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通过测定不同日粮苏氨酸水平对1~21日龄北京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低蛋白质日粮北京鸭苏氨酸需要量。240只1日龄雄性北京鸭按体重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北京鸭,分别饲喂苏氨酸水平为0.41%、0.48%、0.55%、0.62%和0.69%的低蛋白质(17.65%)日粮,试验期为1~21日龄。结果表明,低蛋白质日粮中添加苏氨酸可以提高北京鸭体重、日增重、采食量和胸肌率(P<0.01),降低料重比(P<0.01)。低蛋白质日粮中添加苏氨酸对北京鸭腿肌率,血浆ALT和AST活性,以及TP、ALB、GLB和GLU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降低了血浆CHO、TG、HDLC和LDLC含量(P<0.05)。用直线-断线回归模型以体重、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和胸肌率为指标,拟合1~21日龄北京鸭苏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594%、0.594%、0.595%、0.513%和0.607%。综合试验结果,当日粮蛋白质水平为17.65%时,1~21日龄北京鸭苏氨酸需要量为0.607%,此时,虽不能满足北京鸭的最大生长性能,但可以降低氮排放。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饲粮苏氨酸缺乏和过量对北京鸭生长性能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安排的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置3个苏氨酸水平(苏氨酸缺乏、适宜和过量),共3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300只1日龄雄性健康北京鸭随机分配到30个重复笼中,分别饲喂苏氨酸缺乏、适宜和过量的饲粮。鸭舍保持24 h光照,试验期为14 d(1 ~ 14日龄)。结果表明:饲粮中缺乏苏氨酸会降低北京鸭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 < 0.0001),增加耗料增重比(P =0.0002),而饲粮苏氨酸过量对1 ~ 14日龄北京鸭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 > 0.05)。与适宜组相比,苏氨酸缺乏组体重和日增重分别降低48.40%和53.38%,耗料增重比增加了16.13%。饲粮缺乏苏氨酸会降低血浆中ALT和ALP活性、UA含量,增加血浆中DBIL含量(P < 0.05),而对血浆中AST、CK、α-HBDH和CHE活性,以及TP、ALB、GLB、A/G、TBIL、IBIL、GLU、LDH、CHOL、TG、HDL-C和LDL-C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 > 0.05)|饲粮苏氨酸过量对血浆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 > 0.05)。饲粮苏氨酸缺乏会降低1 ~ 14日龄北京鸭生长性能,影响血浆生化指标|饲粮苏氨酸过量对1 ~ 14日龄北京鸭生长性能和血浆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北京鸭|苏氨酸|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维生素D对1-21日龄雄性北京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而探讨生长前期北京鸭维生素D的需要量.选取360只1日龄健康的Z2系北京鸭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10只.各处理组北京鸭随机饲喂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0、250、500、1000、2000 IU/kg和3000 IU/kg的试验日粮.饲养期为21 d.结果表明:维生素D对生长前期北京鸭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肉比影响均显著(P<0.05).依据维生素D与日增重和料肉比的相关关系,分别建立折线模型,获得北京鸭生长前期维生素D的需要量分别为1088.7、842.6 IU/kg;建立二次曲线模型,获得北京鸭生长前期维生素D的需要量分别为1303、1236 IU/kg.  相似文献   

4.
生长前期北京鸭赖氨酸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赖氨酸对7~21日龄雄性北京鸭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进而探讨生长前期北京鸭赖氨酸需要量.280只7日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处理8个重复,每重复7只鸭.各处理组北京鸭随机饲喂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65%.0.80%,0.95%,1.10%和1.25%的试验日粮.饲养期为7~21日龄.结果表明:赖氨酸对北京鸭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均产生显著影响(P<0.05).以日增重、料肉比和胸肉重为评价指标,依据二次曲线模型,北京鸭生长前期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1.06%、1.07%和1.12%.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2×5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苏氨酸水平对1~14日龄北京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而探讨1~14日龄北京鸭苏氨酸需要量。选取480只体重相近的1日龄健康的W系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10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北京鸭。试验日粮共设2个蛋白水平,分别为14%和20%;5个苏氨酸水平,分别为0.50%、0.58%、0.66%、0.74%、0.82%,各试验日粮的代谢能和其它必需氨基酸添加量一致。试验期为14d。研究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水平与苏氨酸水平产生明显的互作效应,且蛋白质水平与苏氨酸水平对1~14日龄北京鸭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影响均显著(P0.01)。在高蛋白质水平下,以采食量和日增重为评价指标,分别建立其与苏氨酸需要量的回归方程,得出均呈二次曲线变化,且1~14日龄北京鸭最佳苏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688%、0.737%。在低蛋白质水平下,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均随着苏氨酸水平的升高而升高,未出现下降或平台期,因此,低蛋白质水平下的苏氨酸需要量高于高蛋白质水平下的苏氨酸需要量,苏氨酸需要量与蛋白质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维生素B6对1~21日龄雄性北京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而探讨1~21日龄北京鸭维生素B6需要量。试验设7个维生素B6添加水平(0、0.66、1.32、1.98、2.64、3.30、3.96 mg/kg),维生素B6添加形式为盐酸吡哆醇。336只1日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7组,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6只,饲养至21日龄。试验结果表明,维生素B6缺乏会显著抑制肉鸭生长,随维生素B6添加水平升高,北京鸭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而采食量和料重比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以日增重为评价指标,依据折线模型,1~21日龄北京鸭维生素B6适宜添加量为1.24 mg/kg。当考虑到基础日粮中维生素B6含量时,1~21日龄北京鸭维生素B6总需要量为3.17 mg/kg。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出壳至14日龄北京鸭对苏氨酸需要量。试验1采用苏氨酸含量分别0.78%、0.84%、0.90%、0.96%和1.02%的生产用玉米-豆粕型饲粮(苏氨酸含量实测值分别为:0.74%、0.83%、0.88%、0.92%和1.00%)。试验2在玉米-豆粕型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1种晶体氨基酸,使饲粮中苏氨酸的含量分别为0.60%、0.70%、0.80%、0.90%、1.00%和1.10%(苏氨酸含量实测值分别为0.60%、0.75%、0.89%、0.95%、1.01%和1.09%)。两个试验的北京鸭均采用笼养,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笼)6只。以重复为单位,每周记录试鸭的增重和耗料量。14日龄,试验鸭进行屠宰采样分别收集胸肌、回肠消化物和血清,测定其胸肌率、粘蛋白分泌和血清指标。在两个试验中,根据二次折线回归模型,获得14日龄北京鸭体重和出壳至14日龄增重对苏氨酸的需要量(以饲粮苏氨酸含量表示)十分相似,分别为0.87%和0.86%。由二次折线回归模型分析其他指标的结果发现,北京鸭苏氨酸的需要量大小顺序分别为:粗粘蛋白分泌量胸肌率血清免疫活性。综合上述结果,根据二次折线回归模型获得北京鸭出壳至14日龄苏氨酸需要量为0.81%~1.00%,其中饲粮0.81%苏氨酸可使北京鸭获得最大的饲粮采食量,1.00%苏氨酸获得最高的血清Rb L100活性。由二次曲线模型回归分析获得北京鸭出壳至14日龄苏氨酸需要量为0.90%~0.98%,其中饲粮0.90%苏氨酸获得干物质摄入量为基础的最大粗粘蛋白分泌量,0.98%苏氨酸获得最高料重比。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苏氨酸水平对北京雏鸭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免疫机能和血清激素的影响。选取320只1日龄健康的北京鸭公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各组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实测值分别为0.65%(对照)、0.69%、0.81%、0.88%和0.98%,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雏鸭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照组雏鸭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2)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雏鸭胸肌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照组雏鸭胸肌率显著低于0.69%、0.81%、0.88%水平组(P0.05)。3)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雏鸭法氏囊指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影响不显著(P0.05)。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雏鸭法氏囊重和胸腺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照组雏鸭法氏囊重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对照组雏鸭胸腺重显著低于0.81%、0.88%水平组(P0.05)。4)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雏鸭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0.81%水平组的血清T3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98%水平组(P0.05)。5)苏氨酸需要量分别与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胸肌率呈二次曲线关系,并当三者达到最高值时北京雏鸭的苏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860%、0.852%和0.837%。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苏氨酸可提高雏鸭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核黄素水平对15~42日龄北京鸭生长性能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288只体重相近的15日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核黄素水平为1.38 mg/kg),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3.00、4.00和5.00 mg/kg核黄素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核黄素显著提高了15~42日龄北京鸭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提高了血浆核黄素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血浆谷丙转氨酶活性和甘油三酯含量(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核黄素可显著提高15~42日龄雄性北京鸭的生长性能和血浆核黄素含量。以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和血浆核黄素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折线模型估测15~42日龄雄性北京鸭核黄素需要量为2.24~2.66 mg/kg。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的维生素D3水平(0、400、800、1200、1600、2000、3000 IU/kg)及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0、10、20、30、40、50、75μg/kg)对1~14日龄北京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而探讨1~14日龄北京鸭维生素D3及25-OH-D3需要量.选取1040只体重基本一致、健康的1日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13个处理,每处理8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鸭.结果表明,维生素D形式对1~14日龄北京鸭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和死亡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维生素D水平对1~14日龄北京鸭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但维生素D缺乏组试验鸭无明显缺乏症.以平均日增重为评价指标,依据二次曲线模型和折线模型估测1~14日龄北京鸭维生素D3和25-OH-D3的需要量分别为1849.8 IU/kg(P=0.0206)和38.1μg/kg(P=0.0294).  相似文献   

11.
3个品种鸭的屠宰性能及肌肉营养成分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番鸭、樱桃谷鸭、高邮鸭饲养到70日龄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同时取胸肉和腿肉测定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樱桃谷鸭早期生长速度最快;番鸭是3个鸭品种中肉用性能最好的优质肉鸭,樱桃谷鸭的腿肉比例偏小,高邮鸭的胸、腿肌率均未达到优质肉鸭的要求。番鸭鸭肉中水分含量较高,樱桃谷鸭与高邮鸭鸭肉中脂肪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北京鸭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多态与屠体性状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在发育和成熟的骨骼肌中特异表达,对肌肉具有负调控作用。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的方法,对6周龄北京鸭2个群体(Z2系和Z4系)共200个个体Myostatin基因5’调控区进行SNP分析,并对所发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胴体重、胸肌重、腿肌重、全净膛重、皮脂重、腹脂重、骨架重、胸肌率、腿肌率、皮脂率、腹脂率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发现,A1/A2位点基因型(AA和AB型)对6周龄Z2系和Z4系北京鸭的腹脂重(P<0.05)和胸肌重(P<0.10)有显著影响,因此可以将Myostatin基因作为影响北京鸭Z2系和Z4系腹脂重和胸肌重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3.
在实际生产中,热应激导致猪生长性能降低、免疫力减弱以及肉品质下降,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热应激对猪肠道健康、免疫系统和肉品质的影响规律对指导实际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热应激对猪肠道健康、免疫系统和肉品质的影响及分子机制进行综述,并对改善热应激的可行性措施进行总结,为缓解养猪业中热应激带来的猪生长性能和肉品质下降等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选用体重相近的1日龄雄性北京鸭512只,随机分成8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研究不同生物素水平对1~14日龄北京鸭生长性能的影响,以及进行后期生物素缺乏症的观察。结果表明:提高日粮中生物素水平,1~14日龄北京鸭日采食量和日增重也随之提高(P<0.05),料重比没有改善(P<0.05)。以日增重为衡量指标,通过直线折线模型分析,初步确定生物素适宜添加水平为0.186 mg/kg。北京鸭生物素缺乏症病变依次表现:眼部>羽毛>腿部>肝脏,伴发脂肪肝肾综合症(FLKS)。  相似文献   

15.
菊粉通常是从植物中提取的一种特殊的天然果聚糖类碳水化合物,具有益生作用,可选择性地促进肠道中有益菌增殖,抑制有害菌生长,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作者主要从菊粉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对猪肠道菌群、生长性能、免疫功能、矿物质吸收利用和肉品质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threonine requirement for Pekin ducks in low protein diets by determining the effects of threonine on growth performance,carcass traits,and serum parameters.In total,240 1-day-old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one of five dietary treatments with six replicate cages with eight duck for each treatment according to average body weight.They were fed low protein diets (17.65%) with 0.41%,0.48%,0.55%,0.62% or 0.69% threonine from 1 to 21 days of age,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reonine supplementation in low protein diets improved body weight,weight gain,feed intake,and breast muscle percentage,and reduced the ratio of feed to gain (P<0.01).Threonine supplementation in low protein diets had no influence on thigh muscle percentage,and the activity of ALT and AST,and the contents of TP,ALB,GLB and GLU in serum (P>0.05),but reduced the contents of CHO,TG,HDLC and LDLC in serum (P<0.05).The evaluated threonine requirement in low protein diets based on linear broken-line regression with weight,weight gain,feed intake,ratio of feed to gain,and breast muscle percentage were 0.594%,0.594%,0.595%,0.513% and 0.607%,respectively.In summary,the optimal dietary threonine levels would be 0.607% for Pekin ducks fed low protein diets from 1 to 21 days of age.Although which failed to support equal growth performance to that of high protein diets,it was possible to reduce nitrogen emissions.  相似文献   

17.
马艳华 《中国饲料》2021,1(6):59-62
本研究旨在评估日粮不同氨基酸水平对1~56 d肉鸭生长性能和胴体特征的影响。将平均初始体重为(55.92±0.56)g的800只1日龄肉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各组肉鸭在1~21 d时饲喂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水平分别为0.90%+0.75%+0.70%、1.0%+0.80%+0.80%、1.10%+0.90%+0.85%、1.20%+1.0%+0.95%、1.30%+1.10%+1.0%的日粮,22~56 d时饲喂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水平分别为0.75%+0.65%+0.55%、0.80%+0.70%+0.60%、0.90%+0.75%+0.65%、0.95%+0.80%+0.70%、1.0%+0.85%+0.75%的日粮。结论:T4和T5组较T1和T2组显著提高了21 d肉鸭的体重(P<0.05),T1组1~21 d肉鸭的平均日增重最低(P<0.05),而料重比最高(P<0.05)。T2、T3和T4组肉鸭的胸肌相对重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但日粮氨基酸限量水平对肉鸭胴体重、肝脏、腹脂和腿肌相对重量及肉色、pH、蒸煮损失、系水力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结论:在肉鸭生长早期,随着日粮氨基酸水平的升高,日增重表现为显著升高,但氨基酸水平对肉鸭生长后期的生长性能和胴体特征影响很小。 [关键词]氨基酸|肉鸭|生长性能|胴体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