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巨噬细胞作为固有免疫的重要成分,是抵御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首道防线~([1])。巨噬细胞需要大量的能量及代谢前体物质(如氨基酸)以供其生长发育及发挥相应生理功能,包括抵御病原菌感染和组织损伤修复~([2-3])。此外,巨噬细胞在极化的同时,也经历不同的代谢转变(如M1型巨噬细胞主要依赖于糖酵解及脂肪酸合成;M2型巨噬细胞主要依赖于氧化磷酸化及脂肪酸氧化),提示可以通过调控巨噬细胞胞内代谢以调控巨噬细胞相应功能。  相似文献   

2.
玛多牦牛红细胞血清及组织中乳酸脱氢酶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rnase,LDH)存在于机体各组织器官中,主要分布于细胞的胞质液中,是机体能量代谢中参与糖酵解的一种重要酶。LDH在体内可逆地催化丙酮酸和还原性辅酶Ⅰ(NADH2)转变为乳酸和氧化性辅酶Ⅰ(NAD),进而参加机体的能量代谢,因此LDH质与量的改变,直接影响到机体的能量代谢。LDH在临床上也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当机体各组织器官病变时,其组织器官本身的LDH要发生改变,并且可引起血液中LDH改变,主要见于急性心肌梗塞、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相似文献   

3.
运输应激是肉鸡宰前主要的应激之一。在运输应激条件下,肉鸡机体能量代谢加强,供能物质如葡萄糖、糖原等通过糖酵解作用补充能量,导致宰后肌肉中糖原、乳酸含量及糖酵解关键酶活性发生变化。同时,运输应激影响了肉鸡宰后肌肉能量代谢,进而影响肉品质。本文就运输应激对肉鸡宰后肌肉能量代谢和肉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宰后肌肉糖酵解及能量代谢信号通路,阐明了运输应激对肉品质影响的调控机制,以期为家禽运输应激研究及能量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浅议鱼类营养需要及代谢特点李小林一、能量需要及代谢特点鱼摄取食物,经消化分解为简单的分子再吸收进入体内,机体又通过生物氧化过程,与腮部吸入的氧化合,将氧份分解而释放出能量。据研究,鱼类生长所需能量低于家畜和家禽,如美洲鲶,其饲料代谢能约为2.8千卡/...  相似文献   

5.
Ghrelin(胃饥饿素或促生长激素释放肽)作为一种多功能肽激素,除了在调节食欲及能量代谢中起主要作用外,还参与机体其他代谢调控途径,并与机体健康密切相关。摄食食欲及健康是动物进行良好生长发育的基础,Ghrelin与食欲代谢调控及健康的相关研究对动物生产养殖具有重要意义。综述影响Ghrelin合成和分泌的因素、Ghrelin调控机体食欲代谢机制和对机体健康的作用,旨在为动物Ghrelin摄食食欲和健康调控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蜂业》2011,62(7)
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并不是简单地根据运动项目来划分,而是按照运动时肌肉收缩的能量是来自有氧代谢还是无氧代谢而区别的。有氧代谢运动,是指生物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运动,有氧代谢时,充分氧化1克分子葡萄糖,能产生38个ATP(能量单位)的能量。  相似文献   

7.
甘油三酯是动物体内重要的能量来源。机体缺少能量时,可以通过水解脂肪组织的甘油三酯,随后经过氧化(主要是β氧化)作用,将脂肪酸释放出来,参加能量代谢提供能量。普遍认为,调控脂肪动员的关键酶是激素敏感脂肪酶,此酶可根据甘油三酯中脂肪酸长度不同选择性地将甘油三酯或甘油二酯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8.
氧化三甲胺(TMAO)是肠道菌群衍生代谢物。胆碱、肉碱和甜菜碱经肠道菌群代谢生成三甲胺(TMA)以及氧化三甲胺(TMAO),在畜禽肌肉生长和脂肪沉积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TMAO生成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探究TMAO影响脂肪沉积的作用机制,以及胆碱、肉碱和甜菜碱对畜禽脂质代谢的影响,为TMAO及其营养前体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线粒体是动物细胞生产能量的主要场所,可参与三磷酸腺苷的产生、细胞线粒体Ca2+稳态的维持,在调节动物机体能量代谢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可影响细胞线粒体代谢水平和功能,参与调节机体营养物质代谢周转速度,最终影响畜禽生长发育及饲料转化效率等。本文在总结线粒体生物学功能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线粒体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影响因素,旨在为饲粮营养手段介导肠道微生物-宿主线粒体途径调节动物生长发育和肠道健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肌肉糖原代谢调控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肉糖原酵解潜能对肌肉品质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从糖酵解潜能与肌肉品质的关系、影响糖原代谢的因素及通过糖酵解途径提高肌肉品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探讨糖原代谢规律及未来实现优质风味猪肉的选育与营养调控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人类运动生理学及糖原代谢相关疾病的理论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璇  金一 《中国畜牧兽医》2018,45(9):2486-2491
在精子细胞发生顶体反应并使卵母细胞受精之前,获能是一个重要的生理先决条件。获能是精子在雌性生殖道中进一步成熟的复杂现象,其赋予精子以增强活性的能力,使精子能够与卵母细胞透明带(ZP)相互作用,进行顶体反应并与卵母细胞质膜融合,进而完成受精过程。然而精子获能的分子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还未完全明确,但获能后的精子会有诸多结构及生化方面的变化,如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精子膜胆固醇外流、活性氧的产生及精子膜超极化。蛋白质通过磷酸化或去磷酸化调节精子获能和顶体反应等一些重要的现象,这是精子到达、结合、穿透和融合卵母细胞所必需的过程。因此蛋白磷酸化是获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尤其是在酪氨酸残基处的磷酸化是获能过程中发生的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且酪氨酸磷酸化可能是细胞中信号转导途径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指标。作者主要针对蛋白磷酸化、精子中酪氨酸磷酸化的发现、作用和定位,以及影响获能过程中酪氨酸磷酸化的几个因素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旨在探讨Glut4基因突变后骨骼肌能量代谢及肌纤维转化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Glut4Q177L突变鼠。选取22周龄健康的野生雄鼠和Glut4Q177L突变雄鼠,即试验分为两组,每组3只,3个重复,进行表型评价和糖耐量、胰岛素耐量试验;荧光定量检测两组小鼠腓肠肌葡萄糖转运蛋白、脂代谢、肌纤维类型相关调控基因的表达差异;Western blot测定腓肠肌AMPK及其磷酸化蛋白含量。结果表明,突变鼠皮下脂肪和附睾脂重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突变鼠糖耐量曲线下面积极显著增加(P<0.01),表明其糖耐量受损;突变鼠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相较于野生型小鼠,Glut4Q177L突变鼠腓肠肌中Glut4、Glut1和Glut12等多个葡萄糖转运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葡萄糖摄取受限导致调控能量代谢关键基因AMPK在mRNA、蛋白和磷酸化修饰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同时促进与脂肪酸摄取与合成代谢相关的CD36和ATGL等基因表达上调(P<0.05);慢速氧化型肌纤维(I型)和快速氧化型肌纤维(IIa型)相关基因表达极显著升高(P<0.01),而快速酵解型纤维(IIb型)相关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Glut4葡萄糖结合关键位点突变降低了骨骼肌和脂肪葡萄糖摄取能力,通过上调其它转运蛋白增加葡萄糖摄取;激活AMPK信号通路及分泌肌细胞因子调控脂肪分解以满足能量需求;促进线粒体丰富的氧化型肌纤维生成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Glut4突变不仅可以为骨骼肌胰岛素抵抗提供有效的动物模型,还可以为家畜生物育种提供基因编辑参考位点。  相似文献   

13.
环形泰勒虫感染宿主淋巴细胞可使其获得类似肿瘤细胞样的无限增殖能力,而细胞转化现象会伴随虫体的消失而终止,该寄生模式为人们更好地理解环形泰勒虫和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一个理想模型。本研究通过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研究环形泰勒虫感染对宿主细胞能量代谢相关代谢物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揭示其转化机制奠定基础。以环形泰勒虫转化细胞为试验材料,设置布帕伐醌(buparvaquone,BW720c)药物处理组、DMSO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观察不同处理对环形泰勒虫感染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并在72 h时收集细胞样品,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的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不同处理组的细胞样品进行能量代谢相关代谢物检测,再运用能量数据库对检测到的代谢物变量进行化合物种类鉴别,使用最小判别二乘分析法(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筛选差异代谢物。通过对转化细胞的药物试验发现,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在24 h内细胞增殖无明显变化,从36 h开始试验组的细胞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在72 h时两组间的活细胞数量相差最大。PLS-DA分析发现,代谢物变量可将药物处理组及DMSO对照组之间聚类区分,并筛选到21种组间差异的代谢物,药物处理组中有8个代谢物上调,13个代谢物下调。经富集分析发现这些代谢物主要是与能量代谢相关的代谢物,如谷氨酰胺、L-乳酸、苹果酸、丙酮酸、异柠檬酸等。同时用相应的试剂盒检测后发现,谷氨酰胺、L-乳酸及丙酮酸的含量在药物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变化趋势与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的结果一致。本试验通过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环形泰勒虫感染细胞的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途径,说明环形泰勒虫感染可显著影响感染细胞的能量代谢,为进步阐明环形泰勒虫转化细胞的机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大多数体内寄生虫的生存必须依赖糖酵解途径将葡萄糖代谢为乳酸以提供能量。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是糖酵解途径的末端酶,催化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及乳酸氧化为丙酮酸的可逆反应,与寄生虫生存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各种寄生虫LDH在理化性质和分子结构方面均有独特的特性,是良好的诊断分子和潜在的药物作用靶标。对寄生虫LDH功能的研究,对于促进寄生虫病诊断、疫苗研究以及新抗虫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内外寄生虫LDH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酮病奶牛机体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脂肪组织大量动员,产生大量的非酯化脂肪酸(NE-FA)进入血液。而肝脏作为机体脂类代谢的主要器官,脂肪酸氧化代谢状态直接影响酮体和甘油三酯的生成,是控制酮病和脂肪肝等营养代谢性疾病发生的关键代谢途径。文中综述了酮病奶牛肝脏脂肪酸的摄入、代谢及其与酮病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对畜禽能量代谢学术研究领域的简要历史回顾(成就和主要经验教训),提出我国今后发展的建议(研究方向任务和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活性氧(ROS)是造成家畜精液保存过程中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ROS的过量产生会导致家畜精子发生不可逆损伤,如精子活力降低、质膜及顶体受损、脱氧核糖核酸(DNA)完整性降低等,最终导致母畜受精率不佳。在畜牧生产实践中常通过向精液稀释液中添加各类抗氧化剂以减缓精子氧化应激,多糖作为一类优秀的天然抗氧化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中药多糖具有效果好、无残留、毒副作用低等特点,在家畜精液保存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就抗氧化中药多糖在家畜精液保存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植物多糖抗氧化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经过对绵羊精子磷代谢的初步研究证明,无机磷在精子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要提高并维持精子较高的活力,可以采用物理手段,或稀释液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如肌肽)以促进精子的代谢活动,从外界摄取较多的无机磷,合成了ATP供给精子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相似文献   

19.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在维持体内能量平衡中起重要作用,调控一系列代谢通路,包括脂肪酸氧化分解、脂肪酸合成、糖酵解和糖异生。当机体受到外源性应激引起能量失衡或能量供应不足时,AMPK被激活。AMPK的活性变化在调节下丘脑摄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AMPK活性降低会引起采食行为降低,反之,采食行为增加。应激反应的激发主要依赖于交感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激活。糖皮质激素作为HPA轴中重要的末端调节因子,控制机体的动态平衡,引起机体对应激的应答反应。文章阐述了在应激影响家禽食欲和能量代谢过程中AMPK及其信号通路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细胞因子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新  汪以真 《饲料研究》2001,(7):12-13,11
活化的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嗜细胞可产生一类非抗体、非补体的可溶性活性物质,它们在调节免疫应答和影响细胞免疫效应以及调控机体物质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称之为细胞因子。细胞因子种类很多,本文主要应用几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IFN-γ)]对动物免疫的调节、作为免疫佐剂与疫苗一起使用,作为动物的免疫治疗剂增强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在基因治疗方面的应用以及细胞因子对脂肪、蛋白质和葡萄糖代谢的调控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