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实验旨在探究猪NT5C1A基因组织表达特征、遗传多态性及其与胴体和肉质性状的关系,为猪肉质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新的分子标记。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NT5C1A基因在16个组织中的表达特征。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在硒都黑猪群体中对NT5C1A基因的SNPs位点进行筛选鉴定,并利用SAS 8.0软件中的混合线性模型分析SNPs位点与猪胴体和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NT5C1A基因在腰大肌表达量最高;在硒都黑猪中存在3个SNPs位点,分别为rs81390049 C>T、rs81390048 A>G和rs339707155C>T突变。性状关联分析表明,3个SNPs位点均与猪胴体或肉质性状显著相关。这3个SNPs位点紧密连锁,形成3种单倍型,并且与猪胴体和肉质性状显著关联。综上,NT5C1A基因3个SNPs位点可作为猪肉质性状遗传改良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猪肉品质越来越受消费者重视。肌内脂肪(IMF)含量性状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一个关键性指标。本研究发现猪EEPD1基因在肌内脂肪高低组硒都黑猪个体背最长肌组织中差异表达,并进一步利用混合DNA样本池PCR测序法在硒都黑猪群体中筛选鉴定出猪EEPD1基因g.123857C>G、g.123907 A>G、g.124024 A>G、g.124050G>A、g.124222 A>G等5个SNP变异位点。经关联分析后发现这5个SNP位点均显著影响IMF性状。其中g.123907 A>G、g.124024 A>G和g.124050 G>A3个位点紧密连锁,所组成的单倍型也与IMF性状显著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还发现,这5个SNP位点虽然不显著影响EEPD1蛋白结构,但是会导致其mRNA二级结构及稳定性发生变化,推测它们主要通过影响EEPD1蛋白翻译效率进而影响IMF性状。综上,本研究新发现了5个猪肉质性状的分子育种标记,为实现猪肉质性状的快速改良充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旨在研究猪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1(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 1,PCK1)基因SNPs及其与生长育肥性状之间的关系,为猪育种提供新的标记资源。本研究以美系大白猪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PCK1基因内部的多态性位点,并与生长育肥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发现在美系大白猪中共检测到PCK1基因11个SNPs,关联分析结果显示,PCK1基因多态性位点rs713611695与初生重、达100 kg体重日龄极显著相关,与眼肌面积显著相关;多态性位点rs324442589与达100 kg体重日龄和体长性状显著相关、与眼肌面积极显著关联;多态性位点rs699149356与活体背膘厚极显著相关;多态性位点rs321585061与初生重极显著关联;多态性位点rs331839879与初生重极显著关联、与左乳头数显著关联;多态性位点rs335103760与初生重和眼肌面积极显著关联;多态性位点rs341303544与初生重极显著关联、与体长显著关联。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多态性位点rs321585061与rs702046790、rs321585061与...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试验旨在研究肌球蛋白重链3(myosin heavy chain 3,MYH3)和肌球蛋白重链13(myosin heavy chain 13,MYH13)基因遗传变异对猪肉质性状的影响。【方法】 利用北京黑猪背最长肌样本进行肉质性状(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水分、滴水损失、酸碱度(pH)、肉色L*值、肉色a*值和肉色b*值)表型数据的测定。利用PCR和Sanger测序技术对MYH3和MYH13基因启动子区和CDS区进行基因分型。将性别、场、日龄作为协变量,采用协方差分析,确定与猪肉质性状相关的SNPs,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试验共筛选到9个SNPs,其中MYH3基因CDS区有1个错义突变(c.5782 G>C)与IMF显著相关(P<0.05),且MYH3基因表达水平与IMF呈正相关;MYH13基因CDS区有4个SNPs,其中2个(c.1923 G>A、c.1308 G>A)与肉色a*值显著相关,1个(c.963 G>A)与滴水损失显著相关,1个(c.237 G>T)与肉色L*值显著相关(P<0.05);MYH13基因启动子区有4个SNPs,其中2个(rs699287502、rs318639161)与肉色L*值显著相关,2个(rs321315318、rs330770991)与滴水损失显著相关(P<0.05),且MYH13基因表达水平与滴水损失呈负相关。【结论】 MYH3基因有1个SNP与IMF显著相关,且其基因表达水平与IMF呈正相关。MYH13基因中存在3个SNPs与滴水损失显著相关,且该基因启动子区2个SNPs基因表达水平与滴水损失呈负相关;3个SNPs与肉色L*值显著相关;2个SNPs与肉色a*值显著相关。以上SNPs均可作为影响北京黑猪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功能位点。  相似文献   

5.
旨在鉴定苏淮猪(含25%淮猪和75%大白猪血统的国家级新品种)在培育过程中受选择的与纤维表观消化率性状相关的基因片段,为解析苏淮猪耐粗饲遗传机制奠定基础。本研究首先检测分析了331头160日龄苏淮猪个体的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表观消化率,计算群体NDF表观消化率估计育种值(estimated breeding value,EBV),选择其中EBV极高和极低各10%的个体(N=66)进行猪80K芯片基因分型。借助群体分化指数(fixation index,Fst)和按长度划分隔离点数(number of segregating sites by length,nSL)法分析苏淮猪群体内的选择信号分布情况,寻找选择信号区域内与纤维消化相关的重要基因。最后,选择两种分析中受选择的共有SNPs位点在苏淮猪全群分型,开展与NDF表观消化率的关联性分析,进一步确定影响苏淮猪NDF表观消化率的SNPs位点。结果显示,通过对高、低NDF表观消化率苏淮猪群体芯片分型数据质控,共有51 367个有效SNPs位点用于后续分析。通过FstnSL选择信号分析,共鉴定到146个受选择信号区域和361个受选择的基因,其中多个基因被报道与肠道健康和肠道发育等功能相关,包括MTHFD1L、PHLPP1、TRPM6、MCC、NEDD9、UVRAGKLF5等基因。选择两种分析中受选择且共有的8个SNPs位点,通过SNP与苏淮猪全群NDF表观消化率的关联性分析,发现rs81363074、rs327393763和rs81404927位点与苏淮猪群体NDF表观消化率存在显著关联(P<0.05),rs81347101和rs318870857位点与苏淮猪群体NDF表观消化率存在极显著关联(P<0.01)。其中,rs81363074位点位于MCC基因第二内含子上。通过高、低NDF表观消化率苏淮猪群体FstnSL选择信号分析,筛选到146个受选择信号区域,鉴定到影响苏淮猪NDF表观消化率的受选择候选基因MTHFD1L、PHLPP1、TRPM6、MCCNEDD9、UVRAGKLF5,筛选到了5个与NDF表观消化率显著关联的SNPs位点。本研究结果为解析苏淮猪耐粗饲性状的遗传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挖掘大白猪β-烯醇化酶(β-enolase,ENO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分析SNP间的连锁不平衡程度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大白母猪316头,采用混合DNA样本PCR扩增产物测序,确定ENO3基因SNP位点。采用GenoPlexs分型技术对每个个体的目标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与大白猪体重达100 kg时的日增重、日龄、背膘厚、眼肌面积和眼肌厚进行连锁不平衡和关联分析,探究ENO3基因SNP与大白猪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 共鉴定出9个SNPs位点,均为已知SNPs,其中rs196953768与rs324943047、rs345530479、rs329283992完全连锁(D'=1,r2=1),与rs342598032呈强连锁(D'=1,r2=0.99);rs327882211与rs341541240、rs325279236呈强连锁(D'=1,r2>0.7)。ENO3基因rs196953768及完全连锁位点与大白猪体重达100 kg时的日龄和日增重均呈显著相关(P<0.05);rs327882211和rs341541240位点与体重达100 kg时的眼肌面积和眼肌厚均呈显著相关(P<0.05);rs325279236与体重达100 kg时的眼肌面积呈显著相关(P<0.05);rs786427749和rs342598032位点与上述各性状的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结论] 本研究共鉴定出9个SNPs,4个完全连锁的SNPs;筛选到7个与生产性状显著相关的SNPs,为大白猪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旨在探究猪SRRM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326267396与母猪产仔数性状的关系。基于前期GWAS数据筛选出与母猪产仔数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SRRM3,本研究选取465头大白猪作为实验对象,通过Sanger测序检测SRRM3基因内SNP位点,并与母猪产仔数性状进行关联分析。SRRM3基因rs326267396位点存在G>T突变,且检测出GG、GT、TT 3种基因型。结果显示GT基因型个体较多,GG基因型和GT基因型个体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健仔数都显著高于TT基因型个体,且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加性效应达到显著水平,而健仔数的加性效应与母猪产仔数的显性效应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此外,定量结果显示猪SRRM3基因在卵巢、子宫和心脏组织中高表达,其中在子宫组织中表达量最高;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出与SRRM3基因rs326267396位点不同亚型结合的转录因子发生变化;以及SRRM3基因可能通过与CDC5L蛋白(调节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成熟)结合参与调控母猪的繁殖性能。综上,SRRM3基因rs326267396位点与产仔数性状显著相关,推测SRRM3基因可作为大白猪繁殖...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寻影响杜寒杂交羊体尺性状的遗传标记,试验通过Multiplex SNaPshot技术对72只6月龄杜寒杂交羊的HMGA1、HMGA2、PLAG1和BMPR1B四个影响体型大小的候选基因中的20个SNPs位点进行了基因型分型,应用PLINK v1.07软件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与体尺性状(体斜长、体高和管围)进行单点关联分析,利用Excel软件进行等位基因替代效应分析,并应用HaploView version 4.2软件进行单倍型构建及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表明:除2个SNPs位点外,其他18个SNPs位点均存在突变基因型。HMGA1基因上游的rs405972023位点与体斜长和管围呈显著相关(P<0.05),rs404165907位点与体斜长呈显著相关(P<0.05);HMGA2基因第2内含子区域的rs399648873位点和该基因上游rs409565324位点与体高呈显著相关(P<0.05);位于PLAG1和BMPR1B基因及其周边区域的SNPs位点与杜寒杂交羊体尺性状未呈现显著相关(P>0.05)。HMGA1基因rs405972023位点TT基...  相似文献   

9.
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基因是本课题组前期在高产和低产雷州黑鸭群体中通过转录组学测序分析筛选出的可能对雷州黑鸭繁殖性能有重要调控作用的候选基因。为进一步探究TGF-β1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分析其产蛋性能的相关的遗传分子标记,本试验采用PCR扩增技术和直接测序法,检测100只雷州黑鸭群体中的TGF-β1基因的SNP位点,使用SPSS 26.0软件分析TGF-β1基因的遗传多态性位点基因型与雷州黑鸭产蛋性能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TGF-β1基因的第6个内含子中发现3个SNPs位点与雷州黑鸭的开产蛋重显著相关,分别为I6-2188 C>T、I6-2220 T>C和I6-2235 A>C;I6-2188 C>T位点与开产日龄显著相关;使用Haploview软件对SNPs位点进行连锁分析发现,H1H1单倍型的开产蛋重显著高于H2H2单倍型。综上所述,TGF-β1基因的3个SNPs位点可作为雷州黑鸭繁殖性能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0.
11.
脂蛋白脂肪酶基因(LPL)可影响脂肪代谢,对肉质性状产生影响。为分析鸽LPL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及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本研究以140个白羽王鸽个体为研究材料,采用直接测序法筛选LPL基因外显子7和内含子6、内含子7 SNPs。结果表明:7个突变位点,其中G11726T、A11989G和G12061A突变与脂肪酸含量、剪切力和系水力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G11747T和T12169G突变与肌内脂肪(IMF)有显著相关;A12239 T突变与肌苷酸(IMP)有极显著相关。表明LPL基因这些SNPs可以作为肉质性状的分子标记,为肉鸽的育种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影响京海黄鸡生长性状的SNP标记,寻找影响生长性状的关键基因,本研究利用定制的SNP芯片,对396只京海黄鸡10个SNPs位点直接进行SNP分型,并与京海黄鸡12个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10个SNPs中,共检测到9个SNPs与京海黄鸡1个或多个生长性状显著相关(P0.05),这其中有6个SNPs与2个以上的生长性状显著相关(P0.05),另外3个SNPs(rs431883888,rs16432721和rs16434767)分别与8周龄体质量(BW8)、0~4周龄平均日增重以及2周龄体质量(BW2)显著相关(P0.05)。此外,rs15618356,rs15618356和rs15620544与很长一段时期内(2~16周龄)的生长性状相关(P0.05)。rs431883888,rs16438236,rs16432721和rs16434767对京海黄鸡早期生长性状(2~8周龄体质量)有显著影响(P0.05),而rs14489341和rs13939265与京海黄鸡后期生长性状(8~16周龄体质量)显著相关(P0.05)。遗传学参数表明需要进一步对京海黄鸡进行选育来增加有利基因型的频率。在显著SNPs位点附近共找到8个可能的候选基因,大部分基因在鸡尚属首次报道,其功能尚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验证了之前鸡生长性状的GWAS结果,为京海黄鸡乃至地方鸡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揭示京海黄鸡翅重性状的遗传基础,寻找可用于京海黄鸡翅重性状改良的分子标记。本研究以京海黄鸡核心群母鸡为基础,测定了屠宰时的单侧翅重,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进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检测与翅重相关的SNPs位点。结果表明:共检测到7个与翅重相关的SNPs位点,其中,rs2011502599、rsz26128672、rs1830645和rs475641139 4个SNP位点达到全基因组显著水平(P5.5E-07),rs476249085、rs475679707和rs473712263 3个SNP位点达到全基因组潜在显著水平(P1.1E-05);筛选每个显著SNP周围1Mb区域内的基因,共找到7个可能的候选基因,分别为PGO2、SMARCA2、ZNF302、QDPR、FBXL5、LDB2、PPARGCIA 7个基因;使用G0数据库对7个候选基因的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参与的生物进程进行分析发现,4个SNPs集中分布在4号染色体上的73.71~76.25Mb的区域内。表明PGO2、SMARCA2、ZNF302、QDPR、FBXL5、LDB2、PPARGC1A 7个基因和4号染色体73.71~76.25Mb区域可能为影响京海黄鸡翅重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和区域。  相似文献   

14.
旨在揭示皖岳黑猪全基因组遗传变异情况,筛选皖岳黑猪特征分子标记SNP位点。本研究随机选取体重达110 kg的24头皖岳黑猪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检测皖岳黑猪全基因组变异类型、分析群体遗传多样性参数;结合公共数据库信息,下载北京黑猪、杜洛克、大白猪、蓝塘猪、民猪、深县黑猪的SNPs信息,利用挑选最大分类能力方法,将7个品种133个个体的SNPs分成两个数据集,进行皖岳黑猪特征位点选择,并对筛选到的SNPs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结果显示,皖岳黑猪群体共获得31 534 384个SNPs, 43 673个SVs, 3 258个CNVRs,并筛选出33个皖岳黑猪特异位点;对33个SNP位点所注释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它们与生长(SUSD4、NELL1、GPC6)、繁殖(KHDRBS2、CRISP1)、免疫(NECTIN1)、神经调节及环境适应性(GRIK4)相关;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皖岳黑猪有效群体较小为4.2,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在0.157 4~0.287 3之间,平均为0.243 5±0.022 2;皖岳黑猪群体期望杂合度为0.320,观察杂合度为0.328,多态性标记...  相似文献   

15.
生长性状是猪重要的经济性状之一,提升生长性状是生猪遗传改良的主要目标。为鉴定与猪生长性状显著相关的位点,筛选与猪生长性状相关的功能基因,本研究利用GeneSeek Genomic Profiler(GGP)猪50K SNP芯片对1 805头大白猪百公斤日龄(Age to 100 kg,AGE)、百公斤背膘厚(Backfat Thickness to100kg,BF)、眼肌深度(LoinMuscleDepth,LMD)3个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AIREMLF90软件计算AGE、BF和LMD遗传力分别是0.17、0.53和0.28,属于中高遗传力性状。AGE与BF遗传相关为-0.08,表型相关为-0.16,均为负相关关系。AGE与LMD遗传相关为-0.11,表型相关为-0.36,均为负相关关系。BF与LMD遗传相关为0.04,表型相关为0.12,均为正相关关系。AGE筛选到6个全基因组水平显著SNPs和10个染色体水平显著SNPs,BF筛选到11个全基因组水平显著SNPs和10个染色体水平显著SNPs,LMD筛选到3个全基因组水平显著SNPs和11个染色体水平显著SNPs。利...  相似文献   

16.
旨在鉴定影响猪群体滴水损失变异的相关候选基因,为猪肉质选育奠定基础。本研究利用478头体质健康,平均日龄为237.95 d的苏淮猪个体,其中阉公猪290头,母猪188头。采集所有个体的背最长肌样本后,采用吊袋法测定滴水损失(drip loss, DL)表型,计算群体滴水损失估计育种值(estimated breeding value, EBV),选择其中EBV极高(N=48)和极低(N=48)各10% 的个体进行猪80K芯片基因分型。借助群体分化指数(fixation index, Fst)和基于单倍型信息的单倍型积分值(integrated haplotype score, iHS)方法对苏淮猪进行全基因组选择信号检测,选择 iHS值在前5%,同时Fst值≥0.15的SNP位点作为受选择的位点,接着对受选择SNP上、下游各50 kb的区域进行基因注释,并对所有基因进行KEGG和GO富集分析,鉴别与猪滴水损失相关的候选基因。通过对芯片分型数据质控后,96个样本的51 705个有效SNPs用于后续分析。通过FstiHS选择信号合并分析,共筛选出175个受选择的SNPs,主要位于1、6、7、11号染色体上,其中仅有27个SNPs位于已报道的影响猪滴水损失的QTL区域上。对受选择SNP 位点附近区域进行基因注释显示,175个SNPs涉及到 73 个基因,其中多个基因被报道与肌肉发育以及细胞氧化应激等功能相关,包括PACRG、EZR、MRTFA、LCP1和VKORC1L1基因,这5个基因都是新发现的功能上与猪滴水损失有关的候选基因。选择3个位于功能候选基因上,同时又位于QTL区域内的SNPs进行苏淮猪全群分型,并与滴水损失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发现,位于MRTFA 基因上的rs340037952位点与苏淮猪群体滴水损失存在显著关联(P<0.05),位于VKORC1L1基因上的rs320624660与苏淮猪群体滴水损失存在极显著关联(P<0.01)。本研究通过选择信号分析找到175个受选择的SNPs,基因功能注释鉴别到5个影响滴水损失的候选基因,还分别在MRTFAVKORC1L1基因上鉴别到与苏淮猪群体的滴水损失存在显著关联的位点:rs340037952和rs320624660,为后续猪滴水损失性状的选育提供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7.
旨在研究猪RXRB基因多态性位点,并筛选与猪生长育肥和繁殖性状显著相关的SNPs,为种猪的遗传改良提供新的遗传标记位点。本研究通过采集962头健康大白猪(美系大白459头,法系大白503头)的血液DNA,利用直接测序法和PCR-RFLP技术分别检测两个品系大白猪RXRB基因SNP位点,并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利用SAS 8.0软件中的混合线性模型(Mixed)对RXRB基因SNP位点与表型性状值进行关联分析。利用Haploview 4.2软件对RXRB基因SNP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在两个品系大白猪群中共检测到10个SNPs,其中,美系大白有5个SNPs,法系大白有5个SNPs。经X2适合性检验,该10个SNPs在大白猪群体中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关联分析结果表明,rs340542491、rs330162688和rs326226767与达100 kg体重日龄达到显著相关(P<0.05);rs340542491、rs330162688、rs336609453和rs332169586与活体背膘厚达到显著相关(P<0.05);rs340542491、rs325538588、rs691889709和rs323107853与初生重达到显著相关(P<0.05);在体长中,仅rs324141460的GA基因型个体显著大于GG基因型(P<0.05);rs325538588和rs80789331与眼肌面积达到显著相关(P<0.05);在乳头数中,rs340542491和rs330162688与左乳头数达到极显著相关(P<0.01),rs324141460与左、右乳头数达到极显著相关(P<0.01),rs336609453和rs332169586与右乳头数达到显著相关(P<0.05)。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在美系大白中,rs326226767-rs325538588处于强连锁不平衡状态(D’=0.96,r2=0.91>0.33),rs330162688-rs324141460处于完全连锁状态(D’=1),rs324141460-rs340542491处于完全连锁状态(D’=1),单倍型组合关联分析结果与单个SNP关联分析结果一致,单倍型组合与达100 kg体重日龄、活体背膘厚、初生重和乳头数等性状存在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相关;在法系大白中,rs691889709-rs323107853处于完美连锁状态(D’=1,r2=1),单倍型组合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单倍型组合与体长和乳头数达到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相关。以上结果提示,RXRB基因内的10个SNPs可以作为猪育种改良的分子标记,同时对深入研究该基因功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通过测序技术对迪庆藏猪脂肪分化蛋白基因(ADFP)部分启动子区域和外显子1进行了多态位点遗传分析.结果发现,迪庆藏猪在ADFP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2个SNPs,外显子1上存在6个SNPs;各SNPs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多态信息含量和杂合度均小于0.5.研究了解了迪庆藏猪ADFP基因的变异情况及群体...  相似文献   

19.
肉质性状是猪重要经济性状之一,而PVALB基因是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本研究通过Sanger测序检测硒都黑猪中PVALB基因内SNP位点,并与肉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PVALB基因第1外显子前后200 bp检测到5个SNP位点,其中g.10953632 A>C与肌内脂肪(IMF)含量和大理石纹评分显著相关,g.10953695G>A和g.10953713C>A2个位点相互连锁,且与IMF、肉色评分和大理石纹评分3个肉质性状指标均呈显著相关。本研究结果为猪肉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贵州地方黄牛GH基因多态性,筛选出对本地黄牛生长性状有显著影响的SNPs位点,本研究以贵州4个地方牛种(关岭牛、思南牛、威宁牛、黎平牛)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贵州地方黄牛GH基因多态性,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贵州黄牛GH基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个地方牛种中共发现2个SNPs,分别为Exon5-G1570C和Exon5-A1720C,Exon5-G1570C为错义突变,Exon5-A1720C为同义突变;其中黎平牛仅存在1个SNPs位点(Exon5-A1720C),其余3个品种均有2个SNPs位点;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牛GH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27 385.45,理论等电点为6.90,疏水值最大为3.133,亲水值最小为-2.767,属于跨膜蛋白,稳定性较高;突变前后GH基因mRNA二级结构发生改变,Exon5-G1570C位点mRNA自由能升高,稳定性降低;Exon5-A1720C位点mRNA自由能降低,稳定性升高。本实验成功筛选出贵州地方黄牛GH基因的多态位点,可为筛选贵州地方黄牛与生长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