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1琼脂(糖)免疫扩散试验该方法既能检测抗原又能检测抗体。由于粘液瘤病毒的抗原成分比较复杂,与相应抗血清进行琼脂扩散试验时可形成多条沉淀线,所以试验应出现三条沉淀线。如果试验血清中含有抗体,三条线中至少有一条弯曲向抗原滤纸条,否则成直线。如果试验血清中含有抗原,则至少有一条弯向标准血清滤纸条。样品采集。被检兔的全血或血清,并制备琼脂板。试验方法。将含标准血清和抗原的滤纸条放置于琼脂表面,含被检血清或全血的滤纸条放置于标  相似文献   

2.
琼脂扩散试验(Agar diffusion Tost;AD)也称免疫扩散试验,实际上是抗原-抗体在琼脂中的沉淀反应。它的基本原理是抗原-抗体分子在含有电解质的琼脂中向四周自由扩散,通常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游动,当抗原-抗体分子相遇时,如出现沉淀线(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物)可说明两者对应。因此,本法可以鉴定抗原,也可以鉴定抗体,在实际应用中以后者居多。在试验中,  相似文献   

3.
<正> 琼脂扩散试验(Agar diffusion Test,简称AD)。也称免疫扩散试验。它的基本原理是抗原——抗体分子在含有电解质的琼脂中向四周自由扩散,通常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游动,当抗原——抗体分子相遇时,如出现沉淀线(抗原——抗体的特异结合物)可说明两者对应。因此,本法可以鉴定抗原,也可以鉴  相似文献   

4.
琼脂扩散试验(简称“琼扩”)是临床中病原诊断和抗体效价测定的主要方法之一。该方法简洁、快速,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特别适用于大量血清样品的检测和流行病学群体的定性诊断。缺点是需要时间过长,灵敏度不高。琼脂扩散试验是根据沉淀试验的原理,利用可溶性抗原和抗体在半固体凝胶中进行的相向扩散反应,当抗原、抗体的分子相遇并达到适当的比例时,就会相互结合,凝集,形成抗原-抗体的结合物,在抗原、抗体比例较适合并有电解质的存在及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形成白色可见的沉淀线,此种沉淀反应,称为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本法可用已知抗原测定未知抗体,也可以用已知抗体测定未知抗原。在传染病的实验室诊断中,常用于鸡马立克氏病抗体检测。也曾有用此法检查鸡法氏囊病、小鹅瘟、猪瘟病和炭疽等疾病的报道。现以检测鸡马立克氏病的抗体为例,将其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诊断禽流感的工作中,一些技术条件对免疫扩散反应有一定的影响。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抗原和阳性对照血清反应结果不发生肉眼可见的致密沉淀线。我们知道,沉淀是蛋白质性沉淀原在含有抗体(沉淀素)的免疫血清影响下自溶液中发生沉淀的现象,沉淀作用的条件之一要有特异性的沉淀血清。当遇到抗原与抗体不发生作用或者是模糊不清的沉淀线,除抗原和阳性血清自身问题外,另一方面是技术条件的影响。如琼脂深度、酸碱度、抗原与抗体的比例、反应孔的排列和距离、琼脂板孔内表面干燥及琼脂板与平皿底部部分脱离等,使特异性的抗原和抗体(阳…  相似文献   

6.
在禽流感的检验中,琼脂扩散试验简便、快捷,是化验室检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该试验是应用抗原和抗体在琼脂凝胶中辐射扩散,当两者比例适合时,于两孔之间形成致密的白色沉淀线,可用于检测禽流感病毒的NP或MP抗体。用已知的阳性血清检测未知抗原时,可用于病毒的鉴定;用已知的阳性抗原检测未知血清时,可用于疫病的诊断和血清学调查。但在实际监测中发现母源抗体对试验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以5%绵羊血改良Minca琼脂筛选和克隆表达良好的K88^+菌株,改良Minca琼脂培养获得K88菌液。用加热法及高速匀浆法使K88纤毛从菌体上脱下。饱和硫酸铵沉淀粗提,用Sepharose CL-4B凝胶过滤纯化K88抗原。提纯的抗原经SDS—PAGE电泳测定其分子量约为25000,且仅此一条蛋白带;与K88抗血清进行琼脂扩散试验只出现一条沉淀线。用提纯的抗原经多次免疫家兔制备了K88抗血清。抗血清在玻板凝集试验中只凝集K88菌株,不凝集K99,987P或F41菌株;在琼扩试验中,只与K88粗提抗原出现一条沉淀线,且效价为1:64,而不与K99,987P抗原出现沉淀线;在免疫电泳试验中,与无细胞K88纤毛液只出现一条沉淀线。鉴定结果表明,所制备的K88血清特异性强、效价高,可作为单因子血清用于凝集试验、琼扩试验等血清学试验,对K88菌株进行鉴定,对K88纤毛抗原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在特定条件下经体外培养的肌旋毛虫幼虫排泄/分泌物(ES)抗原的特性,通过体外培养将所收集到的ES抗原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琼脂扩散试验进行分析。结果经SDS—PAGE分析出现了比较明显的2条蛋白带,其分子量为45ku、49ku;经琼脂扩散试验ES抗原与犬旋毛虫阳性血清出现了明显清晰的沉淀线,而与犬蛔虫阳性血清、犬绦虫阳性血清之间未出现沉淀线,ES抗原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表明研究结果为开展ES抗原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苗的研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检验中,对马传染性贫血病琼脂扩散沉淀反应的试验方法做了一点改进,使标准阳性血清既能监测抗原和揭发弱阳性被检血清,又有监视琼脂扳,识别假阳性反应的作用。现行马传贫琼扩反应方法在临床检验中有时发现检出的弱阳性(接近被检血清孔的沉淀线向抗原侧弯转)血清不能重复而成为假阳性。为此,每次检出的弱阳性血清都要经过复试后才能确定。分析和验证出现假阳性反应的原因有三种:补底不确实;滴加抗原和血清时不小  相似文献   

10.
对分离的 1 45株阴道加德纳氏菌进行抗原性测定 ,筛选出了抗原性优良的血清型代表株。通过免疫琼脂扩散试验证明了三个血清型间存在一条共同的抗原沉淀线。免疫原性测定表明 ,三个血清型代表株能产生特异的保护性抗体  相似文献   

11.
应用体外培养的泰氏锥虫制备可溶性抗原Ⅰ、抗原Ⅱ和代谢抗原.经测定,其蛋白含量每毫升分别为6.5mg、7.4mg和7.1mg.薄层等电聚焦电泳测定结果表明,抗原Ⅰ出现22条区带,抗原Ⅱ21条区带,代谢抗原28条区带,对照的伊氏锥虫琼脂免疫扩散抗原14条区带.经分析,泰氏锥虫抗原和伊氏锥虫抗原有4条区带在同一迁移率上.琼脂免疫扩散反应中,3种泰氏锥虫抗原均与相应免疫兔血清发生沉淀反应,抗原Ⅰ出现1条致密沉淀线,抗原Ⅱ和代谢抗原出现2~3条沉淀线,抗原效价为1:4~16.免疫电泳显示了类似的结果,抗原Ⅰ与免疫兔血清出现1条弧形沉淀线,抗原Ⅱ和代谢抗原与免疫兔血清出现了3条弧形沉淀线.间接血凝试验结果表明,泰氏锥虫自然感染牛血清效价为1:20~40,免疫兔血清为1:1280~5120.所制泰氏锥虫抗原对伊氏锥虫和媾疫锥虫血清也能很好地发生交叉反应,3份伊氏锥虫病马血清和3份伊氏锥虫人工感染兔血清血凝效价分别为1:10~40和1:8~1024;5份媾疫马血清有4份血凝效价为1:20~320.4份环形泰勒虫病牛血清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2.
马传贫是反转录病毒科马传贫病毒引起马属动物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最早于 184 3年在法国发现 ,1974年在委内瑞拉召开的国际马传贫座谈会上决定 ,将琼脂扩散试验作为国际通用诊断方法。大庆市万宝环卫站在应用琼脂扩散反应检疫马属动物时 ,除发现了特异性反应沉淀线外 ,还发现了非特异性反应沉淀线和弱阳性反应沉淀线 ,后两者给确诊该病带来了困难 ,下面就此谈一下认识和改进措施。非特异性反应沉淀线在放大镜下观察大致分两种 :一种是与标准阳性血清沉淀线交叉且向外延伸 ;另一种是沉淀线粗而不清晰。出现非特异性反应说明抗原中的其他…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在特定条件下经体外培养的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物(ES)抗原的特性,通过体外培养将所收集到的ES抗原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琼脂扩散试验进行分析。结果经SDS-PAGE分析出现了比较明显的2条蛋白带,其分子量为45 ku、49 ku;经琼脂扩散试验ES抗原与犬旋毛虫阳性血清出现了明显清晰的沉淀线,而与犬蛔虫阳性血清、犬绦虫阳性血清之间未出现沉淀线,ES抗原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表明研究结果为开展ES抗原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苗的研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兽医实验室中,常利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对马传染性贫血病进行诊断和检疫。1定义与原理将可溶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混合,当两者的比例合适,并有盐类存在时,即有沉淀物出现,这种现象叫做沉淀反应。沉淀反应中的抗原叫沉淀原,与沉淀原起反应的抗体叫沉淀素。主要是采用双向双扩散试验,即用已知抗原、阳性血清、待检血清在琼脂凝胶中进行免疫双扩散,室温下作用24小时,当已知抗原和阳性血清间出现明显沉淀线,抗原和待检  相似文献   

15.
采用RT-PCR扩增我国H5N1禽流感病毒NP基因,亚克隆于含有组氨酸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中,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所表达的蛋白经Ni 亲和色谱法纯化,SDS-PAGE电泳分析其纯度达95%以上,Western-Blotting鉴定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活性。利用纯化蛋白作为诊断用抗原,建立了禽流感的琼脂扩散诊断方法。所建立的诊断方法在对禽流感强阳性和弱阳性血清的检测中,均出现了致密而清晰的沉淀线,且沉淀线的亮度与所加入的重组抗原的量成正比;而对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式囊等8种禽疫病阳性血清和SPF鸡血清的检测中,无沉淀线出现且没有交叉反应;利用该方法对30份进出口送检样品进行检测,其结果与国内同类试剂盒相符性达100%。实验室和现地使用证明,利用纯化的重组NP抗原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易于标准化,可为我国禽流感的兽医诊断、流行病学普查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用抗独特型抗体替代病毒或病毒亚单位检测H9亚型禽流感血清抗体的可行性,本试验分别用全病毒抗原和抗独特型抗体(Ab2)作检测原,通过琼脂免疫扩散试验(AGP)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鸡的血清样品。在AGP试验中,分别用Ab2和禽流感病毒(AIV)对10份血清样品检测的符合率为70%。在间接ELISA试验中,Ab2和AIV抗原对10份血清样品检测的符合率为90%。用Ab2间接ELISA试验检测出的血清阳性率(8/10)高于血凝抑制试验(6/10)和AGP试验(5/10)。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情况下Ab2可以用来代替具有污染环境风险的病毒抗原来检测抗病毒抗体。  相似文献   

17.
将呼肠孤病毒U.Conn.S1133株接种鸡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采用PEG6000浓缩鸡胚尿囊液,饱和硫酸铵沉淀尿囊液和细胞上清液三种方法,制备的抗原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适于鸡只个体或鸡群检查。三种抗原在检出率上虽无差异,但细胞上清液制备的抗原在效价、沉淀线的清晰度方面优于其它两种抗原。用琼脂扩散试验对免疫后3周、11周、31周的祖代鸡进行抗体检测,检出率分别为100%、95%、90%,抗体效价最高达1:64。进口种鸡177份血样的检出率为49.2%。调查上海地区12个鸡群,阳性群9个,污染率在3.4%—53.7%。表明上海地区有本病污染。  相似文献   

18.
应用鸽抗SR—RSV血清所建立的琼脂扩散试验可与禽成骨髓细胞增多症病毒、Rous肉瘤病毒及鸡白血病自然病例肝脏gs抗原间形成特异沉淀线,与马立克氏病等禽病病毒抗原间不形成沉淀线。本方法简便、易行,不但可于实验室检测试验样品,也可用于现地对本病的普查。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建立快速检测犬血清中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 virus, CPV)血凝抑制(ha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HI)抗体效价的方法,用于CPV疫苗免疫效果评价。采用双抗体夹心法,以抗CPV血凝相关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制备CPV抗原检测试纸条;将犬血清进行不同比例系列稀释后,分别与定量CPV抗原充分反应,滴入CPV胶体金试纸条,根据试纸条检测线(test line,T线)消失时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判断血清中CPV抗体的HI效价;用此方法检测86份犬血清样品,并与传统血凝抑制试验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成功制备CPV抗原检测试纸条,确定了试纸条检测犬血清CPV-HI效价的反应条件和结果判定标准。结果表明,在检测不同稀释倍数犬血清反应后的CPV抗原时,能使试纸条T线消失时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与HI效价具有正相关性,犬血清最高稀释倍数乘以4即为HI效价;两种方法的符合率达90.7%。本试验初步建立了胶体金试纸条检测CPV血凝抑制效价的方法,为检测CPV-HI效价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快速的试验方法,可用于CPV疫苗免疫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20.
检测动物的抗原和抗体有沉淀反应、凝集反应、补体参与抗原抗体反应。下面介绍前两种。 1沉淀反应 适量的可溶性抗原和相应抗体在溶液和凝胶中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可成为肉眼可见的不溶性沉淀物,称为沉淀反应。利用该反应进行的血清学试验,称为沉淀试验。根据操作方法的不同,可将沉淀试验分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