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表观遗传是一类没有产生DNA碱基序列的改变但表型特征却发生变化的调控机制,同时这种变化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DNA甲基化是DNA分子上的胞嘧啶在DNA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下与一个甲基基团共价结合,被修饰为5-甲基胞嘧啶,进而调控基因表达的一种表观遗传形式。多项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对动物的抗病性能、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探明DNA甲基化的表观遗传机制,能够为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将有助于更好更快的选育新品种或品系,并充分发挥其遗传潜力。  相似文献   

2.
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学修饰方法之一,对基因的表达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随着众多DNA甲基化检测技术(如高通量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对DNA甲基化的生物信息学研究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活跃的热点。在动物遗传育种方面,由于DNA甲基化程度的改变,可能影响众多性状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因此改变动物的各种性状。所以目前已有相关研究开始探索DNA甲基化在动物遗传育种上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遗传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动物遗传育种技术经历了表型和表型值选种技术育种、DNA重组技术育种、分子技术育种3个阶段。其中,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动物育种已进入分子水平,朝着快速改变动物基因型的方向发展,即开始分子育种技术阶段。国内也紧跟国际步伐,主要研究畜禽遗传育种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为我国21世纪畜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先进技术。现在,动物分子育种仍占据着动物育种大部分的领地,并将主导21世纪动物遗传育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微卫星标记技术是目前在动物遗传标记研究中运用较广泛的一种分子标记技术。微卫星DNA作为一种分子标记,具有数量大、分布广且均匀、多态信息含量高等特点。本文就微卫星标记的结构特点及其在绵羊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微卫星标记技术是目前在动物遗传标记研究中运用较广泛的一种分子标记技术.微卫星DNA作为一种分子标记,具有数量大、分布广且均匀、多态信息含量高等特点.论文在对微卫星的产生机制、特征以及微卫星标记原理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重点对微卫星标记在绵、山羊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表观遗传学与经典遗传学的关系,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非编码RNA和副突变等表观遗传学所涉及的分子机制,以及表观遗传学在动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分子遗传新技术的出现,分子遗传标记也随之迅速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现代遗传学的发展.本文系统地论述了RFLP、RAPD、微卫星DNA、AFLP和SNP等分于遗传标记的研究概况及其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并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分子遗传标记在将来发展的前景与趋势.  相似文献   

8.
动物育种方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数量遗传学理论为基础的动物育种方法在过去几十年的畜禽育种改良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必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起主导作用.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对动物的遗传物质进行操作正在逐渐成为现实,进而为动物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与传统的动物选种方法相比,标记辅助选择是直接对基因型进行选择,因而其选种的准确性将大大提高.同时,转基因技术的成功应用还能充分利用所有可能的遗传变异,根据人们的需求创造出~些非常规性的畜牧产品.可以预言,分子育种将成为未来动物育种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芯片技术在畜禽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畜禽品种资源丰富,且有许多优良性状基因,但这些优良性状基因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因此,在基因水平上开展遗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畜禽经济性状改良的重要方向。目前,虽然传统系谱选择方法在育种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准确率低、育种周期长等缺点。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先进的基因组测序和基因分型技术大大促进了畜禽育种方法的革新。从低通量、耗时的限制性片段多态标记(RFLP)到如今高通量、高密度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基因检测效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基因芯片技术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研究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畜禽育种的新技术手段和新热点。主要介绍了高、低密度SNP芯片技术在畜禽育种中的研究及应用,并简述了其技术优势、存在问题及挑战、应用展望,旨在表明基因芯片技术必将会成为畜禽分子育种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技术,在畜禽种业快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以期为基因芯片技术在畜禽育种中得到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推进中国畜禽育种遗传进展,提升中国畜禽种业的科技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卫星DNA以其独特的优点和特点而成为当前动物遗传育种研究中颇受欢迎的一种分子标记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微卫星DNA分子标记的研究简史、原理、流程及其分子标记的优点和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微卫星标记在畜禽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卫星标记具有在基因组中数量大、分布广、分布均匀、多态信息含量高及分析方便,适合进行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检测等优点,是一类用途十分广泛的DNA分子标记。在畜禽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变异分析,构建基因图谱中有明显体现,尤其在制作DNA指纹,定位功能基因,个体及亲缘关系鉴定,标记辅助选择和标记辅助渗入等方面有众多应用。笔者就微卫星标记及其在畜禽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2.
正迄今为止,畜禽育种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畜牧生产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畜禽选种理论和技术发展缓慢,导致了遗传改良的速度也呈现了变慢的趋势。正是在这一时期,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飞速发展,不断提出了新的动物育种方法。以分子数量遗传学为理论基础的动物分子育种也应运而生。以基因组分析和转基因动物技术为依托的分子育种技术是建立在对各种遗传标记不断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就动物分子育种的遗传标记发展情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3.
生物信息学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介绍了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特点、研究领域以及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作用。在动物分子育种工作中 ,通过分析和解读核酸与蛋白质序列中所表达的结构和功能的生物信息 ,结合分子遗传标记 ,来开展在建立良种繁育数据库、功能基因组的研究、畜禽生长发育机制、完整基因组的比较、种质资源基因库等方面的工作。指出二者在结合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新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DNA甲基化不引起DNA序列的改变,却可以调控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影响器官的发育和个体生长;在机体整个生命进程中,对维持基因组稳定性以及保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均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DNA甲基化的研究已延伸到家畜杂种优势利用、分子遗传育种和克隆优化等领域,并开始探索DNA甲基化在家畜遗传育种中的具体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DNA甲基化的作用机制,重点阐述了DNA甲基化在牛遗传育种中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5.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可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调控基因表达甚至改变个体表型。目前,DNA甲基化的研究已延伸到家畜杂种优势利用、克隆优化和分子育种等领域,并开始探索DNA甲基化在家畜MAS育种的具体作用。文章以三种最重要的家畜为切入点,着重探讨了DNA甲基化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奶牛育种基因标记技术及在黑龙江省应用的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动物分子育种是依据分子遗传学和分子数量遗传学原理,利用DNA重组技术来改良畜禽品种的新兴学科.本文从奶牛分子育种的角度,着重阐述了奶牛基因标记技术育种的研究进展,以及通过DNA分子标记技术来改良奶牛重要生产性状或筛选、培育优秀种公牛和种子母牛等.同时指出了奶牛分子育种是将来奶牛品种改良的主要工具.  相似文献   

17.
随着分子遗传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由分子遗传学与数量遗传学结合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分子数量遗传学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为动物分子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与传统的动物育种方法相比,动物分子育种是直接在DNA水平上对性状的基因型或基因进行选择,因而其选种的准确性大大提高.同时,转基因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可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还可拓展家畜的新用途.本文综合论述了分子育种及其在牦牛育种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数量遗传学理论在过去的动物育种实践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精液的冷冻保存技术和体外受精技术,大大提高了畜群的整体遗传水平和育种效益。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使得通过标记辅助选择(MAS)直接对基因型进行选择成为可能,动物分子育种正逐步成为21世纪动物育种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动物遗传育种学科发展历史与研究前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中国家禽》2012,34(2):1-3
早在公元前9000年左右人类就开始驯化野生动物,但直到公元1750年之后才开始进行现代意义上的动物选种。达尔文《物种的起源》一书标志着现代生物学的开始。孟德尔建立了现代遗传学理论,并首先提出遗传粒子的概念。随后,群体遗传学理论建立,重点研究人工选择、自然选择、基因漂变等因素如何影响基因频率的变化,但这一理论应用于育种实践比较困难。随着数量遗传学和电脑技术的发展以及《动物育种计划》的发表,全世界动物育种工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得益于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的发展,动物遗传育种学研究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对表型信息、分子信息等大量信息的集成分析,性状发育的分子机制及调控机理逐步为人类所了解。  相似文献   

20.
这是对科技部、农业部关于“十五”重大科学工程项目的一个建议。21世纪的大量动物产品都将是“工程技术产品”或“分子育种产品”,许多发达国家为了占领未来的市场和确保科技的领先地位,纷纷建立了动物分子遗传育种工程中心。我国有丰富的农业动物遗传资源,应当跟上国际动物遗传育种的科学前沿,发挥自己的长处,力争在国际动物分子育种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建议阐述了建立“农业动物分子遗传育种与种质资源保存工程中心”的重要性,该工程中心可能承担的任务,以及通过该中心建立全国性的畜禽遗传资源保存和利用网络等。1 对国际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