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干燥后苦瓜干制品的理化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的热风温度(40、50、60、70、80℃)对苦瓜进行干燥。[结果]热风50℃苦瓜干制品多酚含量为2.83 mg/g,含量最高;热风干燥60℃的苦瓜干制品黄酮含量为2.584 mg/g,含量最高。不同的干燥温度对苦瓜中多酚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较大,差异明显,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的是热风干燥50℃,其IC_(50)=0.015 mg/ml,热风干燥80℃ABTS+的清除能力最强,其IC_(50)=0.068 9 mg/ml。[结论]综合考虑,热风干燥50℃对苦瓜干品质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多酚含量高和抗氧化能力强的食用玫瑰花栽培品种,采用Folin-Ciocalteau法测定云南不同产地3个主要栽培品种共8种食用玫瑰花的多酚含量,并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测定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3个不同玫瑰花品种间的多酚含量差异显著,按多酚含量依次为墨红中国红一号滇红,其中曲靖产墨红中的多酚含量最高,达(198.07±5.78)mg/g。曲靖产墨红玫瑰花多酚的抗氧化能力最强,丽江产滇红最低,对DPPH自由基的半清除浓度(SC_(50))分别为(27.52±0.93)μg/mL和(123.33±0.71)μg/mL。在不同产地滇红品种中,以安宁产玫瑰花的多酚含量最高、抗氧化能力最强,其多酚含量为(156.69±4.61)mg/g,对DPPH自由基的SC50值为(42.67±0.99)μg/mL。经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发现,年均气温是影响玫瑰花多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主要因素,并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真空冷冻-热风组合干燥过程对莲藕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分别测定莲藕在整个加工过程中维生素C和总多酚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得出抗氧化指标与活性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莲藕在加工过程中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性整体呈下降趋势。莲藕总多酚含量由157.70 mg/100g下降为56.23 mg/100g,维生素C含量由12.36 mg/100g下降为6.04 mg/100g。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总多酚在莲藕抗氧化性方面强于维生素C。通过与0.1 mg/m L维生素C作阳性对照得出,莲藕中活性成分清除·OH和?-2O自由基的能力及总还原力较强。莲藕在真空冷冻-热风组合干燥加工过程中保留了良好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4.
干燥方式对菊苣叶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叶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测定阴干、冻干和不同温度热风干燥处理过程中菊苣叶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变化、干燥叶中黄酮和总酚含量,以及多酚提取液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确定菊苣叶最佳干燥方法。结果表明:1)经不同干燥方式干制的菊苣叶多酚含量差异很大,可能是干燥过程中剩余PPO活性和酚热敏性2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综合考虑黄酮、总酚含量2项指标,60℃热风干燥最优,冻干次之,阴干最差;3)菊苣叶的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3项抗氧化指标与黄酮含量和总酚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R2≥0.888,P0.05)。为保留菊苣叶干燥样品中较高的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建议采用60℃热风干燥法干制菊苣叶。  相似文献   

5.
以新鲜苦瓜为原料,研究40、50和60℃热风干燥后,苦瓜片干燥特性及理化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热风温度显著影响苦瓜片的干燥特性,热风温度越高,苦瓜片干燥速率越大,干燥时间越短,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增大;40~60℃热风干燥后苦瓜片的活化能为14.40 k J/mol;其中,60℃热风干燥处理时间较短,且干制苦瓜片的复水比大、褐变度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高、DPPH·清除能力强。因此,60℃为苦瓜片热风干燥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6.
以紫丁香为原料,对紫丁香多酚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得到最适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5%、料液比1∶50、浸提温度70 ℃、浸提时间50 min,此工艺条件下紫丁香多酚的得率为(1.73±0.05)mg/g。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研究发现紫丁香多酚中抗氧化活性最强组分的极性为弱极性,当这部分样液质量浓度为70 μg/mL时,总还原能力为0.64±0.01,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79.44±0.67)%。研究发现经人工胃液处理后,紫丁香多酚抗氧化活性最强组分的抗氧化能力上升,而经人工肠液处理后其抗氧化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取活性较高的核桃多酚,提高核桃的利用价值。[方法]采用添加0.05 mol/L盐酸的70%乙醇溶液超声辅助的方法处理核桃仁,Folin-Ciocalteau法测定总酚含量,并测定其清除自由基能力及铁离子还原能力表征抗氧化活性。[结果]4次超声提取(65℃,10 min)的核桃多酚提取液多酚含量为(12.03±0.16)mg/g,核桃仁中的多酚残留量为0.38 mg/g,低于碱处理后的核桃仁多酚残留量。此外,核桃多酚提取物在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能力及铁离子还原能力均高于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VC和VE。[结论]酸化乙醇超声处理核桃仁不仅可以有效去除核桃多酚,还为食品工业提供了高活性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8.
红松、油松和樟子松3种松科植物的松针为实验原料,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能力为指标,评价3种松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与抗氧化剂VC进行比较,通过测定松针中多酚含量、原花青素含量和黄酮含量,分析抗氧化活性与其3种酚类物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樟子松多酚抗氧化能力较红松和油松多酚低,红松多酚对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最好,清除率最高可达94.52%,IC50值为4.44μg/m L,油松多酚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好,清除率可达84.08%,IC50值为37.07μg/m L,油松多酚总还原能力最好,EC50值为93.06μg/m L。相关性分析表明,多酚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存在显著相关性,在抗氧化能力中起到了主要作用。因此,松针多酚由于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可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多花勾儿茶果实中多酚提取工艺,并以叶多酚为对照,考察其果实多酚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运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优化多花勾儿茶果实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其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羟基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考察其抗氧化能力。[结果]最优条件:乙醇体积分数51.66%、料液比1∶35、提取时间2.5 h,该条件下多花勾儿茶果实多酚的得率为5.684 0 mg/g。同条件下提取多花勾儿茶果实及叶的多酚,且均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结论]多花勾儿茶果实多酚具有一定清除自由基能力,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袁竹连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6):105-108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番木瓜不同部位多酚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F-D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多酚含量,利用DPPH.法和O2-.法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番木瓜皮和果肉的最佳提取条件均为:乙醇体积分数60%、浸提温度60℃、时间2 h,此时,多酚含量分别为15.42、6.87 mg/g,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是为27.03、63.16 mg/mL,但两者均对O2-.自由基不具备清除能力。番木瓜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强弱与多酚含量呈正相关,外表皮富集的多酚物质多于内部果肉,且抗氧化活性也强。与番木瓜果肉相比,番木瓜皮更是一种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的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资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天等指天椒的最佳干燥工艺条件,为其加工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天等指天椒,考察热风干燥温度、微波功率对其干燥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对比干燥耗时及干燥天等指天椒Vc含量进一步验证采用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天等指天椒的可行性.[结果]先用80℃热风干燥40 min再进行60 W微波干燥5 min,天等指天椒的干燥效果良好,其干燥时间仅需45 min,较单一热风干燥的时间(210min)缩短了78.6%;且Vc损失最少,含量最高.[结论]采用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天等指天椒,既能缩短干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又能保证产品品质,在实际生产中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不同干制方法对枇杷叶总酚、黄酮等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给生产实践提供技术依据和理论参考,以成熟枇杷叶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热风烘干(35℃、50℃、65℃、80℃)、自然晒干和阴干方式进行干制处理,用70%乙醇超声浸提,测定其黄酮、总酚、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干制条件下枇杷叶总酚、黄酮、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存在差异,其中阴干条件下所测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最高,热风烘干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试验所测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呈下降趋势。阴干可以较大程度地保留枇杷叶总酚、黄酮等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在以干燥枇杷叶为原料,以总酚、黄酮等成分和抗氧化性为主的生产利用方面,应以阴干方法进行干制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定玫瑰花的最佳采摘时期、干燥方法和干燥温度。[方法]采集不同发育时期的玫瑰花,并对同一时期的玫瑰花进行不同干燥方法和干燥温度的处理,分析测定DPPH值和多酚、黄酮、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玫瑰花在发育过程中,抗氧化活性呈逐渐升高趋势,而多酚、黄酮和氨基酸含量呈下降趋势;玫瑰花采后在60℃下热风干燥,抗氧化活性较强,而微波干燥处理的多酚、黄酮和氨基酸含量较高;烘箱热风干燥条件下,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玫瑰花的抗氧化活性呈下降趋势。[结论]从营养价值和抗氧化活性考虑,玫瑰花适宜采摘时期为初开期;从抗氧化活性考虑,玫瑰花最佳干燥方法为烘箱热风干燥;从保留玫瑰花芳香成分和抗氧化活性考虑,建议采用低温热风干燥。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肉苁蓉浸膏制备过程中不同温度对苯乙醇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影响,分析肉苁蓉浸膏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测定不同干燥温度、提取温度、浓缩温度、水浴蒸制温度下,肉苁蓉苯乙醇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采用DPPH、ABTS、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还原力实验评价肉苁蓉浸膏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肉苁蓉阴干时,苯乙醇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比晒干高。相比于阴干,肉苁蓉60℃烘干时,3种成分测得量最高;提取温度升高,3种成分测得量也增加,当提取温度为80℃时,3种成分含量最高;浓缩温度升高,提取液浓缩效率明显提高,当浓缩温度从35℃增加为60℃时,肉苁蓉提取液浓缩至等体积时耗时从7 h缩短至0.7 h,且3种成分在浓缩液中的浓度也最高;水浴蒸制肉苁蓉浸膏时,蒸制温度升高,所需蒸制时间明显缩短,当蒸制温度从40℃增加为85℃时,肉苁蓉浓缩液蒸至相同量的浸膏耗时从12 h缩短至1.2 h,且3种成分在浸膏中的含量也最高。当浓度在0.1~0.5 mg/mL,肉苁蓉浸膏溶液对DPPH、ABTS、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随着浓度升高而升高,最大清除率分别为92...  相似文献   

15.
发芽糙米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玉东  唐淑芬  姚妙爱  张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244-18246
[目的]得到发芽糙米干燥的最佳工艺。[方法]以稻谷为原料制得发芽糙米,采用普通热风干燥与微波干燥2种不同的干燥方式,普通热风干燥设置55、65和75℃,微波干燥设置低火、中火和高火,对发芽后的糙米进行干燥,记录发芽糙米达到安全储藏水分的时间。然后对达到安全储藏水分的发芽糙米进行加工性能、感观质量和营养成分的研究。[结果]微波干燥时中火干燥4 min与普通热风干燥65℃干燥1.5 h都能达到发芽糙米的安全储藏水分,同时发芽糙米的加工性能、感官及营养品质较好。[结论]微波干燥中火干燥4 min为发芽糙米的最佳干燥工艺条件,其次是普通热风干燥65℃干燥1.5 h。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枸杞子干制品品质的影响,比较经不同预处理方式(超声、渗透、热烫、超声+渗透和超声+热烫)后再经干燥加工的枸杞子中有效成分、感官评价和微观结构等指标。结果表明:1)未经预处理的热风干燥加工后枸杞子色泽偏亮、总色差较小,总酚、总黄酮含量最多,抗氧化能力最好;远红外干燥加工的枸杞子中多糖含量最多,为793.841mg/g,微观结构较好且感官评分较高。2)除超声+热烫预处理,其他4种预处理方式均有利于提升枸杞子加工后的感官评分;超声、热烫预处理能显著缩短干制时间、提升明度值,且可以显著提升热风干燥后的总黄酮含量;渗透预处理能显著提高远红外干燥后枸杞中多糖和总酚的含量,且干制品色泽较好。综合考虑,超声+渗透预处理下的远红外干燥为枸杞子较适宜的加工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桔梗切片的干燥速率和品质,采用热风干燥技术对桔梗进行干燥处理,研究了干燥温度和切片厚度对桔梗切片热风干燥特性的影响,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对干燥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并比较了不同干燥条件下干制品的水活度和色泽。结果表明:桔梗干燥主要为降速干燥,升高热风温度、减少切片厚度均能提升干燥速率;较适宜的热风参数为:温度55 ℃ ,切片厚度4 mm。Weibull分布函数决定系数R2的区间为0995 3~0.999 5,离差平方和2的区间为0.449 9×10-4~4.136 3×10-4,可以较好地拟合桔梗切片的热风干燥过程。尺度参数α与热风温度成反比;形状参数β主要受切片厚度影响;热风干燥技术可显著提高桔梗色差值,降低干制品的水活度。通过比较不同干燥条件下干制品微观结构的扫描电镜分析发现,热风处理可减少表细胞损伤、提高干燥速率。该研究结果可为热风干燥条件下桔梗的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热风温度、切片厚度及装载量对牛大力切片热风干燥速率的影响,并建立牛大力切片热风干燥动力学模型,为牛大力干燥工艺探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热风温度(50、60、70、80℃)、切片厚度(2、4、6、8mm)和装载量(100、200、300 g)为考察因素,实时测定各条件下牛大力切片热风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对常见的5种干燥模型进行筛选,并计算干燥过程中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和活化能。【结果】随着热风温度的升高,切片厚度和装载量的降低,牛大力切片的干基含水量明显减少,干燥速率明显增加。牛大力切片在热风干燥过程分为加速和降速2个阶段,其中大部分干燥过程为降速阶段。牛大力切片热风干燥动力学模型符合Page模型,该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拟合度较高(R2=0.969),拟合方程为ln (-lnMR)=-3.174-0.242H+0.029T-0.006L+(0.721+0.015H+0.002T)lnt,可求得-k=e(-3.174-0.242H+0.029T-0.006L),n=0.721+0.015H+0.0027,不同干燥条件下牛大力切片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在1.62114×10-10~12.96913×10-10 m2/s,均随着热风温度的升高和切片厚度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活化能为60.7388 kJ/mol。【结论】Page模型可较好地描述不同切片厚度的牛大力切片热风干燥过程中水分的变化规律,且通过拟合方程能较准确预测热风干燥过程中某时刻牛大力切片的水分比。  相似文献   

19.
霍艳荣  高前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628-20629,20632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干制豆腐柴叶复水性和凝胶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然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3种方法分别对豆腐柴叶进行干燥。[结果]微波干燥最佳,其干燥的豆腐柴叶复水性最好,制成的凝胶最好;自然干燥法效果最差。[结论]该研究筛选出豆腐柴叶干燥的最佳方法,为豆腐柴食品的全年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