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常规方法对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分别占鲜重的18.02%、2.05%;其蛋白质中含17种氨基酸,总量为17.13%,其中有8种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8.86%.鲜味氨基酸占35.26%,必需氨基酸的比例超过FAO/WHO的标准;第一限制氨基酸是蛋+胱氨酸,第二限制氨基酸为缬氨酸;对脂肪酸的分析测得有15种脂肪酸,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43.40%,EPA+DHA为3.69%.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生长时期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肌肉和肝胰腺内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动态变化,选取90 d (第二性征未发育)、140 d (第二性征发育成熟)和180 d (性腺发育成熟)的红螯螯虾,分别测定其肌肉和肝胰腺内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结果显示,90 d红螯螯虾肌肉中的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时期(P<0.05);而红螯螯虾肝胰腺内必需氨基酸总量和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均随着日龄增加而逐渐下降。比较不同生长时期肌肉中脂肪酸含量发现,随着日龄增长,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呈下降趋势;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140 d含量最高[(25.69±0.42)%];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呈上升的变化趋势。肝胰腺中SFA含量在 3个生长时期内无显著性差异(P>0.05),MUF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140 d含量最高[(37.44±0.59)%],而PUFA含量变化与MUFA正好相反。营养价值评估结果显示,180 d (可上市销售)的红螯螯虾肌肉内必需氨基酸指数(49.96%)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评分模式(31.50%)和全鸡蛋蛋白质模式(43.10%),是较为理想的优质食物蛋白源。由上可知,在不同生长时期,肌肉和肝胰腺中的氨基酸、脂肪酸的主要消耗不同,研究结果对了解不同生长时期红螯螯虾营养需求、开发红螯螯虾配合饲料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贵州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分析测定贵州湄潭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肌肉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采用重量法、索氏提取法、凯氏定氮法、滴定和比色法分别测定了克氏原螯虾肌肉(鲜样)中水分、灰分、粗脂肪、粗蛋白质和钙、磷的含量,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析氨基酸种类和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贵州湄潭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含肉率为18.40%±1.6%;肌肉中(鲜样)水分、灰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82.07%±0.01%、1.25%±0.01%、2.06%±0.05%、17.80%±0.43%;测得钙的含量为0.53%±0.002%,磷的含量为1.30%±0.022%。肌肉中17种氨基酸(除色氨酸)总量为16.59%;克氏原螯虾肌肉中所含人体所需必需氨基酸为7.21%,占氨基酸总含量的43.47%,四种鲜味氨基酸为2.87%;占氨基酸总含量的17.31%。经与先前国际提出的FAO模式比较,测出的必需氨基酸比例高于其评价标准,所测得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  相似文献   

4.
肖鸣鹤  肖英平 《水产学报》2012,36(7):1088-1093
以体质量(0.015±0.004)g克氏原螯虾幼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50、100、300、600、900尾/m25种养殖密度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消化酶活力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周期为30 d。结果显示,克氏原螯虾幼虾的终末体质量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表现出减小趋势,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力在5种养殖密度下变化规律不显著(P>0.05)。克氏原螯虾幼虾体内水分含量在5种养殖密度下差异较小(P>0.05);粗蛋白含量随养殖密度的升高呈增高趋势,由54.02%增高至60.75%(P<0.05);粗脂肪含量不断减少(P<0.05),由26.19%减少至19.19%(P<0.05)。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克氏原螯虾幼虾肌肉葡萄糖的含量呈下降趋势(P<0.05),甘油三酯、总蛋白、尿素氮和胆固醇含量呈不断增多趋势(P<0.05)。克氏原螯虾幼虾肝胰腺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蛋白和尿素氮含量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呈不断增多趋势。结果表明,高密度养殖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和消化酶活力具有一定负面影响,体内蛋白、脂肪、葡萄糖和尿素氮等物质的含量也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姚海行  陈效儒  袁汉文  罗凯  方刘  陈燚  郜卫华  田娟  刘永胜 《水产学报》2023,47(12):129610-129610
为探究克氏原螯虾配合饲料经发酵处理后的饲喂效果,分别用未发酵和发酵饲料在室内循环水系统中饲养体重为(4.91±0.18) g的克氏原螯虾幼虾8周,采样分析发酵饲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肌肉品质、消化力、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发酵饲料水中溶失率显著低于未发酵饲料;(2)发酵饲料显著提高克氏原螯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降低饲料系数,但对存活率、肝体比、含肉率和体成分无显著影响;(3)发酵饲料显著提高克氏原螯虾肌肉硬度、弹性、咀嚼性和胶黏性,降低了黏附性;(4)发酵饲料显著提高克氏原螯虾肝胰腺及肠道中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血清和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肝胰腺总抗氧化能力;(5)发酵饲料显著提高了肠道绒毛长度和宽度;(6)发酵饲料改善了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结构,显著升高了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同时提高了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表明,饲料经发酵处理后可以有效提高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肌肉品质、消化力和抗氧化能力,改善了肠道组织结构,改变了肠道微生物结构,为克氏原螯虾新型环保饲料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稻田中饲养克氏原螯虾,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虾,提高稻田单位面积生产效益的一种生产形式,是稻田种养殖新技术的一种高效模式。克氏原螯虾对水质和饲养场地的条件要求不高,且我国许多地区都有稻田养鱼的传统,在当前养鱼经济效益下降的情况下,大力推广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养殖技术,可有效利用我国农村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7.
为评估不同养殖环境对禾花鲤(Cyprinus carpio)肌肉营养与品质的影响,采用国标法检测稻田和池塘2种养殖环境下禾花鲤肌肉常规营养成分、质构特性、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池塘组禾花鲤肌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稻田组(P<0.05),水分含量显著低于稻田组(P<0.05),灰分含量2组差异不显著(P>0.05);池塘组肌肉粘性显著高于稻田组(P<0.05),内聚性和剪切力显著低于稻田组(P<0.05),其他质构指标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氨基酸测定结果显示,池塘组氨基酸总量(?TAA)、鲜味氨基酸(DAA)、必需氨基酸(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显著高于稻田组(P<0.05),?EAA/TAA和?EAA/NEAA显著低于稻田组(P<0.05),2组禾花鲤必需氨基酸构成比例均符合FAO/WHO标准;在鲜味氨基酸含量方面,池塘组主要的4种呈味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稻田组(P<0.05)。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标准,2组禾花鲤肌肉第一、二限制性氨基酸均分别为色氨酸(Trp)和缬氨酸(Val);在脂肪酸测定结果中显示,池塘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显著高于稻田组(P<0.05),但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EPA+DHA和∑n-3PUFA/ ∑n-6PUFA显著低于稻田组(P<0.05)。综上所述,池塘和稻田养殖条件下,禾花鲤均为优质的蛋白质来源,但不同养殖环境对禾花鲤肌肉营养与品质有显著影响。从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评分方面看,池塘养殖条件下禾花鲤肌肉营养价值更高;从脂肪酸角度来看,稻田养殖禾花鲤肌肉具有较高的EPA+DHA含量以及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更适合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等患者食用,从质构性来看,稻田养殖环境下禾花鲤肌肉更具嚼劲。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克氏原螯虾的养殖发展迅猛,已在全国各地形成各具特色的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前面介绍的池塘生态养殖和稻田生态养殖只是众多模式中的一部分,下面介绍其它几种养殖模式,供广大养殖户借鉴.  相似文献   

9.
李应森  刘其根  陈蓝荪 《水产科技情报》2008,35(5):233-235, 240
近年来,克氏原螯虾的养殖发展迅猛,已在全国各地形成各具特色的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前面介绍的池塘生态养殖和稻田生态养殖只是众多模式中的一部分,下面介绍其它几种养殖模式,供广大养殖户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发掘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免疫和肌肉生长的重要功能基因,采用Illumina HiSeq~(TM) 2 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克氏原螯虾的卵巢、肝胰腺和肌肉组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所得序列经质控、组装后比对到NR、Swiss-Prot、pfam、COG、GO和KEGG数据库中注释,并进行差异基因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测序共获得了53 006个unigene,平均长度为1 194 bp。对3个组织样品的测序文库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在卵巢vs.肝胰腺中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 DEG)20 382个,在肝胰腺vs.肌肉中有DEG 12 753个,在肌肉vs.卵巢中有DEG 21 629个。GO功能分类分析发现,部分DEG被注释到繁殖(reproduction)、繁殖过程(reproduction process)、免疫系统过程(immune system process)和生长(growth)GO条目。KEGG pathway分析显示,一部分DEG在卵巢发育、免疫和肌肉生长相关的信号通路中得到了富集。根据GO功能分类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筛选出了大量与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免疫和肌肉生长相关的候选基因,如卵黄蛋白原、卵黄蛋白原受体、Toll样受体2、Toll样受体相互作用蛋白、肌肉生长抑制素和5-羟色胺受体等。本研究结果丰富了克氏原螯虾的基因资源,可为克氏原螯虾的遗传育种和免疫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施氏鲟(Acipenser schirenckii)及其杂交种(西伯利亚鲟♀×施氏鲟♂,Acipenser baerii♀×A.sschrenckii♂)的肌肉常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同时进行氨基酸和脂肪酸的测定,从而对3种鲟鱼营养品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除水分含量...  相似文献   

12.
不同养殖模式下加州鲈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营养品质差异,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了两种不同养殖模式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脂肪酸组分和氨基酸组分,并对两者的营养价值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肌肉中灰分、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均高于池塘养殖加州鲈,其中粗蛋白含量达到极显著水平;共检测出10种脂肪酸,循环水养殖加州鲈的总脂肪酸、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和EPA+DHA均高于池塘养殖加州鲈,总不饱和脂肪酸和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肌肉中各种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均高于池塘养殖加州鲈,除苯丙氨酸外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赖氨酸含量最高,亮氨酸次之,蛋氨酸含量最低;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肌肉的总氨基酸、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和总鲜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池塘养殖加州鲈,前三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根据ASS和CS评分结果,池塘养殖和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肌肉中第一、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和蛋+半胱氨酸,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肌肉中EAA的ASS和CS均大于池塘养殖加州鲈,且数值均大于或接近1。结果表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肌肉较之池塘养殖加州鲈的营养品质更好,更加符合人类膳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池塘和稻田养殖模式对金边鲤和建鲤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稻田和池塘养殖模式下金边鲤和建鲤肌肉营养成分、理化特性和质构特性,并进行营养价值评价,评估金边鲤的肌肉品质,为开发和推广金边鲤稻田养殖提供数据依据。结果显示,稻田金边鲤的粗脂肪、粗灰分和系水力均显著高于池塘金边鲤;稻田建鲤和池塘建鲤的基本营养成分除水分外差异均不显著;稻田金边鲤肌肉的硬度、弹性、咀嚼性显著高于池塘建鲤和稻田建鲤,硬度和恢复性显著高于池塘金边鲤,而内聚性显著低于池塘金边鲤、池塘建鲤和稻田建鲤;测定的17种氨基酸中,4组鱼肉的Lys含量均高于WHO/FAO标准和鸡蛋蛋白标准,稻田金边鲤的∑TAA、∑EAA、∑DAA和∑NEAA均高于池塘建鲤和稻田建鲤,且EAA/TAA比值更接近FAO/WHO要求的40%的标准;稻田和池塘金边鲤的EAAI均超过100分,高于稻田和池塘建鲤(82.31~83.36分);测定出的24种脂肪酸中,稻田金边鲤的∑SFA、∑MUFA和DHA+LA+油酸总量均高于其他3组。研究表明,金边鲤和建鲤鱼肉可作为人体优质的赖氨酸源,稻田金边鲤肌肉比建鲤和池塘金边鲤肌肉更富有嚼劲,其肌肉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及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且组成比例更符合人体需求。稻田养殖金边鲤的肌肉品质优势明显,具有较高的产业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4.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25%、0.5%、1.0%、2.0%、4.0%、8.0%、16.0%的蛹虫草培养残基(简称虫草基),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规格为(4.0±1.0)g的中华绒螯蟹75 d,测定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常规营养成分、肌肉与血清氨基酸及肝胰腺脂肪酸含量,研究虫草基对中华绒螯蟹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虫草基对中华绒螯蟹水分和蛋白含量无影响(P>0.05),0.5%和1.0%添加组的全蟹、肌肉、肝胰腺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适量添加虫草基可增加中华绒螯蟹肌肉游离氨基酸含量,0.5%~2.0%的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对氨基酸组成及主要呈味氨基酸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1.0%和16.0%添加组中华绒螯蟹血清氨基酸和主要呈味氨基酸含量明显提高(P<0.05)。(3)虫草基的添加可提高肝胰腺不饱和脂肪酸及必需脂肪酸含量,且1.0%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虫草基可提高中华绒螯蟹肌肉与血清的游离氨基酸、血清必需氨基酸、肝胰腺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从而改善中华绒螯蟹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5.
裸盖鱼(Anoplopoma fimbria)肌肉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生化方法对裸盖鱼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裸盖鱼水分含量为69.92%,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总糖含量分别占肌肉湿重16.48%、10.64%、1.69%和1.27%.裸盖鱼肌肉(干样)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为43.81%,其中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WEAA/WTAA)为40.68%,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WEAA/WNEAA)为81.74%,符合FAO/WHO 的理想模式;肌肉氨基酸的支/芳值(BCAA/AAA)为 2.51,接近人体的正常水平;鲜味氨基酸总量(FAA)为 16.94%,占氨基酸总量的 38.67%,高于我国北方主要海水养殖品种;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胱氨酸+蛋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6.35,属于氨基酸较为平衡的鱼类.裸盖鱼肌肉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UFA/SFA)为 2.81,脂肪质量较高.此外裸盖鱼肌肉营养元素丰富,P和Zn含量较高,并富含VA、VB6和VB3.分析认为,裸盖鱼肌肉呈味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含量丰富,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酸水解法测定野生江鳕(Lota lota)的肌肉氨基酸含量,分析其氨基酸的种类与比例,并对其营养成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江鳕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72.43±1.16)%(干样),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EAA),总量为(29.82±0.57)%,占氨基酸总量的41.17%,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比例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相符。江鳕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4种鲜味氨基酸(DAA)总量为(28.34±0.35)%(干样)。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2.58。研究表明:江鳕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长江口雌性和雄性成体凤鲚(Coilia mystus)整体的营养成分和品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雌、雄凤鲚整体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8.36%±1.41%、76.70%±1.20%,14.25%±1.05%、15.18%±0.12%,4.61%±1.78%、4.84%±0.27%和2.22%±0.38%、2.97%±0.64%,雌、雄间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雌、雄均含有18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量分别为66.20%±5.78%和65.93%±6.35%(质量分数,干样),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EAA)总量分别是25.07%±1.93%和23.95%±2.21%,两者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37.90%和36.33%,雌、雄凤鲚的必需氨基酸组成比例均符合FAO/WHO的标准。色氨酸是雌、雄凤鲚整体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是第二限制性氨基酸,雌、雄凤鲚整体的EAAI分别为70.73和66.99,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分别为25.99%±2.53%和26.02%±2.3%(质量分数,干样)。雌性凤鲚的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低于雄性(P0.05),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则显著高于雄性(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雌性凤鲚脂肪酸中EPA与DHA质量分数分别为5.70%±0.24%和10.15%±1.31%,显著高于雄性凤鲚的1.05%±0.40%和1.06%±0.44%。结果表明,长江口雌、雄成体凤鲚整体的氨基酸较均衡,而雌性凤鲚的脂肪酸营养更为丰富,比雄性凤鲚具有更好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8.
深水网箱和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深水网箱和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质量分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网箱养殖对虾肌肉粗蛋白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池塘养殖(P0.05),而水分、粗脂肪和粗灰分质量分数无显著差异(P0.05);2)肌肉中检测到18种常见氨基酸,网箱养殖对虾肌肉氨基酸总量(TAA)、天门冬氨酸(Asp)、异亮氨酸(Ile)、精氨酸(Arg)和脯氨酸(Pro)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池塘养殖(P0.05),而必需氨基酸(EAA)、半必需氨基酸(HEAA)、鲜味氨基酸(DAA)和虾味氨基酸(PFAA)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3)肌肉中检测到30种常见脂肪酸,两者的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3多不饱和脂肪酸(EPA和DHA)质量分数差异显著(P0.05),以网箱养殖对虾较高;两者的棕榈酸(C16∶0)质量分数最高,且网箱养殖对虾EPA+DHA质量分数是池塘养殖的1.90倍。结果表明,网箱养殖对虾营养成分要优于池塘养殖,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