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钙和维生素D3对黄羽肉鸡肌肉嫩度的影响及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研究了宰前2周添加钙和维生素D3对黄羽肉鸡肌肉嫩度的影响.试验采用2×3因子随机试验设计,选用1 440只43日龄的黄羽肉鸡(母鸡),随机分为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预饲1周后在基础日粮(含钙0.8%、维生素D3 1 000 IU/kg)中添加钙与维生素D3水平分别为:钙,0.0%、0.4%、0.8%;维生素D3,0、1 000、2 000 IU/kg.鸡饲养至63日龄结束.结果表明,在黄羽肉鸡宰前2周添加钙与维生素D3对黄羽肉鸡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维生素D3对黄羽肉鸡肌肉嫩度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0.4%钙显著提高黄羽肉鸡肌肉嫩度(P<0.05),添加维生素D3能协同钙提高肌肉嫩度,但钙的添加剂量超过0.4%时维生素D3协同作用效果下降.单独添加维生素D3对Ca-ATP酶活性及肌钙蛋白降解度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0.4%的钙,Ca-ATP酶活性趋于提高,肌钙蛋白降解度趋于降低,钙蛋白酶抑制蛋白的基因表达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知,黄羽肉鸡饲料中添加0.4%钙能提高肌肉嫩度,单独添加维生素D3不能改善肌肉嫩度但是可以协同钙提高肌肉嫩度.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主要研究不同的维生素A、D水平及其相互作用对肉鸡血清钙结合蛋白(CaBP)浓度与十二指肠和胫骨组织中caBP 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4×4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8日龄健康AA雄性肉鸡384只按体重一致的原则分为16个日粮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试验期5周.维生素A设4个添加水平分别为1500、3 000、15 000和45 000 IU/kg,维生素D设4个添加水平分别为500、1 250、2 500和5 000 IU/kg.结果表明:1)随着日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的增加,肉鸡血清CaBP含量、十二指肠和胫骨组织中CaBP mRNA表达量均呈现一次线性降低趋势(P=0.091.P=0.012,P:0.110),其中以45 000 IU/kg维生素A组最低;2)随着日粮维生素D添加水平的增加,肉鸡血清CaBP含量和十二指肠组织中CaBP mRNA的表达呈现一次线性增加趋势(P=0.310,P:0.140),其中以5 000 Iu/kg维生素D组最高;3)维生素A、D相互作用对肉鸡血清CaBP浓度与十二指肠和胫骨组织中CaBP mRNA的表达均无显著的影响(P>0.05).试验结果提示,过量维生素A引起肉鸡骨骼代谢异常的机理是过量维生素A抑制了肉鸡组织的CaBP mRNA表达,尤其对十二指肠组织的caBP mRNA的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引起血清CaBP浓度的降低,进而引起钙磷代谢发生紊乱.过量维生素A对肉鸡组织CaBP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能与过量维生素A对维生素D的拮抗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A、D对肉鸡钙磷代谢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A、D对肉鸡钙磷代谢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采用4×4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8日龄健康艾维茵雄性肉鸡384只称重后随机分为1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试验期5周。其中,维生素A设4个添加水平,分别为1 500、3 000、15 000和45 000 IU/kg日粮。维生素D设4个添加水平,分别为500、1 250、2 500和5 000 IU/kg日粮。结果表明,45 000 IU/kg维生素A组的肉鸡血清BGP含量相对于1 500 IU/kg维生素A组有显著的降低趋势(P=0.08);随着日粮维生素A水平的增加(1 500~45 000 IU/kg),血清CaBP浓度呈趋于显著的一次线性降低趋势(P=0.092),血清维生素D3与CT含量也呈现降低趋势(P=0.12,P=0.18),其中,以15 000、45 000 IU/kg维生素A组较低,尤以45 000 IU/kg维生素A组最低;血清PTH含量呈显著的一次线性增加(P=0.029)。随着日粮维生素D水平的增加,血清维生素D3含量呈趋于显著的一次线性增加趋势(P=0.093),血清BGP浓度也呈一次线性增加趋势(P=0.14);其中,以2 500和5 000 IU/kg时较高,5 000 IU/kg时最高。由此可知,日粮维生素A过量引起肉鸡骨骼钙磷代谢发生障碍与血清CaBP浓度的降低及PTH浓度的增加有关,也与过量维生素A对维生素D的拮抗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研究日粮添加维生素D3及其代谢物对肉鸡生长性能、骨参数及肉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将768只1?d日龄的雄性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各组肉鸡的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以维生素D3、2,5-羟维生素D3、1,2,5-羟维生素D3和1-α-羟维生素D3的形式补充2000?IU/kg维生素D3。肉鸡分为1~7?d、8~21?d和22~42?d?3个阶段饲养。结果:日粮添加1-α羟-VD3显著降低所有阶段肉鸡的体重和料重比(P<0.05)。在1~21?d时,2,5羟-VD3组的采食量低于VD3和1,2,5-羟VD3组(P<0.05)。但在1~42?d时,1-α羟-VD3组较VD3和1,2,5-羟VD3组显著降低了采食量(P<0.05),同时,1-α羟-VD3组料重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1,2,5-羟-VD3组肉鸡屠宰15?min后胸肌亮度值显著高于VD3组(P<0.05)。肉鸡屠宰后15?min,2,5-羟VD3组腿肌红度值显著高于VD3组(P<0.05),同时肉鸡屠宰后24?h,VD3组腿肌红度值显著高于1,2,5-羟-VD3组(P<0.05),而VD3和2,5-羟VD3组腿肌黄度值显著高于1-α羟-VD3组(P<0.05)。结论:除了1-α-羟维生素D3外,肉鸡日粮添加维生素D3及其代谢物(均显示出类似的生长性能和骨性状。 [关键词]维生素D3|代谢物|肉鸡|生长性能|骨参数|肉质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混合纳米维生素A、D、E对肉鸡生产性能、肠道形态、免疫器官指数、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630羽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CV-100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普通维生素A、D、E(1~21日龄:维生素A 9 750 IU/kg,维生素D3 3 750 IU/kg,维生素E 18 IU/kg;22~42日龄:维生素A 7 800 IU/kg,维生素D3 3 000 IU/kg,维生素E 14 IU/kg),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混合纳米维生素A、D、E,添加量分别为对照组添加量的100%(NV-100组)、90%(NV-90组)、80%(NV-80组)、70%(NV-70组)和60%(NV-60组),试验期共42 d。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60%~90%普通维生素A、D、E添加量的混合纳米维生素A、D、E对肉鸡的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以及免疫器官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提高了肉鸡的全净膛率(P<0.05)。NV-80...  相似文献   

6.
钙和维生素D对生长肉鸡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钙(ca)和维生素D水平对生长肉鸡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采用2× 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体重相近的4周龄爱拔益加(AA)肉鸡144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分别饲喂含Ca 0.90%、1.15%和维生素D 750、5 000 IU/kg的试验日粮,试验期为4周.结果表明,1)维生素D对胸腺和脾脏指数作用显著(P<0.05),随维生素D添加量的增加免疫功能增强;与0.90%Ca组相比,1.15%Ca组町降低法氏囊指数(P<0.05)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P>0.05);维生素D和Ca的互作显著影响脾脏指数和血清白介素-2(IL-2)(P<0.05),5 000 IU/kg维生素D+0.90%Ca组脾脏指数和IL-2较高;2)随维生素D添加量的增加,血清和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升高,丙二醛(MDA)含量降低;随Ca添加量的增加,生长肉鸡的抗氧化性能降低,且对机体肝脏T-SOD、GSH-Px、T-AOC影响显著(P<0.05);维生索D和Ca的互作对血清和肝脏T-SOD、GSH-Px、MDA影响显著(P<0.05),5 000 IU/kg维生素D+0.90%Ca组在抗氧化方面优势明显.综合分析,5 000 IU/kg维生素D+0.90%Ca组在抗氧化和免疫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实际生产中在满足生长肉鸡Ca基本需要量的同时,适当增加维生素D添加量对提高生长肉鸡免疫和抗氧化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以玉米和豆粕为主要原料配制基础日粮,将450只1日龄雌雄各半的健康艾维茵肉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6个重复,每重复组15只鸡,试验期42d。维生素A的5个添加水平分别为3000、6000、15000、30000和60000IU/kg。在整个试验期内,与3000、6000IU/kg维生素A组相比,30000、60000IU/kg维生素A组的肉鸡生长速度与饲料转化效率有趋于显著的下降趋势(P0.10),15000IU/kg维生素A组生长速度也有降低的趋势。随日粮维生素A水平的增加,肉鸡对日粮粗蛋白质与钙的消化率呈一次线性降低趋势(P0.10),其中,日粮维生素A水平为3000~6000IU/kg时消化率较高,维生素A水平为30000~60000IU/kg时较低。日粮维生素A水平为15000IU/kg时,提示肉鸡维生素A临界过量;日粮维生素A水平达到30000IU/kg以上时,提示肉鸡维生素A过量。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平山县某养殖户带3只280日龄的产蛋鸡来笔者处诊治。主诉,在接种禽流感疫苗前,鸡群一切正常,接种疫苗后,20多只鸡出现瘫痪。解剖3只病鸡,可见胸部龙骨弯曲,肋骨凹陷,胸骨、腿骨骨折。根据临床症状和解剖病变,笔者初步诊断为维生素D3缺乏或钙磷不平衡引起的鸡只瘫痪。1发病原因1.1当饲料中维生素D3供应不足或消化吸收障碍等皆可发生维生素D3缺乏症。如果钙、磷同时缺乏,病情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养殖技术的发展,给畜禽增加外源维生素等产品非常必要,而产品的剂型对维生素的利用率影响较大。因此,该试验以肉鸡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比禽用液体维生素预混料组、黄霉素预混料组及对照组中肉鸡的生长状况及最终的收益情况,研究了禽用液体维生素对肉鸡生长和养殖的影响,发现禽用液体维生素预混料能提高雏鸡成活率,增加日增重,降低料肉比,使每只鸡比对照组多收入0.56元,经济效益提高8.28%。  相似文献   

10.
维生素A对AA肉鸡生长发育和肝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周龄AA肉鸡150只,随机分为A、B、C、D、E、F 6组,每组25只,自由采食以玉米、豆饼为主的基础日粮,日粮中分别添加维生素A 0、4500、9000、37500、150000和450000 IU/kg,在不同日龄检测肉鸡体重、脏器系数和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表明:①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肉鸡生长速度下降,增重缓慢,造成肉鸡脾脏系数(后期)和法氏囊系数(前期)降低;高剂量维生素A(F组)前期显著降低睾丸系数,后期显著降低肉鸡的增重和法氏囊系数,增加肉鸡心脏系数、肾脏系数和胸腺系数.②高剂量维生素A(F组)后期显著降低肉鸡血清白蛋白和尿酸的含量,升高血清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球蛋白的含量,影响其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A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肉鸡日粮添加0-44000IU/kg不同水平维生素A,测定其血清抗体滴度,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浆和肝脏维生素含量及体重。结果表明:提高日粮维生素A水平对肉鸡体重影响不大,血浆和肝脏维生素A含量增加;日粮缺乏维生素A肉鸡的抗体生成和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明显低于添加维生素A肉鸡,  相似文献   

12.
<正>通渭县平襄镇孟河村兴旺养殖场,2013年6月8日从陕西引进明星肉鸡5000余只,至30日龄成活的4800只鸡中,突然发现一部分关节肿大、不能站立、头颈扭转等症状,发病1560只,发病率为32.5%,死亡141只,死亡率为9%。疑为营养不良引起,补充钙、磷及维生素A、D等无效。测定饲料中各种成分符合日粮标准。经细菌学检查确诊为葡萄糖球菌病,采取消毒、隔离、加强饲养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通过研究维生素A过量对肉鸡早期骨形成生化指标及组织中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BGP)基因表达的影响,旨在为深入研究日粮维生素A过量对肉鸡骨骼钙磷代谢产生负面影响的机理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450只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鸡(公母各半)称重后随机等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各处理组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 000、6 000、15 000、30 000和60 000 IU/kg维生素A。试验期28 d,分别于试验第14、28天从每个重复中随机抽取1只鸡,翅静脉采血制备血清后随即宰杀,在冰浴上迅速分离右侧肝脏、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胫骨组织,-80℃保存备用。试验结果表明,随日粮维生素A添加剂量的升高,肉鸡血清BGP浓度、ALP活性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活性及胫骨、肝脏及小肠组织中ALP、BGP mRNA相对表达量均呈显著(P0.05)或趋于显著的一次线性或一元二次(P0.10)降低,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维生素A水平在42 766~47 185 IU/kg时,肉鸡14 d胫骨和肝脏ALP mRNA相对表达量、肝脏BGP mRNA相对表达量,28 d的血清ALP活性及肝脏ALP mRNA相对表达量、胫骨和回肠的BGP mRNA相对表达量最低。综合试验结果,维生素A线性降低了肉鸡早期血清BAP活性;日粮维生素A以剂量依赖模式影响肉鸡早期血清BGP浓度、ALP活性及其在组织中的基因表达,42 766~47 185 IU/kg维生素A对上述指标的降低作用较大,提示日粮维生素A过量可抑制肉鸡早期骨形成相关生化指标的活性,并下调胫骨、肝脏及小肠组织中ALP、BGP mRNA的相对表达量。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有机硒、无机硒及维生素E对肉鸡免疫系统的影响。试验选用130只1日龄肉鸡分为3个组,其中A和B组为试验组,各60只鸡,C组为对照组,10只鸡。A组日粮中添加有机硒和维生素E,A组又细分为A1、A2、A3、A4、A5和A6组,其中有机硒的添加量分别为0.25、0.25、0.5、0.5、1.0和1.0 mg/kg,维生素E的添加量为0、200、0、200、0和200 IU/kg。B组日粮中添加无机硒和维生素E,也分为B1、B2、B3、B4、B5和B6组,其中无机硒的添加量分别为0.25、0.25、0.5、0.5、1.0和1.0 mg/kg,维生素E的添加量为0、200、0、200、0和200 IU/kg。C组为对照组,饲料中不添加硒和维生素E。检测指标包括新城疫病毒(HI)抗体滴度、免疫器官的病理变化、免疫器官指数和生长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加入有机硒后,能提高肉鸡免疫力,效果优于添加无机硒;同时,硒与维生素E配合使用的效果优于单一添加硒。  相似文献   

15.
1997年5月中旬,某鸡场饲养AA肉鸡4800只,10日龄时有个别鸡跛行,场方自行添加多种维生素,复合维生素B并用抗菌药物治疗,病情无明显改善。一周后,每天约有20只鸡跛行,鸡群病情加重,前来就诊,经化验中心检测,确诊为鸡病毒性关节炎。现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通过研究维生素A过量对肉鸡早期骨形成生化指标及组织中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BGP)基因表达的影响,旨在为深入研究日粮维生素A过量对肉鸡骨骼钙磷代谢产生负面影响的机理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450只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鸡(公母各半)称重后随机等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各处理组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 000、6 000、15 000、30 000和60 000 IU/kg维生素A。试验期28 d,分别于试验第14、28天从每个重复中随机抽取1只鸡,翅静脉采血制备血清后随即宰杀,在冰浴上迅速分离右侧肝脏、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胫骨组织,-80℃保存备用。试验结果表明,随日粮维生素A添加剂量的升高,肉鸡血清BGP浓度、ALP活性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活性及胫骨、肝脏及小肠组织中ALP、BGP mRNA相对表达量均呈显著(P<0.05)或趋于显著的一次线性或一元二次(P<0.10)降低,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维生素A水平在42 766~47 185 IU/kg时,肉鸡14 d胫骨和肝脏ALP mRNA相对表达量、肝脏BGP mRNA相对表达量,28 d的血清ALP活性及肝脏ALP mRNA相对表达量、胫骨和回肠的BGP mRNA相对表达量最低。综合试验结果,维生素A线性降低了肉鸡早期血清BAP活性;日粮维生素A以剂量依赖模式影响肉鸡早期血清BGP浓度、ALP活性及其在组织中的基因表达,42 766~47 185 IU/kg维生素A对上述指标的降低作用较大,提示日粮维生素A过量可抑制肉鸡早期骨形成相关生化指标的活性,并下调胫骨、肝脏及小肠组织中ALP、BGP mRNA的相对表达量。  相似文献   

17.
将380只AA商品肉鸡随机分为A组100只,B、C、D和E组各70只,14日龄前常规饲养。14日龄后,B、C、D和E组舍温按每日1~2℃由25℃、逐步降至12℃,同时日粮中按1.5mg/kg的剂量添加T3以诱发肺动脉高压综合征(PHS);C、D组在日粮中分别按500、100mg/kg的剂量添加维生素C和E;而E组同时添加维生素C和E,A组仍常规饲养,至试验结束。记录每周各组鸡群的PHS发病数、平均体质量和采食量,并每周每组取10只鸡采血和扑杀,测定其红细胞压积(PCV)、血浆、肺和肝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脂质过氧化物的降解产物丙二醛(MDA)浓度;取心脏测定其右心室和全心室质量比(RV/TV)。结果显示,环境低温和日粮添加T3极显著增加了肉鸡PHS的发病率(P<0.01)。C、E组的肉鸡PHS发病率以及血浆、肺和肝组织的MDA值均极显著降低(P<0.01),血浆、肺和肝组织的SOD值均极显著增加(P<0.01),但增重、饲料转换率、血液PCV值和心脏指数RV/TV值未发生改变;D组5周龄后的血浆MDA值则极显著降低(P<0.01)以及血浆、肺和肝组的SOD值极显著增加(P<0.01),而肺和肝组织的MDA值和肉鸡PHS发病率未发生改变。由此表明,日粮添加维生素C明显阻断了低温和T3条件下肉鸡体内脂质过氧化过程,有效清除了体内自由基,显著增强了体内抗氧化能力,成功防制了肉鸡PHS的发生;日粮中同时添加维生素C和E使低温加T3条件下的肉鸡体内抗氧化能力进一步加强;但维生素C或/和E未能改变在环境低温和日粮添加T3诱病条件下肉鸡的增重和饲料转换率,而日粮中单独添加维生素E则使低温加T3条件下的肉鸡体内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的增强作用,但并未改变肉鸡PHS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东辛农场肉鸡场在1989年初夏季节,肉鸡曾患硒缺乏病。当时,鸡场饲养商品AA肉鸡8.5万只,先后不同程度地发生硒缺乏病,其中一批30日龄雏鸡发病较为严重,2500只鸡有90%以上发病,死亡率达35%。我们起初误诊为缺VE病,后确诊为硒缺乏病。现将情况汇报如下。典型症状:鸡发病期间表现为精神萎顿,打堆,两脚稍软,消瘦,胸、腹部皮肤呈蓝绿色,头部出现不同程度水肿并穿刺有淡蓝色液体流出;到后期,眼角膜充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对1~28日龄白羽肉鸡生长性能、骨骼矿化以及肾脏1α-羟化酶、肠道细胞核维生素D受体(n VDR)和细胞膜维生素D受体(m VDR)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罗斯308白羽肉鸡公雏24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Ⅰ组为基础日粮组(不添加维生素D),Ⅱ组为正对照组(基础日粮中添加1000 IU/kg的维生素D_3),Ⅲ、Ⅳ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1000 IU/kg的25-OH-D_3)。结果显示:(1)与基础日粮Ⅰ组相比,Ⅲ、Ⅳ组1~28日龄肉鸡体增重、采食量提高,料重比降低(P0.05);与正对照Ⅱ组相比,Ⅲ、Ⅳ组1~28日龄肉鸡体增重、采食量、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2)与基础日粮Ⅰ组相比,Ⅲ、Ⅳ组28日龄肉鸡胫骨、股骨和跖骨重量、灰分重量及钙、磷含量得到显著改善(P0.05);与正对照Ⅱ组相比,Ⅲ组胫骨、股骨和跖骨灰分重量提高(P0.05);Ⅳ组与正对照Ⅱ组28日龄肉鸡骨骼矿化无显著差异(P0.05)。(3)与基础日粮Ⅰ组及正对照Ⅱ组相比,Ⅲ组28日龄肉鸡肾脏1α-羟化酶mRNA表达水平提高234.72%和243.73%(P0.01);与试验Ⅲ组相比,试验Ⅳ组肾脏1α-羟化酶m RNA表达水平降低10.46%(P0.05)。(4)与基础日粮Ⅰ组及正对照Ⅱ组相比,Ⅲ组28日龄肉鸡十二指肠n VDR 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与试验Ⅲ组相比,试验Ⅳ组十二指肠n VDR mRNA表达水平降低32.56%(P0.05)。(5)与基础日粮Ⅰ组相比,Ⅲ组28日龄肉鸡十二指肠mVDR mRNA表达水平提高25.29%(P0.05);与正对照Ⅱ组相比,试验Ⅲ组mVDR 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与试验Ⅲ组相比,试验Ⅳ组mVDR mRNA表达水平降低24.50%(P0.05)。试验表明:日粮中添加500 IU/kg的25-OH-D_3可显著提高肉鸡肾脏1α-羟化酶和十二指肠mVDR mRNA表达水平,改善肉鸡生长性能和骨骼矿化。  相似文献   

20.
肉用仔鸡腿脚病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已被公认是一种世界性疾病,发病率已达5%~15%.对肉鸡业危害十分严重。控制腿脚病的发生是提高屠体合格率、减少残次品.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现就肉仔鸡腿病主要发病原因及防制措施分述如下:一、发病原因1.遗传因素:遗传变异、品种与品系差异可能与本病有关。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有些品种或品系易感染病毒性关节炎或患胫骨软骨发育异常、脊椎滑脱症,使腿部出现麻痹造成腿脚病。2.营养因素:(1)某些维生素缺乏。维生素D缺乏:家禽需要维生素D是有效地利用钙质。维生素D缺乏的很大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