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优势树种对群落环境和结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浙江省景宁县荒田湖林场针阔混交林3个50 m×50 m样地中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和木荷Schima superba种群的径级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黄山松种群在3个样地中的径级结构均呈正态分布,而木荷种群的小径级个体相对较多;黄山松和木荷幼树以及大树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隔离现象,木荷种群幼树阶段在小尺度上均为聚集性分布,在较大尺度上呈现随机分布的格局,而黄山松的幼树和大树的空间分布格局在不同样地间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树种在生活史不同阶段的生态需求存在差异,进而引起空间分布格局的差异,在制定森林经营措施时应考虑优势种的径级结构及其空间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2.
采用浸泡法和喷淋法模拟林冠降雨截留,研究了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白兰Michelia alba、木荷Schima superba、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等华南地区4个重要树种叶片持水率和降雨截留率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采用浸泡法时,构树和白兰叶片持水率与其它树种均差异显著,马占相思和木荷差异不显著,叶片持水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构树972.2%白兰361.0%木荷275.0%马占相思256.3%,截留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构树519.8%白兰111.00%木荷75.3%马占相思62.0%,构树显著高于其它树种,白兰与其它树种均差异显著;当浸泡时间达到5 min后,植物叶片持水率和截留率基本趋于饱和;采用喷淋法时,构树持水率与其它树种持水率差异显著,马占相思、白兰、木荷差异不显著,叶片持水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构树895.0%白兰275.0%马占相思257.7%木荷256.7%,截留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构树456.7%木荷128.0%白兰80.7%马占相思80.3%,构树和木荷与其它树种均差异显著,马占相思与白兰差异不显著;2种不同方法测得构树的持水率和截留率均显著高于其它树种;叶面积、叶片长和宽、叶片长宽比和叶片粗糙度等是叶片持水能力的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3.
广东热带北缘防火林带适宜树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6个防火树种的种植对比试验,筛选出马占相思、大叶相思、木荷为广东热带北缘防火林带的首选树种,总结出各树种的适宜立地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木荷(Schima superba)天然种群的种群结构和动态进行了分析预测,旨在阐明木荷种群结构与动态的变化规律。[方法]根据种群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分析凤阳山保护区木荷种群的数量动态变化。[结果]木荷种群的年龄结构近似于倒“J”形,龄级Ⅰ和龄级Ⅱ个体占种群数量的比例较大。木荷种群趋于Deevey-Ⅱ型,其死亡率和消失率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在经历2、4、6、8个龄级后,种群个体数量均呈上升趋势。[结论]木荷种群为增长型种群。种群动态指数和受外界干扰时的动态指数均为正值,但对外界干扰敏感指数较高,暗示种群仍面临较大的外界干扰。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路线踏查的基础上进行典型人工群落样地调查,结果表明:梧桐山人工群落主要有台湾相思群系、大叶相思群系、马占相思群系、木荷+油茶群系等;物种组成共有135种54科109属,并以双子叶植物为主,乔木、灌木性植物种类相对草本和藤本状植物较丰富;各群系物种多样性均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且乔、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总体上以木荷油茶群系为最高,其次为台湾相思群系,而马占相思群系和大叶相思群系为较低。建议遵循地带性群落演替规律并结合景观生态学、森林生态美学等进行阶段性的人工补植主要乡土树种,起到改善小气候环境并促进生态功能强、观赏价值高和发展稳定的城市森林群落形成。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树种模式模式碳汇造林对土壤碳的影响,该试验将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6个区组作为研究区,设计5个模式模式(各树种数量分数,模式1:台湾相思40%、木荷40%、马占相思10%、樟树10%;模式2:华润楠25%、红锥25%、樟树20%、米老排10%、木麻黄10%、水翁10%;模式3:马占相思30%、华润楠25%、山杜英...  相似文献   

7.
马占相思等5个树种叶中养分含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测定了阔叶树马占相思、木荷和红锥及针叶树杉木和加勒比松叶中的养分含量。结果表明 :5个树种中马占相思叶的N、P、K含量最高 ,杉木叶的Ca、Mg含量最高 ,而加勒比松叶的 5种养分含量最低。马占相思、红锥和加勒比松叶的养分含量为N >K >Ca >P >Mg ,而木荷和杉木叶的养分含量为N >K >Ca >Mg >P。各树种养分利用效率为P或Mg >Ca >K >N。  相似文献   

8.
根据主成分分析对福建邵武洪墩采育场人工干扰的天然次生丝栗栲林类型进行了划分,并计算了不同样地树种的多样性指数及间种竞争格局。结果表明:1.丝栗栲次生林可划分为5个类型每一类型都是不同干扰强度下形成;2.在自然状态下,理论上3个优势树种丝栗栲,罗浮栲和木荷竞争的最终格局是:罗浮栲由于其本身生物学特性及其种群竞争能力差之故,首先衰退,其次是木荷,最终本区将形成丝栗栲为绝对优势种的群落;  相似文献   

9.
三种相思树种的耐寒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电导法对南亚热带的马占相思、大叶相思、厚荚相思的幼苗在树种和种源2个层次上的耐寒性进行了评估,并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在树种和种源层次上,3种相思耐寒性变异均达极显著差异;马占相思的低温敏感区为6℃,大叶相思和厚荚相思的低温敏感区为0~3℃;最耐寒的马占相思种源是17703,大叶相思种源是19244,厚荚相思种源是17562和16598。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闽南沿海山地开展相思树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从成活率及保存率指标可看出,台湾相思和马占相思适应性较强,保存率高,卷荚相思适应性处于中等水平,而黑木相思、厚荚相思适应性较差。从树种生长量来看,生长最好的为马占相思;其次为卷荚相思、厚荚相思;表现较差的为黑木相思,最差的为台湾相思。从多重比较分析可得出,马占相思与台湾相思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水平;卷荚相思、厚荚相思、黑木相思生长量差异性不大,但与马占相思、台湾相思存在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重点介绍了马占相思引种栽培和种源选择试验。马占相思、大叶相思、台湾相思3个树种10余年的对比试验表明:马占相思生长迅速,适应性强,主干明显,干形好等生长及生态因子均优于其它两种相思树种,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相思类速生优良树种,做到适地适树、科学种植管理,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滨海沙地引种相思类树种生长与生态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福建沿海防护林树种匮乏的局面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差等现状,开展沙质海岸引进相思类树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厚荚相思、马占相思和大叶相思在沿海恶劣环境下具有较高的生产力,3种相思类树种生物量分别比实生木麻黄增加了144.59%、111.31%和22.71%。厚荚相思、马占相思和大叶相思防护功能强,3种相思都具有较强的降风效能,林内相对风速分别下降了76.92%、73.08%和67.53%,而且这3种相思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3.
各树种生长速度的比较为探索各防火树种在本地的适应性,茂名市林科所在信宜西江营造防火林带试验林,参试树种有6种。从试验结果来看,除了速生的马占相思、大叶相思占尽优势外,荷木、红椎也不失为可选树种。就树高来说,4年生马占相思、大叶相思、荷木及红椎的生长为:4.3m、3.16m  相似文献   

14.
充分利用木质能源对于缓解我国能源危机,减轻生态负荷有很大作用。为此,对广西省北海市合浦县内桉树、厚荚相思和马占相思三种速生树种的热值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桉树的热值为19.782kJ/g,马占相思的热值为20.640kJ/g,厚荚相思的的热值为20.978kJ/g;桉树、厚荚相思和马占相思三树种的各器官中,热值由高到低的顺序大致为树叶和树枝、树干边材、树干心材和树皮,其中,马占相思树皮的发热量界于树叶与树枝之间。  相似文献   

15.
采用聚集度指标、Iwao的回归法及Taylor法则研究了木荷种群幼苗的分布格局及动态,并分析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各样地木荷幼苗的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随着演替的进展,木荷幼苗的集聚强度增加,反映了木荷的生态生物学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17个阔叶树种在退化马尾松林的早期生长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东莞莲花山自然保护区退化马尾松林林分2002年种植的17个3年生阔叶树种的树高、胸径以及冠幅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树种之间树高、胸径和冠幅生长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除红荷、桃花心木、仪花、格木和马占相思以外,其余12个树种树高与胸径生长表现出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树高、胸径和冠幅3个指标对17个阔叶树种的生长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桃花心木、火力楠、铁冬青、尖叶杜英和仪花生长较慢;枫香、格木、红锥、米老排、樟树、木荷、木棉和南洋楹生长速度中等;红荷和黧蒴生长较快;千年桐和马占相思生长迅速。总体而言,试验的17个阔叶树种对退化马尾松林的景观恢复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百山祖北坡250 m×200 m样地内木荷分布和胸径/基径情况,分析种群的径级结构,并采用方差均值比(Cx)、负二项参数(K)、丛生指数(I)平均拥挤度(m*)与聚块性指标(C)5个分布格局指标评估比较该常绿阔叶林中木荷不同生长阶段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木荷种群径级分布呈现双峰型,幼苗和中等大小的树木较丰富,种群更新基本良好;从整个种群和不同发育阶段来看,木荷的分布格局都呈聚集分布,但随年龄增长,聚集度逐渐降低;种子扩散限制、生境异质性是形成木荷聚集性分布格局的主要原因;由于种内竞争和密度制约效应使木荷的聚集度随着植物的生长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8.
对东莞莲花山自然保护区退化马尾松林林分2002年种植的17个3年生阔叶树种的树高、胸径以及冠幅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树种之间树高、胸径和冠幅生长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除红荷、桃花心木、仪花、格木和马占相思以外,其余12个树种树高与胸径生长表现出显著正相关(P<0.05 ).综合树高、胸径和冠幅3个指标对17个阔叶树种的生长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桃花心木、火力楠、铁冬青、尖叶杜英和仪花生长较慢;枫香、格木、红锥、米老排、樟树、木荷、木棉和南洋楹生长速度中等;红荷和黧蒴生长较快;千年桐和马占相思生长迅速.总体而言,试验的1 7个阔叶树种对退化马尾松林的景观恢复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9.
外来树种马占相思自然繁殖更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调查马占相思人工林的自然更新情况,在国内首次发现马占相思存在种子成苗方式的自然更新.但马占相思的自然更新受立地条件制约:只有在林缘的裸露立地条件下,马占相思的种子才能萌发成苗.马占相思16年生单株在45°扇形单方向更新扩散的最远距离为17.5 m,更新繁殖的株数最多有26株;扩散距离与扩散株数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1987年穴状埋根造林的马占相思,其林缘更新扩散的最远距离为10.0 m,更新繁殖的株数最多有3株;1997年穴状埋根造林的马占相思,其林缘更新扩散的最远距离为3.0 m,更新繁殖的株数最多有14株.用小样方法调查马占相思人工林下乡土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自然更新.结果表明,在马占相思林分内,共发现12种乔木树种、3种灌木树种和8种草本植物,这些乡土植物均表现为生活力强.研究结果表明,马占相思在靠近水源的裸露立地条件下可以自然更新,更新的方式为种子繁殖;马占相思不影响乡土植物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0.
在不同生境条件下开展相思类树种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厚荚相思对海岸前沿不良生境适应性强,可作为更新改造的主要树种之一;厚荚相思、纹荚相思、直干大叶相思及马占相思在低郁闭度林带下套种保存率高,生长量以厚荚相思表现最佳;基干林带间隔带状皆伐方式更新厚荚相思与湿地松、厚荚相思与木麻黄无性系多行配置种间关系稳定,单行混交易引起种间矛盾和空间的激烈竞争;后沿沙地厚荚相思与马占相思生长快,干形通直,蓄积量大,出材率高,是理想的更新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