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山西省关帝山暴马丁香种质资源及其优良单株进行调查,了解了暴马丁香的形态特征、分布特征和优良单株的生长情况等。提出原地保存、植物园保存、建立种质资源圃等暴马丁香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并对其研究利用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今后暴马丁香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暴马丁香为木犀科,丁香属,落叶小乔木或大灌木,多分布于我国东北、华中及西北东部地区。暴马丁香喜阳,稍耐阴,耐严寒,对土壤要求不严。2007年玛纳斯县平原林场从东北引进。由于平原林场土壤受塔西河冲积扇影响,沙石土壤较多,生长环境适宜暴马丁香,其生长表现良好。通过引种驯化,经过异地移  相似文献   

3.
暴马丁香药用林的营造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暴马丁香[Syringareticulata(Blume)Haravar.mandshurica(Maxim.)Hara]又名暴马子、白丁香 ,为木犀科丁香属落叶大灌木。树皮、树干及枝条均可药用 ,味苦 ,性微寒 ,具有清肺祛痰、止咳、平喘、消炎、利尿功能。主要用于治疗咳嗽、痰鸣喘嗽、痰多以及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和心脏性浮肿等症。此外 ,暴马丁香的花也有一定药效。暴马丁香除药用外 ,叶含单宁19 .50 %,树含单宁5 .72%,可作烤胶原料 ;木材材质坚实致密 ,结构均一 ,具有特殊清香气味 ,可供建筑、器具、家具及细木…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暴马丁香的生物学特征、地理分布与用途,在育苗生产实践中总结了暴马丁香苗木培植的经验,探讨了暴马丁香苗木的培植技术及其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天然暴马丁香群落在辽西地区南部有零星或块状分布,为更好地对暴马丁香进行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凌源市林业技术人员于2016年对青龙河流域内的天然暴马丁香群落进行了野外调查及标准地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分析了暴马丁香的生态特性,提出了保护利用方法,以期对辽西植物资源的保护与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前言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Blume)Hara var mandshurica(Maxim.)Hara)别名暴马子、白丁香,属于木犀科丁香属,多为小乔木[2、3]分布于我国东北、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木材质地坚硬、细致、纹理美观、耐潮湿、耐腐朽。可做建筑、细木工及其它木制品,如茶叶筒、食品贮箱等;花可提取芳香油;种子可提取淀粉;树干和树皮可提取镇咳、平喘药物。本文仅对其木材的天然耐腐性及其内含物的化学组份进行初步研究,为合理利用暴马丁香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第六届丁香生态文化节于5月27曰盛大开业,持续至6月22曰,共27天。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内分布有华北地区面积最大的暴马丁香林,暴马丁香林为天然次生林,生长在公园旳沟谷之内,展现出最原汁原味的姿.态。;随着夏季的来临,公园内旳暴马丁香也吐露出喜人的花蕾。由于公园内暴马丁香树木正值壮龄且生长良好,丁香花盛开之时,将会漫谷溢香。作为201 5年森林文化年的系列活动,〒公  相似文献   

8.
阿得安 《防护林科技》2019,(5):10-12,38
为促进在高寒地区暴马丁香的生长,利用生物炭对土壤进行不同程度的改良,同时辅以不同程度的土壤增温,确定最适宜暴马丁香生长的土壤改良和土壤增温方式。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的土壤改良方式和土壤增温处理对暴马丁香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以30%~40%比例的生物炭进行土壤改良,同时辅以2~3℃的土壤增温处理时,暴马丁香的各项生长量达到最大值,树高、胸径、冠幅的最大增量依次为23.39cm、1.5cm和21.17cm,为该地区土壤改良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9.
暴马丁香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暴马丁香 (Syringareticulatevar.mandshurica )为木犀科植物 ,落叶小乔木 ,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暴马丁香花白色 ,香味浓 ,园林绿化中的观赏树种。树皮、干及茎、枝均可入药。其药名始载于《吉林中草药》 ,其具有 :( 1 )本药味苦性寒入肺经 ,有消炎 ,除痰、镇咳、定喘之功。治  相似文献   

10.
暴马丁香的利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暴马丁香长期以来,很少有人关心、爱护和开发利用它。随着森林资源的危机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健康长寿已成为人类卫生保健方面研究的关键,为使人们能较清楚地认识、了解暴马丁香的开发利用价值,进一步搞好林区野生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现将我们多年来的调查研究和摸索实践,结合林区实际和资源二次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1 暴马丁香的林学特性暴马丁香Syringa retiulata(B1)Haravar俗称暴马子、白丁香,木樨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紫灰色或紫灰黑色,粗糙具细裂纹,常不开裂,枝条紫色有光泽。单叶对生,卵形或广卵形,厚纸质至革质,长5~10厘米,宽3.0~5.5厘米。圆锥花序,顶生或侧生,两性花白色,具有浓郁的芳香味。花期6月;蒴果长1~2厘米,果实8~10月成熟。  相似文献   

11.
暴马丁香产业发展概况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人们对暴马丁香认识不高等特点,影响了我国暴马丁香产业发展和暴马丁香利用率。面对当前国内暴马丁香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和国外暴马丁香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今后暴马丁香生产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主要造林树种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接第一期)漆树科:盐肤木、黄连木、黄栌。天患子科:栾树。蔷薇科:北京花楸、百花花楸、山杏、山桃、山楂。柿树科:黑枣。木犀科:小叶白蜡、白蜡、大叶白蜡(花曲柳)、北京丁香、暴马丁香、红丁香。以上所列的只是常见的主要乔木树种及少量灌木树种,还有很多乔灌木树种因比较少见而没有列入。这些天然分布树种是山区植被群落的建群种或组成部分,大多数已列为乡土树种被用来栽植造林,但是其中还有些树种尚未被人们利用,实际上它是一个树种资源库和植物物种基因库,是很有前景的宝贵的森林资源。调查这些天然树种的林分和分布规…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3种丁香属植物紫丁香(Syringa oblata)、白丁香(S.oblata var.alba)和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Blume)H.Hara)为试验材料,利用快相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研究3种丁香叶片的PSⅡ光化学活性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丁香叶片Fv/Fm之间差异不大,但暴马丁香叶片的Fv/Fo和PIABS却小于紫丁香和白丁香,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说明暴马丁香叶片的PSⅡ光化学活性相对较低。暴马丁香叶片PSⅡ电子受体侧电子由Q_A向Q_B传递的速率明显低于紫丁香和白丁香,而且Q_A~-向Q_B传递速率也明显低于紫丁香和白丁香,但3种丁香叶片Sm无显著差异,即在PQ库容量差异较小情况下,暴马丁香叶片Q_A向Q_B传递速率较低的原因与Q_B接受电子能力较低有关,受Q_B下游PQ库的影响较小。暴马丁香叶片放氧复合体OEC的功能和类囊体膜结构的稳定性也明显低于紫丁香和白丁香。虽然暴马丁香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明显高于紫丁香和白丁香,但是3种丁香叶片的ET_o/RC之间却无显著差异,但DIo/RC极显著高于紫丁香和白丁香。因此,暴马丁香叶片PSⅡ反应中心能量分配的不均衡性也是其PSⅡ反应中心光化学活性较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丁香(Syringa ohlata),又名百结、情客、紫丁香,属木犀科丁香属植物。原产于我国华北地区,分布以秦岭为中心,北到黑龙江,南到云南和西藏,多生长在海拔800~3800米的山坡林缘及灌丛中或沟谷、河滩杂木林中,现广泛栽培于世界各温带地区。  相似文献   

15.
宋丽琴 《防护林科技》2019,(6):54-55,88
以暴马丁香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赤霉素浓度(100、200、和400mg·L^-1)和浸泡时间(12、24和、48h)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暴马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和浸泡时间对暴马丁香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有显著影响,以赤霉素浓度为200mg·L^-1、浸泡时间为24h时,暴马丁香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为49.33%和67.67%;赤霉素浓度和浸泡时间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不同浸泡时间下,赤霉素浓度对暴马丁香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6.
小叶丁香(四季丁香)(Syringa meyeri Schneid var.spontanea M.C.Chang),属木犀科丁香属落叶小灌木。每年开花2次,绿化价值较高。常栽植于庭园绿地、草地边缘,孤植、丛植、列植或群植,现在多用于修剪成绿篱和模纹,为优良园林绿化树种。产于东北南部,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以及华中各省也有分布。  相似文献   

17.
赤霉素处理对暴马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快速打破暴马丁香种子休眠和促进幼苗生长,研究了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对暴马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能快速打破暴马丁香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赤霉素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以500mg/L赤霉素浸种24h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生长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建议育苗生产中采用500mg/L赤霉素处理暴马丁香种子。  相似文献   

18.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淹水胁迫对紫丁香、暴马丁香和小叶丁香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胁迫使3种丁香的SOD、POD活性均有一定的增加,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大幅增长,叶绿素含量降低。通过各项指标的对比,发现紫丁香的抗淹水能力最弱,相对抗淹水能力较强的为小叶丁香。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黄花丁香植株冬季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的分析,探讨黄花丁香的抗寒生理,结果表明:黄花丁香和暴马丁香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处于不同坡位的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var.amurensis)天然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及林分因子的研究,探讨了暴马丁香天然林的林分特征及不同土壤理化性质对林分因子的影响。认为:在不同坡位样地中,处于坡中位置的暴马丁香林分因子占优势地位;土壤全磷含量、全钾含量、速效钾含量及有效磷含量对暴马丁香各林分因子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