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园林植物观赏性与园林景观设计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对此分别从植物种类与园林景观设计、植物形态与园林景观设计、园林植物色彩与园林景观设计、植物质地与园林景观设计等方面入手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以期对园林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观赏性植物是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观赏性植物使城市绿化更加具有生机,是城市生态水平衡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以观赏性植物对我国东北地区绿化的重要作用入手,针对东北地区观赏性植物的类型进行详细的介绍;分析观赏性植物的特点进而研究在其东北地区绿化中的应用,以期对观赏性植物在东北地区绿化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建立了酢浆草属植物观赏性评价结构模型,并用该模型对Oxalis purpurea 'alba'和Oxalis bowiei等20个酢浆草品种进行了观赏性评价研究。通过相关公式、评价指标评分标准以及总权重系数的确定,计算出各个品种的观赏性综合得分。据此将20个酢浆草品种划分为4个等级,综合得分最高的5个酢浆草属植物有较好的园林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正>1植物的观赏性1.1株形的观赏性。每种植物的形态以及风姿各具特色。垂枝型观赏树种大多具有婀娜多姿的曲线美,如垂柳的垂枝随微风而摆舞,不是垂帘胜似垂帘,倒影入水,婀娜多姿;又如垂枝鸡爪槭枝条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30种野生苦苣苔植物的引种栽培试验,对其生长状况、适应性、观赏性状等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种类生长势中等或强壮;从高海拔地区引种的种类适应性较差;有8种苦苣苔植物的引种适应性较强、观赏性较优,分别为百寿唇柱苣苔(Chirita baishouensis)、牛耳朵(C.eburnea)、丽叶唇柱苣苔(C.pulchurfolia)、硬叶唇柱苣苔(C.sclerophylla)、刺齿唇柱苣苔(C.spinulosa)、文采唇柱苣苔(C.wentsaii)、南丹抱春苣苔(Primulina nandanensis)、朱红苣苔(Calcareoboea coccinea)。  相似文献   

6.
寒地农业观光园非农生境植物景观季相色彩量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寒地城市哈尔滨非农生境人工自然景观最为丰富的植物园中10个景观单元案例,采集2017年植物个体生长季叶、花、果NCS色彩值,分析植物景观单元春、夏、秋三季季相色彩动态持续相遇性特征及植物景观单元周边可抵达不同方位视点下季相色彩量化数据,量化加权评价10个案例,总结适用于农业观光园非农生境植物景观季相色彩设计量化方法。结果表明,10个景观单元季相色彩设计质量后评价量化加权排序为:案例10(35)案例8(32)案例9(31)案例7(30)案例1(24)案例4(20)案例6(19)案例2(16)案例5(11)案例3(9),植物种类观赏性状NCS色彩值丰富度,观赏性状季相相遇性、水平可停留空间多视点有景可观三组量化因子,与植物景观季相色彩质量呈正相关,可作为季相色彩设计量化方法,有效提升农业观光园非农生境植物景观季相色彩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园林绿化工作成为其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植物是园林绿化的主要构成元素,在美化城市面貌的同时,也能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有利于美化人们的心情,提高生活质量。观赏性芳香植物是园林绿化中的主要植物类型,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就观赏性芳香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1植物的观赏性 1.1株形的观赏性。每种植物的形态以及风姿各具特色。垂枝型观赏树种大多具有婀娜多姿的曲线美,如垂柳的垂枝随微风而摆舞,不是垂帘胜似垂帘,倒影入水,婀娜多姿:又如垂枝鸡爪槭枝条下垂,鸡爪状的叶片细裂,若加以人工剪裁可构成垂枝顺风式盆景或悬崖式盆景,可谓巧夺天工。一般乔木凡具有尖塔及圆锥形树冠者,  相似文献   

9.
蕨类植物素有"无花之美"之称,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本文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翠华山上主要的具有较强观赏性的30种蕨类植物进行观赏性评价,发现在整体观赏性方面,井栏凤尾蕨(0.505)、溪边凤尾蕨(0.498)、条裂铁线蕨(0.479)、中华荚果蕨(0.468)、多穗石松(0.467)、掌叶铁线蕨(0.456)、瓶儿小草(0.455)、铁角蕨(0.452)这8个品种具有较高的栽种价值,并结合其生态习性探讨其园林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秋季红叶植物资源观赏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秋季红叶植物观赏性综合评价模型,对黑龙江省45种秋季红叶植物的观赏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将其划分为4个观赏等级,为秋季红叶植物在黑龙江地区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郑少缘  范燕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067-19069
简单介绍了植物花器官特异性启动子的克隆、顺式表达元件及在改良花形、花色、花香等方面的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2.
对近十余年来基因工程技术在花卉的花色、花期、形态、花香、保鲜、抗性等重要性状改良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基因工程在花卉分子育种中的深入开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三峡茶区不同水质泡茶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种不同水质水的理化性质和分别冲泡不同茶叶后茶叶香气、汤色、滋味的感官审评结果进行比较,同时比较茶汤中水浸出物和氨基酸的浸出量,发现水质对茶叶的色、香、味有很大影响,好水更能体现好茶的品质特征,次水泡茶效果较差。研究结果表明,6种水泡茶的优劣依次是:泉水、溪水、江水、池塘水、自来水、井水。  相似文献   

14.
试验对低糖山楂凉果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山楂原料的腌制工艺、甘草糖香液的配方及真空渗糖的工艺参数 ,生产出了含糖量在 40 %左右的色、香、味、形俱佳的低糖山楂凉果。当渗糖真空度达 0 0 80MPa以上时 ,产品的Vc保存率可达 96 %以上  相似文献   

15.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可对农产品进行客观、准确、快速、全面的检测分级,显示了巨大的潜力,并正以很快的速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本文对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彩色图像分割和边缘检测、农产品品质检测(果实颜色识别、果形识别、分级)、农产品品质及其变化预测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康怀彬  张敏  赵谦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655-5656,5658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肉脯色泽、风味、外在形状的因素、品质改良剂配方等关键技术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微波干燥和热风干燥两种不同加工工艺的比较试验确定了有关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肉糜中分别添加150 mg/kg发色剂(NaNO2),0.05%发色助剂(Vc),0.2%改良剂(复合磷酸盐),4℃下腌制24 h,肉脯的色泽最好;在兔肉糜中添加4%的淀粉、4%的大豆分离蛋白和50%的复合果蔬泥,肉脯的质量最好;果蔬兔肉脯经105℃干制30 min后在200℃下熟化3 min,即可获得色、香、味、形俱佳的复合果蔬兔肉脯。  相似文献   

17.
密集烘烤定色阶段不同湿球温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为提高烟叶烘烤质量,优化烟叶密集烘烤工艺技术,研究了密集烘烤过程中不同定色湿球温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较高定色湿球温度(干球温度升至48℃前将湿球温度升高到39℃并保持稳定;超过48℃,湿球温度稳定在40℃)烤后烟叶经济效益较好,每千克烤后烟叶均价提高0.18~0.42元,耗煤量减少0.01~0.07kg;油分、身份、结构、色度等外观质量改善,嗅香较好;内在化学成分表现为多数样品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加,分别平均增加14.79%和11.99%,总氮、蛋白质、烟碱、淀粉含量减少,糖碱比(多在7.00~10.44)、氮碱比(多在0.60~0.98)更趋于协调;单料烟评吸质量高半个到一个档次,香气量、杂气、刺激性和余味等指标较优。较高定色湿球温度处理提高了中、上部烟叶的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和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类降解产物、西柏烷类香气物质含量,以及中部烟叶的棕色化产物含量;下部烟叶以较低定色湿球温度(干球温度升至48℃前将湿球温度升高到38℃并保持稳定;超过48℃,湿球温度稳定在39℃)烤后两糖含量相对较低,化学成分比较协调,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类降解产物、棕色化产物含量得到提高。综合分析认为,下部烟叶采用较低定色湿球温度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比较协调,香气物质含量高;中上部烟叶采用较高定色湿球温度烤后烟叶经济效益较好,外观质量好,化学成分协调,评吸档次高,香气物质含量高。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采用乙醇提取及喷香方式对造纸法再造烟叶品质的影响,先将再造烟叶原料进行乙醇提取,浓缩乙醇提取物并制得乙醇膏,提取后的残渣按照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工艺制得再造烟叶样品,然后将乙醇膏采用喷香的方式喷涂于制得的再造烟叶表面,得到最终再造烟叶成品.结果表明,与目前普通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工艺生产的再造烟叶相比,该再造烟叶成品致香成分含量高,抽吸品质接近于天然烟草,香气浓度高,木质杂气小,外观颜色较普通造纸法再造烟叶更加油润,接近于天然烟叶;经涂布醇提加香处理后再造烟叶的显微结构纤维细化,表面疏松.  相似文献   

19.
香菇汁添加量对香菇蛋糕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连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639-3640
[目的]研究香菇汁在蛋糕糊中不同添加量对蛋糕品质的影响。[方法]应用传统蛋糕制作配方和制作工艺,通过改变在蛋糕糊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香菇汁,观察测定影响蛋糕质量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结果]添加10%香菇汁的蛋糕蓬松程度较差,不能体现香菇香味,产品色泽无影响;添加20%的香菇汁即可改善蛋糕的蓬松度,增加了产品的香菇香味,稍微改善了蛋糕的色泽;香菇汁添加量达30%则降低了蛋糕的蛋香味和色泽。综合色泽、香味和蓬松程度几个方面,添加20%~25%的香菇汁最为合适。[结论]香菇汁在蛋糕糊中的添加对蛋糕的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无影响,其不同添加量会影响到蛋糕的色泽、香味和蓬松程度。  相似文献   

20.
不同品种鸡蛋品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对4种鸡蛋的表观品质和蛋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4种鸡蛋的表观品质在蛋重、蛋壳比重及蛋白重3项指标中差异显著,其中黑鸡的蛋重显著高于大骨鸡和安卡鸡(P<0.01),蛋白重显著高于大骨鸡(P<0.01)和安卡鸡(P<0.05);大骨鸡的蛋壳比重显著高于黑鸡(P<0.01)和芦花鸡(P<0.05)。4种鸡蛋的蛋品质在蛋壳厚度及蛋黄色泽上差异不显著,大骨鸡的蛋形指数显著高于芦花鸡和安卡鸡(P<0.05);黑鸡的蛋壳色泽最深,显著高于芦花鸡(P<0.05);芦花鸡的蛋壳强度显著低于大骨鸡和安卡鸡(P<0.01),蛋白高度(P<0.01)和哈氏单位(P<0.05)均显著高于大骨鸡。本研究结果为地方肉蛋兼用型鸡种芦花鸡的蛋品质选育改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