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曹丽丽  刘颖  王宸  张巨明 《草地学报》2014,22(3):638-644
坪床结构对草坪草根系和草坪使用质量的影响很大。为探讨5种坪床基质对兰引Ⅲ号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LanyinNo. III’)根系生长的影响,试验设计5种坪床基质:100% 纯砂(A),砂:泥炭(85%:15%)(B),砂:土(85%:15%)(C),砂:土:泥炭(85%:7.5%:7.5%)(D),100% 纯土(E)。结果表明: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随坪床深度的加深而减小,纯土坪床的上述根系指标显著小于砂基坪床;一级根在0~5 cm的根层中分布最多l而二级根在5~10 cm根层分布最多;3种砂质混合基质中,砂+泥炭混合基质好于砂+土和砂+土+泥炭2种混合基质。在土壤各层深度中,砂基坪床的根平均直径显著大于纯土坪床。纯砂坪床的地下生物量最大,而纯土坪床0~5 cm根层内根系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大。综合分析认为,砂基坪床适合做运动场草坪,其中以砂与泥炭混合基质最好,纯土坪床则排水不良,不适宜做运动场草坪。  相似文献   

2.
运动场草坪砂基坪床渗透性的调节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研究不同的砂粘混合比例、不同的泥炭和沸石混合用量对运动场草坪砂基坪床渗透性的调节效果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很少的粘粒含量就会对坪床的渗透性产生很大影响,1%~3%的粘粒加入量即可将坪床的渗透性调节到正常的范围;2)单独混用10%~15%泥炭或25%~30%的沸石,同时混用15%泥炭 15%沸石或20%泥炭 20%沸石,都能够将渗透性调节到适宜的范围;3)在粘粒含量为1.5%~2%时,混合15%~20%的沸石或混合5%~15%的泥炭,也能够达到较好的调节效果。  相似文献   

3.
运动场草坪质量主要取决于其坪床结构及其建造质量,其中坪床建造材料的选择对草坪的坪用质量、使用寿命和后期养护管理费用的影响最大。兰引Ⅲ号结缕草广泛用于我国南方运动场草坪建植。为探究不同坪床基质物理性质变化及对兰引Ⅲ号结缕草生长的影响,本实验设计了5种坪床结构:A(100%纯砂)、B(砂∶泥炭=85∶15)、C(砂∶土=85∶15)、D(砂∶土∶泥炭=85.0∶7.5∶7.5)、E(100%纯土)。实验过程中测定各坪床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毛管孔隙度、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土壤饱和导水率5种物理性质指标及草坪色泽、再生速度及地上生物量3种生长指标。结果表明,5种坪床基质的容重在建坪初期差异较大,至建坪后期趋于一致;砂基坪床的通气性和导水性都显著优于纯土坪床,但砂基中无论是加入15%的泥炭或15%的土,还是加入15%的泥炭和土(7.5%+7.5%)的混合物,在孔隙度和导水率上均无明显差异。纯土坪床的草坪表观质量优于砂基坪床,颜色、再生速度、地上生物量均表现较好。砂+泥炭坪床,砂+土坪床和砂+土+泥炭坪床表现相近,但略优于纯砂坪床。综合5种坪床的物理性质变化及草坪质量,认为砂基坪床通气好、排水性能强,适合建植运动场草坪,其中以砂与泥炭混合基质较好;纯土坪床通气不良,排水性能较差,不适合建植运动场草坪。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香蕉生产中重视化肥和偏施氮肥,导致蕉园土壤结构不良,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下降等问题,研究木本泥炭对香蕉园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木本泥炭减少了NO3--N在深层土壤的累积,泥炭用量越高,30-60 cm土层中NO3--N含量越低,施用2倍泥炭处理(T4)60-90 cm土层中NO3--N含量最低;随木本泥炭施用量增加,土壤中NH4+-N含量明显增加,木本泥炭处理(T3和T4)土壤NH4+-N含量较推荐施肥(T2)处理,在15-30 cm土层分别提高了0.86和2.23倍,在30-60 cm土层分别提高了0.23和0.50倍;木本泥炭施用抑制了土壤剖面无机氮(Nmin)向下迁移,亩施用泥炭500 kg处理中 Nmin峰值出现在耕作层,降低土壤中氮素向环境输入的风险,对环境具有正效应。木本泥炭处理(T3和T4)0-15 cm土层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推荐施肥处理(T2),分别提高了221%和19%,但木本泥炭用量加倍,各土层土壤速效钾含量降低。施用木本泥炭新型有机肥能提高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特别是耕层土壤,但对深层土壤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出高质量、低成本的高尔夫果岭坪床结构,通过设4个试验处理:土壤坪床(T1),纯沙坪床(T2),半改良沙基坪床(T3)和全改良沙基坪床(T4),结果表明:坪床的物理性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新建草坪的土壤饱和导水率和入渗率并没有达到USGA标准。随土壤中的含沙量增加,土壤饱和导水率、土壤入渗率、气体孔隙度都增加。土壤坪床总孔隙度和水分孔隙度高于沙基坪床,容重值小于沙基坪床。4种坪床的pH值显碱性,灌溉水是主要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6.
在模拟构建的北京奥运国家体育场内部的草坪坪床基部加载控温系统,建造可控温的运动场草坪坪床。结果表明,实施坪床控温有效的调控了草坪温度,在高温季节,通过对体育场坪床根层0,5和10cm处地温的测定,发现控温区比非控温区的平均温度分别低3.6,7.5和8.5℃,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对于草坪冠层温度,控温区和非控温区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控温区冠层温度始终低于非控温区,实施坪床控温能有效地削弱热积聚效应对草坪草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草坪过渡带优质草坪建植与管理综合技术研究—Ⅰ坪床配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周嘉友  汤承 《草业科学》1998,15(5):44-48
根据在草坪过渡带地区草坪草对床上要求较为严格和不同类型草坪草对床土要求不同的特点,选用2种冷季型草和2种暖季型草,在8种坪床配方处理下进行了连续3年的坪床配方筛选及对草坪质量的影响试验研究,测定再生速度,建坪速度和持续生存能力。结果表明:冷,暖季型草坪草的坪床配方均以40%-60%加沙+复合化肥=有机底肥+泥炭为最好;床土中加入有机底肥和泥炭会明显提高草坪的质量和成坪速度;实际建坪时应根据草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保水剂施用层次对草坪生长及土壤水肥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利用多年生黑麦草草坪,探究保水剂在土壤中的最佳施放层次,以提高草坪土壤的水肥利用率。实验将保水剂分别施放在土壤表层以下0,5,10和15 cm处,采用正常浇水和大淋浇水两种不同灌水方式,定期观测黑麦草生长速度、土壤体积含水量、淋溶液养分淋失量、土壤养分变化以及草坪外观质量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黑麦草草坪7.5 cm浅层和20 cm深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养分持有能力、草坪密度均受不同层次施用保水剂影响,保水剂在深层和浅层施用都能发挥保水作用,提高草坪肥料持有能力。土壤表层以下5 cm施用保水剂对土壤水分的保持能力最强,对N和P的保持能力最好,草坪密度最大,为施用保水剂的最佳层次。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运动场草坪坪床的床土和机械组成(床土含砂量)、基肥磷(P_2O_5)和氮(N)为因素,以草坪品质综合评定得分为衡量指标,利用三因素饱和D——最优设计对运动场草坪坪床结构的优化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实验得出,最佳坪床结构的三因素水平分别为:床土含砂量67.0820~77.9180%,磷(P_2O_5)0.0131~0.1330克/千克·土,氮(N)0.1122~0.2045克/千克·土;最优三因素水平为:床土含砂量61.8350%,磷0.1067克/千克·土,氮0.1161克/千克·土。文中还建立了草坪品质综合评定得分与坪床结构三因素显著相关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0.
常规人造草坪的底布密实,排水很差,需要解决排水问题才能成功利用天然草坪草建植混合草坪。本研究对人造草坪采用孔径为5 mm,10 mm,15 mm,间距为2.5 cm,5 cm,7.5 cm,共9种不同规格的打孔处理组合,对其构建的坪床导水率进行测定,并通过播种普通狗牙根建植混合草坪,对建植过程中各处理组合的坪用性状及其质量进行比较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经打孔处理的人造草坪构建的坪床导水率处于正常范围。孔径为10 mm,打孔间距为2.5 cm规格的人造草坪底布打孔处理,最适合天然草的生长,建植的混合草坪质量综合评价结果最佳。试验结束时,其总密度达到2.63枝·cm-2,总盖度达到100%,均一性为5.83分,天然草生物量为7.36 g,综合评价加权均分为7.10分。  相似文献   

11.
于铁峰  郝凤  张永亮  高凯 《草地学报》2021,29(6):1217-1223
在科尔沁沙地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为材料,研究豆禾2 ∶ 2和豆禾1 ∶ 2两种间行混播比例对人工草地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有效钾)和土壤酶活性(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均随土层加深而逐渐降低,呈现表聚性特征;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均表现为豆禾1 ∶ 2处理高于豆禾2 ∶ 2处理,碱解氮和有效钾含量及4种土壤酶活性均表现为豆禾2 ∶ 2处理高于豆禾1 ∶ 2处理,说明适当增加豆科牧草比例可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酶活性,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和转化;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主要养分因子间具一定相关性,豆禾混播草地的土壤肥力水平是由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因子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高尔夫球场果岭砂基坪床保蓄能力差的弱点,通常需要添加一定比例的改良物质。因此,系统研究3种有机改良物质对果岭草坪草生长的影响,为球场建造过程中科学地选择改良物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添加德国草炭、蚯蚓粪的处理能够显著提高草坪成坪速度(P<0.05),与对照处理相比,成坪时间分别提前了24d和17d,而国产草炭对草坪成坪速度无显著影响。德国草炭、蚯蚓粪处理可以显著增加草坪的草屑量、总生物量以及养分吸收量(P<0.05),而国产草炭则无促进作用。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与改良物质本身的品质,如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等有关。  相似文献   

13.
沈艳  马红彬  赵菲  谢应忠 《草地学报》2015,23(2):264-270
以宁夏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管理方式(放牧、补播改良和封育)对土壤养分及植物群落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土壤养分与植物群落稳定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管理方式对荒漠草原0~40 cm土壤养分含量影响显著,封育和补播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积累,中等强度的自由放牧较封育降低了土壤有机质、水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土壤养分的垂直分布规律并不一致,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5~15 cm土层高于表层,而速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表现为0~5 cm最高.不同管理方式下的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均处于不稳定阶段,相比之下封育5年和7年草地植物群落稳定性较高;群落稳定性与土壤速效钾含量成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其他养分含量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试验采用裂裂区设计,研究了磷、钾肥与多效唑互作对沟叶结缕草养分吸收和细胞质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钾肥、多效唑间存在正互作效应。合理配施能显著促进沟叶结缕草N、P、K养分物质积累,为沟叶结缕草越冬奠定物质基础,同时诱导质膜透性降低。综合分析试验最优组合为P2O560kg/hm2、KCl 140kg/hm^2、多效唑250mg/L。  相似文献   

15.
放牧强度对昭苏草甸草原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区控制放牧试验,在伊犁昭苏草甸草原上研究了短期放牧条件下轻度、中度和重度放牧对草地土壤有机质、土壤碱解氮、土壤速效磷及土壤速效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草地地上生物量呈降低趋势,但各放牧强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同一年度放牧强度间0~10、10~20和20~30cm土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与放牧前比,放牧后0~30cm土层养分含量增减趋势并不一致,体现出年度间的差异性;相关分析表明,0~30cm土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与放牧强度间均无显著相关性,且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其响应规律存在一定差异性;无论放牧与否,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6.
沙对高尔夫果岭坪床物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巨明  S.W.BAKER 《草业学报》2007,16(2):99-104
对28种沙与泥炭按75∶25混配而成的高尔夫果岭坪床材料的物理特性进行了评价。不同类型沙的粒径、均一性和形状有所不同。高尔夫果岭坪床的物理特性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的沙的特性。对沙 泥炭混配的坪床来说,其导水率在95~827 mm/h范围内变化,总孔隙度变化范围为38.8%~47.2%,而通气孔隙度(在-3 kPa水势下)为0.9%~24.6%,毛管孔隙度(在-3 kPa水势下)为17.7%~42.1%。结果表明,排水速率和通气孔隙度与毛管孔隙度的平衡主要受沙的粒径大小的影响,起决定作用的是粒径最大和最小的沙所占的比例,而容重、总孔隙度和抗剪切强度取决于沙的均一性。当沙粒较圆且较为光滑时,坪床材料孔隙度趋向减少。沙表面越粗糙,坪床抗剪切能力就越强,而沙对坪床硬度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不同环境温度下沼液养分在土壤中的淋失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震  唐华  郭彦军 《草业学报》2015,24(4):57-65
沼液因其养分利用率高,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而环境温度可通过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影响沼液养分的淋溶损失。试验采用土柱模拟法,研究了不同环境温度对土壤沼液养分淋溶的影响,旨在揭示不同季节土壤养分淋溶可能存在的差异,为生产中合理施用沼液提供理论依据。土柱规格为内径7.5 cm、高20 cm的聚氯乙烯(PVC)管,按每公顷施入0,130和260 kg N,设置每土柱沼液灌溉总量为0,200和400 mL。按当地年平均降雨量的70%计算实际浇灌量为1500 mL,分5次每隔6 d模拟不同降雨次数进行浇灌。沼液浇灌前用清水补足不足部分并混匀。土柱放置于20和30℃的温室培养,每次淋溶后收集土壤淋溶液,测定其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全钾、全磷、速效磷和电导率。结果表明,施用沼液后淋溶液中氮、磷、钾淋失量较清水对照显著增大,其中40 mL沼液水平下,全氮含量平均增加73%,全磷含量增加880%,全钾含量增加388%,且随着沼液用量的增加淋溶液中的养分浓度呈增加趋势。环境温度的提高增加了沼液养分在土壤中的淋溶损失,30℃时淋溶液中的硝态氮、全氮、全钾、全磷、速效磷含量及电导率整体高于20℃,其中全氮平均提高14.68%,全磷平均提高33.59%,全钾平均提高24.08%。整体而言,30℃下沼液养分较20℃时更易发生淋失。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应适当减少夏季高温时的沼液施用次数,增加春秋季节施用次数,但沼液用量不要超过130 kg N/hm2,防止沼液养分大量流失,污染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焦燕  赵江红  徐柱 《草地学报》2009,17(2):234-238
为研究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特性的影响,于2007年7月选择位于内蒙古东部农牧交错带太仆寺旗的3种土地利用类型,野外采集土样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0~30 cm土层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速效钾含量均表现为草地>榆树林地>农田;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表现为草地最高,农田次之,林地最小;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与上述趋势不同,为农田>草地>榆树林地。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地也有影响,与农田土壤和林地土壤相比较,草地土壤的粘粒含量最高,砂砾含量最低。本研究表明在研究区域天然草地具有较好的土壤养分保持能力,是最适合的土地利用类型,可为改善生态环境和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氮、磷养分添加对高寒草甸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典型的青藏高原高寒矮嵩草草甸(Kobresia humilis meadow)为研究平台,以表征土壤碳、氮、磷、硫养分循环的6种土壤酶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酶以及土壤速效养分在4年氮、磷养分添加的累积效应下的变化规律,分析和评价氮、磷养分添加对土壤养分循环方面的影响。试验结果为:氮、磷养分添加改变了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氮添加与010 cm土层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正效应,磷添加抑制了010 cm土层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氮、磷养分添加均抑制了010 cm土层中的脲酶活性;氮添加抑制了2个土层中的纤维素酶活性;芳基硫酸酯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性;1020 cm土层中的几丁质酶活性在氮、磷养分添加处理下均增强,其中磷添加对几丁质酶活性的增幅最显著。结果表明:外源添加的氮在调控磷的矿化方面有促进作用,磷的添加对氮素的释放也有一定的作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受磷限制的程度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