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1R1和T1R3在从江香猪附睾发育中的表达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味觉受体第一家族亚型1(T1R1)和3(T1R3)在从江香猪附睾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探讨味觉受体在哺乳动物雄性生殖机能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及潜在医学价值,本试验以从江香猪附睾组织为研究对象,分析附睾发育4个关键时期:初情前(15 d)、初情时(30 d)、初情后(60 d)和性成熟期(180 d)T1R1与T1R3的差异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IHC)和Western blot检测两个味觉受体在不同日龄从江香猪附睾组织中转录、翻译水平的变化及其分布情况。RT-qPCR结果表明:TAS1R1与TAS1R3 mRNA在从江香猪附睾初情前(15 d)至性成熟期(180 d)表达量逐渐增加,且任意两个时期间差异极显著(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1R1/T1R3蛋白在180 d表达量最高,在15 d表达量最低,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平均表达丰度依次为180 d > 30 d > 60 d > 15 d。IHC结果显示,T1R1和T1R3蛋白在各日龄组从江香猪附睾组织均有分布,其中T1R1蛋白主要在上皮细胞膜上,尤其是基细胞和窄细胞;而T1R3蛋白主要在微绒毛、环状空泡和精子呈强阳性表达。综上,本研究发现不同日龄从江香猪附睾的T1R1/T1R3表达从15 d逐渐增加,至性成熟达到峰值,这一表达变化与附睾上皮基细胞和窄细胞及微绒毛的T1R1/T1R3的差异表达有关,这些特殊的表达模式与附睾生理功能存在时间关联,故推测T1R1和T1R3参与附睾内精子成熟和储存的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2.
3β-羟基甾脱氢酶(3β-HSD)特异性表达于从江香猪的附睾组织中,并且在初情期时表达量最高。而目前对3β-HSD在初情期附睾不同区段的研究未被报道,因此本实验以香猪不同区段的附睾组织作为实验对象,通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IHC)与蛋白质免疫印迹(WB)分析3β-HSD在初情期香猪附睾5个区段(Ⅰ-Ⅴ区)的具体表达位置和表达量。IHC结果显示3β-HSD定位于香猪附睾的5个区段,且主要定位于附睾管上皮周围的平滑肌、管腔内附睾液及管腔微绒毛中。WB结果显示3β-HSD在Ⅳ区的表达量最高,并且显著高于Ⅰ区、Ⅱ区、Ⅲ区及Ⅴ区。此外,Ⅲ区的表达量显著高于Ⅰ区,但3β-HSD在Ⅰ区、Ⅱ区和Ⅴ区的各组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综上,本研究发现3β-HSD在初情期香猪附睾定位于附睾管管周平滑肌、管腔内附睾液及管腔微绒毛,表达量以Ⅳ区最高,并且以区段特异性表达。  相似文献   

3.
猪GPR54基因在下丘脑、垂体、卵巢发育性表达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随机选取处于初生、60日龄、120日龄、初情期、180日龄的苏姜猪母猪各4头,进行屠宰,采集下丘脑、垂体、卵巢,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以-βactin作内标,定量分析下丘脑、垂体、卵巢中GPR54mRNA发育性变化。结果显示:苏姜猪GPR54 mRNA在下丘脑、垂体、卵巢组织内从初生到初情期表达量逐渐上升,初情期后呈下降趋势,初情期GPR54 mRNA表达丰度与初生、180日龄差异显著(P〈0.05);在不同组织器官中,GPR54 mRNA表达丰度在卵巢中最高,下丘脑中表达丰度最低,下丘脑的表达丰度与垂体、卵巢中的表达丰度均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探究初情期前后生精上皮周期差异及睾丸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通过测定15、30、60和90 d睾丸相关指数,结合睾丸组织形态学特征,判断香猪初情期,划分从江香猪生精上皮周期。结果显示,30 d的睾丸指数较15 d极显著升高(P<0.01),睾丸重、长轴及短轴的增长率分别为298.05%、66.42%和65.45%,60和90 d两个阶段睾丸重增长率相对稳定。形态学观察表明,从江香猪30 d时生精小管出现游离精子,完成第一次生精并进入初情期;与15 d相比,30 d生精小管面积和生精上皮厚度极显著增加(P<0.01),增长率分别为136.12%和40.19%,在60和90 d均处于稳定增长状态。睾丸细胞数统计显示,日龄增加不影响支持细胞(setoli cells,SC)数量(P>0.05),而30 d生殖细胞数(germ cells,GC)较15 d极显著增加(P<0.01)。相关分析结果发现,生殖细胞数量增加与生精小管面积增大、生精上皮厚度变化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994;0.96)。根据生殖细胞组合形式差异,将初情期前后生精上皮分为3和8个阶段。初情期前生殖细胞以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为主,A、B型精原细胞、SC、初级精母细胞(primary spermatocyte,Ps)、前细线期(preleptotene,PI)、细线期(leptotene,L)等生殖细胞在初情期前后生精上皮中均存在,而圆形精子(round spermatids,R)、延伸精子(elongating spermatid,E)、精子细胞(spermatozoa,S)仅存在于初情期后的生精上皮。本研究结果表明,从江香猪30 d初情,睾丸发育以生殖细胞和生精小管面积的迅速增加为主,该结果对从江香猪早熟性状挖掘、种猪选育及开发利用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小型猪腹腔镜肝脏缺血再灌注合并肝切除损伤对肝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将12头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假手术组仅建立气腹60 min,模型组右半肝缺血60 min后进行左半肝切除。应用TUNEL染色法检测肝细胞凋亡,q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 m RNA表达的变化,Caspase-3、Caspase-9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肝组织中Caspase-3和Caspase-9酶活性。结果显示,模型组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Bax m RNA及细胞凋亡数量于术后即刻、1 d、3 d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模型组Bcl-2 m RNA于术后即刻、1 d、3 d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结果表明,腹腔镜肝脏缺血再灌注合并肝部分切除损伤可导致肝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 m RNA和下调Bcl-2 m RNA的表达、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探究初情期前后生精上皮周期差异及睾丸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通过测定15、30、60和90 d睾丸相关指数,结合睾丸组织形态学特征,判断香猪初情期,划分从江香猪生精上皮周期。结果显示,30 d的睾丸指数较15 d极显著升高(P0.01),睾丸重、长轴及短轴的增长率分别为298.05%、66.42%和65.45%,60和90 d两个阶段睾丸重增长率相对稳定。形态学观察表明,从江香猪30 d时生精小管出现游离精子,完成第一次生精并进入初情期;与15 d相比,30 d生精小管面积和生精上皮厚度极显著增加(P0.01),增长率分别为136.12%和40.19%,在60和90 d均处于稳定增长状态。睾丸细胞数统计显示,日龄增加不影响支持细胞(setoli cells,SC)数量(P0.05),而30 d生殖细胞数(germ cells,GC)较15 d极显著增加(P0.01)。相关分析结果发现,生殖细胞数量增加与生精小管面积增大、生精上皮厚度变化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994;0.96)。根据生殖细胞组合形式差异,将初情期前后生精上皮分为3和8个阶段。初情期前生殖细胞以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为主,A、B型精原细胞、SC、初级精母细胞(primary spermatocyte,Ps)、前细线期(preleptotene,PI)、细线期(leptotene,L)等生殖细胞在初情期前后生精上皮中均存在,而圆形精子(round spermatids,R)、延伸精子(elongating spermatid,E)、精子细胞(spermatozoa,S)仅存在于初情期后的生精上皮。本研究结果表明,从江香猪30 d初情,睾丸发育以生殖细胞和生精小管面积的迅速增加为主,该结果对从江香猪早熟性状挖掘、种猪选育及开发利用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基因在从江香猪组织中的时序表达规律,实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3、6、9、12月龄从江香猪心肌、肝脏、骨骼肌、背最长肌和脂肪5个组织中CAST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并采用RT-PCR方法对贵州从江香猪CAST编码区基因进行克隆。结果表明:CAST基因在不同年龄阶段从江香猪的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幼龄阶段从江香猪的肝脏中CAST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其他组织,成年后CAST基因在心脏、骨骼肌、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显著增加;6月龄时在心脏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9月龄和12月龄在骨骼肌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脂肪中的表达量一直较低;CAST基因在3月龄和12月龄时各组织表达量均较低,在1月龄、6月龄和9月龄时各组织表达量均较高。本研究结果说明CAST基因对从江香猪肌肉剪切力及嫩度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畜牧与兽医》2017,(12):60-65
本试验旨在研究淫羊藿苷(ICA)对猪卵泡体外培养过程中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设置不同浓度ICA(0、01、1、10μg/mL)添加组,体外培养猪3~5 mm健康有腔卵泡12 h和24 h后,分别收集各组卵泡颗粒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cl-2和Bax 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猪卵泡体外培养12 h和24 h,添加1μg/mL ICA组颗粒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1μg/mL组的Caspase-3、Bax mRNA表达量最低,Bcl-2 mRNA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提示,ICA在卵泡闭锁过程中可明显抑制颗粒细胞凋亡,这一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10周龄SD大鼠单剂量腹腔注射5mg/kg玉米赤霉烯酮玉米油溶液,分别于3、6、12、24、48h时剖杀取卵巢组织,检测不同时间卵巢组织Bax和Bcl-2的表达。结果显示,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卵巢组织出现不同程度损伤,卵泡颗粒细胞发生凋亡。免疫组化SP法试验组与对照组卵巢组织中均有Bax和Bcl-2的表达,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呈现动态变化。Bax在3、6、12h时表达量上调,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4、48h时表达量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O.05)。3~48h卵巢组织中Bcl-2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大鼠玉米赤霉烯酮中毒可引起卵巢组织的病变及颗粒细胞凋亡,且Bax在玉米赤霉烯酮中毒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Bcl-2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从江香猪IFN-β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旨在探明从江香猪β-干扰素(interferon-beta,IFN-β)基因编码区分子序列及原核表达产物特征。以从江香猪为研究对象,提取肝脏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IFN-β基因编码区,将目的基因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上,获得重组质粒pET28a-CJpoIFN-β,并利用生物学软件对江香猪IFN-β基因编码区进行序列分析;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pET28a-CJpoIFN-β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与Western blotting分析原核表达蛋白。结果表明,从江香猪IFN-β基因编码区长为561 bp,编码186个氨基酸;该蛋白为分泌性蛋白,前21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序列;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77.42%)和无规则卷曲(17.74%)为主。从江香猪与其他猪源IFN-β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5%~100.0%,与禽的同源性最低(35.2%);从江香猪与巴马猪、梅山猪IFN-β氨基酸同源性均为100.0%,但与贵州白香猪IFN-β同源性为99.5%,存在E43Q、K73R和C161R 3处氨基酸的差异。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带His标签的重组表达蛋白能被His单抗识别,条带大小约为24 ku。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IFN-β基因生物学活性及加快从江香猪这一品种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克隆获得PDK4、FGF10基因,并研究大白猪与从江香猪不同组织中PDK4、FGF10基因mRNA的表达差异。采用RT-PCR分别克隆从江香猪PDK4、FGF10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DK4、FGF10基因在大白猪和从江香猪不同组织中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从江香猪PDK4基因的编码区全长1 224 bp,编码407个氨基酸;FGF10基因的编码区全长636 bp,编码211个氨基酸。经BLAST软件进行同源性比对,发现从江香猪PDK4基因与羊、马、人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3%、92%和91%;FGF10基因与羊、牛、人、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93%、93%和90%。由PDK4基因系统进化树可知,从江香猪与牛、绵羊亲缘关系较近;由FGF10基因系统进化树可知,从江香猪与绵羊、牛、人、猕猴亲缘关系较近,与小鼠和鸡亲缘关系较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从江香猪不同组织中,PDK4基因在肾脏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胃和脂肪中表达量较高,FGF10基因在胃中表达量最高,在肾脏和脂肪中表达量较高,两个基因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均最低;在大白猪的不同组织中,PDK4、FGF10基因在脂肪中的表达量均最高,PDK4基因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最低,而FGF10基因在心脏中表达量最低。本试验成功克隆了从江香猪PDK4、FGF10基因,并检测了其在大白猪与从江香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PDK4、FGF10基因在脂质代谢及脂肪沉积等方面的调控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兽医学报》2017,(10):1957-1963
为探讨中药复方参术汤干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诱导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SIEC)凋亡的机制。本试验用TGEV感染SIEC进行体外试验。试验分为复方参术汤组、对照组、TGEV组、苦参碱组,分别于加药后2,4,8,12,24,48,72h收集样本,应用qRT-PCR检测Bcl-2与Bax 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Bid、Cyt-c、Caspase-9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TGEV组相比,复方参术汤下调TGEV感染SIEC的Bax、Caspase-9、Caspase-3、Cyt c及Bid蛋白表达;复方参术汤极显著上调Bcl-2mRNA的转录(P<0.01),极显著下调Bax mRNA的转录(P<0.01)。结果表明,复方参术汤能够抑制引起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通路,从而预防TGEV引起的SIEC凋亡。  相似文献   

13.
将40只未成年雌性昆明系小鼠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10只。处理组小鼠分别连续2 d腹腔注射铅10、20、40 mg/kg(按体质量给药),对照组小鼠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注射后24、72 h分离卵巢,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测定卵巢颗粒细胞的凋亡率,同时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凋亡基因p53、Bax、Bcl-2mRNA表达。结果表明,铅可促进颗粒细胞凋亡,且随剂量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颗粒细胞中p53、Bax基因表达量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而Bcl-2基因表达量则逐渐减少(P〈0.05或P〈0.01);表明铅可通过上调促细胞凋亡基因p53、Bax基因表达量,下调Bcl-2基因表达量,诱导卵巢颗粒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牛化脓隐秘杆菌感染牛肾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及检测Caspase-3、Caspase-8、Caspase-9、Bax和Bcl-2的表达,来确定牛肾脏组织的坏死和细胞凋亡情况。本研究首先筛检5头自然感染化脓隐秘杆菌病牛和2头阴性健康对照牛,采集其肾脏组织样本。采用H.E.染色法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来检测肾脏组织中与细胞正负凋亡有关的调节基因Bax和Bcl-2的表达情况以及凋亡通路蛋白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感染牛肾脏组织有坏死,间质有中性粒细胞浸润;感染组牛肾脏肾小球内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Bax、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呈阳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有少量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球内皮细胞Caspase-8和Bcl-2表达呈阳性,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化脓隐秘杆菌能够引起牛肾脏组织实质细胞发生坏死和凋亡,且以线粒体凋亡途径为主。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生长激素(somatotropin,STH)对猪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的卵丘细胞扩展、凋亡、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STH能够促进卵丘细胞扩展,抑制卵丘细胞凋亡,抑制凋亡相关基因Bax在卵丘细胞上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采用地噻咪松作为诱导剂,建立小鼠胸腺细胞体外培养的凋亡模型,培养基中分别补加1 000μmol/L的硫酸锌或蛋氨酸锌,培养16 h.测定细胞的凋亡率、DNA片段化以及Bcl-2、Bax、Caspase-3 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地噻咪松显著提高体外培养腺细胞凋亡(P<0.01),并上调Bcl-2、Bax、Caspase-3 3种基因的mRNA表达(P<0.01).硫酸锌和蛋氨酸锌对地噻咪松诱导的凋亡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并对上述3种基因表达的上调有抑制作用(P<0.01).蛋氨酸锌处理的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 mRNA表达均高于硫酸锌处理,Caspase-3mRNA表达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这表明,锌调控糖皮质激素诱导的细胞凋亡涉及到对基因转录水平的调节,2种锌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7.
笔者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个不同月份石蜡包埋组织切块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情痀。试验结果:Bcl-2在皮肤细胞内表达情痀各个月份不同,4月和10月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分别与5,6,8,12月4个月份之间差异显著(P<0.05);5,6月和8月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分别与4,10,12月3个月份之间差异显著(P<0.05)。皮肤的厚度与Bcl的表达呈正比关系。4月份起开始变薄,5-6月份为最薄。Bax在皮肤细胞内表达4,5;6,8;10,12三组组内不同月份Bax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而组间表达差异均显著(P<0.05)Bax在5-6月份Bax表达水平急剧上升(7.313%-42.813%);在8-10月份Bax蛋白的表达水平急剧下降(32.263%-23.00%)。结论:细胞凋亡引起的蒙古锦羊毛的生长和脱落可能与Bcl-2和Bax的表达有关,并且发重要的调控作用。Bax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用荧光定量方法对不同日龄小梅山猪和苏姜猪下丘脑中gabra1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小梅山猪和苏姜下丘脑gabra1 mRNA表达丰度的变化,从初生到初情期逐渐升高,初情期后下降;小梅山猪不同发育阶段间差异显著(P<0.05),苏姜猪初生与180日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阶段间差异显著(P<0.05)。小梅山猪初生、初情期、初情后三个发育阶段下丘脑gabra1mRNA表达丰量均显著高于苏姜猪(P<0.05)。  相似文献   

19.
《养猪》2020,(3)
研究MC4R基因、SIM1基因在从江香猪不同组织中mRNA差异表达规律,探寻影响从江香猪能量代谢和脂肪沉积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依据。研究以从江香猪为试验材料,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C4R基因、SIM1基因在从江香猪不同组织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MC4R基因、SIM1基因在从江香猪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不同组织之间的相对表达量存在差异,MC4R基因相对表达量依次为:脾脏小肠脂肪肝脏肺胃心脏肾脏背肌,SIM1基因相对表达量依次为:脾脏肾脏脂肪肝脏小肠胃肺心脏背肌。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镉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Caspase-3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选用不同浓度(0、5、10、20μmol/L)醋酸镉染毒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12h,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cl-2、Bax和Caspase-3mRNA的转录水平,并计算Bcl-2/Bax的比值。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染毒组细胞存活率随染毒剂量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或P〈0.01);Bax和Caspase-3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而Bcl-2mRNA转录水平显著降低(P〈0.05),Bcl-2/Bax极显著降低(P〈0.01)。说明镉能抑制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生长,并可调节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Caspase-3mRNA的转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