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竹荪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在我国有悠久的食用历史,其与熊掌、鹿茸、燕窝等齐名被列为山珍,是一种珍贵的食药用菌。目前,我国人工栽培较普遍的品种有长裙竹荪、红托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的黄裙竹荪  相似文献   

2.
<正>竹荪又名竹参、竹笙,在分类学上属担子菌纲,鬼笔科,竹荪属。其形态秀美,香气浓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1],自古就有"草八珍"的美誉,又有"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之称,栽培经济效益可观。近年,笔者开展了利用象草发酵料栽培竹荪的试验研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美国记者曾调侃为恢复中美邦交来过我国的基辛格,说他被“三丝鱼翅和竹荪芙蓉汤喂胖了。”艳羡之情,溢于言表。中国菜在世界上素负盛名,这与我国特有的原料也有关系,鱼翅、竹荪之类即是。除了我国,世界上极少吃竹荪的。虽然,瑞士真菌学家高又曼称誉竹荪是“真菌之花”,西方人还是认为它有一股恶臭,不吃它。人们品尝了竹荪这个名菌以后,加封给它的桂冠是很多的。例如:“菌中珍品”、“菌中皇后”、“山珍之王”、“素菜之王”、“京果  相似文献   

4.
竹荪遮阳网大棚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荪形态优雅,菌柄顶端有一圈洁白的网状裙向下散开,被誉为"真菌之花"、"真菌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味道鲜美;对高血压、神经衰弱、肠胃疾病等具有保健疗效;还具有特异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荪烹调的菜、肉可多日不变馊。竹荪有棘托、红托、长裙、短裙等品种,棘托竹荪属高温品种,易栽培、产量高、见效快,栽培模式有大豆套种、竹林套种、遮阳网大棚栽培等。遮阳网大棚栽培,加湿简单、采收方便,省工增效,为近年来常山棘托竹荪的主要  相似文献   

5.
<正>竹荪,又名竹笙,网纱菌,是一种珍贵食用菌,体态优雅,素有"真菌之花""菌中皇后"之美称。棘托竹荪是竹荪众多品种之一。该品种耐涝耐旱耐高温,菌丝生长旺盛,播种后80~100 d即可采收,周期短,效益高,特别适合夏季林下套种。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园艺所从2015年开始致力于棘托竹荪林  相似文献   

6.
竹荪被人们称为"山珍之王"、"菌中皇后",其营养丰富,香味浓郁,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近年来栽培量日渐增加。常规栽培竹荪一般采用农作物如大豆、玉米、毛芋遮阳技术,受农作物影响,采收时用工量大,规模种植户用工矛盾  相似文献   

7.
竹荪是我国的珍贵特产,也是古今中外著名食用菌,是宴会席上“八大山珍”中的“山珍之王”。过去,竹荪是贡品,御膳名菜,如今是国宴上款待贵宾的佳肴。名扬四海的“竹荪芙蓉汤”,国宴上曾博得当年访华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总统尼克松、日本首相田中等客人的高度赞赏和好评,以至一度在世界上出现了“竹荪热”。  相似文献   

8.
竹荪是世界珍贵的菌类资源之一,早有誉以“山珍之花”、“菌中皇后”。该菌除了常见到在南方有野生报道之外,尚见于黑龙江和河北及长江流域等地。笔者和白焕碧、罗树云等同志在陕南历经四年多的觅寻调查,终于在镇巴县境内发现多处竹荪踪迹,采集了一些标本,还征得不少竹荪干品,并对形态特征、生态条件、分布概况进行了观测,现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竹荪(Phallus spp.)是我国常见食用菌,部分物种已实现规模化栽培。市场上销售的多数竹荪产品因外观与长裙竹荪(P. indusiatus)非常接近,被标注为“长裙竹荪”或“竹荪”。笔者采用形态鉴定方法,并基于ITS-LSU联合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多数市售竹荪产品为红托竹荪(P. rubrovolvatus)和棘托竹荪(P. echinovolvatus),有些为白赭竹荪(P. cremeo-ochraceus),而长裙竹荪很可能在我国无自然分布。  相似文献   

10.
红托竹荪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振兰 《食用菌》2002,24(2):32-32
红托竹荪其气息清香 ,味道鲜美 ,质地脆嫩、爽口不腻 ,具有极佳口感。被外国人誉为真菌皇后山珍之王。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选择场地和季节 根据竹荪生活习性宜选择山腰以下 ,通气良好 ,典型沙性壤土 ,夏季凉爽平整的缓坡地。栽培季节 ,在气候温和的地区 ,常年都可播种栽培 ,但为了有效利用土地面积 ,缩短栽培周期 ,一般分为秋季栽培 (农历 8~ 10月 )和春季栽培 (农历正月~ 3月 )。2 备 料 竹荪原料较多 ,但以阔叶树枝、小径材及竹枝叶混和栽培效果最佳。 1堆酵法 :10 0 m2 约需 2 2 5 0 kg培养料 ,其中杂木片 15 0 0 kg,投入…  相似文献   

11.
竹荪为鬼笔科竹荪属真菌的统称,其形态奇特,色泽绚丽,有"真菌之花"、"真菌皇后"的美称。竹荪脆嫩爽口,香气浓郁,风味独特,适合炒、焖、烩、煲等多种烹调方式。竹荪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并具有治疗痢疾、减肥、防癌的功效,是一种食药两用的珍贵食用菌。20  相似文献   

12.
竹荪为鬼笔科竹荪属真菌的统称,其形态奇特,色泽绚丽,有"真菌之花"、"真菌皇后"的美称。竹荪脆嫩爽口,香气浓郁,风味独特,适合炒、焖、烩、煲等多种烹调方式。竹荪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并具有治疗痢疾、减肥、防癌的功效,是一种食药两用的珍贵食用菌。20  相似文献   

13.
竹荪的营养与药用功效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郭渝南  刘晓玲  范娟 《食用菌》2004,26(4):44-45
竹荪有山珍之王、菌中珍品等美称,其子实体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既有保健补益作用,又有特殊药用功效,是一种食、药兼用菌。  相似文献   

14.
朱鸿  张彦兵 《食用菌》2012,(2):39-39
竹荪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其体态优雅,婷婷玉立,菌盖之下生有轻巧细致的洁白菌幕,飘垂如裙,故有"真菌之花"、"菌中皇后"之美誉。竹荪香味浓郁,酥脆适口,营养丰富,别具风味,民间认为有似人参的补益功用,它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凉补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竹荪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形态绚丽、清香袭人、风味独特,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具有滋补强壮、益气补脑、宁神健体的功效,享有"真菌皇后""、山珍之王"等美誉。据现代医学研究报道,竹荪还具有抗肿瘤、降血压、降胆固醇的功效,是一种珍贵的食药两用菌,是我国的高档出口商品之一。自2009年引种以来,万安县竹荪种植规模逐年增加,种、加、销产业链渐成,参种菇农也越来越多。但据菇农反映,随着种植规模增加,野蛞蝓为害渐多,2012年为害尤甚。  相似文献   

16.
竹荪是我国名贵特产,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对高血压、高胆固醇、肥胖症等疾病有明显的疗效,素有“山珍”、“竹参”之称。我市有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甫阳湖四大淡水湖面,芦苇资源丰富。为开发这一宝贵资源,寻找一条湖区农民致富的新路子,我们从1993年开始,进行了芦苇秆生料栽培竹荪的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栽培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竹荪是我国著名的山珍,不仅味道鲜美、滑嫩爽口,且营养丰富。近年来开始由野生转向人工驯化栽培,商丘市食用菌研究中心结合长裙竹荪的生物学特性,并根据当地的实际生产需要,经过多年的栽培实践,总结出林地栽培长裙竹荪技术,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竹荪快速栽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竹荪历来作为山珍贡品而著称于世。为了进一步开发竹荪生产,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竹荪的适宜栽培料和栽培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竹荪栽培的培养料为竹叶、竹枝、黄豆杆和山杨柳枝条等。  相似文献   

19.
以棘托竹荪菌株为试材,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研究棘托竹荪深层发酵过程中6种胞外酶的酶活性变化,并对菌丝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酶活性与菌丝生物量增长有密切关系。菌丝生物量增加呈"S"曲线,第4~6天增长最快。棘托竹荪菌丝生物量达到最大值之前,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性出现峰值。过氧化物酶、漆酶、多酚氧化酶和蛋白酶的活性与菌丝生物量同步增加。说明发酵过程中棘托竹荪菌丝首先分解利用淀粉和纤维素,然后利用木质素和蛋白质作为碳源和氮源。要提高棘托竹荪深层发酵效率,缩短培养周期,就必须在其菌丝达到最大生物量之前保证碳源和氮源的均衡供给。可根据不同酶的分泌高峰期,确定菌丝的营养利用情况和发酵周期,以收获最大菌丝生物量。  相似文献   

20.
<正>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又名竹笙、竹参、仙人伞、网纱菇等,在分类地位上隶属于真菌界、担子菌门、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1]),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菌中皇后"。竹荪脆嫩可口,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有"现代保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