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探讨东北地区封闭式保育猪舍内有害气体的分布规律及对仔猪健康的影响。选取辽宁省某一猪场内保育猪舍进行研究,该猪舍饲养着3 000头21日龄5.6 kg的断奶仔猪,饲养密度为0.35m3/头,研究于2021年3月—2021年4月对舍内温度、相对湿度以及氨气(NH3)、硫化氢(H2S)和一氧化碳(CO)浓度进行为期5周的监测研究,并统计分析了舍内前部和后部栏位猪只的健康指标。结果表明:现代化封闭式保育舍内NH3、H2S和CO气体浓度均符合《规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规定,日内呈现周期性变化,NH3、CO白天浓度均低于夜间;舍内前部水平位置NH3浓度低于中、后部区域(P<0.05);垂直高度各气体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而不同周次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NH3和H2S浓度随周次的增加而增加,CO浓度则反之;在温湿度与各气体的相关分析中,湿度与NH3和C...  相似文献   

2.
旨在探究冬季猪舍内有害气体、颗粒物和微生物气溶胶的分布规律,为猪场制定有效的环境调控措施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本试验在江苏省盐城市某封闭式哺乳母猪舍进行,舍内设立5个监测点(前、中、后、南、北),高度设为距离地面1.0 m处,每30 min自动记录舍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于每天6:00、10:00、14:00和18:00测定舍内风速、气体(NH3,H2S和CO2)、不同粒径颗粒物(PM10、PM2.5、PM1和PM0.3)和微生物气溶胶(细菌、真菌和大肠杆菌气溶胶)浓度,每天监测4次,连续监测7 d。结果表明,哺乳母猪舍内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为23.2℃和71.8%。舍内平均风速为0.36 m/s,显著低于舍外(1.79 m/s)。舍内NH3、H2S和CO2平均浓度为5.50、0.27和2 214 mg/m3,舍内后部的NH3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DTS设备对育肥猪猪舍的除臭效果和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80头(公母各半)健康、约4月龄的“杜×长×大”猪,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栏10只猪。试验猪舍安装并使用QM-5000DTS设备,对照组未安装。结果表明:DTS设备运行使用70 d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猪舍内臭气、氨气浓度降低(P<0.05),舍内臭氧浓度平均为0.130 mg/m3;试验组育肥猪末重、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提高(P<0.05),耗料增重比降低(P<0.05);试验组育肥猪IgM、IgG提高(P<0.05)。综上,DTS设备的使用可以改善育肥猪舍内环境参数和育肥猪的生产性能、抗病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给寒冷地区密闭圆形猪舍提供内环境控制策略,试验以地处寒冷地区的张家口市某在建密闭圆形猪舍为研究对象,通过ANSYS FLUENT软件搭建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仿真模型,利用CFD模型计算猪舍在最低通风量标准条件下舍内污染气体质量浓度与风速分布,研究通风量对舍内污染气体质量浓度的影响;利用TRNSYS 17软件搭建猪舍温控仿真模型,以月舍温、月舒适时间占比和月暖通不保证率为评价指标,研究非供热策略、供热策略和调整养殖密度策略下猪舍全年通风量对舍内环境温度与舒适性的影响,筛选较为合适的猪舍全年温控策略,并对最适温控策略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圆形猪舍内每60°布置一组送、排风侧立管的“上送侧排”通风方案中,污染气体浓度随通风量增大而降低;在全年最低通风量[0.35 m3/(h·kg)]标准条件下,养殖区域猪只背部高度平面的平均风速为0.3 m/s,猪只呼吸高度平面NH3、H2S、CO2质量浓度最大值分别为1.02,0.021,525 mg...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转Bt玉米对育肥五指山猪生长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取6月龄遗传背景相近、初始体重(29.83±1.67)kg、健康育肥五指山猪32头,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分别饲喂转Bt玉米(试验组)和非转基因玉米(对照组)日粮。试验为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组的末重、日增重、采食量及料重比均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两组总能、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间都未达到显著差异的水平(P0.05)。综合认为,转Bt玉米对育肥五指山猪的生长性能及养分消化率未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微量元素是动物机体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研究利用酵母硒、蛋白锌、蛋白铁、蛋白铜等螯合物,对杜花二元杂育肥猪的生长性能、胴体及肉质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及肉质性能指标上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具有日增重高、料重比低、肌内脂肪含量高、肉色评分高的优势;在养分表观消化率指标上,试验组的粗蛋白和钙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现出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本研究建议,在杜花育肥猪的日粮结构中,利用微量元素螯合物替代无机形式微量元素,以提高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和提高生长性能、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益生菌制剂对生长后期育肥猪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出栏前60天左右育肥猪54头,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 g/kg的益生菌制剂A(枯草芽孢杆菌数为1×10~7cfu/kg),试验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 g/kg的益生菌制剂B(乳酸菌数为1×108cfu/kg、枯草芽孢杆菌数为1×10~(10)cfu/kg、酵母菌数为1×10~(10)cfu/kg)。测定各组生长后期育肥猪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预试期5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间,试验1组和试验2组育肥猪在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 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粗蛋白和钙的表观消化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 05)。说明在本试验中,益生菌制剂对生长后期育肥猪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作用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益生菌(复合益生菌制剂)对杜陆二元杂育肥猪的生长性能、腹泻率、毛色、养分表观消化率和饲料通过消化道时长的影响。选取248头约210日龄、体质量接近和身体状况良好的杜陆二元杂育肥猪(♀陆川猪×♂杜洛克猪),按体质量相近和公母各半的原则,分为2个处理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个重复,其中试验组120头猪,对照组128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的同时添加0.10%复合益生菌制剂,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试验组较对照组日均增质量提高5.79%(P0.05),料肉比降低5.88%(P0.05);腹泻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较对照组低0.71%;试验组猪群毛色和肠道健康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磷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粗蛋白和钙的消化率略高于对照组(P0.05);益生菌对饲料通过消化道时长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猪群饲料完全通过消化道均需要48.58 h。  相似文献   

9.
靳洁 《饲料研究》2023,(9):29-33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192头“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为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0、200、400 mg/kg木聚糖酶。试验期5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7.37%、13.17%、15.88%(P<0.05),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了5.40%、10.39%、13.03%(P<0.05),料重比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200 mg/kg组、400 mg/kg组育肥猪的胴体重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育肥猪的屠宰率显著提高(P<0.05);200 mg/kg组、400 mg/kg组猪背最长肌的肌内脂肪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育肥猪背最长肌剪切力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育肥猪血清中尿素氮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200 mg/kg组、400 mg/kg组育肥猪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400 mg/kg组育肥猪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育肥猪血清中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养殖利润分别提高19.94、32.24、36.19元/头。研究表明,木聚糖酶可以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建议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400 mg/kg木聚糖酶。  相似文献   

10.
为了缓解冬季密闭舍内保温和通风的矛盾,试验对安装在育雏舍的热回收通风系统的通风效果及热回收性能进行了评价,试验组采用热回收通风系统,对照组采用负压通风系统。通过测定舍内不同位置、不同时刻的温度、湿度、有害气体NH3和CO2浓度、热回收系统性能,分析这两种通风模式下舍内环境状况,探究热回收通风系统的性能及冬季在育雏舍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舍内日平均温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日平均湿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在短时间内温度和湿度均波动较大,不利于雏鸡生长。在鸡舍垂直方向上,两组均呈现上层温度显著高于下层、上层湿度显著低于下层的规律(P<0.05),但试验组上下层温度差和湿度差小于对照组。试验组在水平方向上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幅度较小,而对照组的变化幅度较大;两组温度西侧显著高于东侧(P<0.05),湿度西侧显著低于东侧(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平均NH3浓度显著降低0.4 mg/m3(P<0.05),平均CO2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果寡糖、复合益生菌制剂及两者组合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直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560头65日龄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8头猪(公、母各半)。5组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金霉素组(基础日粮+0.1%金霉素)、果寡糖组(基础日粮+0.1%的果寡糖)、复合益生菌组(基础日粮+0.02%的复合益生菌)和合生元组(基础日粮+0.1%果寡糖+0.02%复合益生菌)。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果寡糖组、复合益生菌组和合生元组的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有机物和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果寡糖组、复合益生菌组和合生元组的直肠细菌多样性高于对照组和金霉素组;在属水平上Streptococcus、Ruminococcaceae和Lactobacillus是育肥猪直肠的主要优势细菌群;Blautia、Ruminococcus gauvreauii group、Catenibacterium和Coprococcus 3与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粗纤维表观消化率、粗灰分表观消化率、有机物表观消化率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为显著负相关;Ruminococcaceae UCG-002、Eubacterium coprostanoligenes group、Ruminococcaceae UCG-010、Rikenellaceae RC9 gut group与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粗纤维表观消化率、粗灰分表观消化率、有机物表观消化率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为显著正相关。综上,果寡糖组和合生元组能改善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12.
旨在探讨微生态制剂对猪舍氨气的去除效果及其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在选取1栋猪舍(NO.1)开展验证试验的基础上,另选用1栋猪舍(NO.2)的育肥猪作为试验组,猪只基础日粮中添加5‰的益唯康和2.5%的瑞尔康,同时,采用喷洒和泼洒的方式,利用瑞尔加喷洒液对猪只体表和猪舍内各区域进行除臭,试验周期60 d;对照组猪舍(NO.3)中的育肥猪饲喂基础日粮,猪粪及猪舍内区域不用除臭剂进行处理,试验周期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3天试验组猪舍的氨气浓度降至5.6 mg/kg,去除率达到70.05%;试验期间试验组猪只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23.79%,日耗料量增加了4.45%,存活率高于对照组2个百分点,但料肉比降低了15.83%。综上提示,饲喂和喷洒微生态制剂能够有效去除猪舍氨气,并能提高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多营养源饲粮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肉品质的影响,探索使用非常规饲料原料配制饲粮的可能性。试验选取日龄相近、体重在(41.06±1.43)kg的"杜长大"生长猪48头,随机分配到2个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对照组)和多营养源饲粮(试验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生长阶段试验期为42 d,育肥阶段待猪体重达120 kg时,每个组选择5头猪进行屠宰并测定肉品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试验猪平均日采食量提高了7.76%(P0.05),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和能量摄入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钙、磷、能量、粗蛋白质、粗灰分和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多营养源饲粮显著提高了试验猪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活性(P0.05),但对其余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多营养源饲粮对猪肉品质及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饲喂以非常规饲料原料为主的多营养源饲粮降低了生长育肥猪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但对其生长性能和肉品质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水合硅铝酸钠钙(HSCAS)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48.0±10.0)kg的健康"杜×长×大"生长猪45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5%和2.50%HSCAS的饲粮。试验期为70d,分为48~80kg(前期)和81~110kg(后期)2阶段进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25%HSCAS对猪生长性能、血清尿素氮(UN)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后期粗蛋白质(CP)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50%HSCAS显著提高了后期和全期的料重比(P<0.05),显著提高了血清UN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后期生长育肥猪CP、粗灰分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0.25%HSCAS对生长育肥猪的生长和健康无明显影响,但添加量达到2.50%可显著降低其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选用健康、体重25kg左右的荣×大×杜杂交猪60头,随机分到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每圈为1个重复,研究添加牛至油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100g/t的牛至油,测定猪的生产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在生长猪日粮中添加100g/t的牛至油具有改善猪只生产性能、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的趋势,可降低单位增重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根据猪舍结构形式不同,分别设计试验组A、对照组B、对照组C、对照组D,结合快速育肥猪技术、母猪繁育技术、猪疾病防控技术,对繁育母猪和育肥猪分别进行饲养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A的繁育母猪生产水平和育肥猪生产性能都明显高于对照组B、C、D,差异显著(P0.05),尤其是试验组A,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差异极显著(P0.01)。为此大力推广友好型生猪养殖集成技术,是发展绿色、环保、无公害、友好型生猪生产的有效途径,对养猪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固态发酵醋糟饲料(SFVD)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指标及粪便中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的影响。选择体况相近[(59.04±0.33)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60头,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150 mg/kg土霉素钙,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5%的SFVD。预试期6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基础饲粮中添加5%的SFVD对育肥猪平均日采食量(ADFI)具有一定的促进趋势(P=0.056);显著降低了育肥猪饲粮中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有机物(OM)和总能(GE)的表观消化率(P<0.05),对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有一定的促进趋势(P=0.052);显著提高了育肥猪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和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也呈现出一定的升高趋势(P=0.055和P=0.077);显著提高了育肥猪粪便中丙酸含量(P<0.05),粪便中甲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也呈现出一定的升高趋势(P=0.071和P=0.054)。由此可见,基础饲粮中添加5%的SFVD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及免疫性能的提高具有潜在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复合益生菌制剂在杜花二元杂育肥猪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3种不同益生菌制剂对杜花二元杂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腹泻率的影响。选取800头80日龄左右,健康状况良好、体况相近的杜花二元杂育肥猪(♂杜洛克猪×♀广东小耳花猪),按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同时分别添加不同复合益生菌制剂,其中试验组A添加半固态发酵制剂,试验组B添加液态发酵液制剂,试验组C添加固态粉制剂,饲养试验全期共5个月。结果表明:①试验全期,各试验组相比对照组,试验组A总采食量提高2.68%,日均增重降低3.85%(P0.05),料重比升高2.76%(P0.05);试验组B总采食量降低0.14%,日均增重提高5.77%(P0.05),料重比降低4.29%(P0.05);试验组C总采食量降低5.78%,日均增重提高1.92%(P0.05),料重比降低7.06%(P0.05);②试验组A全期对蛋白、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均不同程度低于对照组,而试验组B、C对各养分表观消化率均有提高的趋势,尤其在大猪阶段对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③各试验组猪群的粪便评分与腹泻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A效果最佳(P0.05)。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酿酒酵母和芽孢杆菌对育肥猪养分表观消化率、肠道形态结构和肠道免疫的影响。选取72头体重(62.50±0.83)kg的"杜×长×大"育肥猪,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酿酒酵母组饲喂基础饲粮+0.5 g/kg活性干酵母制剂(酵母菌活菌数1.0×1010CFU/kg),芽孢杆菌组饲喂基础饲粮+0.1 g/kg芽孢杆菌制剂(芽孢杆菌活菌数1.0×109CFU/kg)。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芽孢杆菌组育肥猪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酿酒酵母组钙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酿酒酵母组育肥猪空肠隐窝深度极显著降低(P0.01),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极显著提高(P0.01);3)与对照组相比,芽孢杆菌组育肥猪空肠和回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 A)含量均极显著上升(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酿酒酵母和芽孢杆菌均可改善育肥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其中酿酒酵母对育肥猪肠道形态结构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而芽孢杆菌可提高肠道中的SIg A含量,提高肠道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20.
低蛋白日粮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低蛋白日粮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初始体重为70kg的杜×大×长三元猪80头,采用单因子设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中日粮按照NRC(1998)营养需要量推荐配制,试验组在NRC推荐的日粮粗蛋白水平上降低3.1个百分点。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增加了85g,提高幅度为10.88%(P0.01);试验组料肉比比对照组降低了12.11%(P0.01);试验组单位增重成本比对照组节约了1.09元/kg(P0.01)。试验结果还表明:试验组氨基酸消化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赖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蛋氨酸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粗脂肪和粗蛋白的消化率极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而血清尿素氮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从各指标的趋势上看,试验组的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经济效益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