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主动免疫早期的炭疽疫苗来源于患炭疽病而死亡动物的血液,经55℃孵育后接种于绵羊,可使绵羊获得抗感染力。还可将炭疽杆菌培养于40~43℃环境中,经不同时间得到两种致弱的菌种,一种只能致死小鼠或幼龄豚鼠,但不能致死成年豚鼠及兔,成为第一苗。另一种,毒力较第一苗强,能致死小鼠、豚鼠及部分兔,称为第二苗。先用第一苗注射家畜,经12天后再注射第二苗,可使家畜得到良好的免疫力。在二氧化  相似文献   

2.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病,该病多发于春夏,特别是在洪水及干旱后更易发生。发病骆驼主要表现为淋巴肿胀,发热及突然死亡。疫区和受威胁地区的易感家畜,每年应注射炭疽芽孢苗,每峰驼皮下注射1 mL,预防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1无荚膜炭疽芽胞苗 该品系用无荚膜炭疽弱毒菌株,经培养繁殖形成芽胞后,加30%甘油蒸馏水制成的芽胞混悬液,每毫升约含2000万个芽胞。于2~15℃干燥、凉暗处保存,有效期为2年。本菌苗静置时为白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瓶底有少量灰白色沉淀,振摇后成微浑浊淡乳白色混悬液。用来预防炭疽,可用于除山羊以外的各种动物。一般于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大动物注射于颈部或肩脚后缘的皮下,绵羊注射于颈部或后腿内侧皮下,猪注射于耳根或后腿内侧皮下。1岁以上的大动物注射1毫升,绵羊、猪等中小动物和1岁以下的大动物注射0.5毫升。注射后,可能有1~3天的体温升高反应,也有的在注射局部引起核桃大小肿胀,均属正常现象,3~10天即可消失。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山羊对无毒炭疽芽孢苗非常敏感,故不用此苗对其进行免疫。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长毛兔对无毒炭疽芽孢苗也很敏感,即使是用量极微,仍可造成长毛兔的发病死亡。现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 1986年12月3日,某养兔户进行“兔瘟”灭活组织疫苗免疫时,所使用的是半月前曾注射过无毒炭疽芽孢苗,并未经消毒的注射  相似文献   

5.
?炭疽是一种古老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对它最敏感的是草食动物,其次是人,再次是肉食动物。家畜中,牛和绵羊最易感,山羊、马、驴、骡、水牛、骆驼、鹿、象、猴次之,犬、猫易感性较低,猪较有抵抗力。实验动物中,小鼠、豚鼠、家兔及金黄地鼠易感,大白鼠的感受性低。sterne 1959年报道,青蛙和鱼类可感染炭疽;1974年,湖北咸宁县在一次炭疽流行中,死亡鸡、鸭、鹅431只。野生动物中,狐、狮、  相似文献   

6.
正口蹄疫是偶蹄类家畜和野生动物感染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热性、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以口腔粘膜、乳房和蹄等无毛或毛少部位出现水泡为特征。自然感染的家畜有黄牛、奶牛、猪、山羊、绵羊、水牛、鹿和骆驼等偶蹄动物;人工可使豚鼠、乳兔和乳鼠感染发病。1病理变化口蹄疫病牛的尸体一般消瘦,被毛粗乱,口腔发臭,口外粘附着泡沫状唾液。并有口蹄疫特有的水泡、烂斑等。剖检时于第一胃粘膜尤其在肉柱上可见到特征性的水泡和烂斑溃疡,大小从黄豆大、蚕豆大至指头大不等。多呈圆形,比口腔  相似文献   

7.
羊的传染病,尤其是烈性传染病,会给养羊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有些人畜共患传染病还会感染人,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威胁。在每年的春秋两季,给羊只定期注射菌苗、疫苗或类毒素、血清等,机体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与治疗的目的。因此,坚持预防接种是控制羊的传染病的有效途径。1细菌性传染病1.1炭疽炭疽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在我国已基本控制,但在疫区还应坚持预防接种。(1)无毒炭疽芽胞苗。1岁以上绵羊颈部或后腿内侧皮下注射0.5mL,注射后14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山羊不适用。(2)炭疽二号苗(也称第Ⅱ号炭疽芽胞苗)。1岁…  相似文献   

8.
《中国牛业科学》2013,(2):77-77
自然感染的动物有黄牛、奶牛、猪、山羊、绵羊、水牛、鹿和骆驼等偶蹄动物;人工感染可使豚鼠、乳兔和乳鼠发病。  相似文献   

9.
1炭疽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炭疽芽孢对环境抵抗力极强,一旦污染,传染性可保持若干年。本病呈地方流行,家畜食入被炭疽芽孢杆菌污染的饲料或水就可发病。防控措施是严禁牲畜到炭疽杆菌芽孢污染的地方放牧。禁止猪、牛、羊在圈外散养。对猪、牛、羊要注射无毒炭疽芽孢苗。炭疽灭活疫苗,每头牛皮下注射1毫升,每只羊皮下注射0.2毫升。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对家畜炭疽病的预防,使用兩种芽胞苗,一种是巴斯德氏第Ⅱ炭疽芽胞苗,一种是無毒炭疽(不形成莢膜的變型)芽胞苗,这兩种芽胞苗,在我國使用已有多年歷史。解放后隨着獸医事業的开展,兩种芽胞苗在國內使用更為普遍,且已收到良好效果。但因其有效免疫期尚未经系統的試驗確定,致在实地預防炭疽時,未能根據有效免疫持續期做有效合理的使用。為此我所於1953年与內蒙農牧部獸医处合作,於內蒙察哈尔盟商都鑲黄旗第二佐,利用牧貸組之羊隻進行試  相似文献   

11.
1978年春季防疫中,我区3个县(市)的家兔因注射兔病毒性出血症疫苗(以下简称兔瘟苗)后,3天发生水肿症状,5天后引起部分家兔死亡。据3个县5个自然村统计,用兔瘟苗免疫家兔255只,发生水肿76只,死亡37只。死亡率为48.68%。确诊为误用无毒炭疽芽胞苗引起。  相似文献   

12.
对仔猪大肠杆菌病K88^-( 为黏附素阳性)、K99^-、987P^-、F41^-制苗株的血凝性、传代稳定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88^-株不能凝集绵羊红细胞,但能凝集鸡、猪、豚鼠、兔红细胞,以鸡红细胞凝集价最高;K99^-株不能凝集兔红细胞,但能凝集鸡、猪、豚鼠、绵羊红细胞,以绵羊红细胞凝集价最高;F41^-株对这5种红细胞均能凝集.以绵羊红细胞凝集价最高;而987P^-株对这5种红细胞均不能凝集。传代结果表明。K88^-株使用限定代次可达22代,K99^-、987P^-、F41^-至少可达42代。  相似文献   

13.
应用绵羊免疫双胎技术可使绵羊双羔率提高20%~40%。绵羊免疫双胎注射制剂有两种:1水剂每只羊注射2次,每次注射1mL,于配种前35天注射1次,20天后再注射1次,注射部位为颈部皮下。第2次注射后15天开始配种。第1年注射过的羊,第2年只需在配种前15天注射一次即可。2油剂第1年在配种前20天肌肉注射2mL,第2年剂量减半。注射液不可冷冻,最好在4~8℃的温度条件下保存。绵羊的免疫双胎技术@李波  相似文献   

14.
家兔的防疫     
1 每年春、秋两季对成年公、母兔进行兔瘟疫苗每只皮下注射2毫升,可预防兔病毒性出血病即兔瘟。2 注射兔瘟———巴氏杆菌二联苗,每只每次注射2毫升,可预防兔病毒性出血病和兔出血性败血病。每年春秋两季免疫,药效6个月。3 注射瘟、巴、魏三联苗,每只每次3毫升肌肉注射,可预防兔病毒性出血病、出血性败血病和魏氏梭菌性肠炎。每年免疫两次。意义:因为春、秋两季是兔繁殖黄金季节,对母兔早做防疫,可使怀孕仔兔在胎儿、哺乳期从母体得到母源抗体,起到免疫作用。两季防疫可使疫苗效价衔接,使致病因素无机会可入,确保免疫…  相似文献   

15.
猪螨虫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螨虫病,也叫螨病或疙痨。是由螨类寄生于家畜体表或表皮内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皮肤病,以接触传染引起家畜剧烈痒觉及各种皮炎为特征。该病分布广泛,各种畜禽都可患病,以绵羊、猪、兔、牛等的危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正>家畜螨病主要是由疥螨科的疥螨和痒螨科的痒螨以及足螨寄生于家畜(牛、羊、猪、兔和马)皮肤的表皮内外所引起的,经接触感染与传播的常见外寄生虫病。该病严重危害家畜的健康,增加养殖成本,可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流行特征与临床症状家畜螨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各地均有报道。疥螨、痒螨和足螨可危害的动物种类存在一些差异,疥螨主要危害牛(黄牛、牦牛和水牛)、羊(绵羊和山羊)、猪、兔和马;绵羊痒螨主要危害牛(黄牛、牦牛和水牛)、羊(绵羊和山羊)、兔和马,牛足螨和德州足螨主要危害牛(黄牛、奶牛、牦牛和水牛)、羊(绵羊和山羊)和马。  相似文献   

17.
以PA油乳剂苗0.5、1.0及2.0ml免疫兔,攻10MLD炭疽强毒芽胞,保扩率分别为77.8%、85%及93.3%;以PA苗1.0、1.5和2.0ml免疫山羊,攻5MLD强毒,保护率分别为88.9%、91.6%和91.6%;PA苗2.0ml免疫兔,分别攻击10、100、200及300MLD强毒,保护率分别为87.1%、80%、62.5%和45%;疫苗在4~8℃和13~19℃保存12个月和7个月,其对兔的效力不变。  相似文献   

18.
正在国家大力发展畜牧业的今天,家畜饲养量逐年增加的同时,疾病的发生频次也在增加,尤其是传染病,会给饲养者带来比较严重的损失。炭疽是种烈性的败血型传染病,感染的家畜会出现急性的死亡。饲养者应该了解炭疽的发生和流行特点,掌握一定的检疫手段和防控方法。1发生与流行众多家畜中以草食动物是对炭疽最易感的群体,肉食动物的感染率仅次于草食动物。而草食动物中以绵羊和牛的易感性比较强,山羊、驴、马和鹿等次之,猪只感染炭疽后表现  相似文献   

19.
<正>泰泽病是由毛样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以严重腹泻、脱水、迅速死亡为特征的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发生于世界各国,死亡率高达95%,给养兔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病不仅存在于兔,而且存在于多种实验动物及家畜中,主要侵害6~12周龄兔,断奶前的仔兔和成年兔也可感染发病,少数耐过急性临床期的病兔表现为食欲不振、生长停滞。病原经粪便排出污染用具、环境及饲料、饮水等,通过消化道感染。兔感染后不马上发病,原菌侵入肠道中缓慢增  相似文献   

20.
选用十种动物(鸡、鸭、鹅、鸽、大鼠、小鼠、豚鼠、兔、绵羊、公牛,每种5个个体)和人(“O”型)的血液,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监测红细胞悬液的配制,分别在4℃、22℃、37℃条件下,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进行微量HA试验,并对人工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