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以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orghum sudanense)为原料,分别添加乙酸(0.5%,AA)、丙酸(0.5%,PA)、丙酸(0.5%)+尿素(0.5%,U)混合试剂、乳酸菌菌剂snow LACT-JL(0.0005%,SL)及乳酸菌菌剂acremo conc.(0.0017%,AC)共5个处理调制青贮,分析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以确定有利于高丹草青贮的添加剂。结果表明:高丹草单独青贮时pH值达4.95,氨态氮占全氮比例高达16.85%,营养物质损失大,青贮效果不理想。添加AA,PA,PA+U和乳酸菌菌剂AC后,高丹草青贮的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种添加剂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粗蛋白含量并降低氨态氮占全氮比例(P<0.05),可使高丹草青贮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得到改善。各处理中高丹草青贮料的亚麻酸含量均高于亚油酸含量,各添加剂均可显著提高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P<0.05),其中乳酸菌菌剂AC提高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的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2.
3种乳酸菌制剂对苜蓿和羊草的青贮效果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韩立英  玉柱 《草业科学》2009,26(2):66-71
以苜蓿Medicago stativa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的研究,探讨Lalsil Dry(LD)、H/MF INOCULANT(H/MF)和青宝II号(FS)3种乳酸菌制剂对羊草和苜蓿青贮的影响。结果表明:羊草直接青贮较易成功,添加LD、FS和质量分数0.01%的H/MF可以显著提高青贮料乳酸生成量(P<0.05),显著降低丁酸生成量(P<0.05),获得优质的青贮饲料;苜蓿直接青贮pH值和丁酸含量较高,不能调制优质青贮饲料,在试验中添加3种乳酸菌制剂亦未获得优质的青贮料,但LD处理组和0.002 5% FS处理对青贮料的发酵品质较对照有一定的改善。另外,3种乳酸菌制剂处理青贮料中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赵苗苗  玉柱 《草地学报》2015,23(1):205-210
以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为材料,研究了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单独添加或组合添加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改善效果.象草经刈割切短后,分别添加纤维素酶(CEL)、乳酸菌(LD1~LD8)、乳酸菌+纤维素酶(LD1+CEL~LD8+CEL),密封贮藏60 d后测定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所有添加剂处理组的pH值、丁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K),乳酸、粗脂肪(EE)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弗氏法评分中LD2,LD3,LD7及所有组合添加处理组的发酵品质均为优,LD4发酵品质为中,CK发酵品质为差.组合添加处理组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显著低于CK(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均显著高于CK;且LD6+CEL将青贮饲料的NDF,ADF降到最低,其WSC也显著高于各处理组(P<0.05).表明添加乳酸菌、纤维素酶能有效改善象草青贮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且以LD6+CEL的青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乳酸菌和绿汁发酵液对水稻秸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的影响,在水稻秸青贮中分别添加乳酸菌制剂(2 L/t)和青玉米汁发酵液(2 L/t),以不使用添加剂处理作为对照,60 d后对水稻秸青贮进行感官评定和实验室评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青贮饲料中添加青玉米汁发酵液可显著提高饲料的CP及乳酸含量,显著降低青贮饲料的pH值、氨态氮/总氮值、NDF及ADF的含量(P<0.05);各处理组间乙酸与丁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木质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比较,添加乳酸菌制剂和青玉米汁发酵液的水稻秸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均优于对照组,而且添加青玉米汁发酵液的水稻秸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更好。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添加绿汁发酵液、乳酸菌制剂和葡萄糖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6个处理组:即对照组(无添加剂),绿汁发酵液组(FJLB),乳酸菌制剂组(LAB),葡萄糖组(G),绿汁发酵液+葡萄糖组(FJLB+G),乳酸菌制剂+葡萄糖组(LAB+G);在青贮第3,7,14,30天开窖,取样分析发酵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AB处理对发酵品质影响不大,FJLB处理显著(P<0.05)降低了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P<0.05)提高了pH值、乙酸、丁酸和氨态氮含量,使发酵品质变差,而G、LAB+G和FJLB+G处理均显著(P<0.05)提高了青贮早期的乳酸含量,在整个青贮过程中保持较高的乳酸/乙酸值,并显著(P<0.05)降低了最终青贮饲料的pH和氨态氮含量,但与G处理相比,LAB+G和FJLB+G处理没有显示出更优的效果。综上所述,添加葡萄糖可促进同型乳酸发酵,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的改善效果优于接种乳酸菌。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添加不同比例纤维素酶对王草青贮发酵品质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试验设5个纤维素酶组(添加比例分别为0.05,0.1,0.15,0.2,0.25 g/kg)和1个对照(CK)组,评价王草青贮饲料营养成分和青贮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纤维素酶能显著降低青贮饲料pH值(P<0.05),提高乳酸含量,降低丙酸、...  相似文献   

7.
以抽穗期“川草2号”老芒麦为研究对象,探讨青宝Ⅱ号(FS)、乳酸菌制剂I(LABI)、乳酸菌制剂Ⅱ(LABⅡ)等3种乳酸菌制剂的不同添加比例对川西北老芒麦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乳酸菌制剂添加比例对老芒麦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影响不同;青宝Ⅱ号(FS,0.03g·kg^-1FM)能够改善老芒麦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乳酸菌制剂(LABI)和乳酸菌制剂Ⅱ(LABⅡ)均能够显著降低老芒麦青贮饲料的pH、氨态氮/总氮比值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提高干物质含量、乳酸含量和乙酸含量,改善老芒麦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8.
以低水分虉草(DM:525.44g·kg-1)为研究对象,探讨青宝Ⅱ号(FS)、乳酸菌制剂Ⅰ (LAB Ⅰ)、乳酸菌制剂Ⅱ(LABⅡ)、丙酸(PAT)、甲酸钠(SF)等6种添加剂对川西北虉草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添加剂均能够显著降低pH值(P<0.05);除PAT处理外,乳酸含量和乙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除SF处理外,其他各添加剂处理的氨态氮与总氮比值显著降低(P<0.05);各添加剂处理均能够提高虉草青贮饲料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粗蛋白含量,降低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各添加剂均能够改善虉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其中以LABⅡ(0.033 g·kg-1FM)的青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添加乳酸菌对芨芨草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分别设置对照组(CK)、LAB1组(2.5g/t)、LAB2组(5.0g/t)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调制青贮饲料。结果表明,芨芨草直接青贮发酵品质较差;乳酸菌处理可显著降低pH值、显著提高乳酸含量和干物质体外消化率(P<0.05)。添加乳酸菌可有效地提高芨芨草青贮饲料的品质和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凋萎和不同添加剂对紫花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孕蕾后期至初花期紫花苜蓿为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两种凋萎程度(晾晒3 h和晾晒12 h),对应含水率分别为72.6%和61.8%的苜蓿草分别添加乳酸菌接种剂(LAB)、甜菜粕(SB)、乳酸菌+甜菜粕(LAB+SB)、甲酸钠(SF)、甲酸钠+甜菜粕(SF+SB)五组不同添加剂处理及对照组(CK)对苜蓿青贮发酵品质和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青贮65 d开封,对青贮进行了感官评定和实验室评定。结果表明,1)添加剂对苜蓿青贮发酵品质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各种添加剂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苜蓿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和氨态氮含量;2)两种凋萎程度下苜蓿青贮的NDF、ADF和干物质回收率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LAB+SB和SF处理显著提高了青贮饲料WSC的含量(P<0.05),添加SB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CP值(P<0.05);3)提高原料的凋萎程度能够改善苜蓿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显著提高青贮饲料的CP和WSC含量(P<0.05)。总体来说,不同添加剂的青贮效果不同,添加LAB+SB的青贮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高丹草因水分高造成青贮发酵品质不佳的问题,通过添加不同种类干草(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和苜蓿干草)及干草添加量(12.5,25.0,37.5和50.0kg/t)对混贮高丹草营养价值、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产气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独青贮高丹草的丁酸含量较高,弗氏评分等级仅为"可",添加干草混贮可显著提高青贮高丹草的发酵品质,从添加干草的种类来看,添加小麦秸秆组青贮发酵品质最高,添加苜蓿干草组营养价值最高,苜蓿干草组的体外72h干物质消失率(IVDMD)、产气速率(c)和达到最大产气量1/2时的产气速率(AGPR)均为最高,3种干草在72h累积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以及产气延滞时期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从干草的添加量来看,添加25.0kg/t干草的青贮发酵品质最优,达到产气量1/2所需要时间也最长,添加50.0kg/t干草的营养价值和IVDMD最高,添加37.5kg/t干草的产气速率和AGPR最大,添加不同重量干草对混贮高丹草的72h累积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以及产气延滞时期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考虑青贮发酵品质和饲料营养价值,得出最佳的混贮模式为在高丹草中添加37.5kg/t小麦秸秆,添加50.0kg/t苜蓿干草混贮高丹草的体外干物质消失率最高,添加37.5kg/t苜蓿干草组产气速率最快,添加50.0kg/t小麦秸秆组的72h累积产气量和理论最大产气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刈割时期及添加剂对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择2个茬次,现蕾、初花、盛花3个时期刈割,并以无添加(CK)、丙酸钠(SP,0.5%)、乳酸菌(LD,106 cfu·g~(-1))3种处理进行苜蓿青贮制作,在贮存45d后取样,分析其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结果发现,随着收获时期的延迟,青贮苜蓿pH值呈下降的趋势;丙酸钠及乳酸菌添加剂的添加对苜蓿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随着同一茬次生育期的延长,青贮苜蓿中的粗蛋白(CP)含量显著降低(P0.05);刈割时期可显著降低苜蓿青贮饲料的pH值并明显提高乳酸含量(P0.05),对乙酸及丙酸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而添加剂可显著增加乙酸含量(P0.05),两者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添加乳酸菌的现蕾期苜蓿青贮品质最佳。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提出的方法测定表明,第1茬盛花期的苜蓿青贮饲料的非蛋白氮(PA)含量较高,苜蓿青贮饲料各处理中的中速降解蛋白质(PB2)含量均是占可降解蛋白质(PB)含量的最大比例。  相似文献   

13.
对国内外高丹草(Sorghumbicolor×S.Sudanense)青贮、饲喂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出影响高丹草青贮效果的主要因素为高丹草品种、收获技术工艺和青贮加工工艺。青贮的最佳收割期根据株高、生育期、生长天数来判断更科学;添加酸类、甲醛、酶制剂青贮以及混合青贮均能显著提高高丹草的青贮效果;通过合理利用,高丹草氢氰酸对饲喂动物的危害是可以避免的;高丹草对肉牛和奶牛等均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及饲喂效果。高丹草青贮最大的问题是过高的含水量,尚未根本解决;高丹草的饲喂效果与青贮全株玉米相比尚无定论;均需完善相关研究思路、方式、方法,进一步深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4.
稻秸与玉米秸、杂交狼尾草及象草混合青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稻秸分别与玉米秸、杂交狼尾草和象草的混合青贮进行了研究,并采用乳酸菌(Chikuso-1)添加剂处理探讨其对不同原料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的青贮料pH、乳酸(LA)含量和氨态氮/总氮(AN/TN)均极显著优于对照(无添加物,P<0.01),乳酸菌对青贮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粗蛋白质(CP)含量、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有机物消化率(IVOMD)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添加乳酸菌的稻秸与玉米秸、杂交狼尾草混合青贮料干物质回收率(DMR)均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稻秸与象草混合青贮料显著高于对照(P<0.05).不同混合青贮料的pH、LA含量、AN/TN、WSC含量、CP含量、ADF含量、DMR差异极显著(P<0.01).稻秸与玉米秸混合青贮料品质最佳,最差的是稻秸与象草混合青贮料.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西藏乡土乳酸菌和商品乳酸菌制剂对箭筈豌豆青贮发酵品质的改善效果,试验设对照组(C,无添加)、商品乳酸菌制剂添加组(G)、乡土乳酸菌添加组(分别添加西藏乡土乳酸菌HG24、LMG4、LOG5),共5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在青贮第60天打开实验室青贮窖取样,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和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均具有较高的乳酸含量和乳酸菌数,较低的pH值、氨态氮/总氮和微量的丁酸含量,发酵品质良好;LMG4组和LOG5组的乳酸含量、乳酸/乙酸值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pH值、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氨态氮/总氮值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HG24组乳酸含量、乳酸/乙酸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商品乳酸菌制剂添加组(P〈0.05),pH值、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氨态氮/总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商品乳酸菌制剂添加组(P〈0.05)。综上所述,箭筈豌豆青贮发酵品质改善效果为:LMG4组、LOG5组〉HG24组〉商品乳酸菌制剂组〉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不同添加剂对夏河县紫花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水量控制在65%~70%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青贮原料,通过添加麸皮、红糖、甲酸、乙酸、乳酸菌制剂等,探讨了夏河县紫花苜蓿青贮发酵品质及添加剂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添加剂处理的紫花苜蓿,发酵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具体表现为pH值及氨态氮含量降低、乳酸含量升高;综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营养价值指标及感官评定来看,添加甲酸、乙酸和芯来旺Ⅰ号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有明显改善,在90 d的短期青贮中,是适宜夏河县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生产的高效添加剂,而乙酸作为青贮添加剂在本次试验中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西藏林芝市全株荞麦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别设定全株荞麦单独青贮组(A)、全株荞麦∶全株玉米=4∶1混合青贮组(B)、全株荞麦∶全株玉米=3∶2混合青贮组(C)、全株荞麦∶全株玉米=2∶3混合青贮组(D)和全株荞麦∶全株玉米=1∶4混合青贮组(E)共5个处理组。分别在青贮第7、14、30和60天时,开窖取样,测定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微生物菌群结构。结果表明,与全株荞麦单独青贮组相比,全株荞麦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组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青贮的发酵品质,混合青贮组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值,提高了乳酸含量,且氨态氮/总氮的值和丁酸含量均符合优质青贮饲料的要求量。从微生物菌群结构来看,混合青贮改变了青贮饲料的菌群结构,相比与全株荞麦单独青贮组,混合青贮组提高了厚壁菌门和LAB菌种的丰度,有效地抑制了腐败菌的生长,且这种效果随着全株玉米混合比例越高而越显著。综合考虑全株荞麦利用最大化和发酵品质,建议将全株荞麦和全株玉米以2∶3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研究添加乳酸菌对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过程中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可快速降低青贮饲料的pH值,提高乳酸和苜蓿黄酮含量,降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而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丙酸和丁酸含量无明显变化。综合分析表明添加乳酸菌可改善苜蓿青贮发酵品质,增加黄酮的提取量。  相似文献   

19.
The nutritive value and fermentation quality of palisadegrass (Brachiaria brizantha cv. Xaraes) and stylo (Stylosanthes capitata × S. macrocephala cv. Campo Grande) mixed silages were evaluated. The experiment was analyzed in a factorial scheme (5 × 2) in a completely randomized design using increasing levels of stylo (0, 25, 50, 75 and 100% on a fresh matter basis) on palisadegrass silages, with and without microbial inoculants (MI). With the increased ratio of stylo in mixed silages, dry matter (DM), crude protein (CP), acid detergent fiber (ADF), and lignin content increased in silages. The presence of MI promoted lower DM content, and higher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corrected for ash and protein, ADF and lignin content. The acid detergent insoluble nitrogen content and the lactic acid bacteria populations were not affected by treatments. The in vitroDM digestibility was affect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levels of the stylo and MI. The pH, NH3‐N/total nitrogen and butyric acid concentration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levels of stylo. Better nutritive value and quality of fermentation was found in the silage containing higher proportions of this stylo mixed with palisadegrass. The microbial inoculant evaluated did not alter the nutritive value or quality of the fermentation of the silages in this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20.
以新疆石河子市第八师147团紫花苜蓿为研究材料,探究不同刈割茬次及生育期苜蓿青贮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间的差异。选择3个刈割茬次,现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3个生育期处理;分别于青贮发酵第3、9、15、30、45、60天取样测定其青贮品质。结果表明:苜蓿青贮过程中,刈割茬次与生育期的交互作用对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粗蛋白、乳酸和乙酸含量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苜蓿青贮在发酵过程中会降低营养物质的含量,发酵60 d时,第3茬盛花期苜蓿青贮的DM含量最高,达到39.03%,第3茬现蕾期苜蓿青贮的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第1茬现蕾期CP、WSC含量最高,分别是20.21%和4.39%,第2茬现蕾期的乳酸和乙酸含量相对其他处理较高,第1茬现蕾期氨态氮含量最低。各处理综合评价排序:第1茬现蕾期处理>第3茬现蕾期处理>第1茬初花期处理>第2茬现蕾期处理>第3茬初花期处理>第1茬盛花期处理>第3茬盛花期处理>第2茬初花期处理>第2茬盛花期处理。刈割越早,苜蓿越幼嫩,营养品质高,适口性好,并有利于植株再生,苜蓿青贮的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也较晚刈割的其他处理好。因此,控制苜蓿刈割时间可改善苜蓿青贮营养、发酵品质,提高苜蓿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