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鳜鱼食欲减退或不摄食的主要原因1.长期不换水,水质恶化在养殖过程中,由于鳜鱼大量捕食饲料鱼,其排泄物对养殖水体的污染十分严重尤其在水体底部,但从表面来看水却很清。而且鳜鱼在饱食后对水质的要求比空腹时高,如水质不良将产生回食现象,在排除鳜鱼养殖病害和水体药害的前提下,应及时换水。少数鳜鱼因腹中饲料鱼回不出而出现饱食死亡现象。换水的方法:先将鱼池底层水抽去1/2~2/3后,及时注入新鲜水。放足饲料鱼后,用水体消毒剂如溴氯海因、二溴海因、强氯精、络合碘等将水体消毒1次,一般即能恢复食欲。如…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鳜鱼养殖的深入,苗种放养密度逐步加大,养殖风险逐步增高,病害频发已成为制约鳜鱼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鳜鱼池套养罗氏沼虾作为一项新的混套养模式,利用鳜鱼和罗氏沼虾的不同生物学习性,在鳜鱼池塘中套养罗氏沼虾,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增加单位养殖水体的经济效益,同时实现鳜鱼养殖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净化养殖水体环境、减少鳜鱼病害发生、降低鳜鱼的养殖风险、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但目前鳜鱼池套养罗氏沼虾对鳜鱼池塘养殖环境的影响尚未有过科学评估。本试验旨在通过对比试验研究分析鳜鱼池套养罗氏沼虾模式对鳜鱼塘水质、底质的影响,为鳜鱼池套养罗氏沼虾模式扩大推广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1水质要求网箱养殖鳜鱼的水质必须清新 ,溶氧丰富 ,透明度在30cm以上 ,养殖水体有微流水 ,背风 ,向阳 ,适宜鱼类生活、生长。2品种要求及来源鳜鱼品种较多 ,根据《湖南鱼类志》记载 ,在洞庭湖区有7种鳜鱼 ,其中养殖价值较高的只有2种 ,即翘嘴鳜和大眼鳜。翘嘴鳜和大眼鳜生长速度最快 ,是理想的养殖品种。所以 ,在网箱养殖时 ,必须选择翘嘴鳜和大眼鳜 ,否则 ,难以达到理想的经济效益。鳜鱼种来源有二 :一是从江河湖泊中捕捞 ,二是人工繁殖培育苗种。3饵料要求及解决办法在自然生态环境中 ,鳜鱼摄食的是活鱼。为了解决鳜鱼的饵料问题…  相似文献   

4.
技术交流     
《海洋与渔业》2013,(1):57-57
鳜鱼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大量捕食饲料鱼,其排泄物对养殖水体的污染十分严重(尤其在水体底部)。看水养鱼的养殖户看到养殖池水很清,常常以为不用换水。有经验的鳜鱼养殖户发现。水质污染后,鳜鱼往往出现吐食(捕食后又将饵料吐出)、食欲减退甚至不摄食等现象。因为鳜鱼在饱食后对水质的要求比空腹时高,  相似文献   

5.
养殖水体变化对鱼的生长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养殖水体的优劣对鱼类生存、生长起着关键性作用。掌握和了解养殖水体水质变化的特点以及水质与鱼类生长的关系,就能很好地控制水质变化,保持优良的水质,为鱼类生长创造一个舒适的生存水体环境。做到健康养殖,减少病害,提高生产效益,提升产品质量。1养殖水体环境主要构成鱼类养殖水体不仅有适宜鱼类生活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还有对鱼类生活有害的生化物质。判断养殖水体优劣的主要几项指标包括:水温、溶  相似文献   

6.
<正>自从1994年以来,广东省鳜鱼养殖主产区每年5-10月都会大规模暴发流行性疾病,常见病害如指环虫、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出血病和白肝病等。鳜鱼疾病暴发与养殖水体浮游生物总量的降低、生物多样性下降以及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水质因子超标有强相关性。因此,如何在高密度的鳜鱼投放量情况下维持养殖水体水质稳定,成为预防疾病暴发的关键因素。笔者通过定期控制水体鳜鱼寄生虫数量以及定期调水,实现了鳜鱼"标粗"和成鱼养殖整个培育过程的少发病甚至不发病的目的。现将经验总结如下。一、养殖方法1.基本情况3口标粗池面积5~10亩,沙土底质,底泥厚度小于15厘米,水深1.5米左右。6口成  相似文献   

7.
湖泊围网养殖鳜鱼技术湖泊水质条件好,围网养殖鳜鱼无需套养饵料鱼,只要在同周围设几道簖,每天将捕获的小野杂鱼投入围同作活饵料即可。1、围网水域的选择选择水深1.5—3m湖底平,水草茂盛,水流平缓,水质清新,无污染的水域。2、围网的设置图网养殖鳜鱼的面积...  相似文献   

8.
顾树倍  李荣福 《科学养鱼》1996,(12):15-15,24
鳜鱼养殖(四)成鳜养殖目前,成鳜养殖方式主要有单养和混养两种。单养又分池塘单养和网箱养殖,这种养殖方式需投喂充足的饵料,产量较高;混养主要包括成鱼池(或亲鱼池)套养、因网养殖和大水面养殖。这种养殖方式不仅能充发利用水体,又能利用鳜鱼吃掉水体中的野杂鱼...  相似文献   

9.
<正> 鳜鱼单养需要有充足的饵料鱼相配套,技术要求较高,大面积养殖有一定的困难。可在其他养殖水体中套养鳜鱼,一举两得。1 套养方式1.1 成鱼池套养 饲养吃食性鱼类的池塘,要求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面积0.33~0.67hm~2,水深2~2.5m。一般每667m~2套放一龄鳜鱼种或早繁鳜鱼夏花50~80尾。  相似文献   

10.
"桂花1号"为多种地道草本植物提取而成,结合水产需要开发,对鳜鱼(大眼鳜、翘嘴鳜、斑鳜)、鲮鱼、"四大家鱼"等水产养殖动物使用安全,抑制和清除水体环境中有害微生物(细菌、病毒),改善水质。本品可用于鳜鱼饵料鱼养殖池塘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鲟鱼养殖过程中的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而导致的水质恶化、病害增多、死亡率上升、渔药投入加大等问题,我们积极探索养殖池塘中水生植物与鲟鱼的生态养殖模式,试验通过在鲟鱼养殖池塘中分别种植一定量的水葫芦、浮萍两种水生植物,研究其对水质指标、鲟鱼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养殖池塘种植水生植物有利于水体溶氧量的提升,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转化NH3-N、NO2-N的能力,在有效改善水质环境的同时促进了鲟鱼的健康生长,水葫芦和浮萍对结果影响差异不大,水葫芦效果略好。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对鳜鱼的需求日益增大,但由于活体饵料鱼供给不足,制约了鳜鱼养殖的规模化发展。山东省临沂市有大中型水库36座、小型水库817座,可养鱼水面22000公顷,而且水库内水质良好,溶解氧含量常年保持在6mg/L以上,水体中野杂鱼资源十分丰富,非常适合开展鳜鱼网箱养殖。为探索  相似文献   

13.
<正>一、河蟹池套养鳜鱼主要特点1.可以提高水体利用率。在水产养殖产品价格下跌、市场竞争较激烈的情况下,提高水体复养指数,充分挖掘水体生产潜力,是水产养殖结构调整的一种可行的模式。2.能够增加产量和效益。鳜鱼套养主要是利用蟹池内与  相似文献   

14.
3.应用示例 珠江所曾对广东省不同养殖区的74口发病鳜鱼池塘进行调查,发现气候变化(降水、降温)对养殖鳜鱼池塘水生态因子有明显影响,降水、降温会引起浮游生物种群的改变,进而溶氧变化,最终影响鱼的健康。将74口发病池塘水质按优劣程度、病害按严重程度分级,发现鳜鱼病害发生与浮游生物多样性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图3),池塘水体浮游生物多样性越低,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集约化温室养殖业蓬勃发展、因密度高、投饵量大,残饵和排泄物易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摄食和生长、甚至生病死亡。因此、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集约化温室养殖的经济效益、已成为进一步发展名贵水产品养殖的制约因素。国外工业化养殖多采用水体封闭循环系统,计算机自动控制、有水产养殖专用软件系统。我国基本上靠人工进行饲养管理,设施简陋。对于水质恶化的处理、正在探索,均处在研究阶段。目前采用的就是定期换水。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和能源。而且造成环境污染。1水质处理设备1.1水质封闭循环处理装置(见图1)主要由前级…  相似文献   

16.
<正>氧化还原电位(ORP)是衡量养殖水体水质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ORP值的大小可以反映水质的好坏。氧化还原电位反映的是水体氧化还原状态,ORP值越大表明水体的氧化性越强,值越小表明水体的还原性越强。水体中参与氧化还原过程的元素主要有C、N、O、S、Fe、Mn,氧化还原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鳜鱼养殖的深入,苗种放养密度逐步加大,养殖风险逐步增高,病害频发已成为制约鳜鱼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瓶颈。2016年以来,扬州市水产站承担了省级水产三新工程项目"鳜鱼池套养罗氏沼虾模式研究与示范",旨在利用鳜鱼和罗氏沼虾的不同生物学习性,在鳜鱼池塘中套养罗氏沼虾,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增加单位养殖水体的经济效益,同时实现鳜鱼养殖废弃  相似文献   

18.
<正>养殖水质的好坏,主要看以下几个水质指标:氨态氮、亚硝态氮、硝态氮、pH值、化学耗氧量、硫化氢等七个指标。水产养殖水体中,如何让含氮有机物进行有效的转化,以确保养殖水质维持良好,是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养殖水体中的含氮有机物,在水体中先转为氨态氮,再转为亚硝态氮,最后为硝态氮。转化过程中,从含氮有机物到氨氮需要的时间不长,从氨态氮到亚硝酸盐的时间较短,但亚硝酸盐的转化时间比较长,这是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一、流行情况鳜鱼尾孢虫病是由原生动物门、孢子虫纲的尾孢虫寄生于鱼鳃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一般危害鱼苗、鱼种。2001年此病在苏南、苏北鳜鱼养殖的鱼塘中都有发现。有的鳜鱼池发病率与死亡率高达60%~70%。如放养前清塘不彻底、水体交换差、水质肥、水草少,发病率、死亡率则更高,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对洪泽湖的成子湖几家鳜鱼养殖户调查发现,该病主要在5~9月份发病,7~8月份病鱼死亡率高,11月份还发现病鱼鳃上有胞囊,胞囊中的孢子成熟后,大胞囊壁内发生纤维素样变,胞囊破裂、孢子释放,最后大胞囊萎…  相似文献   

20.
养殖水体水质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池塘养殖水体常规水质指标作为训练样本,在分析传统水质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构建神经网络水质预测模型。运用改进的BP算法对在线监测的水质指标进行分析、分类和预测,确定水质指标与其影响因子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养殖水体水质指数变化梯度和分布规律,同时对水质状况进行模糊判别,为养殖生产提供预警控制,并对不同情况下的输出结果做出了比较。结果表明:该网络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预测平均误差在3%以内,实现了水质指标的准确预测和判别,收敛速度快,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较高的预测精度,基本满足环境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