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动物保健》2009,(10):115-115
智利当局说,在火鸡中检出了H1N1流感病毒。这是第一次在人和猪以外发现该病毒。没有该病传播到智利其他地区的征兆。检出该病毒的饲养场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以西75英里的两个饲养场,目前,疫情已被控制并通知了世界动物卫生世界组织(OIE)。该饲养场饲养大约60000只火鸡,其中有36000只被感染,在出现临床症状前,有些火鸡曾与表现有呼吸道症状的人有过接触。  相似文献   

2.
《吉林畜牧兽医》2009,30(11):62-62
加拿大安大略省卫生官员说,该省一个火鸡饲养场的火鸡确诊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这是继智利后第2个国家发现有火鸡感染这一新型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3.
H5N1亚型流感病毒是目前在亚太地区蔓延的人禽流感病毒,在给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威胁到了人类社会的公共健康卫生。笔者综述了近年来对H5N1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助于更好地预防禽流感病毒传播、预测未来大流行病毒的变异和走向。  相似文献   

4.
执行概要 2009年春,全球爆发的H1N12009流感病毒(pH1N1)大流行事件,再次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以动物为宿主的病毒对人类健康构成的潜在威胁上,并由此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担忧。人类受到了H1N12009流感病毒流行的影响,除猪以外,火鸡、雪貂、猫和狗也有受感染事件的报告。  相似文献   

5.
1 执行概要 2009年春,全球爆发的H1N1 2009流感病毒(pH1N1)大流行事件,再次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以动物为宿主的病毒对人类健康构成的潜在威胁上,并由此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担忧.人类受到了H1N1 2009流感病毒流行的影响,除猪以外,火鸡、雪貂、猫和狗也有受感染事件的报告.  相似文献   

6.
《中国禽业导刊》2009,(21):56-56
加拿大安大略省卫生官员10月20日表示,该省一个火鸡饲养场的火鸡确诊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这是继智利后第二个国家发现有火鸡感染这一新型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7.
禽类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es)与人类流感病毒都属于正黏病毒科,二者关系密切。一方面,禽流感病毒为20世纪暴发的3次人类流感大流行提供丁所必需的基因。另一方面,禽流感病毒也可以直接感染人。例如:1997年香港和2004年初的泰国、越南H5N1亚型禽流感导致多人死亡。H9亚型流感病毒1966年首次从北美的火鸡分离。H9亚型禽流感虽然尚未有导致人类死亡的报道,但是该亚型病毒对动物和人的威胁正在增加。  相似文献   

8.
王成 《动物保健》2009,(7):72-72
美国研究人员6月29日说,目前所有能感染人类的甲型流感病毒都是上世纪初造成“西班矛流感”大流行的H1N1流感病毒的后代,但病毒在约90年的进化过程中,危害性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9.
根据PLoS ONE研究发现,H5N1病毒至今没有引起大流行,一个原因是病毒需要同时发生两个基因突变才能引起感染和传播,这有助于解释禽流感为什么没有引起大流行。H5型流感病毒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鸡群中,并偶尔感染人类,自2003年以来已有400多人感染H5NI病毒。H5N1可以引起人类约60%的高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药杂志》2009,43(12):30-30
据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1月25日,农业部接到中国农业大学报告,该校动物医学院临床医院按我部要求,在门诊病例的52份发病犬鼻咽拭子样品中,检出2份样品呈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阳性。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病毒也与当前人群中流行病毒同源性为99%,属于同一种病毒。这是我国首例狗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例,也是继近期黑龙江省某屠宰场生猪中检到该流感病毒后,第二例在动物体上检到该病毒。对此,农业部要求各地在前一阶段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防控力度,加强动物甲型H1N1流感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加强病毒比较分析研究,密切关注动物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11.
流感病毒是单股负链有囊膜的RNA病毒,具有8个基因节段,编码11种蛋白。根据病毒粒子核蛋白(NP)和膜蛋白(MP)划分为甲,乙,丙3个型,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蛋白的抗原性又可以划分为16个HA亚型和9个NA亚型。所有亚型的流感病毒均已经在水禽中发现,其中H1~H3亚型的流感病毒在人类历史上爆发过大流行——1918 H1N1、1957 H2N2、1968 H3N2和2009 H1N1,而禽流感病毒(AIV)直接感染人事件的多次出现警示我们AIV一旦获得在人与人之间水平传播的能力将会引发新一轮的流感大流行。本文综述了影响流感病毒在哺乳动  相似文献   

12.
感染猪群的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对养猪业和公共卫生均构成一定威胁。对H1N1亚型SIV监测发现,经典猪H1N1(classical swine H1N1,CS H1N1)、欧亚类禽H1N1(Eurasian avian-like H1N1,EA H1N1)、人源H1N1和2009年大流行H1N1(2009 pandemic H1N1,pdm/09 H1N1)亚型流感病毒均在我国猪群内传播,并且这些SIV相互间不断发生基因重组。一些H1N1亚型SIV会偶发性引起人类感染,对公共卫生存在潜在威胁。此外,H1N1亚型SIV还会引发犬和水貂等动物的感染。经动物模型试验发现,不同H1N1亚型SIV在小鼠、鸡、猪和雪貂中的致病性及传播能力不同,其中一些SIV分离株显示出致死性,需要对其进行生物学特征研究,评估其对人类的潜在风险。SIV导致的猪死亡率不高,因而对其关注较少。但是禽源和哺乳动物源流感病毒可以在猪体内重组为可引起人类大流行的流感病毒毒株,因此应该及时了解SIV的流行情况与生物学特性,并做好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经济损失,避免具有大流行潜力毒株出现。...  相似文献   

13.
通过综述感染人类的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起源及演化关系,表明感染人的A/Hongkong/97(H5N1)株及目前流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能起源于禽源的A型流感病毒株(A/Goose/Guangdong/1/96)。自1996年以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基因型经Gs/Gd,A,B,C,D,E,V,W,)X0—X3,Y,Z和Z^+不断的演化为目前流行的基因型Z。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H7和H9亚型)在禽,特别是水禽体内的重组或重配而相互传播,并随候鸟的迁徙而传播不易消灭,H5N1亚型的禽流感在不同地区的不断暴发与流行已严重威胁着养禽业的发展及人类的健康,需要进行长期监控。  相似文献   

14.
正在全球范围内发生蔓延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是由一株新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公共卫生意义的重大疫病.已证实该病毒的核酸包含人流感病毒、北美禽流感病毒和北美、欧洲、亚洲三类猪流感病毒的多个基因.显然,甲型H1N1流感的发生,是人与动物流感病毒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交互作用、重组变异的结果.该病自公布和报道以来,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空前而广泛关注,截止2009年5月12日,世界上已有30个国家和地区确诊人感染该病,目前该病在传播方面的显著特征是人际间传播,且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可以传染给猪,从而导致甲型H1N1流感的发生和流行.我国内地和香港已确诊2例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输入病例.  相似文献   

15.
正历史上,1968年H3N2流感大流行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灾难,但感染H3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后的家禽不出现严重症状,因此人们对该类病毒的重视程度远不如H5N1和H7N9,使得病毒在家禽中长期广泛存在。流感病毒在复制时容易发生突变,跨越至人类并适应后可能在人群中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6.
正确认识甲型H1N1流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兽药杂志》2009,43(5):39-39
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人的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病毒最为常见,也是流感大流行的罪魁祸首。甲型病毒的两种表面抗原:H(血凝素)和N(神经氨酸酶),用于区分不同的病毒血清型。此次墨西哥、美国等地暴发的为甲型H1N1流感。这次甲型H1N1流感的源头并不清楚,并非是直接由猪传染给人的。  相似文献   

17.
甲型H1N1流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3月墨西哥与美国先后出现甲型H1N1型流感,并在很短时间内席卷全球,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此次全球流感大流行的预警级别提高到5级。目前研究表明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人流感病毒、北美州禽流感病毒,以及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猪流感病毒的混合体,其易感人群的年龄段主要在20~45岁,且人群间传染性强。临床表面除一般流感症状外,表现出特异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症状,病死率高于一般流感。本文对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表现、病毒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猪源H1N1/2009流感病毒自2009年暴发以来,在世界范围迅速传播。重排是流感病毒进化的主要方式之一,历史上多次流感的流行都是病毒重排的结果。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刘金华教授课题组研究表明:H9N2禽流感病毒与H1N1流感病毒很容易发生重排,  相似文献   

19.
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H1N1 pdm09)大流行暴发初期,该病毒就已经成功地潜入到了猪群当中,继而参与到了猪流感病毒(SIV)的进化过程,通过不断地重配和适应,促进了新型SIV变异毒株的产生。目前,世界各地的猪群中普遍流行着携带有H1N1 pdm09基因片段的新型SIV,其重配形式呈现多样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H1N1 pdm09毒株的内部基因具有广泛的基因相容性,不同亚型、不同谱系的人源流感病毒、禽源流感病毒和本地猪流感病毒更倾向与它们优先发生重组。重配后的子代病毒较亲本毒株容易获得选择优势,能够在猪群中建立稳定的遗传谱系。研究发现H1N1 pdm09部分独特的内部基因片段在其高效的人际间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这类新型SIV成功突破种间屏障,获得适应新的哺乳动物的能力,将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论文综述了携带有H1N1 pdm09基因的新型重配SIV的分子流行情况,特别就H1N1 pdm09内部基因与重组病毒致病性、传播能力等相关的分子基础进行了系统地综述,为防控新型SIV的暴发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前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个复杂的基因重配病毒。对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尤其是病毒囊膜蛋白血凝素(haemagglutini,HA)基因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的研究,为控制和预防H1N1流感病毒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中国流行的2009甲型H1N1猪源流感病毒的HA和NA基因与疫苗株A/California/07/2009(H1N1),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病毒株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从NCBI的GenBank数据库下载所需要毒株的序列,采用Lasergene 6.0软件包中的EditSeq和MegAlign进行序列分析,进化树分析采用MEGA4.1软件。进化分析表明,中国流行的2009 H1N1流感病毒与疫苗株的核苷酸同源率分别在98.8%~99.7%和98.6%~99.6%之间;裂解位点处为I/VPSIQSR↓G,不具备高致病性流感病毒的特征;有1株NA抗性病毒。尽管与疫苗株相比,中国流行株2009甲型H1N1猪源流感病毒的HA和NA基因有部分突变,但这些突变并不是重要的。本研究首次详细分析了中国流行的2009甲型H1N1猪源流感病毒株与疫苗株的HA和NA基因的分子特征,对实时监测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