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提高家兔繁殖力,使用不同剂量的FSH对家兔进行了超数排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剂量FSH处理母兔的平均排卵点数与平均卵泡发育数显著(P〈0.05)高于低剂量FSH组,两种处理方法的平均卵泡囊肿数与平均卵泡数则差异不显著(P〉0.05)。家兔早期胚胎发育观察结果表明:母兔交配后24h采胚所获取的胚胎大多处于1细胞期,交配后30h胚胎多处于2细胞期,交配后35h胚胎多处于4细胞期。采用52IU FSH进行超数排卵处理,对家兔的胚胎发育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用促性腺激素 FSH(280IU 和340IU)、PMSG(1000IU)对海门山羊进行超数排卵处理,并比较它们的超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用280IU 的 FSH 超排,排卵数平均为7.5±4.6;用340IU 的 FSH 超排,排卵数平均为8.6±6.2;用 PMSG 超排,排卵数平均为5.5.FSH 处理超排效果比 PMSG 处理效果好。FSH 组的两种剂量间的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卵巢对激素的反应比较明显,卵泡多,卵巢体积增大.经观察,胚胎发育在发情配种后的第3天,以单细胞受精卵到2细胞阶段的胚胎趋多;第4天,以4—8细胞阶段的胚胎趋多;第5天,以16—32细胞阶段趋多;第6天,发育到桑椹胚;第7—8天,以囊胚趋多。这一结果,为海门山羊今后进行胚胎工程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兽医学报》2017,(2):335-344
通过检测鼠早期胚胎内过氧化物酶体数量及过氧化物酶体中抗氧化酶基因表达水平,以探讨活性氧对鼠胚胎2-细胞期过氧化物酶体数量的变化及过氧化物酶体中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n-SOD、GPX-1和GPX-4目的基因在鼠胚胎4-细胞期表达量最高;CAT和GPX-2目的基因在卵母细胞表达量最高;Cu/Zn-SOD目的基因在2-细胞期表达量最高;GPX-3目的基因在卵母细胞、1-细胞、2-细胞和4-细胞期间表达无明显差异。H2O2处理组中PMP-20、Cu/Zn-SOD、Mn-SOD和GPX-3基因表达量较高,GPX-2基因表达量较低,而GPX-4基因在体外培养组中表达量最高,GPX-1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变化,CAT基因没有表达。由此可知,不同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在鼠早期胚胎发育的不同时期有所不同,Mn-SOD、GPX-1和GPX-4基因表达量随着胚胎的发育不断增高,而过氧化物酶体数量同时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家兔繁殖力,使用不同剂量的FSH对家兔进行了超数排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剂量FSH处理母兔的平均排卵点数与平均卵泡发育数显著(P<0.05)高于低剂量FSH组,两种处理方法的平均卵泡囊肿数与平均卵泡数则差异不显著(P>0.05).家兔早期胚胎发育观察结果表明:母兔交配后24 h采胚所获取的胚胎大多处于1细胞期...  相似文献   

5.
旨在探究自噬调节因子Atg5和Beclin1在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及胚胎的不同生产方式对两种因子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将6~8周龄雌性小鼠进行超数排卵,分为2组,一组收集小鼠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处理后进行体外培养;另一组超排小鼠与公鼠1:1合笼,第2天收集小鼠受精卵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在2细胞期、4~8细胞期、桑葚胚期和囊胚期收集不同阶段小鼠孤雌激活胚胎和自然受精胚胎。提取RNA和蛋白,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自噬关键因子Atg5和Beclin1的表达,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tg5和Beclin1在小鼠囊胚中的表达定位。结果显示,小鼠自然受精和孤雌激活胚胎在发育各时期均可表达Atg5和Beclin1,表达量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呈现出较高的水平,其中二者的表达在小鼠自然受精胚胎中从2细胞期起逐渐降低,而在孤雌激活胚胎的4~8细胞阶段表达量最高,与同期自然受精胚胎差异极显著(P<0.01);从4细胞期开始,各时期孤雌激活胚胎中Atg5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自然受精胚胎,差异极显著(P<0.01);在囊胚中,滋养层细胞和内细胞团中均可检测到Atg5和Beclin1蛋白的荧光,但内细胞团中的荧光强度高于滋养层细胞,且Beclin1蛋白在孤雌激活胚胎囊胚内细胞团中荧光强度高于自然受精胚胎。自噬关键因子Atg5和Beclin1在不同来源小鼠胚胎早期发育各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提示自噬对早期胚胎发育的调控作用与胚胎的生产方式存在一定关联,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细胞自噬参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的生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5,(5):84-87
为了研究RAD18基因在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试验以体外培养的FVB小鼠胚胎为材料,采用定量RT-PCR及免疫荧光技术分析RAD18基因在小鼠胚胎中的表达水平。qRT-PCR结果表明,RAD18基因在小鼠植入前各时期胚胎中均有表达,其中与1-细胞期胚胎相比,其在2-细胞、8-细胞期胚胎中表达水平较高(P0.01),在桑葚期和囊胚期胚胎中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结果表明RAD18蛋白在在小鼠植入前各时期胚胎中均有表达。说明RAD18基因在小鼠植入前胚胎中均有表达,推测其与小鼠胚胎的早期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氮合酶在猪早期胚胎发育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探究了一氧化氮(NO)在猪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的规律。应用RT-PCR方法将猪各发育阶段的早期胚胎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进行检测,然后对产物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iNOS在猪早期胚胎发育的整个过程中都有表达,其相对表达量随着胚胎发育进程呈现上升的趋势,在桑葚/囊胚阶段达到最高;eNOS仅仅是在2-细胞期和4-细胞期有表达,其相对表达量在2~4-细胞期间的差异不明显;在猪2~4-细胞胚胎发育过程中,iNOS的相对表达量高于eNOS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在猪早期胚胎发育中NO的产量主要由iNOS调节。  相似文献   

8.
SD大鼠超数排卵及早期胚胎体内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0只雌鼠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PMSG hCG处理组,第2组为LHRH-A2处理组,第3组为自然发情组;于处理大鼠见栓后第0.5天至第5天从输卵管或子宫中回收胚胎。结果表明,第2组每只大鼠平均回收胚胎10.07枚±3.81枚,优于第1组(平均回收8.71枚±1.13枚胚胎),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个超排处理组的回收胚胎数均明显高于自然发情配种组(平均回收胚胎6.27枚±3.23枚,P>0.05)。自然发情大鼠在见栓后0.5 d~1 d,1 d~1.5 d,1.5 d~2 d,2 d~2.5 d,2.5 d~3 d,3 d~3.5 d和3.5 d~4.5 d,胚胎分别发育到1-细胞期,1-细胞至2-细胞期,2-细胞期,2-细胞至4-细胞期,4-细胞至8-细胞期,8-细胞期,桑椹胚和囊胚期;自然发情与超排处理的SD大鼠,其早期胚胎发育阶段与进入子宫的时间不尽相同。自然发情大鼠的胚胎多在近桑椹胚期进入子宫,而超排大鼠在8-细胞期即已进入子宫。该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旨在探讨初次卵裂时间对猪孤雌胚胎发育潜能及其基因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本试验从健康母猪卵巢上抽取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将猪孤雌激活胚胎分为早期卵裂组(16~22 h)与晚期卵裂组(26~32 h)统计比较卵裂率和囊胚率,并对囊胚的多能性相关基因Oct4、Sox2、Klf4等和凋亡相关基因Bcl-xlBaxCaspase-3的相对表达水平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猪孤雌激活胚胎在16~22 h发生卵裂的为50%~60%,而26 h之后发生卵裂的不到20%,在18 h前完成第一次卵裂的胚胎囊胚发育率为79%,42 h后发生初次卵裂的胚胎无法发育至囊胚期。猪孤雌激活胚胎早期卵裂组的囊胚发育率显著高于晚期卵裂组(P<0.05)。早期卵裂组囊胚的Oct4、NanogSox2、Klf4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晚期卵裂组(P<0.05),Oct4、Sox2、Klf4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晚期卵裂组(P<0.01),BaxCaspase-3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低于晚期卵裂组(P<0.01),而Bcl-xl作为保护因子其表达量相对于晚期卵裂胚胎(26~32 h)显著上调(P<0.05)。结果显示,初次卵裂时间较早的猪孤雌激活胚胎发育潜能显著高于较晚卵裂胚胎,其囊胚多能性相关基因表达上调,凋亡相关基因表达下调,卵裂时间可作为鉴定猪孤雌激活胚胎发育潜力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分析KDM2B在小鼠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中的表达规律,为KDM2B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奠定基础。选择20只6~8周龄小鼠为试验动物,收集GV期、MⅡ期卵母细胞、2-细胞、4-细胞、8-细胞、囊胚各阶段胚胎,根据GenBank上已公布的小鼠(Mus musculus)KDM2B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KDM2B在胚胎各阶段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定位KDM2B蛋白在胚胎各阶段的分布。结果显示,GV期卵母细胞KDM2B 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MⅡ期(P<0.01);在2-细胞、4-细胞和8-细胞mRNA表达量较低,囊胚期其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KDM2B在GV期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中,MⅡ期卵母细胞核中的荧光信号极显著减弱(P<0.01),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KDM2B蛋白在2-细胞、4-细胞、8-细胞胚胎中均不表达,囊胚期重新表达于细胞核。综上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KDM2B在小鼠卵母细胞及胚胎细胞中的时空及时序表达模式,关于KDM2B参与调控减数分裂与胚胎发育过程具体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carboxyethylgermanium sesquioxide,Ge-132)对牛孤雌激活后胚胎发育率、胚胎细胞数、早期胚胎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及胚胎内相关凋亡基因的影响。在牛早期胚胎体外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Ge-132(0、10、100和200 μg/mL),观察其对牛体外孤雌激活胚胎发育的影响;应用Hoechst对孤雌激活后第8天胚胎进行染色后制作装片,在显微镜下对细胞进行计数;用DCFH-DA染色检测早期胚胎内ROS水平,并用Image J测量荧光强度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RT-PCR对胚胎内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ax、Bcl-xl和Survivin)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0 μg/mL Ge-132处理组胚胎率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可降低1细胞期的ROS水平;10 μg/mL Ge-132处理组较对照组早期胚胎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通过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转录水平发现,与对照组相比,10 μg/mL Ge-132处理组胚胎促凋亡基因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抑制细胞凋亡基因Surviv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在早期胚胎培养基中添加10 μg/mL Ge-132可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减少胚胎中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从而提高孤雌激活后牛胚胎的发育潜能。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FSH剂量对陇东黑山羊的超排效果,对宁波生产的FSH设计了150 IU、160 IU、170 IU、180 IU和190 IU5个剂量组,进行超数排卵处理,收回胚胎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FSH超排总剂量180 IU,平均每只羊回收的总胚胎数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它4个剂量组,可用胚胎数量极显著高于另外4个剂量组...  相似文献   

13.
将40只体重相近、健康的空怀母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用4种方法对家兔进行超数排卵处理。第1组用FSH多次等量注射;第2组用FSH(PVP缓释)一次注射;第3组用PMSG一次肌肉注射;第4组用PMSG+FSH,PMSG一次肌肉注射,FSH多次等量注射。试验结果表明:4种处理都获得了显著的超排效果,4种处理家兔超数排卵的效果差异极显著,所获得的平均排卵数和平均可用胚胎数分别为188.7,82.3;170.6,72.8;176.6,71.3;174.9,74.9。  相似文献   

14.
旨在探讨初次卵裂时间对猪孤雌胚胎发育潜能及其基因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本试验从健康母猪卵巢上抽取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将猪孤雌激活胚胎分为早期卵裂组(16~22 h)与晚期卵裂组(26~32 h)统计比较卵裂率和囊胚率,并对囊胚的多能性相关基因Oct4、Sox2、Klf4等和凋亡相关基因Bcl-xl、Bax、Caspase-3的相对表达水平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猪孤雌激活胚胎在16~22 h发生卵裂的为50%~60%,而26 h之后发生卵裂的不到20%,在18 h前完成第一次卵裂的胚胎囊胚发育率为79%,42 h后发生初次卵裂的胚胎无法发育至囊胚期。猪孤雌激活胚胎早期卵裂组的囊胚发育率显著高于晚期卵裂组(P0.05)。早期卵裂组囊胚的Oct4、Nanog、Sox2、Klf4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晚期卵裂组(P0.05),Oct4、Sox2、Klf4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晚期卵裂组(P0.01),Bax和Caspase-3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低于晚期卵裂组(P0.01),而Bcl-xl作为保护因子其表达量相对于晚期卵裂胚胎(26~32 h)显著上调(P0.05)。结果显示,初次卵裂时间较早的猪孤雌激活胚胎发育潜能显著高于较晚卵裂胚胎,其囊胚多能性相关基因表达上调,凋亡相关基因表达下调,卵裂时间可作为鉴定猪孤雌激活胚胎发育潜力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兽医学报》2015,(9):1529-1534
本试验旨在研究热休克蛋白70-9B(heat shock 70 000protein-9B,HSPA9B)在牦牛早期体外受精胚胎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关系。在正常生理条件下,采集青海高原牦牛卵巢,捡取质量良好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oocyte complexes,COCs),进行体外受精和体外培养,采取实时荧光定量(RT-q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SPA9B在不同时期体外受精胚胎中的表达差异及其蛋白分布。实时荧光定量结果表明,HSPA9B在2~4细胞期胚胎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在桑椹胚和囊胚中的6.693 4、5.227 4倍,HSPA9B在4~8细胞期胚胎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在2~4细胞期胚胎、桑椹胚和囊胚中的1.136 8、9.089 7和5.937 2倍。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在2~4细胞期胚胎、4~8细胞期胚胎和桑椹胚中,胞核HSPA9B的相对表达量较胞质弱,在囊胚中胞核HSPA9B的相对表达量较胞质强。由此得出结论:通过基因水平研究,发现HSPA9B在牦牛早期各时期的体外受精胚胎中存在表达差异,HSPA9B在2~4、4~8细胞期胚胎中的相对表达量与其在桑椹胚和囊胚中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性极显著(P0.01),提示:可能是HSPA9B在胚胎早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蛋白水平研究,发现HSPA9B在2~4细胞期胚胎、4~8细胞期胚胎和桑椹胚中,胞核HSPA9B的表达量较胞质的表达弱,在囊胚中胞核HSPA9B的表达量较胞质的表达强,结果表明,在体外培养的环境应激条件下,牦牛体外受精胚胎发育至囊胚时,HSPA9B蛋白的分布可能发生了移位。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母源基因在绵羊卵母细胞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运用Real-time PCR技术研究4种母源基因:Gdf9(生长分化因子9)、Zar1(合子阻泄因子)、Mater(胚胎必要的母体抗原)及Dnmt1(DNA甲基化转移酶1)的mRNAs在绵羊GV期卵母细胞,24h成熟卵母细胞,2-细胞、4-细胞、8-细胞、16-细胞胚胎以及囊胚中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GV期卵中Zar1、Mater、Gdf9以及Dnmt1m RNA相对含量最高(P<0.05);从2-细胞胚胎开始,4种基因的mRNA相对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基因mRNA的含量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母细胞和胚胎中存在动态变化,这对卵子生长和胚胎发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carboxyethylgermanium sesquioxide,Ge-132)对牛孤雌激活后胚胎发育率、胚胎细胞数、早期胚胎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及胚胎内相关凋亡基因的影响。在牛早期胚胎体外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Ge-132(0、10、100和200μg/mL),观察其对牛体外孤雌激活胚胎发育的影响;应用Hoechst对孤雌激活后第8天胚胎进行染色后制作装片,在显微镜下对细胞进行计数;用DCFH-DA染色检测早期胚胎内ROS水平,并用Image J测量荧光强度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RT-PCR对胚胎内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ax、Bcl-xl和Survivin)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0μg/mL Ge-132处理组胚胎率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可降低1细胞期的ROS水平;10μg/mL Ge-132处理组较对照组早期胚胎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通过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转录水平发现,与对照组相比,10μg/mL Ge-132处理组胚胎促凋亡基因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抑制细胞凋亡基因Surviv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在早期胚胎培养基中添加10μg/mL Ge-132可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减少胚胎中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从而提高孤雌激活后牛胚胎的发育潜能。  相似文献   

18.
韩梅 《兽医导刊》2020,(4):201-201
目的:确定不同剂量PMSG对小白鼠的实际超排效果所产生的影响,在实验的过程中配合HCG共同进行实验。方法选取40只小白鼠,将其平均分为四个小组。每一组PMSG与HCG注射剂量大约5IU+5IU,5IU+10IU,10IU+5IU,10IU+10IU,其中注射的时间要注意间隔48小时左右,对排出卵母的细胞数量进行客观比较。结果试验三组小鼠排出卵母的细胞平均数大约是57.1枚,与试验1组以及试验2组相比要明显的较高,其他的三组则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同时,左右排卵的实际排卵数也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这也表明这些小白鼠的超排最佳激素剂量大约是10IU PMSG+5IU HCG。但是如果想要获得更加优良的超排效果,还要注意相对全面的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白绒山羊超数排卵及鲜胚移植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次试验以 1 3 8IU、1 5 0IU、1 62IU三种剂量FSH ,在供体羊发情的第 1 5、1 6、1 7天开始超排 ,3 4只供体的超排结果如下 :排卵点平均为 1 3 1 4± 6.70 ;胚胎回收平均为 1 2 .5 6± 6.3 0枚 ;可用胚胎平均为1 0 .2 4± 6.1 4枚。第 1 6、1 7天起 ,剂量为 1 5 0IU组的超排效果最好 ,但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将 2 69枚胚胎移植到 2 4 9只受体 ,妊娠率为 70 2 8% ;产羔率为 67 0 6% ;共产 1 78只羔羊 ,受体羊与供体羊发情同期化程度、黄体质量、胚龄等因素对妊娠率影响较大 ,但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用氯前列烯醇诱导发情不影响受体妊娠率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母源基因在绵羊卵母细胞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运用Real-time PCR技术研究4种母源基因:Gdf9(生长分化因子9)、Zar1(合子阻泄因子)、Mater(胚胎必要的母体抗原)及Dnmt1(DNA甲基化转移酶1)的mRNAs在绵羊GV期卵母细胞,24h成熟卵母细胞,2-细胞、4-细胞、8-细胞、16-细胞胚胎以及囊胚中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GV期卵中Zar1、Mater、Gdf9以及Dnmt1m RNA相对含量最高(P0.05);从2-细胞胚胎开始,4种基因的mRNA相对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基因mRNA的含量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母细胞和胚胎中存在动态变化,这对卵子生长和胚胎发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