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9 毫秒
1.
[目的]研究蛹虫草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方法]在比较几种常见的蛹虫草多糖提取方法的基础上,以蛹虫草多糖的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蛹虫草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蛹虫草多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热水浸提法的多糖提取率优于超声浸提法,蛹虫草多糖的最优提取工艺:料液比1∶20(g/m L),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蛹虫草多糖的提取率达到9.31%。在抗氧化活性方面,蛹虫草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加,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铁离子螯合能力均增加,在多糖浓度为4 mg/m 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38.69%,之后活性趋于平稳;在多糖浓度为3.5 mg/m L时,其铁离子螯合率为56.66%,此后铁离子螯合能力亦保持平稳。[结论]该研究可为蛹虫草多糖的进一步分离纯化、活性研究及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甜菜碱(GB)处理对低温胁迫下黄瓜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探讨甜菜碱对黄瓜抗冷性作用的机理。[方法]以“中农8号”黄瓜为试材,分别用浓度0、5、10、15 mmol/L的甜菜碱浸泡黄瓜15 min,置于4℃条件贮藏。[结果]外源甜菜碱处理提高了黄瓜甜菜碱含量,降低果实中脂氧合酶(LOX)活性、增强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有效清除过氧化氢(H2O2)、减少丙二醛(MDA)积累。[结论]以10 mmol/L甜菜碱处理黄瓜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甜菜碱(GB)处理对低温胁迫下黄瓜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探讨甜菜碱对黄瓜抗冷性作用的机理。[方法]以"中农8号"黄瓜为试材,分别用浓度0、5、10、15 mmol/L的甜菜碱浸泡黄瓜15 min,置于4℃条件贮藏。[结果]外源甜菜碱处理提高了黄瓜甜菜碱含量,降低果实中脂氧合酶(LOX)活性、增强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有效清除过氧化氢(H2O2)、减少丙二醛(MDA)积累。[结论]以10 mmol/L甜菜碱处理黄瓜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葡萄糖苷酶酶解香草兰的工艺条件。[方法]以香草兰为材料,研究葡萄糖苷酶酶解提取香兰素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设计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工艺条件的影响因素,以香兰素含量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分析试验。[结果]葡萄糖苷酶酶解香草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4℃,料液比1∶14 g/m L,加酶量16 U/g,香兰素含量实际得率为17.80 mg/g。[结论]葡萄糖苷酶可水解香兰素的前体物质,释放出香草兰中潜在的香气成分,从而大幅度提高香气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诺丽发酵果汁中总木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鬼臼毒素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总木脂素含量的分析测定方法。[结果]鬼臼毒素对照品在0~0.100 mg/m 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61%,RSD为1.85%。采用此方法对不同发酵时间的诺丽果汁中总木脂素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含量为0.401 9~0.582 7 mg/m L。[结论]该试验建立的含量检测方法简单、迅速、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液体样品中总木脂素成分含量的测定。随着发酵时间的增长,诺丽果汁中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NaCl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营养液栽培,以生物量、丙二醛(MDA)含量、质膜透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为抗盐能力的指标,研究了NaCl胁迫下根施甜菜碱、脯氨酸、丝氨酸和甘氨酸等外源渗透调节物质对黄瓜幼苗抗盐能力的影响。[结果]外施不同浓度的渗透调节物质能缓解盐胁迫对黄瓜幼苗细胞质膜的伤害,降低MDA和脯氨酸含量。其中,30mg/L甜菜碱、45mg/L脯氨酸、45mg/L丝氨酸和15mg/L甘氨酸处理提高黄瓜抗盐能力的效果最明显。[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黄瓜的抗盐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蒲公英绿原酸的酶法提取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蒲公英绿原酸提取效率的影响并完成工艺优化,通过加料评吸试验为蒲公英绿原酸在卷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3种提取方法对蒲公英绿原酸进行提取,针对酶解醇提法进行工艺优化,考察酶液添加量、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绿原酸提取效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结果]最优工艺条件为:酶液添加量为3 m L,料液比为1∶12 g/m L,酶解温度为45℃,酶解时间为3 h。按照上述最优工艺条件制备得到的蒲公英提取物中,绿原酸提取率可达5.33 mg/g。将该提取物产品按照0.1%加料进行卷烟应用研究,结果显示:卷烟的甜润感、刺激性、余味、干燥感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同时在烟香和香气浓度上损失也较小,总体较为均衡。[结论]酶解醇提法在蒲公英绿原酸提取中具有较高的效率,该提取物应用于卷烟中能显著提高烟气的感官舒适性,在烟用香料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重楼茎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提取工艺并制备重楼茎叶总黄酮,对其DPPH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清除率进行评价。[结果]最优提取条件为60%乙醇提取,提取时间3.5 h,料液比为1∶20(g∶mL),制得粗提液中总黄酮含量为0.44%;按此方案进行放大提取,然后对粗提液浓缩进行D101大孔树脂富集纯化,富集得到的总黄酮含量提高到16.69%,总得率为5.28%;富集所得总黄酮DPPH清除率IC_(50)为0.120 mg/mL,羟基自由基清除率IC_(50)为0.190 mg/mL,超氧阴离子清除率IC_(50)为0.120 mg/mL。[结论]正交试验优选的提取方法稳定可靠,通过大孔树脂富集得到的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盐胁迫下外源甜菜碱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方法]以番茄中杂101号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5.0、10.0、20.0、50.0mmol/L)甜菜碱处理番茄幼苗,以营养液为对照,测定番茄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参数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外源甜菜碱能使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Fv/Fo、Fv/Fm增高,从而减轻盐胁迫对幼苗的抑制作用,并且甜菜碱浓度以5.0 mmol/L效果更好。[结论]根施外源甜菜碱具有增强番茄幼苗抗盐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方法提取烟叶中的茄尼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毅  倪晋仁  黄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356-6359
[目的]筛选烟叶中茄尼醇合适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法和琼脂平板扩散法,考察3种方法提取的烟叶中茄尼醇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活性。[结果]索氏提取、超声提取和超临界提取的皂化后烟叶粉末中的茄尼醇对DPPH的半清除率IC50分别为56.435、4.774、9.48 mg/L,索氏提取、超声提取的未皂化烟叶中的茄尼醇对DPPH的IC50分别为47.224、4.45 mg/L,对照Vc的IC50为13.89 mg/L,茄尼醇和Vc等体积混合清除DPPH的曲线介于两者之间。不同方法提取的茄尼醇的抑菌活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超临界提取>索氏提取>超声提取。皂化对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活性都有负面影响。[结论]不同方法提取的烟叶中茄尼醇生物活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超临界提取>索氏提取>超声提取。  相似文献   

11.
李学森  黄静  施红林  徐世涛  李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792-794,1220
[目的]分析研究荆芥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GC-TOFMS分析同时蒸馏萃取法、回流法、程序升温微波萃取法提取的荆芥挥发性成分和顶空气体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并比较4种提取方法对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从同时蒸馏萃取物、回流提取物、程序升温微波萃取物和顶空气体中分别鉴定出60、27、38和34种成分,而且,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明显不同。从同时蒸馏萃取物中鉴定出60种成分,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为草蒿脑(44.75%);回流提取物中鉴定出34种成分,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为草蒿脑(34.90%);程序升温微波萃取物中鉴定出38种成分,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为草蒿脑(39.90%);顶空气体中鉴定出27种成分,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为草蒿脑(84.82%)。由此可见,云南德宏产荆芥的主要成分为草蒿脑。[结论]该方法稳定、简捷、可靠,可用于荆芥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2.
袁燕  李燕萍  曹智启  高路  罗利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847-12848
[目的]提取蒜头果中黄酮类成分,并计算其含量。[方法]采用回流法、微波法和磁力搅拌法从蒜头果种皮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并测定其含量。[结果]蒜头果种皮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回流法和磁力搅拌法提取黄酮的含量较高,得率分别为1.764和1.721mg/g;微波法最低,得率为0.810mg/g。[结论]回流法和磁力搅拌法适于蒜头果种皮中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13.
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文平  李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75-21676,21694
[目的]研究金银花中绿原酸的不同提取方法并测定了不同花期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以金银花为材料,采用乙醇回流法和超声提取法提取金银花中的绿原酸,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探讨了不同开花时期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的差异。[结果]以乙醇回流法提取的金银花原液中绿原酸浓度为1.905 mg/ml,含量为3.81%,而以超声提取法提取的金银花原液中绿原酸浓度为1.306 mg/ml,含量为2.61%,故乙醇回流法比超声提取法提取率更高一些;以乙醇回流法提取的全开金银花原液中绿原酸浓度为0.167 7 mg/ml,含量为0.34%,而以乙醇回流法提取的花苞原液中绿原酸浓度为0.260 1 mg/ml,含量为0.52%,故花苞中的绿原酸含量要高一些。[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迅捷,可用于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崔廷金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282-10283
[目的]研究细果角茴香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测定其含量.[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以甲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提取总黄酮的最佳条件.[结果]吸收曲线测定结果显示,总黄酮在510 nm处有最大吸收.正交试验结果可知,最佳的提取条件为A1B2C2,即甲醇浓度为50%,料液比为1∶15(g/ml),超声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20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含量最高为48.63 mg/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捷,结果准确可靠,提取效率高.  相似文献   

15.
陈明  熊琳媛  袁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61-263,269
[目的]进行超临界CO2萃取茶多糖的条件研究,确定超临界CO2萃取茶多糖的最佳萃取工艺参数,为提取茶多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蒽酮-硫酸法测定茶多糖含量,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茶多糖,对茶粉颗粒度、夹带剂及夹带剂的用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获取最佳萃取工艺参数。[结果]在颗粒度为40目茶粉,20%无水乙醇夹带剂,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0h的试验条件下,可获得最佳的茶多糖提取效果。[结论]在最佳超临界CO2萃取条件下,茶多糖提取率可达92.5%。与传统方法相比,在保持茶多糖生物活性的基础上,提高了茶多糖的提取率,为茶多糖提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回流提取川楝子中川楝素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优化川楝子中川楝素溶剂回流提取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检测,以川楝素含量作为指标,考察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川楝素提取率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提取工艺。[结果]溶剂回流法的最佳条件:以甲醇为溶剂,料液比为1∶30,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1.0 h,提取次数为2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川楝素提取率达1.344 9 mg/g。[结论]该工艺简单、稳定、可行,为川楝素的提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白花丹鲜叶中白花丹醌的最佳提取方法。[方法]分别采用超声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提取法提取白花丹鲜叶中的白花丹醌,然后采用HPLC测定其含量,比较分析测定结果,优选出最佳提取方法。[结果]测得超声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提取法提取白花丹醌的含量依次为0.036 3%、0.051 1%和0.017 5%;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的白花丹醌含量最高。[结论]优选出白花丹鲜叶中白花丹醌的最佳提取方法为索氏提取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有效提取盐藻中叶绿素的提取方法并优化提取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考察乙醇提取盐藻叶绿素优化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乙醇提取盐藻叶绿素的最优条件。[结果]乙醇提取盐藻中叶绿素的最优条件为85%乙醇、提取时间12 min、提取温度40℃,总叶绿素的最高提取率为10.80 mg/g湿重,比丙酮提取盐藻中的叶绿素提高了15.5%。[结论]以乙醇为提取剂可从盐藻中提取更多的叶绿素,且安全、无污染、时间短。此结果可为利用乙醇提取和测定海生盐藻中的叶绿素含量或工业生产提取叶绿素提供试验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绞股蓝皂苷最佳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确定绞股蓝皂苷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制备标准曲线,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测定绞股蓝皂苷的含量,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浸提次数、浸提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不同水平对绞股蓝皂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浸提次数、浸提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对绞股蓝皂苷提取率的影响依次减小,浸提温度和浸提次数对提取绞股蓝皂苷的影响明显大于乙醇浓度和料液比。直观性分析表明,绞股蓝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溶液,料液比1∶12,在40℃下浸提3次,每次2 d。F检验表明,在3个乙醇浓度水平和3个料液比水平内提取绞股蓝皂苷的效果无显著差异,而温度和浸提次数各水平间的差异显著。[结论]在绞股蓝皂苷的提取过程中,不同提取条件对绞股蓝皂苷的提取率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马尾藻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水提醇沉、梯度醇提和101果汁澄清剂提取马尾藻多糖,经纯化后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提取液中有效成分多糖含量。[结果]101果汁澄清剂法提取的马尾藻多糖含量和纯度均优于其他2种方法,精制马尾藻多糖的含量为6.55%,红外光谱确认为较纯的多糖结构。[结论]101果汁澄清剂法提取马尾藻多糖的方法为最优,稳定且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