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在小麦良种繁育过程中,对河南永优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营的小麦新品种淮麦33良种繁育体系构建进行探索,初步建成淮麦33良种繁育体系并加以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小麦超稀播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播量、不同播种方法,对小麦超稀播繁殖的产量及成产因素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超稀播繁殖产量潜力巨大,优良品种产量因素的自身调节能力较强;播量对小麦稀繁的产量有一定影响,同一播量不同播法产量差异明显;采用播量18 kg/hm2、6.6 cm株距、30 cm行距的超稀播方法,仍能获得较高的制种产量;繁殖种源稀少的珍贵材料时,采用此法可以达到产量和繁殖系数的协同提高。  相似文献   

3.
陇东旱塬冬小麦原种稀播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04-2006年在陇东旱塬对当地主栽冬小麦品种灵台2号、兰天10号进行原种稀播试验的结果表明,采用稀播繁殖的方法,通过促控结合的管理措施,灵台2号和兰天10号的繁殖系数较对照常规播量分别增加26.56、32.59百分点,折合产量分别较常规播量增产8.51%、5.62%,同时增加收入900~1 350元/hm2.可实现小麦原种生产高产量、低成本、高效益.  相似文献   

4.
扬麦17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系谱法育成的高产、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强,高抗条锈病,中抗一高抗白粉病,中抗赤霉病,高产稳产性好,品质优良。以三圃种子生产技术规程为理论依据,采用选种圆、株行圃两级超稀播繁殖技术,迅速提高了良种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小麦新品种济宁16号是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高产优质品种,研究济宁16号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小麦济宁16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鲁西南地区,济宁16适宜播期为10月9~19日,最佳播期为10月9~14日;适宜播期内播种量以每亩基本苗14万~20万为宜,依播期调播量。晚播条件下基本苗在28万~32万产量最佳,可以发挥该品种的最大经济效益和高产潜力,为当地小麦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小麦亩产超450公斤的地块不断涌现,而这些高产地块的产量结构则各不相同。本文试图通过对近几年本所小麦产量比较试验资料的数理统计分析,探讨小麦亩产450公斤以上的高产途径,为指导大面积高产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材料和方法采用本所1985年以来小麦高肥产比试验数据。小区面积6.67平方米,2—3次重复。其中半冬性品种(系)29份,播期10月10日左右,每亩基本苗10—12万;春性品种(系)22份,播期10月15—18日,每亩基本苗13—15万。采用常规管理措施。分别以y、x_1、x_2、x_3代表亩产(公斤)、亩穗数(万)、穗  相似文献   

7.
<正> 良种繁育任务,一是加速繁育种子,二是保持良种的种性。按国家标准局批准的作物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规定,繁育作物原种一般采取单株(穗)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的方法。即株(穗)行圃,株(穗)系圃,原种圃三年三圃制。自1987年我场被定为省级种子基地后,小麦的提纯复壮一般采用穗行圃和原种圃二年二圃制。这样生产原种的周期缩短,速度加快。1988年我场收获穗行圃556亩,除选部分优行进入穗系圃外,大部分经选择后进入原种圃。这样1989年收获原种圃1万亩,穗系圃559亩,穗行圃579亩。在二年中原种生产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增加了效益。但  相似文献   

8.
孙桂香 《河南农业》2014,(14):11-12
吴村镇自1994年创建小麦良种繁育基地以来,在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粮食稳产、高产的同时,积极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从吴村镇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入手,结合"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市场化供应和规模化种植"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大对小麦新品种的繁育和推广力度,以确保吴村镇小麦持续、稳定增产。  相似文献   

9.
鉴于当前原种的稀缺性和花生良种快速普及应用的迫切需要,建议采用稀播快繁技术,增加繁殖倍数,充分利用有限的原种资源,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优质良种,为花生良种补贴项目提供可靠的种源保障。一、种子繁育田的选择及培肥地力繁育田应选择前茬作物为玉米的轻壤土或沙壤土为宜,在冬前深耕25-30厘米的基础上,早春化冻后,要及时进行旋耕整地。要求良种繁育田与大田花生有一定的安全隔离距离,  相似文献   

10.
2008-2009年度弱筋小麦播期播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设计品种、播期、播量三因素裂区试验,研究本地主推弱筋小麦品种不同的播期、播量对产量及倒伏和冻害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生产上应合理选择品种、播期、密度,在特殊气候(冬春多次低温寒潮导致小麦受冻影响较大)条件下,本地区晚播麦产量高于早播麦,不同播期的产量高低顺序为11/1111/1711/510/3010/24;在早播情况下,每亩以8万基本苗为宜,迟晚播条件下,以16万~24万基本苗为宜,常规播期以8万~16万基本苗,可以获得高产。从播期、密度综合角度考虑,若要规避不利气候(冻害)对小麦生产的威胁,可以选择比常规播期推迟1~2周、16万~24万基本苗播种,从而可以减轻冻害给小麦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农作物良种繁育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郑州市作为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引育中心,其在农作物良种繁育研究发展方面已经非常深入,例如针对小麦、玉米的新品种引入与良种繁育工作就正在全面深入开展进程中,实现了从选育、生产、加工到销售的一条龙综合性发展体系。为地方农作物良种繁育发展现状优化与未来发展优化对策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1郑州市农作物良种繁育发展现状郑州市近年来积极响应河南省农业部政策号召,大力践行"科技兴农、种子先行"农作物良种繁育技术,为地方农业市  相似文献   

12.
北种南育     
为了加速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适应农业生产大发展需要,几年来,北方不少省分都先后到南方进行了新品种的繁殖和选育。取得了不少成績,也积累了不少經驗。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吉林省院)一九六○年冬季,在华南农学院湛江分院首次进行了良种繁育、杂交和試种等工作,参加冬种的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高粱、大豆、谷子、陆稻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育种技术的应用和小麦品种更新换代步伐的加快,多年来小麦原种生产上采用的“三圃制”生产技术规程存在着繁育周期长、种性易偏移、操作工序复杂、生产成本高等局限性,易造成生产与销售脱节,三、四年后生产出的原种有的已进入淘汰期,造成生产上的浪费。为此,从1999年起,我市对豫麦41号、豫麦49号、豫麦58号、周麦H号等小麦推广品种的原种生产采用了“一圃制”的技术程序。实践表明,此种力一法是保持品种优良特征特性、加快小麦新品种原种生产速度、提高新品种繁殖系数、增加种子企业经济效益的一条有效途径,加速了我市小麦种子产业…  相似文献   

14.
花生生产用种量大,繁殖系数低,优良品种推广速度比其它作物慢,一个优良品种选育后,往往种子数量少,影响优良品种生产效益的发挥,不能满足当前花生生产对良种的需求。目前一般大田生产水平为亩产荚果200~300kg,但能作种子用的约为160~250kg,从理论上讲仅可扩种6~10亩,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为了加速良种普及,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就必须采用良种的快速高倍繁殖法,以加速品种更新换代工作。其良种快速繁育与原种生产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5.
优质专用小麦良种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审定通过的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或从外地引进经试验在当地表现良好的优良品种,种子数量较少,为了迅速供应大田高质量的良种,应扩大繁殖系数,加速良种的繁殖.利用小麦在不同栽培条件下分蘖多少不同的特性,充分发挥其分蘖潜力,提高分蘖成穗率.其快速繁殖方法有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温县以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结构、注重科技创新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当地龙头种业公司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小麦良种繁育产业发展,有效地探索出了一条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新途径。2014年,全县共有种业公司16家,全年新增省级审定小麦新品种3个,发展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面积1.86万hm2,预计生产良种1.12亿kg,增加农民收入1 562余万元。具体做法如  相似文献   

17.
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从杂交到选育出一个新品种(系)一般需要7~8 a,其后还要经过3 a以上的区试和生产试验,一些表现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的新品种(系)经审定推广时往往种子数量有限,采用常规繁殖方法仅能提高繁种倍数20~30倍,而采用精播技术时其繁殖倍数可高达70~80倍,不仅能较快地增加种子数量,而且能缩短新品种(系)的繁殖年限,使育种成果尽快在生产中发挥增产作用,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多年的繁种实践,现将冬小麦的精播高倍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64—1965两年,北京市国营农场,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农业大学的帮助下,大力进行加速繁殖抗锈高产小麦新品种北京8号、北京9号、农大代45、农大代53等的科学实验,大种小麦新品种加速繁殖的样板田。由于国营农场职工群众发扬了敢于革命、敢于实践的精神,运用唯物辩证法改革小麦良种繁育工作。大力推行大区品种比较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场从1985年开始建设商品种子基地,发展原种生产。目前已实现了小麦、绿豆(中绿一号)生产原种化,玉米制种杂交化,大豆良种化。形成了良种生产、检验、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经济实体。四年来,共繁育和推广各种农作物原、良种200多万公斤。其中小麦原种150多万公斤,玉米杂交种25万公斤,中绿一号绿豆原种5万公斤,大豆良种20万公斤,共盈利28万元。良种推广面积30万亩以上,预计可增产粮食1000多万公  相似文献   

20.
采用二因素最优回归计计分析方法,对小麦新品种周8826和郑州79201最佳播期与播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周8826和郑州79201的最佳播期均为10月6日,最佳播量分别为每亩14和16万基本苗。要获取高产,周8826应主攻穗粒数和千粒重。具体技术指标为基本苗每亩14万,冬前分蘖每亩s4万,最高分蘖每亩94万,亩穗数32万,穗粒数33.2个,千粒重35克;郑州79201则应主攻亩穗数,具体技术指标为基本苗每亩16万,冬前分蘖每亩72万,最高分蘖每亩96万、亩穗数36.5万,穗粒数31.4个,千粒重32.3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