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玉米秸秆和莲花菜尾菜酵母菌发酵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酵母菌对玉米秸秆+莲花菜尾菜在室温下进行发酵试验,发酵完成后,测定其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含量,比较分析发酵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原料配方玉米秸秆:莲花菜尾菜:酵母菌在70:30:2时发酵效果好,发酵后粗蛋白质含量提高了0.78%,粗脂肪含量提高了0.76%,且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玉米秸秆与莲花菜比例一定时,玉米粉添加量为10时粗蛋白质含量提高最多为1.38%,差异极显著(P0.01),粗脂肪含量提高0.89%,差异显著(P0.05);玉米秸秆与莲花菜比例一定时酵母添加量为3 g时粗蛋白质含量提高最多为1.00%,差异极显著(P0.01);原料配方玉米秸秆:莲花菜尾菜:酵母菌:玉米粉在70:30:2:5时发酵效果好发酵后粗蛋白质含量提高了0.90%,差异极显著(P0.01),粗脂肪含量提高了0.86%,差异显著(P0.05);酵母菌发酵对玉米秸秆粗纤维作用甚微。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选用酵母菌对小麦秸秆进行发酵处理,并对发酵前后的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及灰分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小麦秸秆经过酵母茵发酵30天后,粗蛋白含量提高1.5%,粗脂肪含量提高0.55%,粗纤维降低1.48%,灰分的变化很小(0.01%).统计分析表明,发酵后粗蛋白质含量较未发酵有显著提高(P<0.01),发酵后粗纤维含量较未发酵有显著降低(P<0.01),发酵后脂肪含量较未发酵有显著提高(P<0.01).  相似文献   

3.
益生菌发酵处理玉米秸秆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益生菌发酵玉米秸秆可有效改善其营养价值,提高动物消化利用率,节约饲料成本。选取3株分离自传统发酵面粉中的酵母菌J1、J2、J3,利用酵母菌J2、J3、J1和J2组合(J1∶J2=2∶1)、J1和J3组合(J1∶J3=2∶1)分别处理玉米秸秆,并检测发酵玉米秸秆中的CP、NDF、ADF含量。结果表明,酵母菌J2对玉米秸秆中NDF、ADF的降解影响较大,可有效降解秸秆中的粗纤维,但对玉米秸秆的CP作用甚微;酵母菌J3对玉米秸秆CP含量有明显提高,但对NDF、ADF降解较少;组合菌种J1和J3对玉米秸秆CP含量也有明显提高,且可降解纤维素、半纤维素。组合菌种J1和J3对玉米秸秆营养成分的综合改善效果最佳,具有开发为玉米秸秆发酵剂产品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酶制剂处理秸秆后粗蛋白和粗纤维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酶制剂处理小麦秸秆和燕麦秸秆,测定其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结果表明:酶制剂处理上述两种秸秆后,其粗蛋白(CP)含量与处理前相比,分别提高了0.3%和0.32%,差异不显著(P>0.05);与处理前相比,粗纤维(CF)分别降低了9.33%和10.89%,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
苜蓿与玉米混贮质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林  孙启忠  张慧杰 《草业学报》2011,20(4):202-209
以玉米与苜蓿为原料,按不同比例混贮;通过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分析,找出二者混贮的适宜配比。结果表明: 1)各混贮处理发酵品质较苜蓿单贮均得到改善,达到优质青贮的目的; 2)玉米与苜蓿3∶7混贮处理CP和Ash含量高于玉米单贮,低于苜蓿单贮,差异显著(P<0.05),而NDF和ADF含量低于玉米单贮,高于苜蓿单贮,差异显著(P<0.05);3)玉米与苜蓿5∶5、7∶3混贮处理pH值较苜蓿单贮显著降低(P<0.05);各混贮处理乳酸占总酸百分比均达到60%以上,乙酸、丙酸占总酸百分比较苜蓿单贮降低,丁酸产生较少; 4)苜蓿青贮后乳酸菌数达到108 cfu/g FM,玉米青贮前后乳酸菌数差异不明显,青贮后各处理大肠杆菌数明显下降。7∶3混贮处理发酵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汽爆及汽爆后发酵对棉花秸秆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分别将棉花秸秆未处理(对照组)、粉碎(S组)、汽爆(SE组)、汽爆后发酵(SEF组),采用多点采样和四分法收集样品,检测棉花秸秆的总能(GE)、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木质素(ADL)、粗灰分(Ash)、钙(Ca)、磷(P)以及游离棉酚(FG)含量,并通过计算粗饲料分级指数(GI)值,综合评价不同处理对棉花秸秆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SE组和SEF组棉花秸秆CP含量较S组提高分别了10.79%和14.60%(P0.01);SEF组棉花秸秆CP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5.40%(P0.05)。S组、SE组、SEF组棉花秸秆EE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9.29%、61.09%、59.83%(P0.01),SE组和SEF组棉花秸秆EE含量较S组分别提高了24.60%和23.62%(P0.01)。SEF组棉花秸秆的GE最高,较SE组、S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了7.89%、24.56%、10.27%(P0.01)。2)与S组相比,SE组、SEF组棉花秸秆NDF和ADF含量分别提高了10.83%、9.85%和23.94%、14.52%(P0.01);S组棉花秸秆ADL含量最高,SE组次之,SEF组最低,各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3)经过不同处理,棉花秸秆中FG含量变化极显著(P0.01),SEF组最低。SEF组和SE组GI值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1.60%(P0.01)、11.58%(P0.05),S组GI值较对照组提高了2.11%(P0.05)。综上所述,汽爆与汽爆后发酵处理可改善棉花秸秆的营养价值,降低棉花秸秆ADL和FG含量,其中汽爆后发酵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讨青贮用多种微生物发酵菌剂对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应用DPS数据统计软件分析评价了7种青贮用微生物发酵菌剂处理玉米秸秆后的各营养成分,以及与饲用品质相关性状.[结果]表明不同微生物菌剂处理组间秸秆水分(MC)、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可溶性糖(WSC)、粗纤维(CF)、粗脂肪(EE)、粗蛋白(CP)等含量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与饲用品质相关的4个性状变异程度不同,以可溶性糖(WSC)含量变异系数最大.而以利用sila-Max200、郑州益加益、西安新天地等3种微生物发酵菌剂处理后的玉米秸秆饲料可溶性糖(WSC)含量高而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纤维(CF)含量降低.[结论]sila-Max200、郑州益加益、西安新天地等3种秸秆青贮用微生物发酵菌剂是最优发酵菌剂,适宜在玉米秸秆开发利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3种玉米秸秆的营养成分及瘤胃降解特性。首先测定玉米秸秆、全株玉米青贮及发酵秸秆的常规营养成分,然后采用尼龙袋法其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瘤胃消失率与瘤胃降解参数。结果表明:秸秆经酒精清液发酵后,其CP、EE含量显著高于玉米秸秆和玉米青贮(P<0.05),且NDF、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发酵玉米秸秆各种营养成分72 h瘤胃消失率均显著高于玉米秸秆(P<0.05),而DM、CP和ADF的72 h瘤胃消失率与全株玉米青贮水平相当,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玉米秸秆DM、CP、NDF和ADF的有效降解率分别为46.93%、58.35%、36.41%和36.01%,显著高于玉米秸秆(P<0.05)。CP的有效降解率略低于全株玉米青贮;CP、NDF和ADF的潜在可降解部分(a+b)值显著高于玉米秸秆(P<0.05)。因此,经酒精清液发酵后,秸秆的营养价值得到明显改善,部分营养成分及瘤胃利用效率与全株玉米青贮相似。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汽爆及汽爆后发酵对棉花秸秆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分别将棉花秸秆未处理(对照组)、粉碎(S组)、汽爆(SE组)、汽爆后发酵(SEF组),采用多点采样和四分法收集样品,检测棉花秸秆的总能(GE)、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木质素(ADL)、粗灰分(Ash)、钙(Ca)、磷(P)以及游离棉酚(FG)含量,并通过计算粗饲料分级指数(GI)值,综合评价不同处理对棉花秸秆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SE组和SEF组棉花秸秆CP含量较S组提高分别了10.79%和14.60%(P<0.01);SEF组棉花秸秆CP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5.40%(P<0.05)。S组、SE组、SEF组棉花秸秆EE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9.29%、61.09%、59.83%(P<0.01),SE组和SEF组棉花秸秆EE含量较S组分别提高了24.60%和23.62%(P<0.01)。SEF组棉花秸秆的GE最高,较SE组、S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了7.89%、24.56%、10.27%(P<0.01)。2)与S组相比,SE组、SEF组棉花秸秆NDF和ADF含量分别提高了10.83%、9.85%和23.94%、14.52%(P<0.01);S组棉花秸秆ADL含量最高,SE组次之,SEF组最低,各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3)经过不同处理,棉花秸秆中FG含量变化极显著(P<0.01),SEF组最低。SEF组和SE组GI值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1.60%(P<0.01)、11.58%(P<0.05),S组GI值较对照组提高了2.11%(P>0.05)。综上所述,汽爆与汽爆后发酵处理可改善棉花秸秆的营养价值,降低棉花秸秆ADL和FG含量,其中汽爆后发酵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甜玉米秸秆的合理收割时间,研究了在冬季和夏季甜玉米摘穗后,其秸秆收割时间对营养成分及青贮品质的影响。在甜玉米摘穗后第0,3,6,9和12天收割并进行青贮,测定5个收割时间甜玉米秸秆的营养成分,青贮90 d后测定其青贮发酵品质。结果表明,冬季不同收割时间对甜玉米秸秆的粗蛋白、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摘棒当天秸秆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和粗纤维含量较高并与第9天差异显著(P<0.05),摘穗后第3天收割青贮发酵品质较好且显著优于第12天(P<0.05);夏季不同收割时间对秸秆营养成分影响较大,秸秆干物质含量随收割时间推迟显著增加(P<0.05),摘穗当天秸秆的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最高,而WSC和无氮浸出物含量最低,摘棒当天青贮发酵品质比其他收割时间稍差(P<0.05)。甜玉米秸秆冬季在摘穗后6 d内收割,夏季在摘穗后9 d内收割营养价值较高;冬季摘穗后第0~6天,夏季摘穗后第3~9天调制青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基施硒肥对裸燕麦营养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播前基施的措施,研究硒肥对裸燕麦果实和饲草中的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适当基施硒肥对裸燕麦青干草和秸秆中的营养成分影响不显著,其中合理的基施量为570~765 g/hm2,超过这个范围会显著地影响到裸燕麦青干草和秸秆中营养物质的含量,而且随着施硒量的增加,青干草和秸秆中粗蛋白质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呈下降趋势,而粗灰分、粗脂肪和粗纤维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当基施量达到954 g/hm2的情况下,青干草中粗蛋白质含量降低7.34%、粗纤维和粗灰分含量分别提高5.65%(P<0.05)和5.80%(P<0.05),秸秆中粗蛋白质含量降低7.16%、粗灰分和粗脂肪含量分别提高5.74%(P<0.05)和5.32%(P<0.05),而且硒肥的影响同时具有累加效应和饱和效应。2)适当基施硒肥有利于提高裸燕麦果实的营养价值,在基施量为570~765 g/hm2的情况下,能显著提高果实中的粗蛋白含量,降低粗纤维的含量,对其他营养成分影响不显著;当施用量超过954 g/hm2 则可显著提高粗脂肪含量,显著地降低粗纤维的含量,但对粗蛋白质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添加剂和混合比例对裸燕麦和紫花苜蓿混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添加剂和不同混合比例对裸燕麦和紫花苜蓿混贮饲料品质的影响,为开展牧草混播及调制高质量的混合青贮饲料提供参考。以裸燕麦和紫花苜蓿为原料,按质量比1∶1、2∶1和1∶2进行混合青贮,并分别加入0.4% 甲酸(formic acid,FA)或2%蔗糖(sucrose,S),青贮60 d后测定混合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物质含量。结果显示,裸燕麦与苜蓿混合比例为2∶1时青贮饲料的感官评价上均优于其余2种混合比例,添加0.4%甲酸或者2%蔗糖,感官评定为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混合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随裸燕麦比例增加而不同程度提高。其中,pH值随裸燕麦比例增加而逐渐降低;在裸燕麦与苜蓿混合比例在2∶1时,添加2%蔗糖组乳酸(lactic acid,L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及0.4%甲酸处理组(P<0.05),且与另外2种混合比例的处理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此混合比例下添加0.4%甲酸处理组pH值和氨态氮/总氮(AN/TN)较低,乙酸(acetic acid,AA)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otal VFA,TVFAs)含量最低,乳酸含量及乳酸/乙酸(LA/AA)较高,丙酸(propionic acid,PA)和丁酸(butyrate acid,BA)含量极低未检出,V-Score评分最高,总体发酵品质最佳。随苜蓿比例增加,混贮饲料CP含量提高,纤维组分(NDF、ADF和HC)含量降低,青贮饲料养分更加均衡,但添加剂对青贮饲料营养成分影响不大。裸燕麦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可形成养分互补,提高营养价值;加入适量甲酸或蔗糖有助于抑制不良发酵,提高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13.
体外产气法评价青海高原反刍家畜常用粗饲料组合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外产气法评价青海高原反刍家畜的3种常用粗饲料青贮玉米(Zea mays)秸秆、苜蓿(Medicago sativa)青干草和燕麦(Arrhenatherum elatius)青干草按0∶100、25∶75、50∶50、75∶25和100∶0的比例两两组合时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理论最大产气量、48 h产气量分别与中性洗涤可溶物/粗蛋白(NDS/CP)(P<0.001)、有机物(OM)(P<0.01),中性洗涤可溶物(NDS)(P<0.05)呈正相关关系,分别与酸性洗涤纤维(ADF)(P<0.001)、中性洗涤纤维(NDF)(P<0.05)和粗蛋白(CP)(P<0.05)呈负相关关系;产气速率常数分别与OM(P<0.001)、NDS(P<0.001)和NDS/CP(P<0.01)呈正相关关系,分别与ADF、NDF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1);产气延滞时间与ADF(P<0.01)和NDF(P<0.05)呈正相关关系,分别与OM(P<0.01)、NDS(P<0.05)和NDS/CP(P<0.05)呈负相关关系,说明了组合牧草体外发酵产气程度主要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粗蛋白比例的影响。3种粗饲料两两组合搭配时,青贮玉米秸秆与苜蓿青干草以25∶75比例、青贮玉米秸秆与燕麦青干草以50∶50比例、苜蓿青干草与燕麦青干草以25∶75或50∶50比例组合时较为合适,且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各组合均呈现组合效应量逐渐减弱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谷物糠麸产量巨大,但未被充分利用,附加值低。小麦麸的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含量较高,吸水性较强,易霉变,易被呕吐毒素污染。米糠CP、粗脂肪(EE)含量较高,但易发生酸败。黑麦麸、燕麦麸、高粱糠的CP含量较高,而玉米皮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较高。糠麸矿物质丰富,还含有多种活性物质。而微生物发酵能够分解有害物质,增加食品、饲料中活性成分。通过微生物发酵能降低糠麸抗营养因子含量,将无法利用、利用率低的成分分解为易消化的小分子物质,提高蛋白质含量及消化率。目前糠麸发酵使用的微生物主要为霉菌、酵母、乳酸菌、芽孢杆菌,少部分使用食用真菌。研究表明,发酵糠麸富含有益代谢产物,能够为动物提供良好的抗氧化剂、益生菌来源,在合理利用糠麸的同时减少抗生素使用。发酵利用糠麸饲料能够达到一物多用,既降低生产成本,又解决废物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作者综述了糠麸的营养价值、发酵菌种、发酵前后变化及其发酵饲料在动物生产的应用,以期为发酵糠麸的应用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研究了高产蛋白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对发酵豆粕品质的影响。以蛋白酶活性为指标,对豆粕发酵的时间、含水量、菌液接种量和葡萄糖添加量进行优化,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正交试验,探究高产蛋白酶酵母菌发酵对豆粕中蛋白酶、纤维素酶、植酸酶、果胶酶活性和粗蛋白质、小分子多肽、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条件下,分别在含水量50%、菌液添加量4%、葡萄糖添加量1.5%时发酵豆粕具有最高的蛋白酶活性。以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正交试验,与对照组相比,9个试验组蛋白酶活性增长100.56%~380.13%、纤维素酶活性增长2.67%~81.77%、植酸酶活性增长53.89%~252.81%、果胶酶活性增长13.84%~70.83%、小分子多肽增长574.67%~1 981.08%、粗蛋白质含量增长9.24%~16.49%、胰蛋白抑制剂含量降低7.36%~67.39%。高产蛋白酶酵母菌发酵豆粕可以显著提升其营养价值,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使用高产蛋白酶酵母菌对豆粕进行发酵,若需要发酵豆粕中水解酶活性最高,发酵条件为葡萄糖1%、混合菌液2%,含水量45%,在室温下发酵5 d;需要粗蛋白质、多肽含量以及胰蛋白酶抑制剂降低率最高时,发酵条件为葡萄糖2%、混合菌液4%,含水量55%,在室温下发酵5 d。  相似文献   

16.
密度对不同类型青贮玉米饲用产量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明确不同类型青贮玉米(Zea maysL)生产的最佳群体,设置5个种植密度(4.8×104,5.85×104,6.9×104,7.95×104,9.0×104株·hm-2),研究其对青贮型玉米科多8号和粮饲兼用型玉米陕单8806饲用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的群体干物质产量、籽粒产量和最佳饲用营养产量的最佳适宜密度不同。籽粒产量的最佳适宜密度较低,群体干物质产量的最佳适宜密度较高,而饲用营养产量的最佳适宜密度则介于二者之间。密度对不同类型青贮玉米的营养含量影响显著,植株粗蛋白(CP)、无氮浸出物(NFE)、粗灰分(CA)的含量随密度增加呈下降趋势,粗脂肪(EE)和粗纤维(CF)的含量随密度增加呈增加趋势。而密度对玉米CP,EE,NFE,CA,CF和GE等产量的影响主要通过其籽粒和秸秆干物质产量的显著差异形成。从不同品种来看,青贮型玉米籽粒中的CP和EE产量显著低于粮饲兼用型玉米,而秸秆的CP和EE产量明显高于粮饲兼用型玉米。从玉米整体饲用营养产量来看,在陕西,青贮型玉米科多8号饲用最佳适宜密度为8.86×104株·hm-2,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陕单8806饲用最佳适宜密度为7.77×104株·hm-2。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利用稻壳和麦麸,本试验将2者与新鲜玉米(Zea mays L.)秸秆按不同比例混合青贮,发酵60天后测定其青贮品质和营养成分,以期筛选出混贮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与鲜玉米秸秆单独青贮(对照)相比,麦麸和鲜玉米秸秆混合青贮的干物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粗蛋白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但丁酸含量超过1%,发酵品质较差;与对照相比,稻壳与鲜玉米秸秆混合青贮的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氨态氮/总氮的值均显著下降(P<0.05);稻壳、麦麸与鲜玉米秸秆混合青贮的发酵品质与对照相当,但干物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且M1F1(5%麦麸+10%稻壳+85%鲜玉米秸秆)处理的Kaiser法评分最高。因此,建议将麦麸、稻壳和鲜玉米秸秆按5∶10∶85的鲜重比混合青贮。  相似文献   

18.
全株大豆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燕  王彦靖  王秀飞  刘鹏 《中国饲料》2021,(5):124-126,130
为研究不同比例的全株大豆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对营养成分、发酵品质、能量值的影响,试验分为5个处理组,全株大豆与玉米秸秆的比例分别为1:0、2:1、1:1、1:2、0:1,每组3个重复。结果表明:与玉米秸秆相比,全株大豆与玉米秸秆1:1混合青贮的粗蛋白质、粗脂肪、赖氨酸、钙的含量以及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分别提高了55.89%、192.10%、107.69%、250.00%、6.52%(P<0.05),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产奶净能、维持净能显著提高(P<0.05);与全株大豆相比,全株大豆与玉米秸秆1:1混合青贮的乳酸含量提高了34.65%(P<0.05),乙酸和丁酸含量及pH显著降低(P<0.05)。综上,建议全株大豆与玉米秸秆以1:1比例混合青贮。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玉米秸秆对马粪堆肥发酵的影响,以确定马粪堆肥适宜的玉米秸秆添加量。以马粪为试验原料,比较添加不同含量的玉米秸秆(CK组:马粪中不添加玉米秸秆;A、B和C组分别于6 kg马粪中添加1.0、1.5和2.0 kg的玉米秸秆)对马粪堆肥发酵中温度、含水率、pH值、种子发芽指数及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B组发酵过程中的高温持续时间最长,最高温度显著高于另外3组(P<0.05),pH值处于弱碱性的时间较短;种子发芽指数各组均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出现增长的趋势,且试验B组在相同的发酵时间段,种子发芽指数最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进行马粪堆肥发酵时,加入适当比例(马粪与玉米秸秆的重量比为4∶1)的玉米秸秆有利于发酵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