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圆环病毒导致的猪群免疫抑制类疾病,其中圆环病毒2型为主要病原,这一病毒导致了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新生仔猪先天震颤、猪皮炎与肾炎综合征、猪增生性坏死性间质性肺炎、怀孕母猪繁殖障碍等多种疾病,给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带来了很大威胁。本文介绍了猪圆环病毒2型的病原学、致病机理、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综合防治措施,以增强生猪养殖产业从业人员对这一疾病的认识,降低猪圆环病毒2型的发病率,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情况,并从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DNS)、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A2型先天性震颤、母猪繁殖障碍等方面总结其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控对策,以期为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猪圆环病毒病的临床症状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情况,并从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DNS)、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A2型先天性震颤、母猪繁殖障碍等方面总结其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控对策,以期为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PC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毒包括2个血清型,即PCV-1、PCV-2,据研究PCV-1没有致病性,临床上危害较大的是PCV-2。该病与猪瘟、蓝耳病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性疾病。它不仅引起猪的发病死亡,还造成猪的免疫抑制、继发感染其他疾病。目前普遍认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呼吸道综合征(PRDC)、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DNS)等疾病均与PCV-2有密切联系。PCV-2感染在我国分布广泛,猪场阳性率非常高,给猪场的生产效益带来巨大损失。作者对猪圆环病毒病的临床表现形式及防控对策加以阐述,为该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社轩 《乡村科技》2020,(7):118-118,121
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为重要传染性病毒,在全世界各地区广泛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PCV2感染猪群可导致断奶仔猪出现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等,导致患病猪群出现免疫抑制,以PCV2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较为常见。基于此,以河南省清丰县凤翔养猪户仔猪为例,介绍猪圆环病毒2型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猪圆环病毒3型感染猪后能引起猪厌食、皮炎和肾病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先天性震颤、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等多种疾病,是一种新发的猪传染病,未来可能会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综述了6种猪圆环病毒3型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核酸探针、常规PCR法、套式PCR法、多种PCR、荧光PCR方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等。  相似文献   

7.
猪圆环病毒病给我国养猪行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该病的主要病原是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PCV2),患病猪只可能是单独发病,也可能与其他疾病发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通过对病毒的分离鉴定能够确诊该病。猪圆环病毒病防控主要是通过免疫接种、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环境控制等措施。本文主要论述猪圆环病毒病的病原、临床症状、病毒分离鉴定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猪圆环病毒病是近年来在生猪养殖领域频繁发生流行的一类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对生猪养殖业造成的威胁较为严重。猪圆环病毒病包括两种血清型,分别为圆环病毒1型和圆环病毒2型,圆环病毒1型不具备致病性,通常不会引发猪群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圆环病毒2型会对断奶仔猪、育肥猪、经产母猪造成严重的危害,尤其是断奶仔猪受到病毒感染后,会引发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死亡率显著升高。当养殖场爆发流行圆环病毒病后,会造成猪群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身体抵抗能力显著下降,很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造成养殖场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疫苗免疫接种效果逐渐变差,养殖场死亡淘汰率显著增大,给养殖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本文探讨了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特点、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正>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引起的猪的多种综合症,并且引起猪群严重的免疫抑制。该病能引起仔猪断奶衰竭综合症、猪皮炎与肾病综合症和母猪的繁殖障碍等多种临诊症状,该病在兽医临床中往往容易继发或并发其他传染病,会给整个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广大养猪户一定全面了解其流行特点,加强该病的防控措施。1病原特点(1)环病毒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是目前已经发现的动物病毒  相似文献   

10.
<正>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是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猪的一种病毒性疾病,近几年来给养猪业发达的国家造成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危害养猪生产的主要疾病之一。1病原猪圆环病毒(PCV)属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病毒。该病毒科是国际病毒分类学会第6次病毒分类报告的新增病毒科。目前PCV有两个血清型,即PCV-1和PCV-2,其中后者为主要的致病型。  相似文献   

11.
为给贵州省规模养猪场疫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对2008—2010年贵州省动物疫病研究室检测与诊断的规模养猪场疾病发生情况进行了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在免疫猪群中,仍有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和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其检出率分别为16.4%、17.8%、16.8%、12.8%和17.1%,在未免疫猪群中的检出率为43.7%、46.3%、26.5%、26.8%和45.6%,且多为混合感染。猪蓝耳病和猪瘟仍是危害规模养猪场的2种重要疫病,且猪圆环病毒病存在严重的隐性感染,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趋势加重。  相似文献   

12.
猪圆环病Ⅱ型及鉴别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属于圆环病毒科,该病毒有2个血清型:PCV1和PCV2.PCV1广泛存在于猪体内,无致病性;PCV2能直接或间接导致一系列猪的综合性疾病,如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和成年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等,对养猪业危害严重.为了深入了解PCV2致病因素,建立快速鉴别诊断技术,综述了PCV2的猪圆环病毒病及其相关致病因素和目前应用诊断技术研究情况,为研究探讨PCV2的发生和诊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贵州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对贵州省花溪区、息烽县和织金县3个地方3个猪场疑似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感染发病猪进行临床初步诊断,并分别采集6份血清及组织病料,采用ELISA和PCR技术对18份样品进行PCV2的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花溪、息烽、织金3个区(县)的PCV2阳性率分别为33.3%、83.3%和66.7%,3个猪场均出现了PCV2病毒感染,猪圆环病毒贵州流行毒株与Shanghai-06株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4.
猪圆环病毒3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6年,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从患有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和繁殖障碍母猪及其流产胎儿体内首次鉴定出一种新型猪圆环病毒,命名为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3,PCV3)。流行病学调查发现PCV3感染多见于具有PDNS和繁殖障碍症状猪群,目前已于美国多个州猪群内普遍流行。同时,美国旧金山血液系统研究所科研人员从3头不明病因导致的心脏和多器官炎症仔猪体内也检测出PCV3。随后,我国湖北、广东等多个省市猪群中也检测出PCV3。近来,波兰和韩国相继报道存在PCV3感染猪群。作为一种新发现病原体,PCV3对猪致病性及在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AD)中作用以及现有商品化PCV2疫苗对其免疫效力等有待进一步研究。文章综述PCV3最新进展,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采用PCR技术,对2005年1~6月间广西36个发生疫病的规模猪场提供的肝、脾、淋巴结、脑等84份组织病料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猪瘟(CSFV)、猪伪狂犬病(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检测。结果,检出PRRS阳性病料37份,阳性率44%,阳性场17个,场阳性率47%;CSFV阳性病料16份,阳性率11.9%,阳性场6个,场阳性率22.2%;PRV阳性病料27份,阳性率32.1%,阳性场12个,场阳性率33.3%;PCV-2阳性病料44份,阳性率52.3%,阳性场21个,场阳性率58.3%。同时还发现组织病料和发病猪场中存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2型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现象,其中PRRS、PCV-2混合感染最为严重,样品阳性率33.3%,场阳性率25%。表明广西规模猪场主要疫病十分复杂,混合感染现象比较普遍,对广西养猪业带来巨大威胁,应加强疫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猪病毒病抗体及病原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猪场猪病毒病的抗体水平及感染情况,为猪病的防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样采集各类猪只血液和组织样品,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对猪瘟(CSF)、猪伪狂犬病(PR)、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及猪圆环病毒病(PCV-2)的抗体、病原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猪场存在CSF、PR野毒感染;PRRS免疫抗体水平不太理想,阳性感染率为3.3%~17.3%;PCV-2阳性感染率为0~9.6%。[结论]试验猪场病毒病,应采取完善的综合措施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猪繁殖障碍性疫病多重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序列,经DNAstar生物学软件和BLAST序列分析,利用Oligo6.0软件分别设计并合成了4对特异性扩增引物.在初步优化单项PCR反应退火温度和反应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同时检测CSFV、PCV2、PRRSV和PRV的多重PCR诊断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对3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CSFV、PRRSV、PCV2和PRV的阳性率分别为46.7%、43.3%、53.4%、10.0%,其中,PRV与PCV2、CSFV与PCV2和CSFV与PRRSV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6.7%、36.7%和10.0%;PRV、PCV2和PRRSV单一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3.3%、10.0%和33.3%.说明所建立的多重PCR诊断方法,可以应用于CSFV、PRRSV、PCV2和PRV混合感染所引起的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临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公猪精液CSFV、PRRSV、PCV-2、PRV和PPV的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PCR技术对采自广西6市12个种猪场的441头(份)公猪精液进行CSFV、PRRSV、PCV-2、PRV和PPV的带毒情况检测,结果有75%的猪场公猪精液存在带毒现象,被CSFV、PRRSV、PCV-2、PRV和PPV污染的精液样品阳性率分别为10.20%、2.04%、7.48%、0.45%和0.45%,总阳性率为20.63%,表明精液传播病毒仍然是当前母猪繁殖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对公猪精液的管理和公猪疫病的控制与净化,从源头控制传染源。  相似文献   

19.
猪圆环病毒病是最近10多年来才发现的一种新的猪病。研究表明,Ⅱ型猪圆环病毒(PCV-2)不仅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的病原,而且能够引起多种猪病。近年来,由PCV-2引起的疾病主要有PMWS、猪皮炎及肾病综合征、猪增生性坏死性肺炎等。随着规模化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由PCV-2引起的疫病呈上升趋势,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探讨有效控制该病的方法,特对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及防制措施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参照GenBank收录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基因组全序列选择保守区域设计合成了引物及其探针,并对其进行了筛选;对荧光定量PCR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TaqM 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临床采集的组织病料进行了检测,并与常规PCR检测方法作比较.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可达3×101拷贝.μL-1,比常规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10倍,而与猪圆环病毒1型(PCV1)、猪伪狂犬病毒(PRV)、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没有交叉反应,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适合于PCV2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