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彩山鸡繁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七彩山鸡的性成熟、繁殖季节、产蛋规律、适宜产蛋场所、饲养密度、对受精率、孵化率的影响,营养对产蛋的影响、种蛋的品质以及七彩山鸡产蛋全期受精率、孵化率的变化规律等8个方面,对七彩山鸡的繁殖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通过对美国七彩山鸡种鸡产蛋规律进行观察,研究并探索美国七彩山鸡的蛋形指数、蛋重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公母性别比例为1∶6时,种蛋蛋形指数在1.20~1.30,受精率与孵化率最高;蛋重为31.91~32.05g时,受精率及孵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禽蛋质量对孵化率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蛋孵化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它的质量、孵化条件及操作技术。种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孵化率和雏禽的品质,因而种蛋质量与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密切相关。为此,人们对种蛋质量做了广泛研究。在种蛋内部质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蛋重、蛋型指数、蛋壳颜色、蛋比重、蛋壳厚度及蛋壳气孔数(通透性)对孵化率的影响尤为重要。本文将对相关的研究作简要综述,可望为选择优质种蛋并提高孵化率提供科学依据。1蛋重对孵化率的影响蛋重是评定家禽产蛋性能和所含营养物质多少的重要指标,种蛋的重量直接影响孵化率的高低及初生雏禽的体重。早在1…  相似文献   

4.
当前,随着特种养禽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七彩山鸡的人工养殖在我国已经取得较大成功,但长期以来,孵化率低是困扰山鸡养殖的一大难题。由于七彩山鸡生产环节和孵化环节与家鸡有明显的区别,如果不加以重视,很难提高山鸡孵化率。现根据多年的亲身实践,从七彩山鸡种鸡的饲养管理、种蛋的选择和消毒、七彩山鸡孵化需要的主要条件、出雏期的处理等几方面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5.
美国七彩山鸡的羽毛色彩艳丽斑斓,肉质鲜嫩味美,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野味佳肴。近几年来,美国七彩山鸡发展较快,但其人工孵化率不怎么理想,受精蛋孵化率一般在75%~85%之间。为了探索其孵化规律,提高孵化率,本场在1993年4~7月间进行了41批计24479枚种蛋的人工孵化试验,平均受精蛋孵化率达到87.36%,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肉种鸡产蛋后期种蛋的孵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均 《中国家禽》2002,24(4):12-14
蛋重较大的种蛋会给商品代肉鸡饲养者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对孵化单位而言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通常产蛋后期种蛋的孵化率和出雏后健雏率与产蛋其它阶段相比都略低(见表1),根据这一问题,本文将以大型种蛋储存、孵化温度和孵化湿度等方面讨论产蛋后期种蛋的孵化管理,旨在提高此阶段的孵化率和健雏率.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蛋重与蛋形指数对籽鹅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进而总结出种蛋筛选的最佳方案,为籽鹅个体、家系种蛋的选留及籽鹅的繁衍、孵化、生产提供科学参考。选取二年籽鹅种蛋2 469枚,蛋重为94.8~154.4 g,平均蛋重(123.3±9.5)g;蛋形指数为1.24~1.63,平均蛋形指数1.45±0.05。采用2因素4水平试验设计,将所有种蛋按蛋重与蛋形指数分成16个孵化组(蛋重与蛋形指数分别分为4个水平),测量每枚种蛋蛋重与蛋形指数,并在蛋壳上做好编号,在相同孵化条件、同一孵化设备中进行两次孵化试验。结果表明,①蛋重<118.0 g组种蛋受精率最高,>131.9 g组次之;>131.9 g组种蛋受精蛋孵化率最高,125.0~131.9 g组次之,且受精蛋孵化率随着蛋重增大升高;125.0~131.9 g组种蛋孵化健雏率最高,>131.9 g组次之;>131.9 g组种蛋孵出鹅雏出生重最大。②蛋形指数在1.47~1.51组种蛋受精率及种蛋孵化健雏率最高,>1.51组次之;1.47~1.51组种蛋受精蛋孵化率最高,1.42~1.46组次之。分析以上结果可得出:籽鹅种蛋蛋重对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鹅雏出生重有显著影响(P<0.05),以籽鹅蛋重在125.0~154.4 g为宜;蛋形指数对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亦有显著影响(P<0.05),对种蛋孵出鹅雏出生重无影响(P>0.05),以蛋形指数在1.47~1.51为宜。籽鹅种蛋蛋重与蛋形指数对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鹅雏出生重的影响均存在交互作用。其中,蛋形指数对种蛋孵化健雏率的影响较蛋重强,其作为单一因素对鹅雏出生重无影响。以上结果表明,以蛋重或蛋形指数任一因素作为种蛋筛选的依据都不科学,应综合考虑以达到种蛋优选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由于七彩山鸡的饲养数量不断扩大,有关饲养方法及孵化技术也为人们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对其产蛋规律进行观察,找出蛋重变化与孵化率的关系,为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1 材料与方法 供试七彩山鸡是1993年7月24日出雏,观测期为1994年2月至9月。共180只,分为30组,每组1公5母。按各个时期供应全价饲料,限饲,最后统计时去掉有死亡的鸡组,实际统计为22组即110只母鸡的产蛋情况。  相似文献   

9.
由于后备种鸡跟不上,或为了赶上好行情等原因,会把60周龄以上的肉种鸡强制换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第二次产蛋高峰期。这些种蛋较大,平均每枚蛋重在65克以上。这些种蛋如果按一般的方法孵化会得不到最好的孵化率和健雏率。本场经过多次的AA鸡大种蛋孵化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谈几点体会。一、种蛋的管理由于种鸡存栏时间特别长,病菌特别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对种蛋污染的可能性加大,因此必须及时收集、清洁种蛋,并且加强种蛋的消毒。本场是在每次收集种蛋、种蛋置于孵化器内机器启动前、照完蛋后孵化第7天照蛋、种蛋转入出雏器后…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通过在种鸡的基础饲粮中加入肌苷酸(IMP)来研究其对种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选择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产蛋率达到5%的20周龄健康AA种鸡864羽,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0.5%肌苷酸),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2羽,试验期30 d。测定试验期间所有种蛋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合格蛋率;每组随机选取部分种蛋进行蛋品质测定;于孵化开始第17天,通过照蛋处理统计种蛋受精率,第21天出雏时,计算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和健雏率。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种鸡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合格蛋率均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蛋形指数显著升高(P<0.05),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黄颜色显著降低(P<0.05);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显著升高(P<0.05),健雏率和雏鸡体重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0.5%外源肌苷酸对种鸡的产蛋性能和种蛋孵化性能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通过在种鸡的基础饲粮中加入肌苷酸(IMP)来研究其对种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选择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产蛋率达到5%的20周龄健康AA种鸡864羽,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0.5%肌苷酸),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2羽,试验期30 d。测定试验期间所有种蛋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合格蛋率;每组随机选取部分种蛋进行蛋品质测定;于孵化开始第17天,通过照蛋处理统计种蛋受精率,第21天出雏时,计算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和健雏率。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种鸡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合格蛋率均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蛋形指数显著升高(P<0.05),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黄颜色显著降低(P<0.05);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显著升高(P<0.05),健雏率和雏鸡体重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0.5%外源肌苷酸对种鸡的产蛋性能和种蛋孵化性能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取165、175和185日龄的"京红1号"商品代种蛋各3 024个,自48~53 g蛋重范围内,以每间隔1克为一组分别划分为1、2、3、4、5组,53 g以上为第6组,每组504个,共计9 072个,各组同时入孵。入孵前和孵化第18天分别称取各组蛋重,计算各组种蛋孵化18 d的失重率;出雏后记录各组的有效受精率、孵化率、健母率、蛋雏比和出雏鸡体重;饲养期间,记录各组种蛋所孵化雏鸡各周龄末的平均体重与每天的死淘只数,对试验结果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出雏体重与入孵蛋重呈线性相关,出雏体重为入孵蛋重量的68%~69%;蛋重和日龄两因素均对种蛋孵化和雏鸡饲养产生显著影响(P0.05),日龄因素直接影响了种蛋有效受精率、孵化率、健母率、蛋雏比等孵化指标和1周雏鸡体重的饲养指标,蛋重因素影响雏鸡出雏重、1~4周龄的体重与1~10日龄的死淘率等饲养指标。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种蛋利用率,建议需要运输时间在4 h以内的客户,"京红1号"入孵种蛋标准可界定为种鸡于175日龄后所产的51 g以上种蛋。  相似文献   

13.
肉用种鸡蛋重与孵化率初生雏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Halbersleben和mussehl早在1922年就有蛋重、孵化率和雏禽重关系的报导,指出中等大小的蛋孵化率最高,太大和太小的蛋孵化率就低一些.张德福、李银龙1987年用罗斯D系蛋鸡研究上述关系得出结论:过大和过小的种蛋孵化率都不高,蛋重在51—60克为宜,蛋重与出壳重高度相关(r=0.80),且出壳重对蛋重的回归方程为y=1.75+0.66x.对于肉用型种鸡目前尚无上述关系的详尽报导及改善方案.本次试验以艾维因祖代鸡所产蛋为研究对象.具体讨论蛋重、孵化率及初生雏重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艾维因肉鸡的繁殖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为肉鸡孵化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山鸡作为一种特种珍禽在我国已经人工养殖成功,山鸡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独具野味,并且具有食疗作用。饲养山鸡是一项高效益的“短、平、快”项目,具有易饲养、效益高等特点,作为我国传统珍禽出口产品创汇率高,是很有发展前途的特种经济禽类。但近年来,一些养殖场和珍禽养殖公司(户)饲养的山鸡产蛋性能差,孵化率较低,阻碍了山鸡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而影响孵化率的因素较多,王世成等[1]将其分为两个方面,即种蛋的质量和孵化条件。就种蛋的质量而言,主要受受精率、蛋重和蛋形指数的影响,而受蛋重和蛋形指数的影响国内外报道较少,为此,笔者测定了…  相似文献   

15.
孵化 (一)种蛋合格率;数占产蛋总数的百分比。指种母禽在规定的产蛋期内所产符合本品种、品系要求的种蛋种蛋合格率(%)=合格种蛋数产蛋总数X 100(二)受精率:受精蛋占入孵蛋的百分比。血圈、血线蛋按受精蛋计算;散黄蛋按无精蛋计算。受精率(%)=受精蛋数入孵蛋数X 100(三)孵化率(出雏率):1.受精蛋孵化率:出雏数占受精蛋数的百分比。受精蛋孵化率(%)=出雏数受精蛋数X 1002.入孵蛋孵化率:出雏数占.入孵蛋数的百分比。入孵蛋孵化率(%)=出雏数入孵蛋数X 100健雏指适时出壳、绒毛正常,脐比分百的数雏出占。数者禽形雏畸康1无健、指泼 :活率神雏精…  相似文献   

16.
1中国环颈雉鸡 又叫美国七彩雉鸡或七彩山鸡.体形较大,略小于家鸡,公雉羽毛华丽漂亮,头羽铜褐色,具浅绿色金属光泽,两眼睑无白色眉纹或不明显,脸部皮肤裸露,呈绯红色,颈部有较窄且不完全闭合的白色颈环,在颈腹部有间断,胸部羽毛黄铜色,呈金属光泽,较鲜艳,尾羽长呈黄褐色.母雉鸡一般为麻栗色,产蛋时脸部皮肤呈红色,腹部灰白色,成年公雉平均体重为1.5~1.8千克,母雉平均体重1.1~1.4千克,年产蛋量一般80~110枚,种蛋受精率达85%,受精蛋孵化率达86%.其生产性能高,繁殖力强,驯化程度高,特受商品雉鸡市场欢迎,但不太合适于狩猎用.缺点是肉质较粗糙.  相似文献   

17.
贵妃鸡蛋重和繁殖率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28 ̄29周龄贵妃鸡新产种蛋,按蛋重分4组作蛋重和繁殖率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蛋重41 ̄45克组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分别达98.11%,94.23%和97.96%,极显著高于蛋重30克和31 ̄35克组,45克内蛋重与三率呈强正相关,小于30克重组三率极显著低于其它组(P〈0.01),试验说明贵刀鸡种蛋最佳蛋重为41 ̄45克,小于30克的蛋不宜作种用。  相似文献   

18.
禽蛋孵化率的高低是由种禽年龄、种蛋品质和孵化条件等决定的[1,2]。本试验对肉种鸭在相同孵化条件下,就不同产蛋周龄和不同蛋重对孵化率和健雏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产蛋周  相似文献   

19.
雏禽孵化在现代化养禽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欲获得健康合格的雏禽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强对种禽、种蛋和孵化环节的管理。 一、影响种蛋孵化率的因素 (一)种禽因素 刚开产的种禽所产种蛋孵化率较低,头2周一般只有50%左右。从开产到产蛋高峰期,种蛋孵化率逐渐升高,开产后约10周达到最高峰,可达  相似文献   

20.
山鸡的蛋重和蛋形指数对孵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影响孵化率的因素较多,就质量而言,除受精率外,主要是蛋重和蛋形指数。笔者于2005年5月10日7月21日在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养殖场进行试验,测定蛋重和蛋形指数2个主要因素对孵化效果的影响。孵化机为北京生产的方通牌FT-ZCFC20全自动孵化出雏两用机,容量3 000枚。试验用的种蛋均来自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养殖场产的健康无病、体型体重基本一致、4548周龄产蛋高峰期的山鸡种蛋,随机抽出1 360枚合格蛋测试。对供试每枚种蛋均测定蛋重和蛋形指数,将测得的蛋重分为3组,即≤24·9 g为Ⅰ组,2530 g为Ⅱ组,≥30·1 g为Ⅲ组。将测得的蛋形指数也分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