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区种草是改进农业系统、保证粮食安全的重大步骤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从耕地、粮食与人口关系分析,我国粮食安全面临巨大挑战,其中人的口粮中长期预测不过2 亿t,我国自给无虑,而饲料等非口粮用粮达5 亿t,现有耕地农业系统难以承担。而国际粮食市场容量不足,价格波动过大,不可依赖。数量巨大的饲料用粮需求是对我国的粮食安全真正严重的威胁。中国未来粮食安全必须向动植物产品并重型食物结构转变,进行新的食物生产与消费结构的调整是面对国际粮荒的长期战略。农区草业是将牧草引入传统耕地农业,在保证谷物生产水平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光、热、水、土等资源,在大幅度提高第一性生产的生产效率的同时,又为第二性生产提供优质、充足、廉价的饲料资源,以先进养殖业,提高饲料报酬率,提高草食型畜禽等节粮产品的比重,以保证动物性食品的充分发展而不加重谷物生产负担。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无可替代。我国农区尚有4 968.5万hm2的土地资源发展农区草业,发展空间巨大。发展农区草业将酝酿一次对耕地农业的革命,不仅为改进农业系统提供最初的动力,而且可发掘农区草地资源,解放巨大食物资源潜力,实现人-畜分粮,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大步骤。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的发展促使居民膳食结构升级换代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本研究试图从农业系统食物产出中的肉食和粮食产出分析我国现行农业系统的结构性问题与缺陷。采用H-P滤波分析,通过对我国耗粮型和非耗粮型肉类产量以及粮食的稳定性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发现:1)1992-2012年间,我国人均粮食消耗量、人均耗粮型肉类消耗量和人均非耗粮型肉类消耗量之比由1992年的70.53∶6.36∶1变化为2012年的9.37∶2.68∶1,人均粮食消耗量在人们膳食结构中显著降低,肉类消耗逐步上升;2)目前我国肉类产量处于波动上升阶段,随着肉类产量和消耗量大幅增加,继而使得粮食消耗增加;3)粮食产量稳步增长,但自2000年以后,我国粮食增产的潜力在逐渐减小。因此,在我国居民膳食结构调整的现实需求下,肉类需求的上升和粮食增长潜力减小的矛盾逐渐凸显,这使得降低动物粮食需求成为必要,增加食草性的非耗粮型肉类的产出,发展草地农业成为了可选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关于加强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用畜产品(以下简称畜产品)质量安全,简单地说就是畜产品的质量有安全保证,食用后不会引起急性、慢性中毒或引发疾病,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直接或潜在的损害、危害或威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121粮消费量逐年减少,而畜产品消费却逐年增多,在居民每日消费的食物总量中的百分率逐步上升。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食物消费与碳排放的关系,通过对比分析我国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运用综合食物碳排放系数和生命周期过程理论,对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引起的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对比。研究发现,1)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改变对碳排放量起促进作用,且消费同重量的动物性食物所产生的碳排放量高于植物性食物;2)城镇居民食物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在总量上高于农村居民且差距由2000年的1.05∶1增大到2014年的1.3∶1;3)居民食物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高于食物消费数量的增长速度,其中城镇居民的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达到了食物消费量的4.8倍;4)人均GDP、可支配收入、食物消费支出、食物消费价格指数对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大于农村,但恩格尔系数则对农村居民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1人的食谱向摄入更多动物类食品方向演变 世界人口在逐年增长,食品消费量也在增长,而且增长得更快、以猪肉及食品消耗总量为例:1999年世界猪肉人均消费量约37.4千克,食物人均总消费量约2789千克。预计2030年世界人均猪肉消费量会达到47.0千克,食物人均总消费量会达到3040千克;  相似文献   

6.
<正>近期,国务院对外发布《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把保障食物有效供给、促进营养均衡发展、统筹协调生产与消费作为主要任务。其中,食物消费量目标提出,推广膳食结构多样化的健康消费模式,控制食用油和盐的消费量。到2020年,全国人均全年口粮消费135千克、食用植物油12千克、豆类13千克、肉类29千克、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日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实施粮食安全战略,以及人们青睐低脂肪高蛋白肉品消费理念的出现,我国传统的以猪鸡为主的“耗粮型”养殖业将面临严峻挑战,但却为以牛羊为主的“节粮型”草食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对十堰市草食畜牧业的发展优势、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科学应对措施,以供今后发展草食畜牧业借鉴与应用,进一步推进十堰市草食畜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不同地区食物消费对土地资源需求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甜  唐增  孙廷艳 《草业学报》2017,26(2):53-60
通过对1980-2010年我国东、中、西部的食物消费和土地资源需求量的研究,发现植物性食物(谷物类)的消费量下降明显,而动物性食物肉禽类、蛋奶类和水产品的消费都呈上升趋势。人均植物性食物生产土地需求量呈下降趋势,东部地区从1116.88 m2下降到了431.08 m2,中部地区从931.84 m2下降到了460.06 m2,西部地区从985.97 m2下降到了446.55 m2,人均动物性食物生产土地需求量呈上升趋势, 年均东部地区从497.22 m2增加到了906.18 m2,中部地区从189.55 m2增加到了693.67 m2,西部地区从226.23 m2增加到了666.75 m2。东、中、西部的食物生产土地总需求量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对土地需求量最多,西部地区最少。分析食物消费对土地总需求量的影响发现,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已经超过人口增加成为了土地需求量增加最重要的驱动因素。未来调整食物生产结构和引导健康可持续的消费观念是实现食物安全和土地资源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食物消费进入新阶段,口粮消费下降,以肉为主的动物性产品消费量的增加是未来消费的主要趋势。本文描绘中国肉类消费全景图,并展望我国肉类消费的大趋势。分析认为,我国城镇居民肉类消费仍处在稳步增长阶段,农村居民肉类消费还有成倍增长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正一、国家大力支持加快草畜一体化进程畜牧业发展对粮食有很大的依赖性。我国每年大约有40%的粮食用作饲料粮,70%的大豆依赖进口,畜禽养殖成本一直居高不下,饲料粮过度消耗已成为粮食安全的最大压力。另一方面,我国畜牧业结构不合理,耗粮较少的草食畜禽生产的畜产品比例偏少。2008年以来,国家相继发布《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全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关于促进草食畜牧业加快发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南方地区粮食短缺的原因,以西南岩溶山地灌丛草业生态经济区、东南常绿阔叶林-丘陵灌丛草业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南方地区粮食的供给和需求状况。结果表明,从2000年至2009年10年间,我国南方地区的粮食产量基本稳定在22000万t左右,口粮消费量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13850万t减少到2009年的10677万t,因此口粮需求不是导致南方地区粮食供不应求的原因。2009年,南方地区饲料用粮7991.6万t,占南方地区粮食总产量的33.9%;工业用粮6234.1万t,占粮食总产量的26.8%。口粮、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构成了南方地区粮食总需求的三大部分,其中非食用粮约占据粮食总需求的57.3%,是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2009年粮食供需差额至少为1419.3万t,这意味着2009年北方地区向南方地区至少调运了1419.3万t粮食,存在巨大的运输成本和机会成本,同时浪费了283.9万m3的虚拟水资源。而以“大粮食,大资源,集约型”为理念的草地农业可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和土地资源,节约饲料用粮、补充口粮,降低粮食需求的同时增加粮食供给,且南方地区光照差、多山地,有发展草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因此,在南方地区发展适宜的草地农业模式是解决南方地区粮食短缺问题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从粮食安全视角出发,以苜蓿为例,对我国饲草产业发展进行实证分析,为解决“人畜争粮”问题,实现饲料粮的供需平衡,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灰色关联法对饲料粮增量的影响因子进行实证分析,以饲料粮逐期增长量的影响因子为子序列,饲料粮逐期增长量为母序列建立分析模型,根据关联度高低排序,以确定影响饲料粮增长的关键因素。结果 牧业总产值逐期增长量、主要畜产品逐期增长量、多年生饲草种植面积逐期增长量和一年生饲草种植面积逐期增长量对饲料粮逐期增长量的关联度分别为0.949、0.893、0.858、0.831、0.551,即牧业总产值、主要畜产品和多年生饲草种植面积对饲料粮更为敏感,我国畜牧业增长与饲料粮增长密切相关,而发展多年生饲草产业可以缓解饲料粮的增长需求。结论 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苜蓿饲草产业的发展以及政策的制定提供实证支持和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Two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feeding rations in the form of mash, pellets or ground pelle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roiler chicken when the ration contained varying levels of fat.

When a low‐fat ration was fed, chicks consuming pellets or ground pellets gained more body weight, consumed more food and utilised food more efficiently than chicks fed mash. Concurrently, feeding of this ration as pellets or ground pellets increased the quantitative gain in carcass dry matter, fat and gross energy. These increases were accompanied by an improved efficiency of metabolisable energy utilisation. The response of chicks to feeding the low‐fat ration in the form of ground pellets indicates that the pelleting process per se caused a change in the ration constituents which improved efficiency of energy utilisation and increased weight gain. The observation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pellet‐fed chicks surpassed that of chicks fed ground pellets suggests that feeding pellets was inducing a response beyond that which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the pelleting process per se. In general, increasing the fat level by 10 per cent of the ration decreased the chicks’ response to pelleting although, in the case of efficiency of energy utilisation, the beneficial influence of pelleting was still apparent.  相似文献   


14.
国家粮食安全线应随社会、人口的发展而浮动,目前我国的粮食安全线为400kg(年.人)左右。为了保持这个安全线而又不失一定弹性,需要藏粮于草,发展一,既缓解存粮的压力,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国际竞争力,又加强农业系统的生产与生态安全。现在不防起步,逐步探索,慎重实施。  相似文献   

15.
Masting is an evolutionary strategy used by plants to promote seed survival and/or seed dispersal under animal predation, but its effects on seedling establishment in field condition are rarely tested by long-term experiments incorporating combined effects of seed and animal abundance. Here, we tracked seed production, rodent-mediated seed dispersal, and seedling establishment in Armeniaca sibirica from 2005 to 2014 in a warm-temperate forest in northern China, and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seed abundance and per capita seed availability on seed fate and seedling recruitment rate.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seed abundance or per capita seed availability generally benefited the seedling recruitment of A. sibirica through increasing dispersal intensity, supporting predator dispersal hypothesis. However, seedling recruitment showed satiated or even dome-shaped association with per capita seed availability, suggesting the benefit to trees would be decreased when seed abundance were too high as compared to rodent abundance (a satiated effect).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redator dispersal and satiation effects of masting on seedling recruitment can operate together in one system and conditionally change with seed and animal abundance.  相似文献   

16.
绿色饲料产业的发展及其在畜牧业现代化中的战略地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王建华 《草业科学》1996,13(4):51-54
从中国畜牧业中的饲料资源缺乏、传统的畜禽结构、农业种植业结构等方面论述了发展绿色饲料产业将促进中国畜牧业现代化的战略意义,提出了一些当前发展绿色饲料产业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琚润涛  唐增  高晶 《草业科学》2018,35(3):695-702
本研究对甘肃省2000-2014年居民人均食物虚拟水消耗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甘肃省人均食物虚拟水消耗量从2000-2014年呈上升趋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动物产品的消费量在总的食物消费结构中比重增加。2014年甘肃人均食物虚拟水消耗量是481.83 m3,低于同期的全国人均水平。未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动物产品消费增加,导致虚拟水消耗增加。若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要求的膳食平衡标准,未来甘肃省居民年人均食物虚拟水消耗量将增加133.42~423.85 m3,这给原本水资源短缺的甘肃地区带来了重大挑战。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通过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倡导健康消费和运用虚拟水战略等方式缓解地区水资源压力。  相似文献   

18.
酒糟是谷物通过固态发酵和蒸馏工艺酿造酒后的副产物,具有营养价值高、成本低廉和易获得等特点,可有效缓解我国饲料资源紧缺的现状。但鲜酒糟中渣富含抗营养因子,且易腐烂、难以保存,故常常被丢弃,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酒糟经益生菌发酵可以改善饲喂价值,提高动物对酒糟的利用效率。因此,文章就不同种类的酒糟资源营养特性、加工工艺及酒糟发酵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酒糟发酵生物饲料的生产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传统农业对谷物高产的追求导致土地的过度使用、许多不宜农用的土地被开垦为农田,因而改变耕地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对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以甘肃省为例,通过分析粮食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三者的相关性、甘肃省粮食供给和需求情况以及不同比例的耕地转变为牧草地时的食物产出效益,来探索耕地转化为牧草地的必要性及其对食物安全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退耕还草具有必要性,一是因为传统农业粮食增产的空间十分有限,二是因为食物需求结构的变化导致口粮消费量递减。当15%的耕地转变成牧草地时,较低生产力(3 t·hm-2)、中等生产力(6 t·hm-2)、较高生产力(10 t·hm-2)水平下的总食物当量变化分别为:减少2.3%、增加2.6%、增加16.8%。因此,退耕还草发展草地农业可以实现土地的最大效用并持久地服务于食物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