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张朝霞  许月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13-13114,13139
[目的]探讨饲料中添加红茶末对鸡蛋品质的影响。[方法]选用528只淮南麻黄产蛋鸡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使每个重复产蛋率基本一致,分别饲喂添加0.5%、1.5%、2.5%和0的红茶末饲料。整个试验期为50d,分别在试验中期(30d)、后期(50d)测定各组鸡蛋品质,以及蛋黄胆固醇和卵磷脂含量变化。[结果]饲料中添加红茶末可以显著提高蛋黄色泽(P〈0.05),但过量会使蛋壳变薄,蛋壳强度降低,添加2.5%的红茶末显著降低了蛋壳厚度(P〈0.05),极显著降低了蛋壳强度(P〈0.01)。饲料中添加红茶末有增加蛋黄卵磷脂的含量的功效,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和饲喂时间的延长,蛋黄卵磷脂升高,50d时添加2.5%红茶末组蛋黄卵磷脂的含量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1)。饲料中添加红茶末对鸡蛋蛋黄胆固醇的影响有一定的阶段性,试验30d时添加2.5%的红茶末组蛋黄胆固醇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50d时基本趋于平衡。[结论]饲料中添加红茶末可以明显提高鸡蛋品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来源α-亚麻酸对鸡蛋重量和蛋黄中n-3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29周龄健康产蛋母鸡分为4个处理组(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亚麻籽、15%杜仲籽和15%紫苏籽,探讨在蛋鸡饲料中添加富含α-亚麻酸(ALA)的亚麻籽、杜仲籽和紫苏籽对鸡蛋重量、蛋黄重量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的影响。[结果]日粮中添加3种不同来源的亚麻酸对鸡蛋重量和蛋黄重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亚麻组、紫苏组和杜仲组蛋黄中AL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均极显著提高(P0.05)。日粮中添加不同来源的亚麻酸均能增加蛋黄中n-3 PUFAs含量,其中紫苏组效果显著,其次为亚麻组,杜仲组略低。[结论]用紫苏或杜仲籽代替亚麻籽生产富含n-3 PUFAs鸡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饲料中添加桑叶粉对蛋鸡产蛋性能和鸡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小明  曹玉华 《湖南农业科学》2011,(11):132-133,136
将100只300日龄的罗曼蛋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在全价料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3%、9%、12%、桑叶粉,调查蛋鸡牛产性能和鸡蛋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蛋鸡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桑叶粉,能极显著提高蛋黄颜色、显著降低蛋壳破损率,添加量越多,效果越叫显:但添加桑叶粉后产蛋量和饲料效率降低,目添加最越多影响越大;牛产...  相似文献   

4.
饲料中添加桑叶粉对鸡蛋蛋白氨基酸组成及质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在饲料中添加桑叶对鸡蛋蛋白品质的影响,选取不同的桑叶添加量,对鸡蛋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及质构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的桑叶添加量对鸡蛋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影响不大,但对蛋白的质构影响明显.在饲料中添加7%桑叶时,其嫩度最佳,硬度与非桑叶添加组相比下降12.12%.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日本鹌鹑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CLA),研究CLA对鹌鹑的蛋品质、蛋黄中的脂肪酸组成、n-6系列和n-3系列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比率(n-6/n-3)以及胆固醇含量的影响。试验将180只8周龄鹌鹑按单因子设计随机分为4组,分别在CP 20%日粮中添加0,0.25%,0.5%及1.0%CLA,试验期为20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蛋黄中C18: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C22:6)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亚油酸(C18:2)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花生四烯酸(C20:4)含量和n-6/n-3比率显著降低(P<0.05)。蛋黄中胆固醇含量随CLA添加量的增加有下降的倾向,试验开始14 d后0.5%、1.0%添加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蛋黄中脂肪酸C18:3含量与CLA添加比率间关系为Y=3.882 3X+0.08(r=0.619 1),日粮中CLA适宜的添加量为0.9%。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饲养黄粉虫经济成本,提高桑叶利用率,以不同比例的桑叶粉添加入黄粉虫饲料,探讨桑叶粉添加对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及体内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等的影响。饲料中桑叶粉添加量小于25%时,可促进黄粉虫幼虫体重增长和缩短幼虫生长周期,桑叶粉添加量超过25%会抑制其生长发育。其中,添加7.5%比例桑叶粉可显著提高黄粉虫幼虫体重和粗蛋白含量,降低其体内粗脂肪的含量。饲料中添加桑叶粉不影响黄粉虫幼虫水分含量。适量添加桑叶粉能促进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粗蛋白的积累,但不利于体内粗脂肪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孙晓军  李霞  刘雪兰 《山东农业科学》2014,(12):103-106,109
将40周龄海兰白蛋鸡480只平均分为4组,分别饲喂添加0、0.5%、1.0%和2.0%CLA的日粮,研究日粮不同CLA水平对蛋黄脂肪酸组成及蛋黄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日粮CLA含量的增加,蛋黄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单一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蛋黄中的共轭亚油酸含量呈线性增加的趋势(P0.05);蛋黄的各抗氧化指标发生显著变化,随着CLA添加量的增加,T-SOD酶含量线性增加,MDA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以蛋黄中CLA含量和抗氧化性强弱为评价指标时,CLA的适宜添加量为2.0%。  相似文献   

8.
饲料中添加桑叶粉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在海兰褐蛋鸡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桑叶粉,统计蛋鸡在日粮、体重、产蛋以及蛋品质等方面的不同,研究不同配方的桑叶饲料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桑叶粉可以有效降低海兰褐蛋鸡的采食量,提高鸡体重、蛋黄黄度、蛋壳厚度等蛋品质;桑叶添加量与鸡的生产性能呈一定相关性,其中添加桑叶粉比例为7%时最佳,但是饲料预饲期应在15天。  相似文献   

9.
为生产富硒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鸡蛋提供理论基础,在蛋鸡饲粮中添加冷榨紫苏饼粕与富硒菌糠,分析不同添加水平对鸡蛋胆固醇、含硒量、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饲料对鸡蛋中硒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有较大提高,配方1和配方2使鸡蛋中硒、α-亚麻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2.34%和153.13%、0.140g/100g和0.338g/100g、100%和152.58%、220.69%和443.97%、13.22%和16.95%。不同含量的冷榨紫苏饼粕和富硒菌糠的复合饲料,均可提高鸡蛋中硒及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提升了鸡蛋产品的营养品质和附加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新型的饲料配制方法,在3组海兰褐壳蛋鸡饲料中添加不同配比的海藻硒多糖和蛋氨酸硒等富含有机硒复合预混料,通过调整含硒复合预混料的配比,饲喂健康状态良好的产蛋鸡28d,对比不同种类的有机硒源复配饲料对富硒鸡蛋含硒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饲料短周期喂养后,在对蛋鸡鸡群母体无不良影响,并显著改善了鸡蛋品质,使蛋鸡鸡群的蛋壳增厚(增厚2.4%)、蛋黄色度提高(提高0.46%)、哈氏单位上升(上升5.6%)、蛋黄比率增大(增大3.44%)鸡蛋中硒含量升高,含硒量在0.08~0.5mg/kg范围内,比原始对照组鸡蛋硒含量上升了4.8~6.0倍,平均提升5.6倍,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GB2762-2005),硒主要富集在蛋黄内。新型饲料对蛋鸡本身无不良影响,对蛋鸡所产富硒鸡蛋产品其他品质也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略阳乌鸡蛋品质特性和蛋的营养价值,选取相同的玉米-豆粕型饲料饲喂的同一笼养鸡舍饲养条件下320~325日龄的略阳乌鸡、东乡乌鸡、尼克粉蛋鸡所产的鸡蛋各200枚,分别测定蛋品质指标、营养成分和蛋黄中的胆固醇、卵磷脂质量分数和脂肪酸构成比例。研究表明,(1)蛋品物理性状:略阳乌鸡蛋质量最小,且个体差异较大;蛋壳颜色一致性最差,蛋形指数最大,鸡蛋偏圆形;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大于东乡乌鸡(P0.05),但小于尼克粉蛋鸡(P0.05);蛋黄色泽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黄与蛋白比率小于东乡乌鸡(P0.05),但大于尼克粉蛋鸡(P0.05);(2)蛋品营养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质量分数与其他品种差异不显著(P0.05);蛋黄中胆固醇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卵磷脂质量分数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饱和脂肪酸(SFA)的比例较高(P0.05);不饱和脂肪酸(UFA)比例较低(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总体比例最低(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体的比例位于3个品种之间,与其他品种差异不显著(P0.05);距羧基最远端的双键在倒数第6个碳原子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n-6PUFA)与距羧基最远端的双键在倒数第3个碳原子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比值最高(P0.05)。由此说明,略阳乌鸡蛋的内部蛋品质较优,但在蛋质量、蛋壳质量和脂肪酸构成上还存在较大的改良空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各种蛋类的营养成分、保存时间和食用价值。[方法]采用过滤法和直接皂化—硫酸铁铵比色法分别快速测定普通鸡蛋、笨鸡蛋、乌鸡蛋、鸭蛋、鹅蛋5种蛋类蛋黄中胆固醇和蛋清中蛋白质的含量,并对不同时间蛋品质进行分析,比较5种蛋类的营养价值。[结果]乌鸡蛋和笨鸡蛋蛋清中蛋白质含量最高,而鹅蛋最低。鹅蛋蛋黄胆固醇含量最高,普通鸡蛋胆固醇含量最低。蛋放置时间越长,胆固醇含量也越低。[结论]该研究可为人们选择合适的食用蛋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家蚕与其寄主植物体内脂质代谢的相互关系,为研究桑叶中营养物质含量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以家蚕品种NB4D2以及V-1、S-36、M-5 3种桑树品种的嫩叶、半成熟叶、成熟叶为研究对象;利用气液色谱法对桑叶中以及家蚕体内总脂以及脂肪酸含量进行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桑树嫩叶中油脂含量高于半成熟叶和成熟叶;嫩叶中脂肪酸前体含量较高,半成熟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成熟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V-1桑树品种的叶面油脂含量高于S-36和M-5品种;V-1和S-36叶片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M-5叶片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在蚕的血淋巴中没有发现月桂酸,但在其排泄物中含量较高;取食M-5叶片的蚕幼虫的血淋巴中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较高,而取食S-36和V-1叶片的蚕幼虫的血淋巴中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较高,但桑树叶片中油酸和亚油酸比例是相互交替的;M-5叶片中油酸和亚油酸所占比例分别为1.93%和16.8%,而取食该品种叶片的蚕幼虫血淋巴中油酸和亚油酸所占比例则分别为21.5%和6.95%;取食S-36和V-1叶片的蚕幼虫血淋巴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变化也有类似的转变。[结论]家蚕血淋巴、排泄物中油脂及脂肪酸的含量与桑树的品种及桑叶的成熟度密切相关,该研究结果对家蚕的育种与繁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中草药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0只25周龄的罗曼粉壳蛋鸡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K)、中草药组(CK)、生姜粉组(A、B、C)。在中草药配方中加入不同剂量的生姜粉,探讨二者联合作用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结果]A组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和平均蛋重较CK组分别增加了1.15%、6.20%和1.44%,料蛋比和破蛋率分别比CK组降低了6.25%和47.69%。B、C组破蛋率比CK组分别增加了95.38%和112.31%;A、B、C组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哈夫单位、蛋黄比例、蛋壳比例、蛋黄颜色与CK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中草药复方中添加适量的生姜粉,能够降低料蛋比,提高产蛋率,生姜粉的添加量以5 g/kg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为了开发桑叶在蛋鸡饲料中的应用,特开展了本次试验。试验设置分别为对照组、3%桑叶粉组、5%桑叶粉组。结果表明:对照组粒蛋重59.8g、产蛋率96.1%、料蛋比2.08,3%桑叶粉组分别为61.3 g、98.3%、2.01,5%桑叶粉组分别为61.9 g、92.6%、 2.05。综合分析,桑叶粉在蛋鸡饲料中可添加到3%。  相似文献   

16.
以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营养强化鸡蛋为原料制备DHA强化蛋黄粉,通过测定pH值、色差值、DHA含量和过氧化值等指标,探讨烘箱加速氧化25 d,及不同温度(4、25、37 ℃)、光照(照光/避光)和氧气(有氧/无氧)条件下DHA强化蛋黄粉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冷冻干燥相较于喷雾干燥能更好地保留DHA,制得的DHA强化蛋黄粉中DHA含量为17.1 g·kg-1。高温氧化使DHA强化蛋黄粉的pH值降低,红度值增加,亮度值下降。37 ℃贮藏7周时,DHA强化蛋黄粉中DHA的保存率为93.1%。25 ℃贮藏60 d时,无氧避光条件下DHA强化蛋黄粉中DHA的保存率为95.2%,有氧避光条件下为93.6%;无氧照光条件下DHA强化蛋黄粉中DHA的保存率为94.2%,有氧照光条件下为91.7%,且有氧照光组的过氧化值为有氧避光条件下的3.7倍。综上,温度对DHA强化蛋黄粉中DHA保存率的影响具有主导作用,氧气和光照对DHA强化蛋黄粉的氧化变质具有促进作用。DHA强化蛋黄粉应优先考虑低温、避光、密封存放。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日粮中不同水平绞股蓝总皂甙(GPS)对蛋黄胆固醇及蛋鸡产蛋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四水平的试验设计,选择同一批次192只35周龄的健康罗曼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各组日粮中绞股蓝总皂甙(GPS)的添加量分别为0 mg.kg-1、120 mg.kg-1、150 mg.kg-1、180 mg.kg-1。饲养试验为期60 d,试验末,以产蛋率、料蛋比为生产性能指标,以蛋黄重、蛋重及蛋黄胆固醇含量为蛋品质指标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GPS显著降低蛋黄胆固醇(p<0.05),三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8.15%、9.93%、11.76%;但同时也显著降低了蛋鸡产蛋率(p<0.05),各添加GPS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2.46%、6.57%、16.28%。日粮中添加120 mg.kg-1GPS既可提高蛋品质,又不会使产蛋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The feeding trial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flaxseed on layer's performance and egg quality,and the effects of the dietary ratio of ω-6 fatty acid to ω-3 fatty acid on fatty acid deposition in yolk using flaxseed as resource of ω-3 fatty acid and sunflower seed as resource of ω-6 fatty acid.192 20-wk-old Newroman commercial hen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treatment groups with 6 replicates containing 8 birds.The rations corresponding with the four treatments were formulated with 4% flaxseed + 9% sunflower seed,8% flaxseed + 18% sunflower seed,15% flaxseed,and soybean meal,respectively.Sunflower seed was unshelled and flaxseed was whole.Ratios of to-6 fatty acid to ω-3 fatty acid in 4 dietary treatments were 5.67,5.21,1.07,and 11.83,respectively.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long-term feeding 15% flaxseed had no significant(P>0.05)influence on egg production,egg weight,eggshell quality,yolk weight,and percentage of yolk weight.Dietary ratio of ω-6 fatty acid to ω-3 fatty acid had impact on the ω-3 fatty acid levels in yolk,nevertheless yolk fatty acid profiles we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dietary fatty acid compos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