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长期以来,农药对控制病虫草发生危害、保护农作物安全生长、提高作物产量、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等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近些年,由于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对水、土壤、空气等均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此同时,过量、盲目地使用农药也使得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农药减量应从哪些方面开展?近日,围绕农业部提出到2020年实现农药、化肥用量零增长的目标,《中国农资》记者采访了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农药与药械处推广研究员邵振润。  相似文献   

2.
<正>在农业生产管理中,由于化肥的不当施用,农药的超量使用,农作物收获后的秸秆、农膜的不当处理,还有不容忽视的农药等投入品使用后的包装的处理,所有这些引起土壤一系列的变化,如农药残留,营养元素的不平衡,土壤酸碱性偏离正常值,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繁殖占主导等,土壤的变化都反应在我们的种植效果上,如大棚种植时间越长,烂根、死秧,细菌病、病毒病发生越严重,每年小麦的根腐病、纹枯病,收获时死麦、白穗越  相似文献   

3.
正一、使用现状当前,在农业生产中,农药使用仍停留在大容量、大雾滴喷雾技术水平上,农药有效利用率很低,一般只有20%~30%。大部分农药流失到环境中,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药液在作物上的分布极不均匀,防治效果大打折扣。二、存在的问题(一)超量使用现象严重在实际生产中,超量使用农药的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杀虫剂超量、多种药剂任意混配现象比较突出,造成单位农药总使用量偏大。  相似文献   

4.
农药在我国生产并投入使用已有60年,为农业生产丰产丰收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当今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农业生产资料。但由于长期以来不规范使用及超量用药等等,农药在给农业生产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作用,主要包括:农业环境遭受污染,农业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威胁。在农药用量上,呈逐年增长趋势,如果长此下去,农药的负面作用将越来越大。因此科学用药、实现农药用量的零增长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当前农村这一层面做好科学用药,实现农药用量零增长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强力推进统防统治,做到既节本又增效;二是从源头抓起,杜绝乱配药、乱用药;三是加强培训,全面实现科学用药。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业不断发展,农民盲目追求增产、增收,耕地复种、化肥用量增加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地力下降、污染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因化肥施用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种植绿肥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用油菜作绿肥,种植成本低,改良土壤的效果突出。本文总结绿肥油菜林下套种技术要点,为绿肥油菜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同时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超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打破了原来的生态平衡,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盐碱化加重,食物链破坏,天敌数量减少,病虫危害加重,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等。都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农药在农产品中残留,人们食用后在体内形成积累性中毒。人体摄入的硝酸盐80%来自蔬菜。硝酸盐在还原的条件下,转化为亚硝酸,常造成人体缺氧中毒。此外亚硝酸盐与人体胃肠中的胺类物质合成致癌物质——亚硝胺,常导致胃癌、食道癌,这是世界各国科学家所公认的。  相似文献   

7.
目前,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我市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突出表现为化肥用量偏大,使用比例失调;农药用量偏大,农药产品结构不合理,杀虫剂用量过大,剂型不配套;农膜用量逐年增加,可降解农膜比例低,农膜回收率低.加之秸秆焚烧,使得农业面源污染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8.
化学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近年来,农药的发展突飞猛进,其品种和剂型不断增加,大量的有毒物质进入土壤、水、大气及动植物体内,通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在生物体内积累,造成各种慢性毒害(如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农药残留积累的增加,使病虫的抗性增强,迫使农药的用量越来越大,对环境的污染也越加严重,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农药在防治农作物有害生物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农药使用过程中,超量使用的现象非常严重,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副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减少农药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由于我国农药使用技术落后,田间农药利用率很低,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因此,研究高效精准的农药减量使用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农业病虫防治主要靠使用化学农药。但农药伤害天敌,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为了减轻病虫危害、又往往增加用药量。如此恶性循环,土壤、水质、大气和农副产品的污染程度越来越大,以致危及人畜健康。 四川省旺苍县1971年农药总用量仅60.5  相似文献   

11.
3种杀虫剂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呋喃丹、铁灭克、天王星 3种农药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3种农药在不同农药用量、培养时间、磷酸苯二钠用量及外加不同 pН值缓冲溶液时 ,对磷酸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时 ,在该条件下进行回归分析建模时发现不同农药用量、磷酸苯二钠用量对磷酸酶活性影响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 .990 0。证明了在本地区特有的农业环境条件下 ,这 3种农药可能会影响和破坏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我国是化肥生产和消费大国,据测算2010年国内的化肥施用量将达到6076万吨,约占全世界化肥用量的38%.由于我国整体科学施肥水平不高,农民认为多施肥就可取得高产量.导致了部分地区盲目施肥、过量施肥现象严重,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造成肥料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导致了土壤养分失衡.  相似文献   

13.
目前,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我市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突出表现为化肥用量偏大,使用比例失调;农药用量偏大,农药产品结构不合理,杀虫剂用量过大,剂型不配套;农膜用量逐年增加,可降解农膜比例低,农膜回收率低。加之秸秆焚烧,使得农业面源污染污染严重。1我市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农业环保立法工作滞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环保监督和执法、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缺乏必要的法规依据,造成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无法可依。二是各级政府对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没有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4.
<正>农药使用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合理、科学、有效地使用农药,不仅能防治病虫草鼠害,还可最大限度确保粮食生产和农业产量的稳定和丰收。然而,若使用不当或使用过量会造成影响人、畜、土地、土壤和环境安全,严重时更会导致死亡的危险后果。所以,在耕作中如何科学、安全、合理使用农药,是本文分析、探讨的核心。1农药的选择农药的选择,要根据农田和耕作中需要防治病虫草害的具体种类和具体防治时期,合理进行,不可盲目选择,任意施  相似文献   

15.
芸豆是一种高温型,需求二氧化碳较多的作物,保护地栽培有四大难题:地温偏低、二氧化碳亏缺、病虫害严重、土壤板结。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植物疫苗技术的应用,冬天20厘米地温增加4~6℃,二氧化碳浓度提高4~6倍,减少化肥用量60%,减少农药用量80%,连用两年可不施化肥、农药,  相似文献   

16.
农药污染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生产中农药用量的增长,农药对土壤的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前人关于土壤农药污染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着重阐述了农药污染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提高了人们对土壤农药污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玉米测土施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磷肥用量的不断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明显上升,但由于生产水平参差不齐,使不同地块,甚至同地块户主不同,土壤速效磷含量差异显著,一些农户却不顾土壤供磷水平盲目增加或减少磷肥用量,限制了玉米产量和生产效益的提高。因此,通过测定土壤速效磷含量,依据玉米目标产量,确定经济合理的磷肥用量是提高玉米产量和效益的重要任务,也是农业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1988~1991年,我们应用 Olsen 法测定土壤速效磷含量,进行测土施用磷肥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一、试材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土壤农药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生产和消费农药的大国,农药在使用过程中有80%~90%进入土壤,使得土壤受农药污染严重,严重制约了农业与食品安全的发展。对土壤农药污染的来源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土壤农药污染的危害,以期减少土壤农药的污染。  相似文献   

19.
由于耕作土壤需肥用量较大,盲目过量施肥,导致肥料资源浪费、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品质降低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提高耕地质量、调整施肥结构和改进施肥方式、推广科学施肥技术,达到控肥增效,逐步实现化肥用量零增长,将对兴安盟玉米产业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安全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化学农药的潜在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条件下,无公害蔬菜的生产仍离不开化学农药,生产中普遍存在着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盲目用药、用药次数增加、药量加大的现象,造成蔬菜中农药残留加重,给人民健康带来威胁.如何科学合理地施用,既发挥农药的最佳防治效果,又要把农药的用量降到最低限度,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做到安全、合理、高效是我们科学防治病虫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