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除虫脲(DFB)属于苯甲酰苯脲类化合物,能够抑制昆虫及其幼虫的几丁质合成,从而控制成虫的数量。为了解除虫脲预混剂混饲给药后,猪粪便中药物的浓度,以DFB-13C6为内标,建立了猪粪便中DFB药物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方法。以冰乙酸-乙腈提取粪便中的DFB,采用QuEChERS技术净化提取液,LC-MS/MS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猪粪便样品基质对于DFB的定量检测干扰较小,检测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为10 ng/g,定量限为20 ng/g;检测方法的基质效应对样品的检测影响较小;标准溶液在2~5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在定量限20 ng/g及低浓度(100 ng/g)、中浓度(1 000 ng/g)、高浓度(5 000 ng/g)的添加水平下,平均准确度在93%~110%,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符合方法学要求;不同浓度加标样品处理后的溶液,室温放置24 h稳定性良好,但应避免样品的反复冻融。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LC-MS/MS检测方法可用于猪粪...  相似文献   

2.
建立牛血浆中加米霉素含量的UPLC-MS/MS检测方法。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外标法定量, 使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以甲醇:10 mM乙酸铵缓冲液为流动相,流速0.3 mL?min-1;柱温:50℃;进样量:10 μL。三重四级杆质谱仪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MRM)。考察方法的线性范围、准确度与精密度、稳定性和稀释可靠性。结果显示,加米霉素出峰时间在1 min左右,本方法在1 ng?mL-1~100 n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5 ng?mL-1和1 ng?mL-1。3个浓度(1 ng?mL-1、50 ng?mL-1和100 ng?mL-1)的空白血浆添加样品批内和批间平均回收率分别在85.2%~96.4%和87.7%~94.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在1.4%~13.9%和2.9%~8.6%之间。准确度和精密度、稳定性及稀释可靠性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相关要求。本方法可用于牛的血浆中加米霉素的浓度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在猪体内的比较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首次建立了测定猪血浆中姜黄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比较了在内服给药途径下,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和姜黄素预混剂在仔猪体内的药动学特征。选用16头7周龄左右健康二元杂交猪(约克夏×长白),公母各半,随机分为2组,每组8头,按100 mg·kg-1(以姜黄素计)分别灌服姜黄素固体分散剂和姜黄素预混剂,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样品,经提取、净化后采用HPLC-MS/MS测定血浆中姜黄素的药物浓度,使用WinNonlin 5.2.1软件非房室模型计算、分析姜黄素在猪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仔猪灌服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和姜黄素预混剂后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04.53±38.67)和(37.82±11.48)h·ng·mL-1;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3.25±0.38)和(2.31±0.37)h;峰浓度(Cmax)分别为(26.65±9.65)和(9.55±2.75)ng·mL-1;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3.55±2.17)和(6.93±0.86)h;平均驻留时间(MRT)分别为(5.23±0.53)和(4.26±0.47)h,统计分析表明,与预混剂相比,仔猪灌服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后,主要药动学参数差异显著(P<0.01),Tmax明显延迟,Cmax显著提高,AUC明显增大,姜黄素固体分散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80.39%。结果表明,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可改善姜黄素在肠道的吸收,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为今后姜黄素固体分散体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旨在建立鸡血浆中乙酰氨基阿维菌素(EPR)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并进行EPR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用甲醇提取血浆中的EPR,并用Sep-Pak C18固相萃取法进行纯化,纯化后的EPR经干燥处理,用三氟乙酸酐和N-甲基咪唑对其进行衍生化,使用荧光HPLC检测。结果表明,在血浆EPR含量为0.1~100 ng/mL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检测限(LOD)为0.1 ng/mL,定量限(LOQ)为0.3 ng/mL。批内批间的平均回收率均大于90%,批内变异系数2.81~8.02%,批间变异系数4.32~5.83%。给蛋鸡口服5.0 mg/kg的EPR,EPR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显示:给药后1.58 h可达最大血药浓度(Cmax)354.27 ng/mL;消除半衰期(T1/2el)为5.52 h;平均滞留时间(MRT)为6.40 h。以上结果说明建立的检测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干扰少,适用于鸡血浆中EPR含量的检测。药代参数提示EPR在鸡体内的吸收代谢迅速,可较快消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FGF-2)对猪皮下脂肪神经嵴干细胞(neural crest stem cells,NCSCs)增殖及分化的影响,以优化猪皮下脂肪神经嵴干细胞的培养条件。【方法】通过体外分离培养原代猪皮下脂肪NCSCs,免疫荧光染色鉴定NCSCs标志物p75 NTR,并用不同浓度的EGF和FGF-2(0和0、10和10、10和20、20和10、20和20、30和30 ng/mL)作用于传代猪皮下脂肪NCSCs,用CCK-8试剂盒测定细胞增殖率,确定细胞生长的最适EGF和FGF-2浓度,将试验分为空白组和最适浓度组,测定两组细胞的生长曲线,成脂化诱导后油红O染色,对比两组细胞的脂滴生成量。【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原代猪皮下脂肪NCSCs经p75 NTR鉴定呈阳性。CCK-8细胞增殖试验结果显示,EGF和FGF-2的浓度均为20 ng/mL时对传代猪皮下脂肪NCSCs的促增殖作用最佳。生长曲线显示,两组细胞均在第5~9天处于对数生长期,第10~15天细胞增殖减缓,逐渐到达停滞期。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最适浓度组胞质内的脂滴生成量远多于对照组。【结论】在培养液中添加20 ng/mL EGF和20 ng/mL FGF-2对猪皮下脂肪NCSCs的增殖和分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建立犬血浆中米尔贝肟的LC-MS/MS检测方法,评价国产米尔贝肟片在犬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对12条比格犬采用开放、随机、交叉、单剂量给药,口服国产米尔贝肟片、进口米尔贝肟片。LC-MS/MS测定犬血浆中米尔贝肟的浓度,3p97药动学计算软件处理血浆药物-时间数据。该方法低浓度(5ng/mL)回收率高于85%,最低定量限为5ng/mL;健康犬口服进口和国产米尔贝肟片的药物动力学最佳数学模型均为一级吸收一室模型。本研究中建立的HPLC-MS/MS检测方法可用于口服给药后犬血浆中米尔贝肟含量的测定;口服国产米尔贝肟片与进口米尔贝肟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07%。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麻杏石甘口服液中喹诺酮类、磺胺类等17种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快速筛查与定量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HLB小柱净化,0.1%甲酸溶解定容后经LC-MS/MS测定。采用 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方式;质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和负离子模式离子化,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外标法标准曲线定量。各待测化合物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 0.99。喹乙醇检出限为 10 ng/mL,定量限为25 ng/mL,剩余16种化合物的检出限为5 ng/mL,定量限为 10 ng/mL。各化合物在10、25、50 ng/mL(喹乙醇添加浓度为25、50、100 ng/mL)3个浓度水平下平均回收率在73.87%~116.43%之间,RSD为1.25~8.44%。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度和灵敏度高,能满足麻杏石甘口服液中17种药物进行快速筛查和准确定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尿液中巴氯芬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试验采用叔丁醇-叔丁基甲醚对猪尿样品进行提取,提取液经混合型阳离子固相萃取小柱(MCX)净化、富集后,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检出限为0.2 ng/mL,定量限为0.8 ng/mL,巴氯芬在0.8~20 ng/mL的添加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7,在低、中、高(0.8、1.6、5.0 ng/mL)三个浓度的添加水平回收率在80%~120%之间,批内、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0%。该方法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准确,可用于猪尿中巴氯芬药物残留的定性、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9.
本文建立了比格犬脑脊液中尼莫地平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方法,采用3条雄性比格犬,单次口服60 mg尼莫地平片,给药后0.5、1、2、4、8和24h仅采集脑脊液样品。根据建立并验证的LC-MS/MS方法测定犬脑脊液中尼莫地平的浓度,采用WinNonlin 6.2软件按非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分析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其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回收率、基质效应、定量线性范围、稳定性等均符合生物样品的检测要求。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口服给予比格犬60 mg尼莫地平后,尼莫地平在犬脑脊液中于(1.00±0.000)h达到最大浓度为(5.35±2.04)ng/mL,t_(1/2)为(2.54±0.635)h,AUC_(last)和AUC_(INF)分别为(17.4±12.3)h·ng/mL和(20.5±12.1)h·ng/mL,尼莫地平在犬脑脊液中的暴露量(AUC_(last))约为其在血浆中暴露量的1.99%。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阿莫西林(AMO)在鸡血浆中的残留消除规律,将鸡血浆经乙腈提取,饱和二氯甲烷萃取,水杨醛在酸性条件下沸水浴衍生后,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显示,测定鸡血浆样品中阿莫西林的检测限(LOD)为2.0 ng/mL(S/N=3)、定量限(LOQ)为5.0 ng/mL(S/N=10)。试验鸡分别以每天25.0、50.0 mg/kg剂量内服AMO,每天给药1次,连续5 d内服给药后,在给药期间,鸡血浆中AMO残留量呈上升趋势,给药第5天时,血浆中药物浓度达到峰值。结果表明,在停药第1天时,血浆中AMO药物浓度急剧下降;在停药第2天时,血浆中药物浓度低于检测限(2.0 ng/mL);阿莫西林在鸡血浆中的残留量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猪肝用乙酸乙酯、盐酸溶液提取后,经SCX固相萃取柱净化、BSTFA衍生化,定容后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外标法测定。测定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猪肝中盐酸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的检出限分别为0.3、1.0ng/g。盐酸克伦特罗在3.0~300n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85.6%;莱克多巴胺在10~1000n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76.6%。该方法简便可靠、干扰小、灵敏度高,可用作猪肝中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残留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头孢氨苄免疫层析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检测新方法。【方法】 制备金银复合核壳结构的纳米贵金属,用来标记头孢氨苄抗体和拉曼信号分子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 (DTNB),合成拉曼免疫探针,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纳米金和修饰拉曼信号分子的金银复合核壳结构进行表征。将合成的拉曼免疫探针固定在微孔板上,待测样品中的头孢氨苄与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的头孢氨苄抗原竞争结合拉曼免疫探针,通过免疫层析试纸条结合共聚焦拉曼光谱仪读取DTNB的信号值,建立头孢氨苄定量检测技术,并应用于实际牛奶样品的检测。【结果】 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计表征结果显示,纳米银成功包裹在金颗粒表面。用共聚焦拉曼光谱仪检测免疫层析试纸条上拉曼信号分子的特征峰,拉曼信号分子特征峰为1 062、1 154、1 334和1 558 cm-1,其中1 334 cm-1处特征峰信号最强,选取此处峰高定量测定头孢氨苄的含量。头孢氨苄免疫层析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1 ng/mL,检测限为0.001 ng/mL,头孢氨苄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为0.05 ng/mL。与头孢克洛交叉反应率为111.1%,与头孢曲松钠、头孢夫辛酯、头孢噻吩钠交叉反应率均低于0.1%。实际样品加标浓度为1、4和8 ng /mL,回收率分别为94.4%、103.3%和97.5%。【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头孢氨苄免疫层析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耗材成本低廉,可满足奶牛养殖农场和乳品加工企业进行大批量样品初筛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广西地区不同饲养模式下不同季节水牛奶霉菌毒素污染状况。【方法】 随机采集2020年10-11月(秋季)和2021年4月(春季)每季3种饲养模式(规模化、养殖合作社或养殖小区、散养)原料水牛奶样品各8个,共计48个样品,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水牛奶的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M1(AFM1)、赭曲霉毒素A (OTA)、HT-2毒素(HT-2)、T-2毒素(T-2)、α-玉米赤霉烯醇(α-ZEL)、玉米赤霉烯酮(ZEN)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污染状况。【结果】 在48个样品中,有16个样品(33.33%)检测出AFM1,养殖合作社或养殖小区模式检出率最高(43.75%),散养模式检出率最低(18.75%)。检出样品的AFM1含量均低于中国的国家限量标准0.5 μg/kg,其中2个样品(4.17%)超过欧盟限量标准(0.05 μg/kg)。原料水牛奶中HT-2、T-2、α-ZEL、ZEN和DON的成人每日最大容许摄入量(PMTDI)均远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JECFA)设定值,原料水牛奶中OTA的成人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也低于JECFA设定值,且OTA含量均低于欧盟限量标准(<2 ng/mL)。与养殖合作社或养殖小区模式相比,散养和规模化模式生产的原料水牛奶中HT-2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规模化模式生产的原料水牛奶T-2含量显著低于散养模式(P<0.05)。原料水牛奶中秋季AFM1平均含量和超欧洲限量标准率高于春季,但春季AFM1的检出率高于秋季;3种饲养模式中,春秋两季散养模式样品中AFM1检出率均最低;秋季各养殖模式原料水牛奶中OTA和DON的平均含量均高于春季。【结论】 目前广西地区原料水牛奶质量在安全范围(AFM1含量低于0.5 μg/kg,HT-2、T-2、α-ZEL、ZEN和DON的成人PMTDI及OTA的成人PTWI均低于JECFA设定值),但多种霉菌毒素在水牛奶中均有检出,污染风险仍应引起人们的警惕。  相似文献   

14.
The potential of the chitin synthesis inhibitor diflubenzuron (DFB) to alt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rasitic nematodes (Ascaris suum and Haemonchus contortus was investigated. DFB given orally (10 mg kg-1 per day for 30 days) to sheep inoculated with H. contortus infective larvae did not prev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adults or affect fecal egg output. However,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greater than 90%) decrease in the number of infective larvae recovered from fecal cultures derived from lambs harboring H. contortus adults that were treated with DFB. DFB did not affect egg hatching. Oral administration (10 mg kg-1 per day for 20 days) of DFB to swine harboring adult A. suum adults had no effect on the adult worm burden or on egg morphology, but eggs removed from worms obtained from DFB-treated swine contained less chitin than eggs removed from untreated control swine. DFB also inhibited chitin synthesis in vitro in the isolated reproductive tract of A. suum adult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FB at high doses can inhibit 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H. contortus larvae in the feces. Since H. contortus larvae lack chitin, DFB may act on these larvae by a mechanism independent of a direct effect on chitin synthesis.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云南省家禽及野鸟禽腺病毒4型(Fowl adenovirus-4,FAdV-4)流行情况、Hexon基因差异性及致病性,为研究FAdV-4流行及Hexon基因对病毒毒力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云南省昆明市、曲靖市、楚雄州、大理州、红河州、玉溪市等家禽养殖密集区采集疑似感染FAdV-4家禽肝脏组织样品158份,候鸟迁徙地采集野鸟新鲜粪便310份,采用PCR技术检测FAdV-4核酸,对获得的代表性阳性样品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并对分离毒株进行致病性及Hexon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家禽肝脏组织样品中检出FAdV-4核酸阳性样品19份,阳性率为12.03%(19/158);黑颈鹤粪便样品中检出核酸阳性样品1份,阳性率为0.3%(1/310)。从FAdV-4核酸阳性样品中分离到7株FAdV-4,致病性研究结果显示,FAdV-4云南分离株均能致鸡胚发育不良,引起4周龄肉鸡发生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为10―6.17~10―4.32/mL。7株分离株均聚类于FAdV-C亚群,Hexon蛋白与国内FAdV-4高致病性毒株具有相同的188R、193R、195Q特征。分离株感染SPF鸡后,临床症状明显,具有高致病性且高致死率,肝细胞病变明显。【结论】研究初步掌握了云南FAdV-4的流行情况,首次在黑颈鹤粪便中检测到FAdV-4病原核酸,分离获得7株FAdV-4,部分毒株Hexon蛋白存在氨基酸突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获得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贵州流行株,以进一步开展其病原学及免疫学相关研究。【方法】 从贵州省织金县某肉鸡场共采集107份疑似MS感染病鸡的咽拭子、肿胀关节和脚垫、肿胀组织渗出物进行PCR检测,对PCR筛选的阳性组织样本进行MS分离培养,并进行瑞氏染色、生化试验及Vlh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PCR检测筛选到20份阳性样本,从关节和爪垫阳性样本中分离到1株疑似MS,分离株在平板上生长出"煎蛋状"菌落;瑞氏染色可见蓝色细小的球形菌;生化试验中,分离株分解葡萄糖和麦芽糖,但不分解精氨酸、尿素等,与MS标准株生化结果一致;分离培养物经PCR扩增得到821 bp的目的片段;分离株VlhA基因核苷酸相似性分析表明该分离株为MS,与GenBank登录的国内其他地区流行株相似性有地域差异。与安徽、重庆、福建、广东、广西、湖北、湖南、江苏和云南等地区流行株相似性在90.3%~99.7%之间;该分离株与湖南MS流行株相似性最高,达到99.7%;但与国外参考流行株的相似性低;VlhA基因遗传进化树分析显示,该分离株与国内参考株亲缘关系较近,与国外参考株亲缘关系较远。【结论】 本研究成功从引起关节和足垫肿胀的鸡中分离鉴定了1株MS贵州流行株,该分离株存在一定变异,为贵州省MS的分子生物特征及本病的诊断和防控研究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硒化大蒜多糖(sGPS)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以期为硒化大蒜多糖的作用挖掘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依次通过分离、纯化得到大蒜多糖(GPS),并经硝酸-亚硒酸钠硒化修饰得到sGPS3、GPS5和sGPS6。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用6.25、12.5、25、50、100 μg/mL sGPS3、GPS5、sGPS6及10 μg/mL脂多糖(LPS组)处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48 h,同时设置不加药物的细胞为对照组,用中性红法测定其吞噬功能,CCK-8法测定其増殖能力,筛选出活性最好的硒化大蒜多糖;然后用ELISA法检测活性最好的硒化大蒜多糖对巨噬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2(IL-12)含量的影响;再通过小鼠碳廓清实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测定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及高(2 mg/mL)、中(1 mg/mL)、低(0.5 mg/mL)剂量活性最好的硒化大蒜多糖的吞噬指数与吞噬百分率。【结果】 除6.25 μg/mL sGPS3外,6.25、12.5、25、50和100 μg/mL sGPS3、sGPS5、sGPS6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A490 nm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50和100 μg/mL sGPS6组的A490 nm值显著高于LPS组(P<0.05),因此选用sGPS6进行后续试验;12.5、25、50和100 μg/mL sGPS6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上清中NO、TNF-α、IL-1β、IL-6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5、50和100 μg/mL sGPS6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上清中IFN-γ、IL-1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100 μg/mL sGPS6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上清中NO、TNF-α、IL-12显著高于LPS组(P<0.05)。2和1 mg/mL sGPS6组的吞噬指数和吞噬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硒化大蒜多糖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増殖能力,促进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分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与免疫鉴别诊断及免疫评价二联试纸稳定的生产工艺,促进其产业化生产及临床应用。【方法】本研究以胶体金免疫探针结合猪IgG,FMDV结构蛋白(SP)及非结构蛋白(NSP)的表位多肽偶联载体蛋白制备人工抗原,设置两条检测线精准拦截抗体的检测模式,以试纸条特异性及敏感性为评价指标,对胶体金免疫探针用蛋白、试纸拦截用多肽抗原、检测线位置及喷膜缓冲液、金标蛋白保存液、样品垫缓冲液以及样品稀释液等参数进行优化。采用优化后的试纸检测266份田间猪血清样品,并与口蹄疫O型抗体液相阻断ELISA检测试剂盒(LPB ELISA)和3ABC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3ABC ELISA)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计算该试纸与商品ELISA试剂盒的符合率。【结果】经优化后,口蹄疫感染与免疫鉴别诊断及免疫评价二联试纸生产工艺参数如下:以胶体金标记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为免疫探针;选择混合多肽的形式设置拦截线,以非结构蛋白多肽(BSA-NSPs)喷涂T1线,结构蛋白多肽(BSA-SPs)喷涂T2线,以0.1 mol/L Tris-HCl为喷膜缓冲液;以ddH2O含15 mg/mL BSA、13.25 mg/mL Na2HPO4·12H2O、15.9 mg/mL NaH2PO4·2H2O、10% Trition X-100和0.3 mg/mL NaN3为金标蛋白保存液;以0.02 mol/L Na2B4O7·10H2O 含10 mg/mL酪蛋白、5% Trition X-100、0.3 mg/mL NaN3为样品垫缓冲液;以生理盐水含1.0% Tween-20为样品稀释溶液。制备的FMDV感染与免疫鉴别诊断及免疫评价二联试纸与3ABC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6.20%,与口蹄疫O型抗体液相阻断ELISA检测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4.36%。【结论】通过对试纸生产工艺的优化,建立了稳定的生产工艺,制备的二联试纸检测线显色清晰可见,肉眼识别度高,试纸的检测特异性和敏感性良好。本研究为该试纸的批量生产和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为基层口蹄疫的检测提供了稳定、特异、敏感、准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制备出抗沙丁胺醇的抗血清,提取、纯化IgG制备免疫亲和色谱柱,针对沙丁胺醇与克伦特罗的动态柱容量分别为400ng/mL基质和416ng/mL基质。猪肝样品匀浆后用稀盐酸提取,经免疫亲和色谱柱纯化,再用GC/MS检测,即为IAC-GC/MS法。对沙丁胺醇的检测限为0.5ng/g,定量限为2ng/g,对克伦特罗的检测限为0.8ng/g,定量限为2.5ng/g。空白组织按照1、5、10、20ng/g的浓度添加药物,沙丁胺醇在空白肝中的添加回收率为78.4%~106.9%,克伦特罗的添加回收率为77.1%~102.9%。本研究建立的检测猪肝中沙丁胺醇与克伦特罗的IAC-GC/MS法乃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