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宏基因组学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宏基因组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技术包括从环境样品中提取微生物混合基因组DNA、利用可培养的宿主菌建立宏基因组文库及筛选目的基因。该技术可以克服传统培养技术的不足,是研究未培养微生物、寻找新功能基因和开发获得新资源的重要新途径。目前宏基因组学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在医药、农业、能源开发、环境修复、生物技术、生物防御等方面有了较深入的研究。笔者对宏基因组学的主要技术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宏基因组学及其在瘤胃微生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基因组学是研究生态群体基因功能的一门崭新的学科。它通过免培方法获得微生物的纯培养,主要技术包括DNA的提取、文库的构建和目标基因克隆的筛选,可用于发现新基因、开发新的生物活性物质、研究群落中微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文章介绍了宏基因组学的基本方法,并对瘤胃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实验室条件下可培养的微生物约占自然界中微生物总数的1%,这限制了人们对环境微生物的了解和利用.宏基因组学绕开传统纯培养方法,提供了一种探知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基因组的新方法.作者简述了宏基因组学的概念、基本方法,着重介绍了宏基因组学在动物胃肠道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和取得的成果,并对宏基因组学的发展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动物体内微生物的宏基因组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宏基因组学分析方法得到了快速发展。宏基因组学通过直接从动物体内的微生物中提取总DNA,构建宏基因组文库,利用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样品所包含的全部微生物的遗传组成及其群落功能。作者综述了一些研究基因组组成和动物体内细菌物种的数据库和试验技术,以及肠道微生物的宏基因组学分析。  相似文献   

5.
宏基因组学揭示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刍动物瘤胃内栖息着庞大和复杂的微生物群体,这些微生物与宿主的消化吸收、营养代谢和免疫功能息息相关,宿主及其微生物共同组成了一个"超级生物体"。由于绝大部分瘤胃微生物不可培养,因此以厌氧培养为基础的传统研究方法存在明显的弊端。宏基因组学通过高通量的测序方法,能够全面展示微生物多样性,准确发现新的功能基因。此外,宏基因组学揭示了宿主基因和微生物组之间的互作关系。随着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宏基因组学在瘤胃微生物组研究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瘤胃微生物在反刍动物饲粮消化和吸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深入探索瘤胃微生物群落结构、代谢活动和功能作用,对反刍动物健康和促进饲草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传统瘤胃微生物纯培养方法,组学技术能够更加全面对瘤胃微生物种类、代谢途径、功能进行解释,宏组学联用为系统理解瘤胃微生物降解纤维物质分子机理提供新方式,并受到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总结了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宏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在瘤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并围绕宏组学技术联合应用进行综述,为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正动物整个消化道内均存在微生物,包括细菌、古菌、真菌等,其中细菌占主导地位,优势菌群为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这些微生物在维持宿主营养、免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利用以宏基因组学为代表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较为准确地鉴定肠道的菌群结构,并对其代谢功能进行研究。虽然宏基因组学方法的应用使肠道微生物研究取得了突  相似文献   

8.
宏基因组学用于瘤胃微生物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瘤胃微生物生态群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体系,有着巨大的基因资源以及丰富的生态资源.宏基因组学通过免培养技术,研究生境中全部微小生物遗传物质的总和,在研究瘤胃微生物代谢和开发瘤胃微生物资源上展示出强劲的优势.该技术的应用有望解决反刍动物营养研究中诸多热点或难点问题.为此,本文介绍了宏基因组文库构建和筛选流程,详细讨论了流程中目的基因/基因组富集方法、载体选择原则和样品核酸提取等方法,并对瘤胃宏基因组学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新发人畜共患病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人类想要征服新发人畜共患病,就必须提前发掘潜在的新的致病性病原,并针对新病原进行基因组分析、流行病学调查、致病机制及疫苗开发等方面的研究。病毒宏基因组学是在宏基因组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研究特定环境中病毒的新兴技术,该技术结合深度测序技术(第二代、第三代测序技术)已经在人类、动物、特定环境中挖掘出大量的新病毒,该技术不依赖于病毒培养及病毒序列,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新发人畜共患病病原的挖掘与临床诊断。就病毒宏基因组学在动物病毒研究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与动物机体健康息息相关,肠道微生物群可调控动物机体内能量代谢、异源物质代谢,修复细胞和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宏基因组学技术可用于检测动物肠道微生物群的动态变化。本文主要对宏基因组学研究的生物信息学技术和平台及宏基因组学在动物肠道微生物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后续开发肠道生态系统动态的全球模型及动物机体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瘤胃微生物对反刍动物的生产效率和健康状况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揭示瘤胃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和代谢功能是该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重点。本文综述了采用多组学(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宏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结合不断发展的仪器分析和生物信息技术,研究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组成、基因组功能及代谢方面的最新进展,旨在为进一步调控瘤胃微生物以提高反刍动物生产和减轻环境污染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完善,极大地推动了宏基因组学的发展。宏基因组学研究的路线主要包括核酸样本制备、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而核酸样本的质量直接影响后续环节。目前有多种方法可以用于低浓度样本的扩增,其中非序列依赖性单引物扩增(SISPA)法因其经济高效性,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青睐。文章就兽医领域病毒宏基因组学研究过程中广泛使用的相关SISPA方法进行概述,包括核酸样本的预处理及扩增方案等,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病毒宏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病毒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是一种新兴的病毒组学研究技术,它突破了传统技术方法的局限,而直接以环境中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为研究对象,可以快速地鉴定出环境中所有的病毒组成,从而是一种发现新病毒,监控病毒变异的分子流行病毒学研究的有力手段.在短短的几年里,人们用这种方法发现了很多有意义的病毒,并扩大了很多病毒的宿主范围,增强了人们对环境中包括各种媒介生物的病毒组成的了解,研究领域涉及到人类肠道、动物组织、血液、水体等,充分显示出其在病毒发现、病原溯源、微生物预警等方面的实用意义.笔者在本文中简要介绍了病毒宏基因组学的进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木聚糖酶在天然材料中基因表达水平低、活性差、生产成本高,严重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宏基因组学通过免培养技术,研究生境中全部微小生物遗传物质的总和,在开发微生物酶资源上具有强劲的优势。体外定向进化技术模拟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利用基因的突变和重组,从体外改造酶基因,产生基因多样性,并结合定向的筛选最终获得预期性状的进化酶。宏基因组技术与体外定向进化技术结合必将加速木聚糖酶的开发和产业化应用,推动半纤维类生物能源的利用。为此,本文就木聚糖酶基因的来源、宏基因组学在木聚糖酶基因开发中的应用、体外定向进化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15.
鸡肠道中生存着丰富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宿主的营养代谢与免疫方面有重要作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为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简要介绍了宏基因组学,阐述肠道微生物结构变化对宿主的影响及不同饲养条件、宿主生理特征改变对肠道微生的影响,并重点从宏基因组的层面透析鸡肠道微生物菌落结构、营养代谢特征、免疫功能与鸡的健康生长之间的关联性,以期为鸡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与落幕,各种家畜如小鼠、牛、猪等的测序工作也相继完成,动物基因组学的研究重点已转向功能基因组学。而蛋白质组学是功能基因组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为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经典技术的双向电泳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论文对双向电泳在牛、猪等家畜中的基础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并就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前景加以小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SPF动物是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在疾病模型、疫苗生产、药理学等多个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借助SPF动物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些领域所面临的科学问题。微生物在维持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使得其成为研究的热点领域,宏基因组测序作为一种高通量测序技术是促进微生物研究领域发展的有效手段,而SPF动物是研究微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典型模型,为探讨机体与微生物的关系奠定基础。论文就宏基因组测序应用于SPF动物,对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病原体检测、药物作用机制及微生物与健康的关系进行综述,为SPF动物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双向电泳技术的家畜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与落幕,各种家畜如小鼠、牛、猪等的测序工作也相继完成,动物基因组学的研究重点已转向功能基因组学。而蛋白质组学是功能基因组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为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经典技术的双向电泳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论文对双向电泳在牛、猪等家畜中的基础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并就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前景加以小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正>人和动物体内和体表都寄居着大量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人和动物体健康、疾病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中肠道菌群是迄今为止最受关注也是被研究最多的人体寄居微生物。迄今,对人和动物体寄居微生物的研究机构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交织成一个网络,如国际人类微生物组联盟、欧盟委员会人类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人类微生物组计划及加拿大微生物组计划等[1]。目前,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这些微生物的种类、遗传特性和它们与人体有  相似文献   

20.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奶牛乳房炎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蛋白质组学是功能基因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疾病等相关研究领域。二维凝胶电泳、质谱和生物信息学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三大关键技术。文章概述了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的最新进展和白细胞蛋白质组学、微生物蛋白质组学、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以及蛋白质组学在奶牛乳房炎发病机理、诊断和防治等相关研究中的应用与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