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蔬菜的种植效果与土壤、气候条件、蔬菜品种以及种植方法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尤其在条件更为特别的山区。下面本文将对在山区地区种植蔬菜的过程中重点的土壤情况、气候条件、蔬菜品种以及种植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制定最适宜的种植方案,实现山区蔬菜种植的最优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山蔬菜土壤在长期习惯施肥、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土壤酸化日趋严重,势必阻碍高山蔬菜的持续发展。为了有效解决土壤酸化对高山蔬菜生产的危害,以提高耕地地力和保护耕地质量为着力点,以保护高山蔬菜土壤生态环境,促进蔬菜产业增效,菜农增收为目标。开展手机导航种地对酸化土壤治理试验,探求治理酸化土壤合理方法,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贵州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一)夏秋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环境条件 1、生产基地的选择 夏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应选择在海拔1400~2200米夏秋气候较冷凉的地区,水质资源、土壤和大气达到国家法定标准(GB5084-85)的无污染地  相似文献   

4.
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控制或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特别是在茄果类蔬菜上的应用效果尤为显著。其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培育壮苗,防止徒长。蔬菜在不利气候条件下推迟移栽时.植株容易形成高脚苗、纤细苗,可用浓度为250~500毫克/公斤的矮壮素液进行土壤浇灌  相似文献   

5.
汪圣洪  赵仕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403-14406
[目的]根据贵阳市不同区域(乡镇)不同季节的气候规律,研究贵阳发展反季节(错季节)蔬菜种植的可行性和分区布局。[方法]以贵阳各气象站1971~2010年的气候资料和贵阳市1∶250 000地理信息数据为材料,运用GIS技术,根据蔬菜种类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确定蔬菜农业气候区划指标。[结果]结合当地土壤类型、灌溉条件以及专家意见,通过建立各气候要素与地理地形因子(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关系模型,将各气候因子推算订正到乡镇点上,从贵阳市乡镇气候条件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出发,再根据贵阳市蔬菜种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贵阳市蔬菜种植在发展正季的同时可以大力发展反季节(错季节)蔬菜,以解决贵阳市蔬菜淡季的问题;并对不同季节蔬菜种植的合理布局以乡镇为单元进行了气候适应性分区。[结论]该研究为贵阳市可大力发展反季节(错季节)蔬菜生产和充分合理利用蔬菜气候资源、因地制宜调整蔬菜产业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盐边县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位于盐边县和爱乡,境内高山地区呈现出高原地貌,平均海拔2060米,森林覆盖率达65%,年平均气温17℃,年降雨量为1200~1400毫米。该区耕地宽阔,土壤肥沃,气候冷凉,无工矿企业,特别适合发展夏秋无公害蔬菜。  相似文献   

7.
正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半高山区乡镇地势较高,夏、秋季节气候凉爽,素有种植高山反季蔬菜的传统。塔前镇虎山村山青、水绿、空气新,海拔850 m,土壤偏酸性,适宜种植反季节蔬菜。当地所产茭白光滑洁白、肉质细腻、口感鲜嫩、无污染,恰逢蔬菜淡季8~9月份上市,销路好、价格高,一般亩产茭白1 300~1 600 kg、产值7 000~10 000元,深受上海及周边市场的消费者和商家喜爱。  相似文献   

8.
高山蔬菜是指利用海拔500米以上高山的凉爽气候条件,进行春夏菜延后或秋冬菜提前栽培,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商品蔬菜。高山气候条件可避开7~8月高温对不耐热蔬菜生长发育的危害,可栽培平原地区难以栽培的蔬菜品种。另外,高山空气、土壤和水质无污染,有利于无公害蔬菜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云南是立体气候,其土壤类型以及海拔类型多样,对蔬菜种苗机栽移栽提出较高要求,一般的农业机械移栽机很难适应.为了有利于不同类型蔬菜苗的移栽,提高蔬菜苗移栽效果,减少对种苗的移栽损伤、漏苗率,降低劳动成本,提高产值,笔者提出了农艺技术与机械进行融合,根据云南独特的气候、土壤、海拔对农艺技术等进行适当改进,机械移栽才能达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毕节地处全国三大夏秋蔬菜优势区。境内夏秋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日夜温差大,蔬菜干物质积累多。高海拔、低纬度的自然气候非常宜于喜凉蔬菜和喜温果菜夏秋延时反季节生产。同时,毕节工业化、城镇化程度低,"三废"污染极少,空气质量优良,土壤和灌溉水中有害物质含量低,具备大规模发展夏秋喜凉蔬菜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生产的环境优势。本文就毕节市蔬菜板块经济发展作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设施蔬菜生产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充分利用土壤、气候和生物潜能,促进蔬菜生产优质、高产、高效的新兴集约化农业工程技术。据调查,设施蔬菜由于长期周年连续生产及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及化学农药,土壤肥力下降,特别是年久的保护地土壤肥力下降尤为显著。因此,采取多种科学措施培肥土壤,是发展设施蔬菜生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岳西县高山蔬菜生产布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岳西县不同海拔高度山区土壤养分含量及气候特点,结果表明,山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壤含N,速效磷和速效性钾含量普遍极低。高山蔬菜适宜种植的最低海拔高度为600m。海拔600-1200m为喜温蔬菜适宜种植带,海拔1200-1400m为喜温蔬菜,半耐寒蔬菜次适宜交叉带,而海拔1400-1800m为半耐寒蔬菜适宜种植带。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淮安市位于苏北平原腹地,京杭大运河与古淮河交汇处,全市总面积1.01万km2,人口近500万.年平均气温为14~150℃左右,太阳辐射总量在110kcal/cm2~120kcal/cm2之间,年日照时数在2130~2415 h之间,无霜期长达210~225 d,兼有南北气候特征.境内交通发达,湖泊众多,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具有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4.
<正>蔬菜栽培管理中,施肥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如何做到科学合理施肥,实际生产中方法很多。笔者仅从土壤、气候、肥料以及蔬菜四个角度,浅谈蔬菜施肥应做到和注意的问题,希望能给蔬菜生产者以  相似文献   

15.
洛阳市郊区蔬菜地土壤-蔬菜中氟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洛阳市郊区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洛阳市郊区蔬菜地土壤的总氟、水溶性氟含量及7种蔬菜中的氟含量,探讨土壤与蔬菜中氟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试验区土壤的总氟含量平均值为520.41~620.36mg/kg,水溶性氟含量平均值为1.15~2.66mg/kg。土壤的总氟与水溶性氟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蔬菜中的氟含量为4.71~17.83mg/kg。白菜、青菜、菠菜、韭菜中的氟含量与土壤的水溶性氟含量呈极显著相关,生菜、香菜中的氟含量与土壤的水溶性氟含量呈显著相关。[结论]试验区的土壤已经受到氟的污染,蔬菜地土壤的水溶性氟含量与多数蔬菜中氟含量的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果树和蔬菜种植对传统农耕区土壤质量的影响,对北京市延怀盆地果园、蔬菜地土壤与传统种植作物玉米、豆科作物土壤的化学性质及养分垂直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100cm土层中,不同农业利用类型土壤中总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速效磷(AP)含量均呈现自上层向下层逐渐降低的趋势,养分含量的差异主要发生在0~10cm和10~25cm土层中。(2)在0~10cm土层中,种植果树土壤中SOC含量最高,种植蔬菜土壤中的TN、TP、AP最高;在10~25cm土层中,种植蔬菜的土壤中SOC、TN、TP、AP含量最高;在25~40cm土层中,种植蔬菜的土壤中AP含量显著高于种植其他作物土壤中AP含量;在40~70cm土层中,种植果树的土壤中TP含量显著高于种植其他作物土壤中TP含量;在40~100cm土层中,4种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SOC和TN含量差异不显著。(3)种植果树有利于土壤质量和碳库含量的提高;蔬菜地养分含量较高,但存在较大水体富营养化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7.
苏州市蔬菜地土壤盐分积累现状及离子组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苏州市蔬菜地0~20 cm耕层土壤,测定其全盐含量及盐分离子组成,研究蔬菜地土壤盐分积累及离子组成对土壤利用方式及种植年限的响应关系,为制定合理的施肥和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苏州市大棚蔬菜地土壤的全盐含量平均值为1.528 g/kg,已处于轻度盐渍化水平,其中,大棚蔬菜地土壤有7.69%为强度盐渍化,23.08%为中度盐渍化,46.15%为轻度盐渍化;露天蔬菜地土壤的全盐含量平均值为0.351 g/kg,均处于安全水平之内;大棚蔬菜种植方式可显著提高土壤盐分离子的含量,其中阳离子以Ca2+平均含量最大,其次为Na+,阴离子以NO3-平均含量最大,其次为SO42-;但与稻麦农田土壤相比,大棚蔬菜地土壤阳离子以K+提高幅度最大,其次为Ca2+,阴离子以NO3-提高幅度最大,其次为Cl-.蔬菜地土壤盐分积累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种植年限1~5年及大于5年的蔬菜地土壤平均全盐含量分别为1.130、1.500 g/kg,均达到了轻度盐渍化的水平;另外,种植1~5年的蔬菜地土壤全盐含量达中度盐演化水平的占12.5%,而5年以上的蔬菜地土壤盐渍化达中度以上的占30%;蔬菜地种植5年以上的土壤SO42-、NO3-略低于种植1~5年的土壤,而Cl-、Ca2+、Mg2+、K+、Na+含量均大于种植1~5年的土壤,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以稻麦农田为对照,种植5年以上的蔬菜地土壤离子阳离子以K+提高幅度最大、其次为Ca2+,阴离子以Cl-提高幅度最大、其次为NO3-.  相似文献   

18.
长期过量施肥可导致蔬菜地土壤养分大量累积、养分利用效率下降和环境污染风险增加。以浙北平原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菜地土壤氮和磷的积累及其淋失潜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蔬菜地土壤全磷、有效磷(Olsen P)和NO3-N呈明显的积累;蔬菜种植年限为2、2~5、6~10、11~20、20~30和30a的表土全P平均分别为0.66、0.75、1.07、1.49、2.40和2.12g·kg-1,有效P平均分别为13.2、37.8、42.2、70.2、137.9和101.7mg·kg-1,NO3-N平均分别为9.15、13.58、50.18、46.48、73.28和74.20mg·kg-1,同时土壤N和P垂直下移渐趋明显。土壤水溶性磷含量随土壤有效磷(OlsenP)积累的变化存在一个明显的突变点,相对应的土壤OlsenP临界值约为60mg·kg-1。随着种植年限增长,蔬菜地地表径流中氮和磷浓度呈明显增加,利用年限为20~30a的蔬菜地径流中可溶性P和NO3-N浓度分别约为利用年限2a蔬菜地的13.12和9.48倍。研究认为,长期超量施肥已导致这一地区蔬菜地土壤养分的过度积累,在蔬菜生产中应重视和提倡平衡施肥,控制土壤氮磷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江苏宜兴地区典型菜地土壤肥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省宜兴市典型大棚和露地蔬菜土壤采样,并做土壤养分均衡状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棚土壤和露地土壤呈现明显的酸化趋势,且耕层(0~25 cm)酸化程度大于亚耕层(25~50 cm),大棚蔬菜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都显著高于露地蔬菜地土壤,两种栽培模式下蔬菜地土壤有效磷含量都有在表层过量累积趋势,且大棚蔬菜地较露地蔬菜地土壤更明显,而速效钾在露地蔬菜地土壤的积累较大棚蔬菜地更明显.大棚和露地蔬菜土壤有效硫、交换性Ca2+、交换性Mg2+及有效锌、有效硼等都处较丰水平,而土壤有效硅含量较低,增施硅肥可能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对大棚蔬菜进行盐分分析表明:10个点的蔬菜大棚土壤已达到中盐土盐渍化水平,其中盐分大于1.0 g/kg小于2.0 g/kg的占50%,盐分接近3.0 g/kg的比例为40%,对应的土壤电导率也呈相同趋势,且所测定土壤盐分含量与硝态氮含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表明重施氮肥造成的硝态氮积累是土壤盐渍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次生盐渍化是蔬菜保护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土壤障碍因子。据笔者在陕西省泾阳县、三原县等地的调查,蔬菜保护地土壤的次生盐渍化现象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多数使用年限在3a以上的蔬菜保护地,土壤表层的含盐量均大于露地土壤,大棚土壤的含盐量在0.10%~0.38%,日光温室土壤的含盐量在0.15%~0.50%之间,蔬菜已不同程度地出现盐分浓度危害。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后还表现为土壤结构破坏,土壤板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