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研究了核桃蛋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粘度、热稳定性、持水力等功能性质和它们在一定的温度、加热时间、pH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表明:当pH=5.0时,核桃蛋白的持水力、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最弱;当NaCl浓度为0.6 mol·l-1,温度为40℃时,核桃蛋白的持水力最强;NaCl能提高发泡力,但会使泡沫的稳定性降低;蔗糖对核桃蛋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有抑制作用.核桃蛋白的热稳定性较差,pH值、温度、加热时间均对其有影响.在40℃时,核桃蛋白的粘度最高.  相似文献   

2.
核桃蛋白功能性质及其影响因素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核桃蛋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粘度、热稳定性、持水力等功能性质和它们在一定的温度、加热时间、pH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表明:当pH=5.0时,核桃蛋白的持水力、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最弱;当NaC l浓度为0.6 mol.l-1,温度为40℃时,核桃蛋白的持水力最强;NaC l能提高发泡力,但会使泡沫的稳定性降低;蔗糖对核桃蛋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有抑制作用。核桃蛋白的热稳定性较差,pH值、温度、加热时间均对其有影响。在40℃时,核桃蛋白的粘度最高。  相似文献   

3.
大豆分离蛋白乳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温脱脂豆粕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分离大豆分离蛋白(SPI),并探讨蛋白浓度、pH值、盐浓度以及多糖等外部因素对SPI乳化活性(EA)和乳化稳定性(ES)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蛋白浓度(0.2%~1.0%)的增加,SPI的EA下降,ES升高;EA和ES都随着pH值(2.0~10.0)的变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pH值4.0~5.0范围内最小;在pH值为2.0和10.0时,添加NaCl使SPI的乳化性能降低.在等电点pH值范围(4.0~5.0)内,一定浓度NaCl可以明显改善体系的EA和ES.魔芋胶、卡拉胶、黄原胶、玉米淀粉和羧甲基纤维素(CMC)的添加均可改善SPI的乳化性能,黄原胶与SPI的复合对体系EA的改善最为明显,其次是卡拉胶,魔芋胶对体系ES的改善最明显.  相似文献   

4.
燕麦麸皮中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坝莜1号燕麦麸皮提取的分离蛋白为试验材料,通过pH、温度和离子强度三个关键因素的影响和交互作用,探究了燕麦麸分离蛋白的溶解性、起泡性和乳化性三种功能特性。结果表明:pH4时(等电点附近)溶解性、起泡性和乳化性最差,pH10时最好;在45℃时溶解性、起泡性和乳化性达到最大值,但继续升高温度时各项功能特性持续降低;Na Cl浓度在0.6 mol·L~(-1)时燕麦麸分离蛋白的溶解性、起泡性和乳化性达到最大值。说明pH、温度和离子强度能够调控燕麦麸皮蛋白的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甘露糖蛋白的乳化性质。[方法]用热提取法提取甘露糖蛋白,然后对其乳化性进行研究,主要通过均质次数、pH值和温度3个影响因素进行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其乳化性质的最佳条件。[结果]均质次数、pH值和温度对甘露糖蛋白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均有一定的影响。乳化稳定性效果最好的条件为:均质次数为4,pH值为6,温度为40℃。[结论]甘露糖蛋白是一种有效的乳化剂。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酸类凝固剂及凝胶条件对核桃粕蛋白凝胶产生的影响,以核桃粕蛋白凝胶的沉淀量为主要考察指标,并结合对核桃粕蛋白凝胶的持水性进行测定。同时对不同的酸类凝固剂进行了筛选,采用了单因素以及响应面的方法对凝固条件包括凝固剂的浓度、蛋白浓度、凝固温度、凝固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酸类凝固剂葡萄糖酸内酯对核桃粕蛋白凝胶的效果最好,核桃粕蛋白凝胶最优凝固工艺条件为葡萄糖酸内酯浓度为1.6%、蛋白浓度为10%的核桃粕蛋白液经80℃加热处理30min后,核桃粕蛋白凝胶沉淀量最高达6.1mL。  相似文献   

7.
以脱脂松仁粕为材料,清蛋白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蒸馏水为提取剂,设料(质量,g)液(体积,mL)比(1∶10、1∶15、1∶20、1∶25、1∶30)、提取温度(35、40、45、50、55℃)和提取时间(30、60、90、120、150 min)3个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清蛋白的提取工艺,并对清蛋白的功能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松仁粕中清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提取时间92 min、提取温度53℃,松仁粕中清蛋白的提取率可达23.52%;松仁粕清蛋白的溶解度在pH值为3时最小,在碱性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起泡性与乳化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花生蛋白酶解条件、酶解产物的功能特性。[方法]采用酶解法,从花生饼粕粉中提取花生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不同条件下花生饼粕粉中蛋白质的提取情况,并对其功能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最佳的蛋白质提取率的条件为花生饼粕粉在55℃水热处理6 h,固液比为1∶20,溶液pH为12,加酶量为0.5%,在此条件下花生蛋白的提取率为74.62%。[结论]酶解花生蛋白具有较高的提取率。酶解产物具有较好的乳化性、起泡性及保水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超声辅助法提取红豆蛋白的工艺,同时探讨红豆蛋白功能特性.[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红豆蛋白,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最佳的料液比、提取pH、超声时间、温度为影响因子,以红豆蛋白提取率为响应值,确定最优的工艺务件并研究红豆蛋白功能特性.[结果]超声辅助法提取红豆蛋白最优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1.2 g/ml、pH 7.2、超声时间52 min、温度51℃,红豆蛋白提取率可达到81.20%.红豆蛋白功能特性研究表明:远离等电点及NaCl浓度为0.8 mol/L时,红豆蛋白具有良好的持水性、溶解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蔗糖会增加红豆蛋白的持水性,但会降低其溶解性,对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影响不大;温度在60℃时红豆蛋白持水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较好,在50℃溶解性与吸油性较好,且都随温度的进一步升高而减小.[结论]研究可为红豆蛋白的开发利用和生产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提取7S球蛋白,研究了风味复合蛋白酶对大豆7S球蛋白的改性作用,并且评价了7S球蛋白改性前后的功能性质。结果表明,试验得到的7S球蛋白的持水性、乳化能力和吸油性优于大豆分离蛋白。风味复合蛋白酶酶解最佳的条件为pH值8.5,温度55℃。7S球蛋白改性后功能性质优于改性前。改性后7S球蛋白持水性有明显改善,在水解度为18.43%效果最好。吸油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也有明显改善,在16.07%的水解度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热处理和酸诱导对鲜牦牛乳酪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酸处理和热处理对鲜牦牛乳酪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牦牛乳酪蛋白的功能特性表现为酸和热的共同依赖性.在远离酪蛋白的变性温度(140℃)及pH 6.6附近,酪蛋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乳化性、热稳定性以及疏水性;当酸度达到6.8,温度接近其变性温度时,由于蛋白质分子变性程度增加,分子发生聚集,牦牛乳酪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热稳定性及疏水性较差.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糯玉米蛋白的溶解性等功能特性,拓宽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领域,对糯玉米谷蛋白湿法糖基化改性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pH9.0、温度100℃、蛋白/糖质量比为1∶1、反应时间为20min,所得到的复合物的乳化性和起泡性等有所提高,在pH 6.5条件下,溶解性较谷蛋白提高了1.67倍。通过对改性前后的谷蛋白在不同pH条件下的溶解性、乳化性和起泡及泡沫稳定性的比较发现,改性谷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和起泡性随pH的不同,变化趋势与原谷蛋白相似。但是,经湿法糖基化改性后,在不同pH条件下功能性质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米糠蛋白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建立米糠蛋白在较弱碱性和较低温下保持其特性的高效提取工艺并明确其理化特性。【方法】采用二次通用旋转正交组合设计优化米糠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米糠蛋白特性分别考察其在不同pH、温度、离子强度下的溶解性、乳化性和起泡性,其中,溶解度的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乳化性的测定采用离心法,起泡性的测定采用体积法。【结果】建立米糠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pH 11的弱碱性水溶液为溶剂,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蛋白提取率可达80.93%。米糠蛋白的溶解度在等电点附近达到最低并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离子会降低其溶解度;pH、温度、离子强度对乳化性的影响与其对溶解性的影响表现一致性,蛋白浓度越高其乳化性越好;等电点附近米糠蛋白具有最低的起泡性和最强的泡沫稳定性,适当的热处理可以增强其起泡能力,且随着离子和蛋白浓度的升高起泡能力明显增强。【结论】在较弱碱性(pH 11)和低温度(40℃)条件下提取米糠蛋白的得率可达80.93%,且所得米糠蛋白特性良好,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2个核桃品种的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阿克苏地区主栽核桃品种温185和新新2的1 a 生和2 a 生枝条为材料,对其进行不同低温和低温持续时间处理,采用电导法配合水培观察比较,旨在探讨两种核桃品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随处理温度的降低,核桃品种温185和新新2的1 a 生枝条电解质透出率明显增高,温185与新新2的2 a 生枝条在温度-27℃时电解质渗出率明显增高.温185核桃枝条的电解质透出率4于新新2.在水培法恢复生长试验中,温185枝条在-18℃处理时全部成活,-27℃时温185枝条全部死亡,新新2枝条在-15℃处理时全部成活,-24℃时全部死亡,核桃品种温185枝条的萌芽率大于新新2.核桃品种温185枝条抗寒性强于新新2.  相似文献   

15.
牛美兰  邢建华  张强  周继红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2):2549-2551,2559
为了研究枸杞核桃乳的最佳工艺条件,参考报道的工艺条件选择枸杞汁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和温度组合试验选择最佳的核桃仁去皮条件,采用不同成分乳化稳定剂的稳定性试验选择最佳的乳化稳定剂;为了研究枸杞核桃乳的最佳配方,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枸杞汁用量、核桃乳用量、pH、白砂糖用量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枸杞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枸杞与水的质量比1∶4,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h;核桃仁的最佳去皮条件为选用5 g/L NaOH溶液在70~80℃下浸泡,在此条件下只需10~15 min就可达到皮仁的分离,而且仁色白,所加工的核桃乳色泽好;乳化稳定剂成分最佳为单甘酯0.75 g/L,蔗糖酯0.75 g/L,改性大豆磷脂0.25 g/L,三聚甘油酯0.25 g/L,羧甲基纤维素(CMC)0.25g/L,海藻酸钠0.25 g/L,黄原胶0.75 g/L,果胶0.75 g/L.枸杞核桃乳的最佳配方为枸杞汁用量18%,核桃乳用量20%,pH 4.6,白砂糖用量120g/L.  相似文献   

16.
热带假丝酵母与深红酵母对Cd的吸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5-37℃时,深红酵母对Cd2+的吸附随温度升高而增加.25℃时,每克深红酵母菌(湿重)吸附Cd2+6.81mg(即6.81mg·g-1),37℃时上升到8.78mg·g-1.假丝酵母吸附Cd2+受温度的影响与深红酵母相似.环境pH<4时,两酵母菌对Cd2+的吸附均较少并随pH升高而缓慢增加;当45时,对Cd2+的吸附量开始减小.吸附动力试验结果显示,吸附主要发生在开始的半小时内.在37℃,pH=5,菌龄48h,吸附1h的条件下,深红酵母吸附量为8.86mg·g-1,假丝酵母则达15.02mg·g-1.  相似文献   

17.
对冷榨双低菜子粕中蛋白质的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等功能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高于50℃时,菜子蛋白质的溶解性会有所增加;在p H为3和5下,菜子蛋白质的溶解度较低,这说明菜子蛋白具有两个等电点;当盐溶液浓度增加时,在p H为8和10的碱性环境下菜子蛋白质的溶解性不断降低,而在低p H下溶解性变化不显著;与大豆分离蛋白质相比,菜子蛋白质的持水性较差,而泡沫的稳定性和持油性较好,这与蛋白质表面疏水性的大小相关。通过对菜子蛋白质功能性质的分析有利于其在食品加工中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pH和温度对黄姑鱼主要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在不同pH和温度下离体黄姑鱼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pH和温度对黄姑鱼主要消化道各部位消化酶活力多数有显著影响(P〈0.05),在黄姑鱼前肠、中肠、后肠、胃、肝胰脏5个部位,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6.4、7.8、7.8、2.2、6.4,淀粉酶最适pH分别为5.0、7.8、7.8、6.4、5.0,脂肪酶的最适pH分别为5.0、6.4、7.8、3.6、5.0;在最适pH条件下,前肠、中肠、后肠、胃、肝胰脏中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均为40℃左右,淀粉酶的最适温度除肝胰脏中为40℃外,其他部位均为30℃,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均为40℃。蛋白酶活力在pH 6.4、37℃时达到最大值1 606.576±83.457 U,淀粉酶活性在pH 6.4、37℃时达到最大值188.086±17.538 U,脂肪酶在pH 5.0、40℃时达到最大值34.247±1.926 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