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小麦纹枯病具有常发性、普遍性、隐蔽性等特点,随着小麦产量提高,有逐年加重趋势。通过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及防治必要性分析,为指导农户及时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黄淮地区为例,分析了秸秆还田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包括:秸秆还田为小麦纹枯病重发提供了充足菌源;小麦全蚀病发生面积增加、危害程度加重;小麦赤霉病由偶发病害变为常发病害;蜗牛由次要虫害变成主要虫害;新发虫害二点委夜蛾危害加重。同时提出了农业措施、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小麦赤霉病发生与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由禾谷镰刀菌引起,近年来在我国发生逐渐加重,对小麦生产和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对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在我国的发生情况、病原菌种类、品种抗性鉴定与开发、病害防控与流行预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小麦赤霉病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小麦根腐病在小麦生产中发生程度逐年加重,给小麦的高产稳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简单分析了小麦根腐病发生的症状、规律、侵染循环、发生的原因等,提出了几点小麦根腐病防治技术要点,为有效防控此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小麦原有的病害不断加重.新的病害又不断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小麦长期使用有限的抗原.抗性不断降低;生产上推广品种遗传基础越来越窄和大面积推广同一品种;以及氮肥过量等,都足造成小麦病害加重的原因。小麦拔节后,是多种病害发生的时期、因此.识别病害种类,及时对症防治,以确保小麦丰收。  相似文献   

6.
芦秀云 《河北农业》2006,(10):31-31
由于气候、耕作制度及小麦品种的不断更替,一些次要病虫害逐渐上升为主要病虫害,如小麦根腐病、小麦锈病、小麦潜叶蝇等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常规病虫害也一直在危害着唐山市小麦的生产。因此小麦秋播期间病虫防治不仅是控制地下害虫的最佳时期,也是防治土传病害和系统传染病害如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秆黑粉病等防治的关键时期。针对我市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特提出今秋小麦播种期间虫害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7.
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上的常发性病害,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由于小麦秋季播种迟、播种量大、管理粗放及春季雨水多、气温偏高、防治不到位等因素,导致扬州市小麦白粉发生程度明显加重。为有效防治小麦白粉病,需加强栽培管理、坚持适期用药。  相似文献   

8.
<正> 小麦白粉病在世界各麦区广泛流行。七十年代以来,随着高产矮秆小麦品种的推广和氮肥施用水平的提高,小麦白粉病急剧加重。近年来,我国黄淮麦区和其它麦区,白粉病危害有加重趋势,叶锈病也已逐渐上升为小麦主要病害之一。在湖北、山东、河北省等都曾造成流行和减产。目前,抗这两种病的小麦品种还较少,理想的抗源材料很缺。我室经过连续三年的抗病鉴定,筛选出一些综合性状较好的抗病材料,1986—1987年度,经全国联合鉴定单位(烟台地区农科所、甘肃天水地区农科所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小麦原有的病害不断加重,新的病害又不断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小麦长期使用有限的抗原,抗性不断降低;生产上推广品种遗传基础越来越窄和大面积推广同一品种;以及氮肥过量等,都是造成小麦病害加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马勇  钟腾 《现代农业科技》2015,(12):137-138
就近年来建湖县小麦白粉病发生逐年加重的现状进行研究,2010年、2011年为中等发生,2012年为偏重发生,2013年、2014年为大发生,主要分析了当地白粉病重发的气候、耕作制度、品种等原因,并提出通过品种替换、药剂防治和加强农业管理等措施来减轻小麦白粉病危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小麦生产技术的提高,加上麦田生态环境及栽培制度的改变,舞钢市麦田普遍存在群体密度大、通风透光差等特点,为病虫害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适宜的条件,致使小麦纹枯病、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麦蚜、麦圆蜘蛛等病虫害的发生呈加重趋势,严重威胁舞钢市小麦的安全生产。为了有效控制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确保舞钢市小麦稳产高产,通过对舞钢市小麦各生育期发生的病虫害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特提出小麦主要病虫害适期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小麦纹枯病是河南省麦田的一种常发性病害,近年来在我省各地发生逐年加重,对小麦生产,特别是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报道了小麦纹枯病的危害症状、病原物种类、传播途径、发病条件及综合防治技术等。以期能对广大农民识别和有效防治小麦纹枯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小麦病虫害发生严重,主要有小麦全蚀病、纹枯病、病毒病、根腐病、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麦蚜等,特别是小麦全蚀病发生逐年加重,直接影响我县小麦繁种和商品粮的调运.据调查,小麦根腐病、纹枯病发生较重.今年,田间存在大量菌源和虫源,抓好小麦播种期的病虫害防治是夺取小麦丰收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豫北地区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国敏 《河南农业》2011,(10):41-41
河南省黄河以北(豫北)地区生产条件较好,小麦生产水平较高,是河南省小麦的高产区。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小麦播种环节出现了耕作粗放、技术不配套等现象,由此带来小麦干旱、冻害、病虫害加重等问题,对小麦优质高产稳产造成较大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小麦玉米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麦和玉米是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持续提高河南省小麦和玉米产量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相关文献和统计资料,对河南省小麦和玉米生产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小麦和玉米生产中存在品种杂乱、出苗差、施肥不合理、自然灾害频繁及病虫害加重等问题,提出了加强高产品种选育、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玉米适时晚收及小麦一喷三防等对策措施,以期推动河南省小麦和玉米持续增产。  相似文献   

16.
正4月中下旬,各地陆续进入小麦赤霉病预防控制的关键时期。受气候异常、抗性品种缺乏和耕作制度改变等多种因素影响,近年赤霉病呈加重发生态势,严重威胁小麦生产稳定发展和小麦产品质量安全。据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16年长江中下游、江淮和黄淮南部小麦赤霉病重流行风险极高。为有效控制赤霉病发生危害,现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7.
颍泉区小麦纹枯病逐年加重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颍泉区小麦纹枯病加重发生危害的原因,并针对小麦纹枯病发病规律和特点,提出防治对策,以期为颖泉区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小麦赤霉病,又称红头瘴、烂麦头,是潮湿或半潮湿麦区的主要病害,也是我国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变革、水肥条件的改善和气候异常变化的加剧,小麦赤霉病在项城市呈逐年加重趋势,小麦赤霉病流行频率增加,发生程度加重,影响小麦生产,致使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尤其是染病籽粒中产生的DON等真菌毒素对人畜的健康也有较大影响,给广大种植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小麦赤霉病在项城  相似文献   

19.
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Fg)、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Fpg)等多种病原菌综合侵染引起的、世界性的、严重影响小麦生产的真菌病害,近年来在我国小麦产区危害呈逐渐加重趋势。为小麦茎基腐病防治和抗病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从发病症状、病原菌种类与发病规律、抗病种质资源鉴定与筛选、抗性遗传及防治策略等方面对小麦茎基腐病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黄河以北(豫北)地区生产条件较好,小麦生产水平较高,是河南省小麦的高产区。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小麦播种环节出现了耕作粗放、技术不配套等现象,由此带来小麦干旱、冻害、病虫害加重等问题,对小麦优质高产稳产造成较大不利影响。"麦收胎里富,种好是基础",根据近年小麦生产实践,必须把落实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作为小麦防灾减灾夺丰收的基础和保障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