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金华地区29个早稻田样点的杂草优势度等级进行了七级目测,将所得数据转换成重要值,以此计测了主要杂草的生态位宽度;以早稻-杂草群落梯度代替生态因子梯度,用生态因子间隔作为生态位重叠值计算的加权因子,对该地区早稻田中的杂草生态位重叠值进行了计算;以生态位重叠值为指标,用极点排序和聚类分析中的最小生成树法,直观地表示了该地区早稻田主要杂草的种间生态学相似关系。  相似文献   

2.
江苏金坛地区小麦田杂草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江苏金坛地区小麦田杂草优势种及其种间生态关系,于2014年5月对该地区小麦田杂草种类、数量、高度等进行调查,将其转换成相对多度和重要值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计测了杂草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用DCA排序法作出反映杂草生态学相似程度的DCA排序图。结果表明:江苏金坛地区小麦田杂草有28种,分属16科25属。28种杂草中,菵草、日本看麦娘、猪殃殃和大巢菜等4种杂草实际生态位较宽,为江苏金坛地区小麦田优势杂草;雪见草、毛茛、母草、星宿菜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和附地菜、通泉草、波斯婆婆纳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菵草、日本看麦娘、看麦娘、猪殃殃等杂草生态位重叠值也较大,说明它们对资源的竞争较为激烈。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江苏金坛地区小麦田杂草优势种及其种间生态关系,于2014年5月对该地区小麦田杂草种类、数量、高度等进行调查,将其转换成相对多度和重要值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计测了杂草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用DCA排序法作出反映杂草生态学相似程度的DCA排序图。结果表明:江苏金坛地区小麦田杂草有28种,分属16科25属。28种杂草中,菵草、日本看麦娘、猪殃殃和大巢菜等4种杂草实际生态位较宽,为江苏金坛地区小麦田优势杂草;雪见草、毛茛、母草、星宿菜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和附地菜、通泉草、波斯婆婆纳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菵草、日本看麦娘、看麦娘、猪殃殃等杂草生态位重叠值也较大,说明它们对资源的竞争较为激烈。  相似文献   

4.
对丹东地区27个稻田样点杂草的优势度等级进行7级目测,将所得数据转换成重要值,以此计测杂草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以生态位重叠值为指标,用聚类分析中的最小生成树法,直观地表示该地区稻田杂草种间生态学关系.结果表明:长芒稗(Echinochloa caudate)、雨久花(Monochoria korsakowii)、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dis)、牛毛毡(Eleocharis yokoscensis)、无芒稗(Echinochloa crusgalli)、浮萍(Lemna minor)、水绵(Spirogyra communis)、扁杆藨草(Scirpus planiculmis)等杂草生态位较宽,是该地区的主要杂草.在27个样点的17种杂草中,长芒稗、牛毛毡、雨久花和鸭舌草等杂草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与杂草稻(Oryza sativa)较为接近的有无芒稗(Echinochloa crusgalli)、水莎草(Juncellua serotinus)、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等.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郊早春杂草的生态位计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野外调查了上海市郊261个样地早春杂草的生态重要值,共计出现106种杂草,计测了其中84种主要杂草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以生态位重叠值为指标,采用主坐标排序法(principal axis analysis,PAA)对84种主要杂草的生态位重叠关系进行了二维排序,并分析了主要杂草与伴生种的生态位重叠关系。结果表明:1)生态位最宽的前10种杂草分别为猪殃殃Galium aparine(0.442)、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0.341)、刺果毛茛Ranunculus muricatus(0.336)、野胡萝卜Daucus carota(0.300)、大巢菜Vicia sativa(0.297)、泽漆Euphorbia beliocopia(0.297)、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0.292)、野塘蒿Conyza bonarinisis(0.278)、波斯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0.256)、葎草Humulus scandens(0.236);2)与主要杂草猪殃殃生态需求相似的种类主要有波斯婆婆纳、葎草、加拿大一枝黄花、刺果毛茛等,与重要外来杂草加拿大一枝黄花生态相似的主要有春一年蓬、葎草、猪殃殃等,刺果毛茛的主要伴生杂草有野老鹳草、棒头草Polypogon fugax、泥胡菜Hemistepta lyrata等;3)根据生态位重叠关系,84种主要杂草大致可以分为湿生、旱生和草坪杂草3种生态类型。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烟田杂草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样地调查方法,以物种重要值作为资源状态指标,运用改进的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贵州省烟田主要杂草生态位进行分析,从而为预测烟田杂草种群更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贵州省烟田杂草中,马唐(0.8353)、辣子草(0.7523)、繁缕(0.6333)、狗尾草(0.5941)、尼泊尔蓼(0.5878)、艾蒿(0.5595)、鸭趾草(0.5437)等是贵州省烟田杂草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种群;16种贵州省烟田主要杂草之间,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00的杂草种对共有51对,占总对数的42.50%.认为马唐、辣子草、繁缕、狗尾草、尼泊尔蓼、艾蒿、鸭趾草是贵州省烟田杂草的优势种群,具有较高生态位宽度的烟田杂草与其他杂草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具有相似形态特征的杂草间生态位重叠值较大.  相似文献   

7.
鹞落坪半夏生境地主要草本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鹞落坪半夏Pinella yaoluopingensis生境地主要草本种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资源的利用状况,为保护和开发利用鹞落坪半夏资源提供指导性建议。【方法】对安徽省鹞落坪保护区特有种鹞落坪半夏生境地草本层进行调查,运用Levins和Shaa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和Levins生态位重叠度指数,对生境地主要草本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度进行定量研究。【结果】鹞落坪半夏生境地17个主要草本种群中,多数草本种群生态位宽度较大,其中,金星蕨Parathelypteris glanduligera、臭草Melica scabrosa、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生态位宽度居前3位,它们也是鹞落坪半夏生境地草本层的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居最后3位的是荩草Arthraxon hispidus、待宵草Oenothera stricta、一年蓬Erigeron annuus,鹞落坪半夏生态位宽度居中下水平。主要草本种群的重要值(IV)与生态位宽度B_i、B_i'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7(Sig.=0.000)、0.707(Sig.=0.002)。生态位重叠值在0.4以下的种对占所有种对的83.46%,其中生态位重叠值为0的种对占38.60%,而生态位重叠值1.0的种对仅占总物种种对的1.10%,各种对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并未与相应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呈现出相关性。【结论】鹞落坪半夏生境地主要草本种群生态学特性相似性不大,对资源的共享趋势不明显,主要草本种群能和谐地共生于群落中,但鹞落坪半夏生态位宽度并无优势,只处于伴生地位。  相似文献   

8.
(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 (Steud.)Fernald)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浙江省诸暨市无除草剂使用历史的稻茬油菜田中草和其他常见杂草生态位宽度以及它们之间生态位重叠值的结果表明 ,看麦娘、草、早熟禾、春蓼、雀舌草、石龙芮、荠菜、碎米荠、通泉草、猪殃殃和稻槎菜等 1 2种主要杂草均具有较宽的生态位。草与雀舌草、看麦娘、牛繁缕、早熟禾、春蓼和稻槎菜等杂草的生态位重叠值比较大 ,说明它们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9.
应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公式及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研究了运城盐湖的13个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芦苇和盐地碱蓬的生态位宽度值最大,分别为0.533和0.529;罗布麻和狗芽根的生态位宽度值最小,分别为0.025和0.013。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种与其它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值较大;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种则相反,甚至没有重叠。生态位较宽的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也可能较小,如缘毛牛皮消与二色补血草间(0.025);生态位宽度较窄的物种间也可能有较大的生态位重叠,如枸杞和苦苣菜(0.401)。  相似文献   

10.
man草(Beckmannia syzigachne(Steud.)Fernald)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浙江省诸暨市无除草剂使用历史的稻茬油菜田中man草和其他常见杂草生态位宽度以及它们之间生态位重叠值的结果表明,看麦娘、man草、早熟禾、春蓼、雀舌草、石龙黄、荞菜、碎米荠、通泉草、猪殃殃和稻槎菜等12种主要杂草均其有较宽的生态位。man草与雀舌草、看麦娘、牛繁缕、早熟禾、春蓼和稻槎菜等杂草的生态位重叠值比较大,说明它们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1.
田间普查和定点观察表明,白湖圩区春玉米田杂草共有19科57种,其中菊科、禾本科、莎草科、苋科杂草较多,分别占总数的15.8%、14.0%、8.8%.主要杂草有10种,其中马唐、牛筋草、旱稗、香附子、铁苋菜构成优势种.上述杂草为该区当前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12.
云南外来入侵农田杂草发生与危害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农科院环资所杂草研究室于1996年至2010年间开展了云南农田杂草的野外调查,共发现云南外来入侵农田杂草有186种,隶属41科,122属。外来杂草数量最多的是菊科和禾本科,分别有37种和35种,数量较多的科有豆科19种,苋科12种,茄科9种,大戟科8种。草本杂草有172种,占外来杂草植物种数的92.5%。1年生杂草植物有79种,占外来杂草植物种数的42.5%;2年和多年生杂草植物有85种,占外来杂草植物种数的45.7%。分布区域主要集中于滇南和滇中的各有122种和102种,分别占外来杂草种数的65.6%和54.8%;属于全省分布的有23种,占外来杂草植物种数的12.4%。绝大多数的外来杂草属于一般性杂草,危害的农作物主要是蔬菜、玉米和果园。调查结果表明,云南外来农田杂草的种类、数量、危害范围和严重性居全国之首。为此,各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防止其入侵和危害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红塔区园林绿地春、夏两季杂草的种类、种群结构及发生情况。[方法]分春、夏两季研究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园林绿地杂草发生危害规律。[结果]玉溪市红塔区园林绿地春季杂草有29种,分属17科,其中菊科9种,占31.03%;禾本科3种,占10.34%;伞形科、大戟科2科各2种,分别占6.90%;酢浆草科、苋科、唇形科、蔷薇科、鸭跖草科、车前科等13科各1种,均占3.45%。夏季杂草有38种,分属20科,其中菊科12种,占31.58%;禾本科3种,占7.89%;伞形科、蝶形花科、大戟科、酢浆草科、蓼科5科各2种,均占5.26%;藜科、仙茅科、莎草科、鸭跖草科、车前科、十字花科等13科各1种,均占2.63%。[结论]初步了解了红塔地区春、夏季杂草种类、分布、种群结构、危害程度及不同类型绿地的危害差异,为综合防除春、夏两季杂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茶园不同控草措施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究不同茶园杂草防控措施的效果,寻找出成本低、效果佳、无污染的除草方式,为防控茶园草害发生及指导茶农科学除草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茶树自然生长为对照(CK),设套种绿豆(生物竞争)、人工除草(人工铲除)、剪枝覆盖(物理抑制)及喷施除草醋(化学清除)等4种不同控草处理,通过观测不同处理杂草数量、种类及株高等,计算杂草多样性指数,比较不同处理的杂草防除效果.[结果]试验区茶园共滋生杂草13科20属20种,4种不同控草措施对茶园杂草种类、数量、密度和株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茶园杂草种类减少1~8种,数量减幅16.62%~89.06%,密度抑制幅度4.18%~100.00%,除套种绿豆处理下个别草种株高呈现出增高的趋势外,其余处理对茶园杂草株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综合比较得出茶园杂草防控效果依次为除草醋>剪枝覆盖>人工除草>套种绿豆.[结论]喷施除草醋和剪枝覆盖处理对茶园杂草防控效果表现尤为突出,可在当前茶园生产实际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新疆荒漠绿洲区甜菜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新疆甜菜种植区域的杂草种类及群落特征,采用五点取样法对新疆7个主要甜菜种植区域的97块甜菜田杂草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新疆甜菜田杂草共有36种,隶属于14科31属,其中菊科、禾本科、蓼科和豆科在杂草种类中所占比例最高。稗草和灰藜为新疆甜菜种植区域的优势杂草,区域性优势杂草为反枝苋,狗尾草、龙葵为常见杂草,其余为一般性杂草,有31种。从不同区域杂草群落结构来看,新源巩留的甜菜田杂草种类最多,物种丰富度指数达3.40;群落多样性最高的为昌吉,Shannon-Wiener指数为2.29,Simpson指数最低(0.13);奎屯的杂草种类最少,Shannon-Wiener和Pielou指数最低,Simpson指数最高(0.59)。群落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甜菜田杂草群落可划分为4组,昭苏特克斯与新源巩留划分为一组,额敏和奇台为一组,昌吉的杂草群落单独划为一组,奎屯和霍城察县的杂草群落为一组。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市田间阔叶杂草生物学特性及群落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调查了哈尔滨市及其周边地区旱田、水田和蔬菜田阔叶杂草的发生情况、杂草种类、杂草密度和主要优势杂草,掌握了不同作物田间阔叶杂草群落分布概况。结果表明,旱田(玉米,大豆,小麦)主要阔叶杂草有12科20种;水田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为主且危害较重,阔叶杂草种类虽多但危害不大,共有10科12种;蔬菜田7科8种。各作物田以一年生杂草为主,不同作物田杂草群落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甘肃河西地区紫花苜蓿田间杂草的种类和发生状况,为进一步防治奠定基础.【方法】在酒泉、张掖、武威、金昌的5个苜蓿种植区利用样方法进行了田间杂草调查和分析.【结果】5个种植区共有各类杂草11科33属37种,苜蓿田杂草以阔叶杂草为主,占杂草总数的78.38%;一年生杂草有18种,占杂草总数的48.65%,远远大于多年生杂草.杂草的优势科为藜科、禾本科、菊科,占杂草总数的54.05%,其FDI值分别为117.25%、60.88%和52.83%.重要值大于5的优势杂草种类有灰绿藜、刺苋、稗草、苦荬菜4种,占杂草总数的10.81%,为优势种;其中灰绿藜重要值最大(34.96),为重点防除对象.【结论】在调查的整个地区中,金昌的杂草种类和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直播早稻田间主要杂草群落组成及发生趋势,指导农民科学使用除草剂。采用“W”型五点取样法对象山县直播早稻田杂草群落开展调查。结果表明直播早稻田杂草共有5科14种,以千金子、稗草为主要杂草,禾本科、莎草科及阔叶杂草分别占杂草出草总量的73.2%、13.6%和13.2%。播种后3-4天禾本科杂草开始萌发,特别是稗草出草较早,播后7-14天莎草科、阔叶杂草开始萌发。播后28天,出现第一个出草高峰,杂草总量达427株/m2,主要为禾本科杂草,占总出草量的82.7%。播后42d时出现出草高峰趋势,达到364株/m2,主要是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大量萌发。  相似文献   

19.
以玉米秸秆、白色地膜和黑色地膜为覆盖材料,研究了连续覆盖2季条件下,玉米田间杂草的种类组成、生长状况,以期为陇东旱塬区玉米田间杂草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陇东旱塬区连续2季覆盖玉米秸秆条件下,田间优势杂草为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狗尾草(Setaria viridis)、藜(Chenopodium album)和龙葵(Solanum nigrum);覆膜条件下优势杂草为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和狗尾草(Setaria viridis)。覆盖黑膜较覆盖白膜杂草数量减少28.25%;覆盖黑膜2季的杂草数量比覆盖1季增加41.44%,干重则增加22.03%。连续覆盖2季对杂草的防效依次为黑膜(58.73%)>白膜(49.70%)>玉米秸秆(19.90%)。  相似文献   

20.
江苏茶园杂草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据2009~2012年的调查结果,江苏茶园杂草有51科163属206种,菊科、禾本科、豆科杂草为江苏茶园优势杂草种群,占杂草总种类的35.92%;双子叶杂草为江苏茶园优势杂草类群,占杂草总种数的76.21%;由于人为干扰频繁和自然选择,茶园中一年生和二年生杂草占杂草总种数的60.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