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端粒、端粒酶与动物衰老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和端粒酶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热点, 端粒封闭染色体的末端并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 端粒的缺失会引起染色体融合并导致细胞的衰老及死亡。端粒酶的活化可延长染色体末端DNA , 维持基因组的稳定。并且端粒酶活性的异常表达又会引起细胞永生化或转化成癌细胞。因此,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对于治疗肿瘤和控制细胞寿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作者综述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 及其基因和调控机理, 并在此基础之上展望了端粒酶在抑制肿瘤、抗衰老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端粒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它对维持染色体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端粒酶能够以自身的RNA序列为模板反转录合成端粒的重复DNA序列,对端粒长度的维持以及哺乳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在哺乳动物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1端粒、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1.1端粒的结构和功能1.1.1端粒的结构:端粒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  相似文献   

3.
端粒和端粒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端粒是末端染色体 ,维持染色体的稳定。端粒酶是染色体末端转移酶 ,是合成端粒DNA的酶 ,对端粒的结构起着稳定的作用。端粒、端粒酶的研究始于 2 0世纪初期 ,但直到近几年科研人员才发现他们与肿瘤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类端粒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端粒酶在约 85 %以上的恶性肿瘤中呈阳性 ,而动物肿瘤与端粒酶的研究还是空白。文章主要介绍端粒、端粒酶的结构功能及它们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并讨论世界上首例蛋鸡 J亚群禽白血病的自然发病的病例的端粒酶 TERT表达。作者曾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酶卵白素进行免疫组化检测 ,结果在病鸡的心、肝、脾、肺、肾、气管、十二指肠、睾丸、骨髓、脑、胸腺、法氏囊等组织中发现 TERT表达呈阳性 ,说明在蛋鸡 J亚群禽白血病发生时端粒酶活性升高 ,提示端粒酶参与了该病的发生发展机制 ,并且该结果与人类肿瘤端粒酶的活性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端粒酶与细胞永生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由端粒DNA和端粒蛋白质组成。正常动物细胞DNA的端粒随着细胞分裂而缩短,当缩短到一定长度时细胞将停止增殖并死亡。端粒酶可以从端粒DNA 3′OH末端延伸端粒或合成新的端粒。本文主要介绍了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在细胞永生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端粒酶(Telomerase)是真核生物细胞内的一种核蛋白酶,用它自身携带的RNA作模板进行反转录,不断合成新的DNA序列添加到染色体末端,从而弥补细胞分裂时丢失的端粒。近年来研究表明,端粒酶在保持端粒稳定、基因组完整、细胞长期的活性和潜在的继续增殖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果能明确端粒酶功能、结构及调控方式,将会进一步推动抗衰老及肿瘤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端粒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由端粒DNA和端粒相关蛋白组成,它能维持染色体的结构稳定和功能,保护其免受核酸酶降解,防止其末端融合或重排等。端粒长度的维持机制主要有ALT机制和TA机制。端粒长度的维持以及端粒酶的利用在衰老的控制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在系统论述端粒的结构、端粒的维持机制以及端粒与衰老的关系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就当前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端粒酶是真核生物细胞染色体末端富含G的简单重复结构。在生理状况下,随着细胞分裂次数增加,端粒在复制分裂过程中将逐渐丢失碱基,从而致使端粒逐渐缩短。当端粒缩短至一定长度时细胞将进人生长停止衰老死亡阶段,即出现细胞的凋亡。最近几年来,人们研究发现一种端粒酶能够逆转录合成端粒DNA,并添加到端粒从而达到防止端粒缩短,维持端粒的长度,进而保持染色体的稳定性。由于大多数生物体细胞生理状态下,  相似文献   

8.
端粒位于真核染色体末端,是稳定染色体末端的重要元件。端粒酶(TER)是一种特殊的细胞核蛋白(RNP)反转录酶(RT),其核心酶包括蛋白亚基和RNA元件。在DNA复制过程中的端粒丢失可以被有活性的端粒酶补偿回来。哺乳动物端粒酶在发育中受调控,端粒的重编程可能是由于早期胚胎不同时期的端粒酶活性而造成的,因此,研究胚胎发育早期端粒和端粒酶重编程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端粒和端粒酶在克隆动物胚胎发育上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9.
端粒酶和细胞衰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 ,由端粒 DNA和端粒蛋白质组成。端粒DNA是富含 G的高度保守的重复核苷酸序列 ,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端粒 DNA序列均由 5′-3′,方向 (TTAGGG) n 反复串联组成 ,它参与 DNA复制 ,对维持染色体的稳定和完全复制有重要作用。正常动物细胞 DNA的端粒随着细胞分裂而缩短 ,当缩短到一定长度时细胞将停止增殖并死亡。细胞中的端粒酶在正常细胞不表达 ,只在生殖细胞、干细胞和肿瘤细胞中表达。文章介绍了细胞衰老的细胞生物学机制、端粒酶和细胞衰老的关系 ,讨论了端粒酶和克隆动物的早衰现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端粒是一段存在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随着细胞分裂而缩短的特殊结构。端粒酶可延长端粒,但在正常人体细胞内活性较低或无活性。大多数肿瘤细胞通过激活端粒酶活性,延伸端粒达到细胞无限增殖的可能。端粒酶的活性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以近年来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为出发点,综述了其与端粒酶活性关系及端粒酶抑制剂的最新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