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 FMD)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近年来,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 VLPs)疫苗因具有安全、高效等优点,成为当前FMD疫苗研究热点。为解决FMDV VLPs疫苗免疫原性弱的问题,本研究选取CpG、GM-CSF和FliB佐剂,与ISA206联合后分别与FMDV VLPs配伍,免疫豚鼠后通过检测豚鼠特异性抗体、中和抗体、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FMDV的攻毒保护率,探究其对FMDV VLPs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结果表明,CpG与ISA206联合作为佐剂可有效地刺激机体产生更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同时能够提高动物的攻毒保护率,从而增强了FMDV VLPs疫苗的免疫效力,研究结果为FMDV VLPs疫苗及其他蛋白质类疫苗最优佐剂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牛分枝杆菌二价组合及融合DNA疫苗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CR技术和重叠延伸剪接(SOE)技术扩增牛分枝杆菌ag85b、mpb64基因和ag85b-mpb64融合基因,连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二基因融合(pCDNA-MPB64/Ag85B,pCMA)和二价组合(pCDNA-Ag85B+pCDNA-MPB64,pCA+pCM)DNA疫苗.以牛分枝杆菌卡介苗(BCG)为阳性对照,以pCDNA3.1(+)和PBS为阴性对照,免疫BALB/c小鼠,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和IFN-γ及IL-2分泌情况.结果显示:融合DNA疫苗组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水平、刺激值(SI值)及IFN-γ和IL-2的分泌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二价组合DNA疫苗组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指标与BCG组相当(P>0.05),而显著高于两阴性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3.
分析CpG基序与猪IFN-γ基因组合的重组表达质粒对口蹄疫灭活抗原的免疫佐剂效应.以亚洲I型口蹄疫灭活病毒为抗原,与含有猪IFN-γ基因和CpG基序的重组质粒配伍,采用肌肉注射法免疫小鼠,加强免疫后检测口蹄疫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性抗体水平、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体内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反应以及细胞因子IL-4、IL-6和IFN-γ的分泌水平.发现猪IFN-γ和CpG基序双因子重组质粒相对单一的因子能诱导更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水平,尤其在中和性抗体和抗原特异性CTL反应方面更为明显.猪IFN-γ和CpG基序在诱导小鼠抵抗亚洲I型口蹄疫火活病毒免疫方面具有良好的佐剂效应,其重组质粒可望成为一种有前途的新型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铜绿假单胞菌oprL和oprF基因的二价组合DNA疫苗pOPRL+pOPRF初免-灭活疫苗加强免疫的效果,本实验以铜绿假单胞菌二价组合DNA疫苗pOPRL+pOPRF免疫BALB/c小鼠后再以灭活疫苗加强免疫,根据两种疫苗的免疫次数分为初免-加强免疫1组和初免-加强免疫2组,同时设置二价组合DNA疫苗单独免疫组、灭活疫苗单独免疫组以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免疫后间接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抗体水平、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的IFN-γ、IL-2和IL-4的水平。三免两周后将铜绿假单胞菌以1.35×10~(10)cfu/只的剂量对各组小鼠进行攻毒试验,测定攻毒后各组小鼠的保护率。结果显示DNA疫苗初免-灭活疫苗加强免疫诱导的小鼠血清抗体水平、刺激指数(SI)值及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的IFN-γ和IL-2含量显著高于DNA疫苗单独免疫组(p0.05)。且初免-加强免疫1组小鼠的SI值及分泌的IFN-γ和IL-2含量显著高于灭活疫苗组(p0.05),但各组小鼠分泌的IL-4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初免-加强免疫1组、初免-加强免疫2组、灭活疫苗组和DNA疫苗单独组的保护率分别为92%、80%、84%和72%。表明二价组合DNA疫苗初免-灭活疫苗加强免疫策略可以诱导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和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并可为小鼠提供较好的保护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重组猪γ干扰素(r Po IFN-γ)对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试验选取35日龄健康仔猪16只,随机分为4组,1组为对照组,2,3,4组为试验组。各组均免疫PRRS弱毒疫苗1头份,同时1组分点肌肉注射生理盐水4 m L/头;2,3,4组分别分点肌肉注射r Po IFN-γ注射液4万单位(4 m L)/头、40万单位(4 m L)/头、400万单位(4 m L)/头,研究r Po IFN-γ对PRRS弱毒疫苗血清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免疫PRRS弱毒疫苗后第14天,3组ELISA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至第35天,2,3,4组ELISA抗体水平显著高于1组(P0.05)。免疫PRRS弱毒疫苗21 d后,试验组血清中和抗体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肌肉注射一定剂量r Po IFN-γ增强了疫苗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猪IL-2、IL-4和IFN-γ对口蹄疫合成肽疫苗的免疫佐剂效应,将经测定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猪重组IL-2、IL-4和IFN-γ与口蹄疫合成肽疫苗配伍免疫仔猪,检测仔猪抗口蹄疫抗体水平和血清细胞因子IL-4、IL-10、IL-17和IFN-γ含量的变化,观察其免疫佐剂效应。结果表明:制备的IL-2、IL-4和IFN-γ重组蛋白质均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其中IL-2和IFN-γ重组蛋白质均能极显著提高仔猪抗口蹄疫抗体水平(P0.01),而IL-4重组蛋白质抑制口蹄疫抗体的产生(P0.01)。血清细胞因子检测结果发现口蹄疫疫苗+IL-4组的IL-4和IL-10含量均较空白疫苗免疫猪显著升高(P0.05),口蹄疫疫苗+IL-2组及口蹄疫疫苗+IFN-γ组的IFN-γ含量较空白疫苗免疫猪极显著升高(P0.01)。结果提示,重组细胞因子IL-2和IFN-γ分别作为免疫佐剂与口蹄疫疫苗联用,能显著增强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免疫增强剂CVC1302对O型口蹄疫(FMD)细菌样颗粒(BLP)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本研究将革兰氏阳性增强基质(GEM)处理的口蹄疫病毒(FMDV)VP1结构蛋白表位的重组蛋白B(T1BT2)4B与CVC1302混合,与白油佐剂乳化制成疫苗,免疫4周龄ICR小鼠及45日龄FMDV抗体阴性仔猪。免疫后利用FMDV VP1结构蛋白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的特异性ELISA抗体水平;利用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检测免疫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免疫小鼠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以及利用液相阻断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免疫仔猪血清中的液相阻断抗体滴度。结果显示,免疫增强剂CVC1302可以显著提高GEM-B(T1BT2)4B免疫后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水平(p0.05);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率及细胞因子IL-4、IFN-γ的转录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仔猪血清中的液相阻断抗体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免疫增强剂CVC1302可以提高O型FMD BLP疫苗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对FMD BLP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作用。本研究为提高FMD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评价O型口蹄疫病毒(FMDV)疫苗免疫水平的方法,本研究以单克隆抗体(MAb)3D9为捕获抗体,以HRP标记的MAb 8E8作为检测MAb,经过条件优化建立了基于MAb的检测O型FMDV抗体的固相竞争ELISA(SPCE)方法。对该方法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MAb 3D9的最佳稀释度为1:25 000,灭活O型FMDV抗原的最佳稀释浓度为1:3,HRP标记的MAb 8E8的最佳稀释度为15 000,当血清1:32稀释时,检测的临界值确定为45%。该方法分别检测A型FMDV抗体阳性参考血清以及牛冠状病毒、牛轮状病毒以及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猪瘟病毒的标准阳性血清,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未出现交叉反应。经检测,当阳性标准血清的抗体稀释度在1:512时,该方法仍具有较好的敏感性;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表明其重复性较好。并将该方法与液相阻断ELISA(LPBE)方法和病毒中和试验(VNT)的相关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该方法与LPBE和VNT的相关性分别为0.896和0.923。本研究为国内评价O型FMDV疫苗免疫水平建立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重组白细胞介素-2(IL-2)对口蹄疫病毒(FMDV)多表位疫苗免疫效果的增强作用,为IL-2作为 FMDV 表位疫苗佐剂应用提供实验依据。6周龄雌性 Balb/c 小鼠,分为4组,第1组联合免疫表达猪 IL-2的重组腺病毒(rAd5poIL-2)和串联表达 FMDV 多表位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Ad5EGS),第2、3和4组分别注射 rAd5EGS、灭活疫苗和 PBS,间隔2周免疫1次,共免疫3次。首免后每周采血分离小鼠血清,通过 ELISA 检测血清中特异性 IgG;首免后6周检测血清中抗体亚型 IgG1、IgG2a 及细胞因子 IL-4和 IFN-γ的表达水平,同时分离脾细胞,MTT 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指数。结果显示,联合免疫 rAd5poIL-2和rAd5EGS 既能增强 rAd5EGS 诱导小鼠特异性 IgG、IgG1和 IgG2a 的分泌,又能增强其诱导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且免疫效果强于灭活疫苗;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联合免疫 rAd5poIL-2后能增强 rAd5EGS 诱导小鼠 IL-4和 IFN-γ的分泌,且其诱导 IL-4和 IFN-γ分泌能力也强于灭活疫苗。说明重组 IL-2能有效增强FMDV 多表位疫苗诱导抗体分泌能力和细胞免疫应答,rAd5poIL-2有望作为 FMDV 表位疫苗的候选佐剂。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一种既有效又简便的猪瘟活疫苗(CSF)和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FMD O-A)联合免疫方法,达到“一针多防”的目的,通过动物免疫试验,评价了CSF和FMD O-A联合免疫的可行性。采用左、右各一针同步2点接种试验猪群(联合免疫),以2种疫苗分别单独免疫的猪群为对照,在免疫前0 d、免疫后14、40、60和90 d采集血清检测2种疫苗对应的抗体。经统计学分析发现,2种疫苗的联合免疫不影响其抗体的产生,并且能够保持抗体在猪群个体间的稳定分布。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的滴鼻免疫效果,以猪支原体肺炎(168株)活疫苗为抗原,以QS21为免疫佐剂混合后滴鼻免疫小鼠,ELISA 法检测免疫效果,包括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并测定了Th1型细胞因子IFN-γ、Th2型细胞因子IL-4和Th17型细胞因子IL-17的分泌情况。结果表明,QS21能激活黏膜和全身性的体液免疫,显著升高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gG,IgG1、IgG2a抗体含量,并能提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黏膜免疫抗体sIgA的含量。QS21还能显著增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4、IFN-γ和IL-17的分泌,激活Th1、Th2和Th17型细胞免疫应答。以上结果表明QS21能全面激活免疫系统,具有开发为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黏膜免疫佐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猪瘟(CSF)、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口蹄疫(FMD)3种疫苗不同免疫组合,对猪免疫机能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猪血清中IL-1、IL-2、IFN-γ表达量的动态变化,分析免疫后3种细胞因子动态变化规律。[结果 ]免疫后猪血清中的IL-1、IL-2、IFN-γ含量变化不一致。其中:IL-1表达量出现"波浪线"变化,且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CSF、HP-PRRS、FMD 3种疫苗同步联合免疫组与对照组(C组)相比,二免后60 d和90 d的IL-2表达量差异显著;IFN-γ表达量呈现上升状态,3种疫苗同步联合免疫组与对照组(C组)相比,各时间点的IFN-γ表达量差异均显著(P0.05),且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CSF、HP-PRRS、FMD 3种疫苗不同免疫组合可引起猪免疫机能的变化,且对免疫机能的影响较为复杂;整个免疫过程中各细胞因子的变化不是单纯的上升和下降,而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应用PRRSV-GP5特异性肽刺激CSF、PRRS免疫猪外周血淋巴细胞,采用ELISA方法测定不同时间点淋巴细胞分泌IFN-γ及IL-10的水平,分析PRRSV-GP5特异性肽刺激后,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CSFV高抗PRRSV低抗体组于PRRSV免疫14d,肽刺激组中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PRRSV免疫14d,细胞培养24,72h后加PRRSV-GP5肽刺激,各组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1);PRRSV免疫28d,各组中肽刺激组与空白组相比,IL-10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PRRSV-GP5肽在PRRSV免疫早期可以促进IFN-γ的分泌,并抑制IL-10的产生,但在免疫后期对淋巴细胞分泌的调节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巴戟天多糖对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试验将50只(4~7周龄)昆明小白鼠(体重18~22 g)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Naive)组、多糖(MOPS)组、疫苗(FMDV)组、疫苗+多糖(FMDV+MOPS)组、疫苗+铝佐剂(FMDV+alum)组,每组10只,Naive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200μL,MOPS组小鼠注射巴戟天多糖溶液(2.5μg/μL)200μL,FMDV组小鼠注射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200μL,(FMDV+MOPS)组小鼠注射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200μL与巴戟天多糖200μL,(FMDV+alum)组小鼠注射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200μL与铝佐剂(1μg/μL)200μL,14 d之后进行二免。二免后第14天对小鼠进行眼眶采血,分离血清;无菌取脾脏,进行脾单细胞体外培养,收集上清液;采用小鼠间接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G和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的含量。结果表明:与Naive组比,(FMDV+MOPS)组的IgG、IFN-γ和IL-4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FMDV+alum)组的IgG、IFN-γ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IL-4含量显著升高(P0.05);FMDV组的IgG、IFN-γ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IL-4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MOPS组的IgG、IFN-γ及IL-4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MOPS作为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可明显提高小鼠特异性抗体IgG和细胞因子IFN-γ、IL-4的含量,增强对小鼠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5.
用液相阻断ELISA(LPB-ELISA)方法对北京地区主要牛场进行口蹄疫(FMD)母源抗体、免前和免后抗体水平的调查,以探寻牛体内FMD抗体消长规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从而指导北京地区FMD的免疫。结果发现母源抗体水平在5日龄前小于1:32,5日龄开始上升,高水平抗体一直维持到75日龄,90日龄开始回落;加强免疫后抗体滴度大幅度升高,抗体效价离散度降低;用FMD疫苗免疫青年牛1次,21d和51d的抗体平均值都为1:256;成年母牛的分别为1:256和1:248;育成牛的分别为1:248和1:240。说明牛FMD首免的适宜日期为90日龄;适时的加强免疫有利于牛群抵抗FMD;FMD疫苗对育成牛、青年牛和成年母牛都有理想的免疫效果,对青年牛的免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2个品系豚鼠对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不同豚鼠品系对O-A型口蹄疫(FMD)疫苗的免疫应答,用经过剂量筛选的O-A型FMD双价疫苗免疫2个品系豚鼠,以间接血凝法、ELISA法和流式细胞法,测定豚鼠血清IgG、IgG1、IgG2及持续期IgG,以及T淋巴细胞增殖率及细胞因子IFN-γ、IL-4。结果显示,O-A型FMD疫苗对2个品系豚鼠均能诱导出特异性IgG抗体,其主要成分是IgG2亚类。Zmu-1:DHP豚鼠产生的IgG维持时间较长。DHP豚鼠T淋巴细胞增殖率和细胞因子分泌量显著高于Zmu-1:DHP豚鼠。表明Zmu-1:DHP豚鼠较适于制作FMD病毒感染模型,DHP豚鼠适于研究T、B淋巴细胞及生物制品的免疫功能。豚鼠对FMDV的敏感性主要由细胞免疫所决定,而体液免疫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7.
用PCR方法扩增猪圆环病毒PCVwhn株编码CAP蛋白的基因ORF2,同时人工合成一段CpG序列,并设计上下游引物,进行扩增,定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新型核酸疫苗(pcDNA-PCV-ORF2-ISS),并进行了酶切和测序鉴定.用构建的pcDNA-PCV-ORF2-ISS质粒以及pcDNA-PCV-ORF2与5种细胞因子分子佐剂质粒(IL-6/4、IL-2、IL-4、IL-6、IFN-γ真核表达质粒)联合对仔猪进行免疫试验.免疫后用间接ELISA法测定猪圆环病毒Ⅱ型特异性抗体IgG,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猪血液CD3+、CD4+和CD8+T细胞亚类的数量.结果显示,成功构建含CpG免疫刺激序列的猪圆环病毒Ⅱ型核酸疫苗;pcDNA-PCV-ORF2-ISS在仔猪免疫实验能诱导细胞免疫并产生特异性抗体(P<0.05);用5种细胞因子分子佐荆质粒与pcDNA-PCV-ORF2疫苗同时免疫能显著提高DNA疫苗的免疫效果(P<0.05).分子佐剂免疫增强效果次序为:IL-6、CpG、IL-6/4、IL-2、IL-4和IFN-γ,表明IL-6和CpG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兽医学报》2016,(3):369-372
选取体质量相同、雌雄各半、生长环境相同的乳猪26头,通过检测筛选出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PRRSV)、圆环病毒2型(PCV2)、猪瘟病毒(CSFV)、伪狂犬病毒(PRV)阴性仔猪15头。对这些猪正常免疫PRRSV疫苗,特定时间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培养,用PRRSV特异性肽N进行刺激,采用ELISA方法测定不同时间点淋巴细胞分泌IL-12的水平。结果显示:PRRSV免疫确切(经ELISA抗体检测呈阳性)14d时淋巴细胞用PRRSV-N-1肽刺激前期能够抑制IL-12的分泌,PRRSV免疫确切(经ELISA抗体检测呈阳性)28d时淋巴细胞用PRRSV-N-1肽能刺激IL-12的分泌量增加。表明淋巴细胞经PRRSV-N-1肽刺激后其IL-12的分泌量会受PRRSV抗体水平的影响,在抗体水平较高时促进淋巴细胞对IL-12的分泌。猪只在PRRSV免疫确切时(经ELISA抗体检测呈阳性),淋巴细胞经PRRSV-N-2肽刺激的时间点越往后其IL-12的分泌量会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受抑制。可以得出PRRSV特异性肽N可以调节外周血淋巴细胞对IL-12的分泌,临床上可以使用PRRSV特异性肽N来增强对PRRSV的抵抗力,但其影响机制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9.
猪IFN-γ和IL-4重组质粒对口蹄疫疫苗的免疫佐剂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猪IFN-γ和IL-4对疫苗的免疫佐剂效应,用pcDNA3.1/IFN-γ和pcDNA3.1/IL-4的重组质粒与口蹄疫双价疫苗配伍免疫小鼠,检测小鼠抗口蹄疫抗体水平和CD4+/CD8+T细胞比值的动态变化,观察其免疫佐剂效应。结果表明pcDNA3.1/IFN-γ和pcDNA3.1/IL-4重组质粒都能显著提高小鼠抗口蹄疫抗体水平(P〈0.01),其中pcDNA3.1/IFN-γ提高亚洲Ⅰ型FMD抗体水平的佐剂效应较pcDNA3.1/IL-4的显著(P〈0.01),而pcDNA3.1/IL-4提高O型FMD抗体水平的佐剂效应显著高于pcDNA3.1/IFN-γ(P〈0.01),pcDNA3.1也显示出了一定的佐剂效应;免疫后不同时间pcDNA3.1/IFN-γ和pcDNA3.1/IL-4组CD4+/CD8+T细胞比值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且第21天与第7、45天的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0.
为检测Asia 1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重组病毒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将构建表达Asia 1型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3C基因、P1-2A基因和猪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P1-2A-3C和rFPV-3C-P1-2A-IL-18间隔2周免疫豚鼠3次,进行特异性抗体、中和抗体、淋巴细胞增殖、淋巴细胞亚类数量、IFN-γ、攻毒保护以及体内分布研究。重组鸡痘病毒可有效刺激豚鼠产生特异性抗体、中和抗体、T淋巴细胞亚类数量、IFN-γ分泌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重组鸡痘病毒rFPV-3C-P1-2A-IL-18的T淋巴细胞亚类数量、T淋巴细胞转化和IFN-γ分泌高于重组病毒rFPV-P1-2A-3C免疫组;2个重组病毒的攻毒保护率分别为4/5、3/5。2个重组病毒在接种最早12h可检测到重组病毒的基因,最晚7d可检测到重组病毒的基因。结果表明重组鸡痘病毒rFPV-P1-2A-3C和rFPV-3C-P1-2A-IL-18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以有效抵御病毒的攻击,体内残留时间短,对免疫动物安全,为开发、应用新型FMDV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