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泔水成分复杂,包括淘米水、米汤、面汤、剩饭、剩菜、鱼肉残渣以及厨房的其他下脚料。它具有品种成分多,油脂足,营养丰富而全面等优点。据分析,每4公斤浓缩泔水相当于1公斤精料。因此,泔水是喂猪的优质饲料。但由于泔水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油脂、鱼  相似文献   

2.
泔水包括淘米水、米汤、面汤、剩饭、剩菜、鱼肉残渣以及厨房的其它下脚料。它具有品种多,油脂足,营养丰富而全面等优点。据分析,每4千克浓缩泔水相当1千克精料。因此,泔水是喂猪的优质饲料。由于泔水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油脂、鱼肉残渣,易腐败变质,有些泔水中卤...  相似文献   

3.
长久以来,中国农场主习惯用下脚料喂养动物,厨房泔水也被广泛用作动物饲料。而欧盟的新条例严格禁止这种做法,根据欧盟新条例的规定,只有来自健康动物并可适用于人类消费的动物副产品,方可在官方认可的饲料制造公司被加工成动物饲料,欧盟还禁止向毛皮类动物以外的牲畜喂厨房泔水。由于泔水成分复杂,没有统一的卫生标准,所以用厨房泔水喂猪更在被禁止之列。朋友开玩笑地说,新条例对动物饲料的规定可以概括成一句话,“人能吃的,动物才能吃”。泔水就是不能喂猪泔水包括淘米水、米汤、面汤、剩饭剩菜、鱼肉残渣以及厨房下脚料。泔水中有机物含…  相似文献   

4.
1994~1995年,我们在盐城市郊区进行了革胡子鲶成鱼推广养殖和单养的实用技术,主要用泔水喂鲶。养鲶泔水由动、植物残渣以及厨房的其他下脚料等复杂成分组成。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养殖户的大胆实践、精心饲养管理下,鲶鱼的养成率由25%左右提高到70%~80%,亩单产由200公斤上升到750公斤,最高产量的池塘一年养成鱼3~4季,并摸索出一套成功的泔水养鲶技术。 一、池塘要求和准备。泔水单养鲶的池塘以1~4亩为宜,面积不宜太大,太大易造成投饵不均,个体生长悬殊。池塘较为平坦,少淤泥,水质水源良好,蓄水深  相似文献   

5.
泔水喂猪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泔水,又称食物下脚料、潲水等,是餐厅、食品加工企业、屠宰场等产生的剩余物或副产品。现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对泔水喂猪的可行性进行如下探讨。1限制泔水喂猪的因素1.1物理因素由于泔水成分复杂,未经挑选的泔水里面常含塑料袋、方便饭盒、一次性筷子等,这些杂物可  相似文献   

6.
1餐饮泔水的性质和利用现状 1.1餐饮泔水的成分及特性 餐饮泔水包括米和面粉类食品残余、蔬菜、动植物油、肉骨、鱼刺等,主要成分包括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和无机盐等,同时含有一定量的钙、镁、钾、铁等微量元素,含水量占60%~80%。  相似文献   

7.
泔水是喂猪的一种好饲料,但是泔水里含的成分杂,油份也越来越重.我县一养殖户承包了一宾馆食堂的泔水喂猪,由于饲喂不当,发生了多头生猪死亡,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所以养猪户如果要用泔水喂猪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泔水是喂猪的一种好饲料,但是泔水里含的成分杂,油份也越来越重.我县一养殖户承包了一宾馆食堂的泔水喂猪,由于饲喂不当,发生了多头生猪死亡,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所以养猪户如果要用泔水喂猪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泔水是指城市中的宾馆、饭店、餐厅及机关、单位、学校、幼儿园等食堂的剩余饭菜,主要由米饭、馒头、鱼肉、蛋类及蔬菜等组成,其成分复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及副食品生产逐渐富裕,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泔水下乡已成为普遍现象,同时泔水猪(又称垃圾猪)大量涌向市场。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影响农户使用泔水养猪的相关因素,对泔水使用以及生猪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研究.通过大规模分层抽样随机调查数据,利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及OLS模型对农户的相关生产行为进行分析,并用以解决样本选择性偏差问题.研究发现:农户是否使用泔水养殖生猪与农户养殖经验、 养猪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呈正相关关系,与农户生产规模呈负相关关系;农户使用泔水量与农户养猪经验、 是否接受过政府培训以及生产规模呈负相关关系.研究未发现农户使用泔水养猪与生猪死亡率之间具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不同存放时间和温度对泔水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验深入分析了不同处理方法对泔水质量的影响,并对泔水营养成分、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数、有害成分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目前,国内外关于泔水不同处理方法的研究并不多见,对泔水中营养成分、菌落总数等的测定更是少有。本课题把餐饮泔水的存放温度设定为4、17和30℃的环境条件下,测定泔水在0、12、24、48和96h的菌落总数与大肠杆菌数量变化,同时测定泔水的常规营养成分等。结果表明,菌落总数在不同的存放温度条件下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4℃相比,17和30℃的菌落总数较高(P>0.05);在不同的存放温度下,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各组的大肠杆菌总数呈下降趋势,12h后4℃处理急剧上升,24h后显著高于17和30℃处理(P<0.05);在不同存放时间和温度下,泔水中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均较高,但差异不显著;泔水中钙磷含量较高,但两者比例不合理;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和存放温度的升高,泔水中亚硝酸盐含量显著升高(P<0.05)。  相似文献   

12.
泔水喂猪亮起红灯 长久以来,中国农场主习惯用下脚料喂养动物,厨房泔水也被广泛用作动物饲料。而欧盟的新条例严格禁止这种做法,根据欧盟新条例的规定,只有来自健康动物并可适用于人类消费的动物副产品,方可在官方认可的饲料制造公司被加工成动物饲料,欧盟还禁止向毛皮类动物以外的牲畜喂厨房泔水。 由于泔水成分复杂,没有统一的卫生标准,所以用厨房泔水喂猪  相似文献   

13.
“泔水猪”是指直接利用饭店、宾馆、餐厅、食堂产生的餐厨垃圾饲喂的猪。笔者通过对目前平罗县餐厨垃圾产量、处理方式以及利用泔水饲喂动物情况进行调查,提出泔水及“泔水猪”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泔水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菌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泔水的主要成分及菌落总数进行了分析,其主要成分为糖类、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分别为35.12%、25.12%和23.74%,其中非蛋白氮占粗蛋白的55.41%,菌落总数在4.5×1010/g以上。微波(2 450 Hz,900 W)辐照15 m in能杀灭泔水中所有微生物,将选育得到的解脂假丝酵母F6和产朊假丝酵母0233为发酵菌株,对泔水发酵生产蛋白饲料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双菌种(1∶1)发酵30 h后,粗脂肪降解率为30.90%,非蛋白氮转化率为42.25%,为进一步研究泔水转化高蛋白微生物饲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垃圾——泔水的产量与日俱增。泔水即淘米水、米汤、面汤、剩饭剩菜以及其他厨房下脚料。泔水中不仅含有各类细菌、病毒、寄生虫,还含有霉变、腐败的有毒物质。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表明,非洲猪瘟疫情的迅速扩散,除了与生猪长途调运、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防疫条件不达标等有关外,泔水喂猪也是造成疫情扩散的重要原因.因此,禁止泔水喂猪,是当前非洲猪瘟防控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对泔水喂猪现状、存在问题及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关于餐饮泔水资源化、无害化处置的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泔水猪”和餐饮泔水垃圾收运处置的无序管理,在我省长期存在,不仅影响了环境、生态的和谐发展和再生资源的科学利用,而且关系到防疫灭病等公共卫生安全。因此,实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餐饮泔水垃圾、杜绝“泔水猪”刻不容缓。1“泔水猪”及餐饮泔水垃圾传统收集处理的危害性餐饮泔水垃圾一般为餐桌上的剩菜剩饭、菜汤菜汁、动物骨头、鱼刺果皮、废油和厨房处理的动植物下脚料等,如果不进行无害化收集、运输、处理,危害性很大。1.1“泔水猪”的危害性。由于泔水垃圾极富“营养”,是细菌、病毒繁殖的温床,特别是南方的潮湿气候,极易霉变腐烂,…  相似文献   

18.
某些养猪户收购泔水作为喂猪的饲料,然而泔水内含有毒有害物质,长期饲喂泔水有毒有害物质可在猪体内蓄积,致使其肉品质发生变化而成为问题猪肉,影响人们食用安全.所以本文就泔水喂猪问题整顿的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泔水通常是指洗过米或菜的水.现在的泔水是指饭店、食堂和农户吃剩下的饭菜及洗锅洗碗洗菜的水杂合在一起的混合物.因泔水价格低廉,易收集,因而成为某些养猪户的饲料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20.
2018年11月21日,农业农村部通报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排查出非洲猪瘟疫情。为追溯这起非洲猪瘟疫情的来源,怀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从生猪调运、饲料、泔水、生物安全等风险因素入手,结合流行病学关联养殖场血清以及饲料、泔水、关联屠宰场环境及冻库冷冻猪肉产品等样品的实验室检测,综合分析非洲猪瘟传播的可能途径。调查结果显示:疫情猪场2018年10月曾使用收购的泔水喂养生猪;泔水、冷冻猪肉产品非洲猪瘟病毒(ASFV)核酸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9%(3/348)、25.6%(10/39),而血清和饲料样品全为阴性;在冻库、餐饮机构和销售终端检出ASFV核酸阳性样品,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6.7%、1.8%、7.7%。调查分析显示,该疫情猪场的泔水饲喂时间、发病时间与ASFV自然感染的潜伏期相符,且与泔水有关联的某物流公司冻库猪肉被产品检测出ASFV核酸阳性。综上表明,泔水喂养引起该非洲猪瘟疫情的可能性最大。依据调查结果,采取严格生猪及其产品移动监管,强化落实禁止泔水饲喂政策,加强生物安全管理等一系列防控措施,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