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新农业》2016,(9)
黑蒜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加工型食品,其营养价值远远高于大蒜,有抗氧化、防癌抗癌、消炎杀菌、软化血管、保肝护肝等保健养生作用,本文总结了黑蒜加工工艺的优化过程、黑蒜发酵过程中的各种变化、保健功效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黑小麦中包含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矿质元素、脂肪和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二十八烷醇和其他营养成分的特点,总结了其保健功效及食用方法,并介绍了其无公害栽培技术,以期为黑小麦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蒜的保健作用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蒜的保健功效成分大蒜为百合科葱属植物蒜的鳞茎,其成分比较复杂,包括常规营养成分以及蒜氨酸、大蒜辣素和大蒜新素等。近年来通过临床证实,大蒜及其水提液、有效单体及其降解产物具有多种生理作用。大蒜所具有的保健功能是与其富含的大蒜油、有机硒、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相似文献   

4.
黑糯玉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有利健康的特殊养分,具有明显的食补、防病、益寿保健功效。但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鲜黑糯玉米的营养价值下降,品质老化,影响了黑糯玉米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介绍了黑糯玉米的护色保鲜技术,可使其营养价值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以达到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3种金乡大蒜中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含量,从化学分子水平探讨不同品种的差异,对于优化种质资源、提升大蒜后期加工利用的品质和附加值具有指导作用。[方法]采用食品化学的常规方法并结合大型仪器检测,测定大蒜中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基本营养成分可溶性糖、粗脂肪、蛋白质含量,以金乡紫皮蒜最高,金乡白皮蒜次之,独头蒜最少;金乡紫皮蒜维生素C含量最高,独头蒜次之,金乡白皮蒜最少;金乡白皮蒜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紫皮蒜次之,独头蒜最差;锗和大蒜素DADS含量则是独头蒜最高。[结论]对于偏重营养成分的利用,金乡紫皮蒜有较大优势;而对于大蒜素和锗的特色保健功能利用,独头蒜有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6.
正大蒜为百合科葱属草本植物的地下鳞茎,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具有"纯天然抗生素"的美誉,但是大蒜的刺激性气味和产生的口气残留影响了消费者食用。目前,出现了利用大蒜研发的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黑蒜。黑蒜克服了普通大蒜食用起来对胃的刺激,且具有更加丰富的功能性成分和更强的生物活性。自2008年我国首批黑蒜出口日本,黑蒜已在国际市场上迅速发展,但目前在国内对其认可度依然很低。本文就黑蒜的特点与功效,黑蒜的加工方法,及在新疆发展的前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蚕蛾的营养成分和药理作用基础应用科学的研究发展日趋明显。生产雄蚕蛾酒以其投资少、见效快、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而受到人们的关注,有一定的开发前景。一、雄蚕蛾的营养成分及功效雄蚕蛾被视为一种天然补品,有补肾壮阳、抗衰老功效。蚕蛾是集食疗、保健于一体的药食同源佳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蚕蛾的营养成分和药理作用基础应用科学的研究发展日趋明显。生产雄蚕蛾酒以其投资少、见效快、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而受到人们的关注,有一定的开发前景。一、雄蚕蛾的营养成分及功效雄蚕蛾被视为一种天然补品,有补肾壮阳、抗衰老功效。蚕蛾是集食疗、保健于一体的药食同源佳品。  相似文献   

9.
黑果枸杞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糖类、矿物质微量元素、不饱和脂肪酸、生物碱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营养成分,显然可以被广泛用于医药、保健、食品等领域,对人类健康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植物学特性、成分含量、主要功效及人工栽培的关键环节四个方面对黑果枸杞进行简要介绍,为黑果枸杞的推广种植及果实的精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优化黑蒜的加工工艺.[方法]以新鲜优质的带皮大蒜为原材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熟化,得到具有保健功能的带皮黑蒜.以感官评价标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加工工艺.[结果]试验得出,带皮黑蒜的最佳加工工艺是上色温度90℃,时间为55 h;熟化温度70℃,时间为29 h;后熟温度60℃,时间为48 h.[结论]研究可为黑蒜的简化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推动我国黑蒜食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适宜的烤烟间作防控烟草黑胫病。[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黄豆、红薯、韭菜、旱稻、大麦、芹菜等几种间作物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控效果。[结果]除黄豆外,间作红薯、旱稻、韭菜、大麦、芹菜对黑胫病有一定的防效,防效从大到小依次为间作大麦、芹菜、韭菜、红薯、旱稻。同一种间作物不同的生育阶段对黑胫病菌的抑制效果不同,但都是在其地上部分充分发育到最大程度时对黑胫病的控制效果最好。[结论]试验结果为烟叶生产上防控烟草黑胫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1993~1996年进行了陕西省关中大蒜病害调查和病原鉴定,结果共发现14种病害。叶部病害以匐柄霉叶枯病和锈病分布广泛而严重,前者能引起复杂的症状,造成毁灭性损失,芽枝霉叶斑病、紫斑病、灰霉病仅局部地块有发生。蒜薹白斑腐烂病是首次报道的病害,贮藏蒜薹损失率高达50%~60%.蒜薹的灰霉腐烂也较普遍。田间危害鳞茎和根部的病害有白腐病和软腐病,贮蒜病害有曲霉病、黑斑病、灰霉病、红腐病和青霉病等。此外,大蒜花叶病毒和大蒜潜隐病毒发生普遍而严重,另有一种病原未明的黄(红)叶病,仅局部发生。  相似文献   

13.
研究发现蒜薹贮藏期病害主要是二种: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引起的灰霉病和由匐柄霉[Stemphylium botryosum Wallr.(st.perf.=Pleospora herbarum(Fr.)Rabenh.)]引起的黑斑病,造成大量的软腐和霉烂。本文首次描述了贮藏条件、发病过程和病原菌鉴定。  相似文献   

14.
发酵蒜菜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酵蒜菜是由大蒜为主 ,配以多种蔬菜发酵而成。我们主要对制作工艺进地了研究并对其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发酵蒜菜不但去除了蒜臭味 ,口感好、色泽好 ,而且营养成分含量丰富且保存率高 ,是一种很好的保刍食品 ,易于被大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15.
以29个大蒜品种为试验材料,在陕西关中秋播条件下研究了冬春季节各品种的生长发育特点。综合各品种的生长特性和分析结果,适合兼作蒜苗或蒜薹和蒜头生产的品种有20号、88号和89号;适合兼作蒜苗或蒜头生产的品种有87号、64号、29号、18号和39号;适合兼作蒜苗或蒜薹生产的品种为09号;适合兼作蒜薹和蒜头生产的品种有08号、25号和73号。  相似文献   

16.
用大蒜作为研究材料,应用冷冻技术进行预处理加工黑蒜,用低场核磁、色差仪、TPA和DNS法等方法测定大蒜样品的水分分布、褐变度、质构特性以及还原糖含量变化。低场核磁测定结果显示,冷冻预处理使大蒜T22质子密度上升,自由水相对含量升高,水分迁移速度变快;色差仪测定结果显示,冷冻预处理促进了美拉德反应的进行;TPA测定结果显示,冷冻使黑蒜的硬度显著降低;还原糖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冷冻加速了还原糖的生成,促进了美拉德反应。  相似文献   

17.
利用黑光灯诱虫和大田虫态调查研究了大蒜根蛆的发生特点,结果表明:2010年大蒜根蛆在盐城发生3代,第1代幼虫于4月中旬盛发,5月上中旬为害最重;第2代幼虫于6月上中旬盛发,6月下旬至9月下旬以蛹越夏;第3代幼虫于10月上中旬盛发,11月下旬幼虫陆续化蛹越冬。田间药效试验表明:12 L/hm240%毒.辛EC处理的防效达97.6%,对大蒜根蛆的防效最好;在幼虫始盛期用9~12 L/hm240%毒.辛EC进行灌根,能够有效防治大蒜根蛆的发生和为害。针对大蒜根蛆的发生特点,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无公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是缓解我国各产业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根本途径。在已有信息生态链研究的基础上,从产业链横向、纵向整合的角度,首次提出大蒜产业信息生态链的概念,认为构建信息生态链是优化大蒜产业整合路径的有效方式。依据进化博弈理论和方法,依次构造大蒜种植商、经销商以及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对称和非对称进化博弈模型,分析其博弈演化过程,并判断各自的进化稳定策略。研究表明,降低信息生态链的参与成本、增加信息披露的超额效用,以及强化政府监管部门的惩罚力度,将会加快大蒜产业链的信息流转,促进大蒜产业信息生态的高效运行,对大蒜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传胜  刘中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091+8107-8091
从钾素的生理作用、钾素对大蒜生长发育、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等研究进展入手,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大蒜钾素营养研究的状况及进展,为钾肥在大蒜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分别用食醋、食盐水、蒸馏水对蒜瓣进行浸泡处理后,对大蒜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比较,证明生食是大蒜的最佳食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