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前黑木耳代料仿野生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开展了融水黑木耳仿野生栽培集成技术与应用研究,并对黑木耳仿野生栽培的原料准备、菌种选择、接种、灭菌、养棒等菌棒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以及菌棒下田后的场地选择、拉线、雾灌设施布局、出耳管理、采收等环节进行了阐述,并建立了不同海拔黑木耳露地栽培示范基地,以期实现黑木耳仿野生栽培,对促进黑木耳产业的健康、快速、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11个地区37种黑木耳样品为试验材料,研究泡发水温、泡发时间和黑木耳类别对黑木耳泡发率的影响,测定不同泡发时间条件下黑木耳样品的泡发率。结果表明泡发水温和泡发时间对黑木耳泡发率有影响。在相同泡发条件下,多筋类黑木耳样品泡发率较无筋类高,春耳样品泡发率较秋耳样品高,北方黑木耳样品泡发率较南方高,因此不同类别黑木耳样品对泡发率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充分利用现有光伏钢架塑料大棚栽培黑木耳,集成可控的生长环境及精简、规范、配套生产技术体系,主要环节包括光伏钢架塑料大棚黑木耳栽培系统设计、菌株选择、菌包生产、场地选择、刺孔催芽、分床、出耳管理、采收、贮存等。该体系提高立体黑木耳生产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可控性,为推动黑木耳产业向轻简化、立体化、标准化发展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吴兴彪  刘瑞梅 《蔬菜》2021,(8):52-56
为对北方黑木耳种植提供技术支持,解决林下栽培黑木耳的技术瓶颈,密云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对密云区黑木耳关键生产技术进行集成,从传统栽培技术改良,自动化、机械化栽培,林下出耳探索、绿色防控技术、市场营销和分别进行阐述。5年来,密云区15个镇25个村累计种植黑木耳172.9 hm~2,累计产值6 105.6万元,每667 m~2增收2万元以上,达到了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露地黑木耳机械化生产为利用露地充足阳光,通过简易设施化与机械化设备,满足其生产全过程对机械的要求。该研究基于露地黑木耳生产关键装备,围绕栽培料制备、搅拌、装料、灭菌、接种、场地整理、采收和干制等环节,对露地黑木耳生产装备的使用与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以期为露地黑木耳机械化生产由粗放劳动密集化向精细轻简机械化转变提供装备保障。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研究桑园、旱地、水稻田等连续两年以上套种、连作或轮种黑木耳菌棒对黑木耳产量和烂棒发生的影响,2014年我们开展了本项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与场地试验品种为黑木耳916,由浙江菇老爷食品有限公司提供。采用桑枝袋料栽培。试验地点设  相似文献   

7.
人工代料作畦摆袋出耳的操作管理即简称为地栽黑木耳。地栽黑木耳是按野生黑木耳的生活条件进行人工模拟管理,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在15~25℃温度条件下,湿润、凉爽、大雾、微风,很适合黑木耳生长,展耳后产量质量有保证,又不易被杂菌污染。1997年特殊干旱,特别是黄土高原,地栽黑木耳需要多次喷水加湿与降温,1998年雨水多,提高了地栽黑木耳场地与空气相对湿度,但也给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为了管理好地栽黑木耳,现就有关方面问题进行总结。1 浅畦利于黑木耳摆袋出耳管理作畦深10~15cm、宽100cm,长根据场…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北方黑木耳的生产工艺、生产方式、生产设备、技术要求、全光栽培管理方式等要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总结为提高贫困人口收入,实现增收脱贫目标,阿克苏地区在黑木耳产业西移、林果资源丰富及浙江援疆力量的扶持背景下,多措并举、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引导阿克苏地区贫困群众发展黑木耳产业,取得了较好成效。介绍阿克苏地区黑木耳产业发展现状,列举采取的措施:苦干实干夯实发展基础;培训打造本土技术队伍;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化生产‖原则,打造一流的黑木耳生产场地;定点定人全程托管技术服务;扩大宣传,推进多元化销售。  相似文献   

10.
杜庭树  赵传孝 《食用菌》1995,17(2):29-29
近年来,代料栽培黑木耳已成为北方农民治穷致富的门路之一。榆树县土桥乡王显宝组织本地农民,利用杂木屑、玉米芯等农副产品资源,袋栽黑木耳800000袋,接种后60天左右开采,每袋可收干耳30~50g,当年收黑木耳28000kg,收入达120000元。七队农民王季燕栽培黑木耳8000袋,当年收干耳300kg以上,纯收入达12000元。现将袋栽速生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根据南方气候特点,结合黑木耳生长特性,采用全日光、间歇弥雾长袋栽培模式栽培黑木耳.以福建省尤溪县海拔250 m的气候为例,黑木耳8月中旬制袋接种,10月中旬下地摆场,11月~翌年3月出菇.从出菇场地选择、发菌棚搭建、菌棒制作、接种发菌、刺孔晒筒、出菇喷水、清洁化干制、病虫害防控等环节,总结集成出一套适合南方长袋栽培黑木...  相似文献   

12.
刘志友 《食用菌》2002,24(6):28-29
我区位于大别山腹地 ,气候非常适合栽培段木黑木耳。在过去十年 ,由于技术掌握不当及粗放型的栽培 ,木耳生产不稳、产量低、效益差 ,不仅消耗资源 ,也影响了耳农生产积极性。近几年 ,通过技术更新 ,由山坡及林地栽培改为大田栽培 ,大力推广田园化栽培技术 ,极大地提高了段木黑木耳的产量及品质。现将具体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1 栽培场地的选择 黑木耳属中温型菌类 ,耳场宜选在海拔3 0 0~ 5 0 0 m以上的地区 ,同时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不积水、排灌方便、水电充足、交通便利等便于管理的场地最好。2 耳木的选择及砍伐  1耳木选择 :…  相似文献   

13.
沈莉 《广西园艺》2010,21(3):50-51
1选择场地栽培黑木耳的场地,应选择海拔在1 000 m以下的背风向阳、光照时间长、遮阴较少、比较温暖、昼夜温差小、湿度大、耳树资源丰富、靠近水源的地方为好。场地选好后要进行清理,首先把杂草、枯枝烂叶清除干净,开好排水沟,并在地面上撒石灰和喷敌敌畏等进行灭菌杀虫。  相似文献   

14.
剧韶新 《食用菌》2012,(1):46-47
黑木耳是我国北方食用菌的主栽品种。由于南北气候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黑木耳北耳南栽一度被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笔者在几年的探索生产试验中,借鉴浙江的经验总结了一套南方规模化生产栽培黑木耳技术,并实行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企业发展模式,获得了理想的效果,产生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现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代料栽黑木耳的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用北方常见的几种农作物秸秆栽培黑木耳的试验,从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形态、产量、营养成分等多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木屑中添加30%玉米芯、50%玉米芯或30%豆秸的浊合代料栽培黑木耳,菌丝生长及木耳产量都较好。  相似文献   

16.
吴世银 《食用菌》2023,(2):43-44+55
介绍选用质量较差的一次性木筷用营养液蒸煮,捞出后粘营养料装袋,灭菌后单点接种培养得黑木耳木扦菌种;采用木扦菌种接种料袋发菌,定期用“人”字形矮棚控温育耳池集中育耳,林地出耳,此栽培技术实现设施和场地高效利用,每年可栽培9批黑木耳。  相似文献   

17.
以连栋大棚、空调房和传统大棚为菌丝培养场地,同时对空调房和传统大棚内培养的菌棒开展不催芽、催芽3 d、催芽5 d的试验。综合分析不同设施条件和催芽方式对黑木耳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为黑木耳精准化栽培提供技术支撑。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设施条件下,空调房中菌丝生长较好,产量较高;传统大棚和连栋大棚效果较差。不同设施条件中均是不催芽处理组出耳较好,整体表现为空调房优于传统大棚。说明黑木耳菌棒培养期间,最适场地为空调房或传统大棚;在适宜的天气条件下,可以采用不催芽(直接排田)的方式出耳,在天气干燥炎热,阳光暴晒的条件下,应在适宜条件下先催芽再排田。  相似文献   

18.
<正>1选择场地栽培黑木耳的场地,应选择海拔在1 000 m以下的背风向阳、光照时间长、遮阴较少、比较温暖、昼夜温差小、湿度大、耳树资源丰富、靠近水源的地方为好。场地选好后要进行清理,首先把杂草、枯枝烂叶清除干净,开好排水沟,并在地面上撒石灰和喷敌敌畏等进行灭菌杀虫。  相似文献   

19.
正黑木耳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和药用菌,其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含量丰富,具有清涤胃肠、清肺益气、滋润强壮等功效。1椴木的培养技术段木栽培方法主要是将黑木耳适生的阔叶树枝干,截成适宜的木段,将黑木耳菌种接种在木段上,放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中培养。1.1耳场选择与清理耳场是人工栽培木耳的场地,其条件应以满足木耳的生活条件为依据。只有满足木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温度、水分、光照条件才能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20.
水稻和黑木耳轮作既有利于解决出耳场地连作障碍问题,又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是一种良好的稳粮增效模式。但由于南方露地栽培受自然气候影响较大,存在刺孔排场期易爆发高温烧菌烂棒;出耳期常遇连续阴雨天气无法采收、晒干,甚至发生流耳、烂棒等问题,影响产量和质量。介绍耳稻轮作宜机化设施大棚搭建,以及黑木耳工厂化制棒、室内集中催芽和设施栽培工艺技术。该技术通过创建宜机化设施大棚,提高南方黑木耳抵抗不良天气影响的能力,最大限度满足黑木耳生长发育条件,同时,采用工厂化制棒和室内集中催芽,大大提高菌棒质量和出芽率,有效促进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