgG2bκ和IgG1κ。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证明,3株单抗均与VP2发生特异性反应。相加ELISA证明3株mAb识别VP2不同的抗原表位。在病毒中和试验中,1D11和2G8腹水对IBDV的中和效价分别为104和103,而2E5无中和活性。用亲和层析方法纯化1D11和2E5,分别作为包被抗体和标记抗体,建立了IBDV夹心ELISA检测方法,优化了试验条件,测定了其主要性能指标,对IBDV的最低检出量为102 TCID50/mL。用夹心ELISA、AGP和RT-PCR 3种方法同步检测8种试验样品,夹心ELISA与RT-PCR的检测结果一致,显著高于AGP方法。组装成的试剂盒,置于37℃保存7d、4℃保存6个月和-20℃保存24个月,其检测结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