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笛鲷科鱼类养殖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笛鲷科Lutjanidae为热带、亚热带海洋性经济鱼类开发对象,其种类繁多,一般为中小型鱼类,亦有大型鱼类。据文献报道,笛鲷科分成四个亚科:Lutjaninae、Paradicichthinae、Etelinae、Apsilinae,代表17个属,103种;笛鲷亚科中笛鲷属(Lutjanus)拥有65种,其中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记载39种,菲律宾描述笛鲷属32种。目前东南亚国家均在探索养殖笛鲷科鱼类,专家认为,发展笛鲷科鱼类养殖很有发展前途。现将东南亚地区开发笛鲷科鱼类养殖作扼要概述。  相似文献   

2.
为从分子水平澄清我国仿石鲈科(Haemulidae)鱼类分类争议, 研究测定分析了仿石鲈科及其相关科属共 66 种鱼类的线粒体 DNA 细胞色素 b (Cyt b)部分序列, 结合 AFLP 标记信息, 共同探讨仿石鲈科及相关争议科属系统分类关系。结果表明, 在 Cyt b 基因上, 66 种鱼类一致序列为 729 bp, 编码 243 个氨基酸; AFLP 图谱中, 6 对引物组合共得到 669 条清晰条带, 多态性条带 669 条, 多态性比率 100%。基于 Cyt b 基因利用最大似然法与 AFLP 标记基于 UPGMA 聚类法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大致相同, 进化树上, (1)仿石鲈科鱼类主要形成石鲈亚科(Haemulinae)与胡椒鲷亚科(Plectorhynchinae)两大分支, 石鲈属(Pomadasys)、仿石鲈属(Haemulon)、异孔石鲈属(Anisotremus)等 7 个属聚为石鲈亚科分支, 胡椒鲷属(Plectorhinchus)、少棘胡椒鲷属(Diagramma)与矶鲈属(Parapristipoma) 3 个属聚为胡椒鲷亚科分支。(2)髭鲷属(Hapalogenys)与眶棘鲈属(Scolopsis)没有与仿石鲈科聚在一起, 髭鲷属独自形成一支, 眶棘鲈属与金线鱼科(Nemipteridae)聚为一支。(3)鯻科(Teraponidae)的种类也没有与仿石鲈科鱼类相聚, 鯻科与舵鱼科(Kyphosidae)、石鲷科(Oplegnathidae)存在更近的亲缘关系。对于仿石鲈科及相关科属的分类争议, 研究支持仿石鲈科分为石鲈亚科与胡椒鲷亚科两个亚科, 以及鯻科、眶棘鲈属、髭鲷属不应该归为仿石鲈科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笛鲷科(Lutjanidae)鱼类是东南亚国家地区70年代以来开发的海水养殖经济鱼类。微鲷属(Lutjanidae)种类在印度一太平洋的东南亚国家水域中均有分布,为热带、亚热带中底层鱼类,已成为台湾、新加坡、香港、菲律宾、马来西亚和中国华南地区海水网箱的饲养对象,主要的品种有紫红笛鲷Lutjanus argentmacnlatus(Forsska)、  相似文献   

4.
红鳍笛鲷属鲈形目、笛鲷科鱼类,又称红笛鲷,广东地方俗称红鱼、红鸡,福建地方俗称:红曹,台湾地方俗称:横笛鲷、赤海鸡、红鸡仔、红沙鱼等。  相似文献   

5.
紫红笛鲷鱼苗中间培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符泽雄 《海洋渔业》1992,14(4):160-161
<正> 紫红笛鲷(Lutianuo argentimaculat-us Forskal),俗名红柔,属鲈形目、鲈亚目、鲈总科、笛鲷科、笛鲷属。该鱼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是优质高档水产品,国际市场十分畅销。由于紫红笛鲷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食性杂,适盐范围广等优点,是我国海水网箱养殖的主要鱼类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鲷科鱼类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鲷科(Sparidae)隶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Percoidei).目前已报道世界有34属133种,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温带至热带水域,在世界海洋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虽然此类群系统学研究已有250多年历史,但是在亚科、属、种(亚种)等不同分类阶元上仍然存在颇多争议和疑问,有必要对其进行深人研究.本文总结了近百年来有关鲷科鱼类的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的文献资料,厘定了中国鲷科鱼类的有效物种和种名,修订了过去文献中出现的主要同物异名和错误的命名种,初步确认中国鲷科鱼类现有7属18种(或亚种);在探讨鲷科鱼类分类地位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中国鲷科鱼类系统分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研究的方向,旨在为深入研究M科鱼类以合理保护和利用其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小丑鱼是对鲈形目(Perciformes),雀鲷科(Pomacentridae),海葵鱼亚科(Amphiprioninae)鱼类的俗称,属于热带珊瑚礁鱼类。已知的野生小丑鱼共有28种,其中透红小丑鱼(Premnas Biaculeatus)属于棘颊雀鲷属(Premnas),其余均来自双锯鱼属(Amphiprion)~([1])。小丑鱼以其鲜艳的色彩、漂亮的花  相似文献   

8.
红鳍笛鲷土池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鳍笛鲷[Lutjarudserythopterus(Bloch)]俗称红鱼、大红鱼、红笛鲷,属鲈形目(Perciformes)、笛鲷科(Lutjanidae)、笛鲷属(Lutjanus),为热带和亚热带中下层鱼类,一般栖息于水深30cm~100cm,底质为泥、泥砂、贝岩礁等海区,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海及东海。近年来,红鳍笛鲷已成为我国南方海水养殖的重要名优品种之一,红鳍笛鲷土池人工育苗技术也日趋成熟。一、育苗材料1.育苗设施孵化桶为直径100cm、高90cm的圆柱形聚乙烯桶,桶底为圆锥形,设有1个排水筏,且每个孵化桶内设置1个散气石。孵化桶放置于通风良好的遮阳棚下。育苗池3个,为室外土池,面积3…  相似文献   

9.
笛鲷属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能力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通用引物长距PCR(Long-PCR)和常规PCR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鲈形目笛鲷科的4种笛鲷属鱼类(孟加拉笛鲷、四带笛鲷、千年笛鲷和马拉巴笛鲷)和军曹鱼科的军曹鱼线粒体DNA基因组全序列(GenBank序列号分别为FJ171339,FJ416614,FJ824741,FJ824742 和NC_011219),得出所用全序列测定体系的方法通用性较强,操作简单。线粒体基因组的比对分析表明,测定的mtDNA基因组的绝大部分区段与GenBank中现有的脊椎动物的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以军曹鱼外群结合GenBank中近缘笛鲷鱼类(勒氏笛鲷、蓝点笛鲷和黑带鳞鳍梅鲷)进行的聚类分析中,勒氏笛鲷与黑带鳞鳍梅鲷的聚类关系近于同属物种,与形态学分类存在矛盾。通过单个基因和基因拼接序列比较,综合考虑邻位连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的置信度和序列的信息量,对13种蛋白质编码基因在属内种间的系统进化分析能力进行了评估,将基因分成不同的4等:很好的为ATPase6cox2;好的序列为ND2cox1;差的为ND6、ND3ATPase8;包括Cyt b在内的其余6种基因为中等。分析还揭示出序列长度的增加可以提高系统进化树的置信度,且属内物种间比较时序列长度的影响小于高级阶元。  相似文献   

10.
小丑鱼别称海葵鱼,属鲈形目、雀鲷科、海葵鱼亚科鱼类,传统形态学把该亚科分成双锯鱼属( Amphiprion )及棘颊雀鲷属( Premna )[1]。Allen [1]描述了已发现的双锯鱼属鱼类有27种,近年又发现了两个新物种[2-3],迄今双锯鱼属有29种;全世界棘颊雀鲷属仅1种,海葵鱼亚科总计2属30种。小丑鱼是一类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热带珊瑚礁鱼类,其色彩美丽且性情温和,健壮活泼且易饲养。鉴于其特殊的雄性先熟的性反转现象、强领域性行为和独特的与海葵共生关系,过去30年里小丑鱼繁殖生物学始终是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在雄性先熟的性转化研究方面受到了极大的关注[4-14]。  相似文献   

11.
5种笛鲷mtDNA及Cyt b基因片段的RFLP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中铎 《水产学报》2005,29(3):327-332
采用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mtDNA-RFLP)和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b基因(Cyt b)的部分序列扩增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mtDNA PCR-RFLP)两种方法,对笛鲷属5种鱼类进行种间系统发育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画眉笛鲷依照其形态学上体侧条带颜色差异,可分为褐带画眉笛鲷和黄带画眉笛鲷两个种;(2)千年笛鲷和星点笛鲷、褐带画眉笛鲷和黄带画眉笛鲷、金带笛鲷和金焰笛鲷之间遗传距离相对较近;(3)两种分析方法都可以为种的区分提供方便有效的分子标记;(4)两种分析方法在构建发育系统树上不完全一致。本文从mtDNA角度深入研究了南海海域笛鲷的系统发生,表明了mtDNA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分子标记的实用性,同时也有一些潜在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唐楚林  肖林  章群  周琪  徐示  王业磷 《海洋渔业》2019,41(2):129-137
笛鲷属(Lutjanus)鱼类经济价值高,物种数量多,但外部形态保守,传统分类鉴定困难。为了解中国笛鲷属鱼类的物种多样性状况,测定了中国沿海19个地点11种笛鲷73个样本线粒体COⅠ基因5'端序列,并与从GenBank下载中国及邻近海域69条同源序列进行DNA条形码分析。研究表明,勒氏笛鲷(L. russelli)、金焰笛鲷(L. fulviflamma)、奥氏笛鲷(L. ophuysenii)、约氏笛鲷(L. johni)、蓝点笛鲷(L. rivulatus)、五线笛鲷(L. quinquelineatus)、千年笛鲷(L. sebae)、紫红笛鲷(L. argentimaculatus)、白斑笛鲷(L. bohar)、马拉巴笛鲷(L. malabaricus)、黄笛鲷(L. lutjanus)、印度笛鲷(L. indicus)、画眉笛鲷(L. vitta)、星点笛鲷(L. stellatus)、四带笛鲷(L. kasmira)、驼背笛鲷(L. gibbus)、焦黄笛鲷(L. fulvus)、红鳍笛鲷(L. erythopterus)等18种笛鲷142条COⅠ序列组成18个自展数据支持率(bootstrap)为99%~100%的单系分支,分支间平均遗传距离14.4%(2.9%~21.8%)约为分支内平均遗传距离0.17%(0~0.6%)的85倍,其中10种笛鲷独立成支,支持其物种有效性。勒氏笛鲷分成2小支,小支间平均遗传距离(2.9%)是小支内平均遗传距离(0.5%)的5.8倍,未满足"10×法则",其准确的物种分类地位尚待明确。印度笛鲷与勒氏笛鲷、画眉笛鲷与奥氏笛鲷出现混杂,推测从GenBank下载的印度笛鲷序列KF830898和KF830905可能来自勒氏笛鲷;画眉笛鲷序列KU943888可能来自奥氏笛鲷。中国近海星点笛鲷和蓝点笛鲷混杂且种间遗传距离仅为2.1%,接近一般种内遗传距离2%;红鳍笛鲷和马拉巴笛鲷遗传距离种间(0.3%)与种内(0.2%~0.3%)相当,且形态相似,推测是同一物种,也不排除它们存在种间杂交和为近期分化物种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南方地区斑石鲷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俗称斑鲷、花金鼓、黑金鼓,属鲈形目、石鲷科、石鲷属鱼类(图1),自然资源稀少,无明显的盛渔期。分布于朝鲜、日本、台湾岛以及中国南海、东海、黄海等海域,属温、热带近海沿岸中下层鱼类,喜栖息于岩礁或珊瑚礁海域。斑石鲷不仅体态优美,而且肉质鲜美,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是一种具有养殖前景的优良经济鱼类。2014年山东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成功培育出斑石鲷人工鱼苗,为国  相似文献   

14.
南方地区斑石鲷工厂化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斑石鲷(Oolegnathus punctatus),俗称斑鲷、花金鼓、黑金鼓,属石鲷科(Oplegnathidae),石鲷属(Oplegnathus)鱼类,分布于朝鲜、日本、台湾岛以及中国南海、东海、黄海等海域,属温、热带近海沿岸中下层鱼类,喜栖息于岩礁或珊瑚礁海域。在自然海域中,斑石鲷无明显的盛渔期,自然资源稀少。斑石鲷不仅体态优美、体色靓丽,而且食用和药用价值极高,素有"梦幻之鱼"、"矶钓之王"以  相似文献   

15.
郑伟 《齐鲁渔业》2009,(12):34-36
海水观赏鱼是指具有观赏价值,有鲜艳色彩或奇特形状的热带珊瑚礁鱼类。从分类角度看,多为鲈形目、鱿形目、鳓形目中小型种类(软骨鱼类及体型较大的硬骨鱼类适合海洋馆展示)。其中蝴蝶鱼科中蝴蝶鱼亚科和刺盖鱼亚科有40余种(如蝴蝶鱼类和神仙鱼类);雀鲷科中双锯鱼属和雀鲷属40余种(小丑类、雀鱼类);另外刺尾鱼科有近20种,隆头鱼科有50余种,  相似文献   

16.
紫红笛鲷属笛鲷科,别名银斑笛鲷、银纹笛鲷、红鲅、海鲤。分布于太平洋中西部、印度洋、我国南海及东海南部,主产于印度、西太平洋。上世纪70年代以来已开展养殖和育苗试验。紫红笛鲷体长一般15~35厘米,为体高的2.51~2.84倍,体紫红色,腹部银白色。该鱼属暖水性中下层鱼类,栖息于近海岸礁或泥沙底质、水深80米的海区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仿石鲈科鱼类目前存在的分类争议问题,测定了仿石鲈科(Haemulidae),金线鱼科(Nemipteridae),眶棘鲈属(Scolopsis)等相关科属共33种鱼类RAG2基因部分序列,利用最大简约法(MP法)和贝叶斯分析法(BI法),并以黄鹦嘴鱼作为外类群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33种鱼类共形成三大类群,其中仿石鲈科8个属聚成一类群,金线鱼属和眶棘鲈属的种类聚成另一类群,眶棘鲈属未能与仿石鲈科形成单系.同时,基于属间遗传距离比较,眶棘鲈属与金线鱼科的遗传距离比其与仿石鲈科各属的遗传距离要小得多,表明眶棘鲈属与金线鱼科有更近的亲缘关系,支持眶棘鲈属隶属于金线鱼科的观点.此外,传统分类资料中归类于仿石鲈科的髭鲷属(Hapalogenys)也没有与仿石鲈科聚成单系,而是独自形成一支,位于进化树基部,显示出髭鲷属与仿石鲈科关系较远,与近年来认为髭鲷属应该从仿石鲈科中划分出去的结果一致.在仿石鲈科内部,少棘胡椒鲷属(Diagramma)中的少棘胡椒鲷与胡椒鲷属(Plectorhinchus)的种类关系很近.在进化树上,少棘胡椒鲷位于胡椒鲷属的内部,花尾胡椒鲷最先分化出来,位于该分支基部,支持少棘胡椒鲷归为胡椒鲷属,名称沿用原来的学名胡椒鲷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基于声学标志和无线跟踪方法的鱼类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增殖放流鱼类的行为规律,于2016年7月16日—7月31日在深圳七星湾湾口海域对紫红笛鲷(Lutjanus argentimaculatus)与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2种增殖放流品种取样进行体外悬挂式超声波标志跟踪研究,采用浮标式无线数据传输接收机进行标志信号接收,并对鱼类行为进行初步分析,4尾样品鱼中的2尾(1尾黑鲷和1尾紫红笛鲷)获取数据较为完整,另2尾(紫红笛鲷)在跟踪4 d后游离跟踪范围。结果表明,该研究选取的紫红笛鲷与黑鲷都存在较为明显的昼夜活动规律及藏匿等行为,主要集中在放流点附近100 m较小范围内活动,日间(7:00—20:00)获取的数据量明显少于夜间(20:00—7:00),黑鲷日间于9~10 m水层活动,夜间于8~9 m水层活动;紫红笛鲷日间于2~3.5 m水层活动,夜间于1~2 m水层活动。通过对增殖放流鱼类的标志跟踪,旨在促进该方法在鱼类行为研究及在增殖放流和海洋牧场建设效果评价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海水养殖优良品种--千年笛鲷池塘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年笛鲷又称儋州红、千年鲷,属暖水性底层鱼类,一般体长为40cm-60cm,全长可达800cm,重达3kg-5kg,体甚高。千年笛鲷生长速度快,活力强,育苗成活率高,是海水人工繁育鱼类中的优良品种之一。目前,海南大学海洋学院等单位开展千年笛鲷、红鳍笛鲷、紫红笛鲷人工育苗研究,以使其成为海水养殖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以持异性引物扩增了金焰笛鲷(Lutjamts fulviflamma)的核糖体第一转录间隔区(ITS-1),扩增产物经克隆后测序,测得 ITS-1长度为566 bp。其中 A、T、G、C 4种碱基的含量分别为14.1%、16.1%、30.2%、39.6%,G C(69.8%)含量明显高于 A T 含量(30.2%)。将此引物在笛鲷属其他4种鱼类中扩增,发现该对引物有很好的通用性;比较发现在不同种中 ITS-1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适合将其应用于分子系统学和种质资源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