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模模孔参数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及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环模模孔参数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及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通过固定模孔直径(3mm)改变模孔长径比(6∶1、8∶1、10∶1)以及固定模孔长径比(10∶1)改变模孔直径(3.0、3.5、4.0mm),生产5种不同直径及硬度的肉鸡颗粒饲料。选取864只体重相近的2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成6组,每个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Ⅰ~Ⅴ组分别饲喂模孔直径和长径比分别为3.0mm和6∶1、3.0mm和8∶1、3.0mm和10∶1、3.5mm和10∶1、4.0mm和10∶1的颗粒饲料;Ⅵ组分2阶段饲喂,22~35日龄饲喂模孔直径和长径比为3.0 mm和10∶1颗粒饲料,36~42日龄饲喂模孔直径和长径比为4.0mm和10∶1颗粒饲料。试验期21d。结果表明:1)模孔直径相同时,颗粒硬度随着模孔长径比的增加而极显著提高(P0.01);模孔长径比相同时,颗粒硬度随着模孔直径的增加而极显著提高(P0.01)。各组颗粒耐久性指数(PDI)无显著差异(P0.05),且都高于95%。2)模孔直径相同时,随着颗粒硬度的增加,肉鸡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均逐渐降低,料重比逐渐升高。Ⅰ组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Ⅲ组(P0.05或P0.01),Ⅰ组料重比显著低于Ⅱ、Ⅲ组(P0.05)。3)模孔长径比相同时,各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加料重比逐渐降低,且Ⅲ组料重比显著高于Ⅴ组(P0.05)。综上所述,模孔长径比和直径的增大均会显著提高颗粒硬度。在一定范围内,提高颗粒硬度会使肉鸡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升高,而增大颗粒直径则会使料重比降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颗粒饲料和粉状饲料对400只AA肉鸡进行饲养试验,试验分为两组,每组各200只,设一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饲喂颗粒饲料的平均日增重为54.65 g,比粉料组的平均日增重47.67 g高出14.6%.对各周龄雏鸡活重的比较表明,颗粒饲料组极显著优于粉料组(P《0.01).但两组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随着日龄的增加,料重比呈现增大的趋势.粉料组的总料重比为1.87较颗粒饲料组的1.76高出6.25%,颗粒料较粉料饲喂经济效益为好.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新型生物饲料添加剂群体感应N-乙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淬灭素)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选择健康、体重接近的肉仔鸡256只,随机分成2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试验周期42 d。结果表明试验组肉鸡在1~21日龄饲喂淬灭素组肉仔鸡比对照组料肉比显著降低了0.05(P0.01);试验组肉鸡在22~42日龄添加淬灭素组比对照组料肉比降低了0.04;试验组肉鸡1~42日龄肉鸡日增重比对照组平均值提高2.23 g,日增重提高3.37%(P0.05),饲喂淬灭素组比对照组料肉比显著降低0.04(P0.05),1~42日龄肉鸡试验组饲料转化率提高2.30%。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在肉鸡饲料中添加500 g/t N-乙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可以提高肉仔鸡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  相似文献   

4.
结果表明,采用高能量料,47日龄平均体重比饲喂低能量料重186g。饲料利用率高0.22,即如果肉鸡饲养到2.5kg上市,平均每只鸡用高能量料可节约饲料550g。当然,饲料中能量水平提高,必须导致饲料价格上涨。我们应当进一步试验,权衡两者的得失,采取正确的选择,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采用颗粒饲料和粉状饲料对400羽AA肉鸡进行饲养试验。试验分为两组,每组各200羽,设一个重复。结果表明,饲喂颗粒饲料的平均日增重为54.65g,比粉料组的平均日增重47.67g高出14.6%。对各周龄雏鸡活重的比较表明,颗粒饲料组极显著优于粉料组,但两组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随着日龄的增加,料重比呈现增大趋势。粉料组总料重比为1.87,较颗粒饲料组的1.76高出6.25%。  相似文献   

6.
将抗病性中草药专利制成绿色饲料添加剂,添加到肉鸡饲料中制成颗粒饲料。将300只科宝500肉鸡随机分成5组,I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阳性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120 mg/kg黄霉素,Ⅲ、Ⅳ和Ⅴ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加入0.2、1.0和5.0g/kg中草药粉,全程饲喂42d后,结果表明:以不同比例的中草药添加剂饲喂科宝500肉鸡,可提高成活率和增质量,降低料重比。其中,以1.0 g/kg添加量的效果较好。可提高成活率3.34%,增加体质量13.6%以上(P0.05)、增加骨骼(胫骨)生长8.1%(P0.05)。综合考虑,以1.0g/kg添加剂量对肉鸡生产性能的促进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7.
《农业新技术》2001,19(4):42
1.肉禽 (1)关键技术:良种肉禽推广;全进全出饲养技术;全价配合饲料应用技术;饲料添加剂正确使用及防止药物残留技术;疫病规范化防治技术;规范化大棚散养肉禽技术;环境控制技术;番鸭高效肥育技术. (2)重点推广范围:肉鸡饲养主要在华东、华北、东北和华南地区;肉鸭饲养主要在华东、华南、西南地区;鹅饲养主要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 (3)技术经济指标:肉鸡7周龄体重达2kg,肉料比1∶1.9~1∶2.2;肉鸭7周龄体重  相似文献   

8.
用109羽9日龄AA商品代肉用仔鸡,进行了饲养试验,研究在常用饲粮中添加高铜(CuSO_4.5H_2O)对肉鸡的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41日龄,试验组平均个体重1835g,平均日增重54.15g,料肉比1.86∶1,成活率98%;对照组平均个体重1690g,平均日增重49.56g。料肉比2.15∶1,成活率96.8%,试验组各个项目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高铜对肉鸡的增重影响极显著(P<0.01),对肉鸡的饲料利用效率影响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
试验对颗粒饲料和粉状饲料饲喂吉戎兔效果生长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选取胎次相同,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60~66日龄健康吉戎幼兔10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饲喂颗粒饲料,对照组饲喂粉状饲料。试验期为30 d。试验结束测定2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以及料重比;测定日粮中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颗粒饲料组与粉状饲料组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颗粒饲料组比粉状饲料组提高了9.57%;颗粒饲料组与粉状饲料组料重比差异显著(P<0.05),颗粒饲料组比粉状饲料组降低了13.13%;颗粒饲料组与粉状饲料组的粗蛋白、粗脂肪消化率差异显著(P<0.05),分别提高了9.01%、5.00%,粗纤维消化率的差异极显著(P<0.01),提高了31.87%。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研究生长期德州驴在不同季节饲喂不同营养水平全混合日粮(TMR)颗粒料对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1:春季,选择30只9月龄、体重120~130 kg的生长期德州驴,公母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为一栏,每栏群饲,自由采食,日粮消化能(DE)分别为9.84、10.75和12.12MJ/kg的TMR颗粒饲料,试验期40d,其中预饲期20d,正式期20d,在2019.5.16~2019.6.26春季进行。试验2:夏季,生长期德州驴饲喂与试验1相同的日粮,试验期20d,在2019.6.26~2019.7.16夏季进行。试验3:秋季,选择30只6月龄、体重90kg左右的德州驴断奶驴驹,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每只驴驹单栏单饲,自由采食,日粮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2.10%、 13.95%和15.87%的TMR颗粒饲料,试验期60d,在2018.9.26~2018.11.26秋季进行。试验4:冬季,选择30只9月龄、体重120kg左右的生长期德州公驴驹,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为一栏,每栏群饲,自由采食,日粮组成与营养水平与试验3相同,试验期60d,在2018.11.26~2019.1.26冬季进行。结果表明,试验1中春季试验I、II和Ⅲ组生长期德州驴的日增重分别为0.84、1.02和1.05kg,料重比分别为4.98、3.99和4.08;试验2中夏季试验I、II和III组生长期德州驴的日增重分别为0.46、0.54和0.48kg,料重比分别为9.78、8.80和8.85;试验3中秋季试验I、II和III组德州驴驹的日增重分别为0.49、0.47和0.53kg,料重比分别为4.99、5.24和4.77;试验4中冬季试验I、II和III组生长期德州驴的日增重分别为0.35、0.48和0.46kg,料重比分别为11.85、8.89和8.45。(1)生长期德州驴饲喂TMR日粮在不同季节日增重和饲料报酬不同,在春季和秋季德州驴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比较高,在冬季和盛夏德州驴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比较差。(2)生长期德州驴饲喂不同日粮能量浓度的日粮,日增重和饲料报酬不同,日粮能量浓度越高,饲料报酬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