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山楂黄酮类成分的分析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HPLC法,分析测定了山楂原种的8个单株,山里红及伏山楂果实与叶中黄酮单体化合物及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山楂果实与叶中所含有的黄酮单株化合物种类及总黄酮含量有所不同;叶中总黄酮含量高于果实,山楂原种的总黄酮含量最高,其次是山里红,伏山楂最低。  相似文献   

2.
白刺浆果紫红色素提取方法的筛选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了提取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浆果色素的最佳浸提因子;确定该色素的化学属性。从浸提剂种类、浸提剂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料液配比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采用植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对该色素进行了定性识别。结果:以溶剂浓度为50%的乙醇、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4h、料液配比为1:15时,提取该色素效果最佳;白刺紫红色素溶于水、乙酸和50%乙醇,不溶于氯仿、乙酸乙酯和丙酮;色素提取液在210nm和274nm处各有一吸收峰;色素提取液与盐酸-镁粉反应,产生红色气泡,与醋酸铅溶液反应产生黄色沉淀,与三氯化铁反应产生黄褐色沉淀。结论:白刺浆果紫红色素为黄酮类色素。  相似文献   

3.
春秋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总量及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芦丁为标样,用分光光度法分析了20个不同桑品种春秋叶的黄酮类化合物总量,不同品种桑叶中,春叶黄酮含量为11.71~26.61mg/g,秋叶为9.84~29.60mg/g.鲜叶直接测定,风干和烘干3种预处理比较,鲜叶黄酮含量最高.热水、30%乙醇水溶液经半小时回流,提取率大于95%.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桑叶黄酮类化合物的组成,结果表明,桑叶中至少含有4种黄酮化合物,其中2种分别为芦丁和槲皮素  相似文献   

4.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并就其抗肿瘤机理进行了阐述,展望了在药物应用方面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紫苏茎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热水提取法、碱性水溶液法、乙醇浸提法、丙酮提取法和甲醇提取法,对紫苏茎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提取,并筛选出一种可行的方法。乙醇提取物的定性鉴定表明紫苏茎中含有黄酮类、二氢黄酮类、黄酮醇类和二氢黄酮醇类等多种黄酮化合物,且茎和叶的黄酮成分相似。  相似文献   

6.
以MS,B5,N6,NN,6,7-V,WP为基本培养基,分析了不同类型培养基对甘草愈伤组织生长及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影响,并考察了培养基中添加的激素种类和浓度以及培养基酸碱度的作用。结果表明:在6种基本培养基中,以B5培养基最利于生物量的积累,异甘草素含量最高WP培养基最利于甘草素的合成,其次是6,7-V培养基,以N6培养基最差;当培养基中添加0.1mg/L NAA时,甘草素含量最高,达57.24μg/g,当培养基中添加1.0mg/L NAA时,异甘草素含量最高,达36.45μg/g;pH值为6时,甘草愈伤组织生物量积累最高,同时对黄酮类化合物甘草苷和甘草素的生物合成也最为有利,尤其是甘草苷,积累量最高,达46.88μg/g,比其它pH值处理高152.8%~245.5%。  相似文献   

7.
桑树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超氧离子自由基O2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氮蓝四唑(NBT)光化还原法,对从桑叶、桑嫩芽、桑枝、桑皮、蚕沙中提取的酮类化合物清除超氧离子自由基O2的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在浓度为5μg.ml^-1时,从桑嫩叶、桑枝、桑皮中提取的这类化合物其清除率分别为68.5%、83.1%、56.8%,其清除作用比芸香式(芦丁)、抗坏血酸强、桑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清除率为47.2%,比抗坏血酸强,蚕沙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浓  相似文献   

8.
乌拉尔甘草叶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酰胺柱层析法,用不同浓度乙醇洗脱,自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叶中分离得到10余种化合物,就其含量较高的组分Ⅳ和组分Ⅴ,经光谱(UV、FB—MS、′H_NMR)分析,分别鉴定为5,7-二羟基-3′,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醇-3-O-阿拉伯糖-鼠李糖甙(Ⅳ)和3,4′,5-三羟基-3′-甲氧基二氢黄酮醇-7-O-葡萄糖甙(Ⅴ),是两种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槭叶草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脂作用及其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小影  闫伟  孙微 《特产研究》2005,27(2):41-44
目的探讨槭叶草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及其抗氧化作甩。方法在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基础上,每天分别给予500mg/kg、1000mg/kg、2000mg/kg槭叶草提取物,20d后观察血清TC、LDL—C的水平及血清及肝脏中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CD)水平。结果槭叶草对高脂血症大鼠的TC、LDL—C的抑制作用无统计学意义,对血清及肝脏中的MDA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以及能够显著提高血清及肝脏中SOD的活性。结论槭叶草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未见明显抑制作用,对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及肝脏的抗氧化能力有显著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对葛根中的黄酮类物质及淀粉的同时取,并对提取产物的利用进行了尝试,实现了对葛根原料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1.
荞麦籽壳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萃取方法对荞麦籽壳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65%的乙醇提取效果明显优于其它方法,且适合的提取条件为:10倍于原料的65%乙醇,40℃,提取4h。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4.36mg/g。  相似文献   

12.
桔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用DPPH法,研究了不同溶剂提取桔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用75%乙醇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最佳。其它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较高的溶剂依次是50%甲醇、75%甲醇和95%乙醇。这项研究为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酮类成分是广泛存在于中药中的一类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对中药黄酮类成分抗胃溃疡药效及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整理,结果表明,中药黄酮类成分具有修复和保护胃黏膜、降低胃消化液分泌的抗胃溃疡药效,其作用机制主要有增加胃黏膜血流量、提高胃黏膜抗氧化能力、抑制胃肠激素分泌和促进生长因子分泌等。  相似文献   

14.
水稻感染细菌性条斑病后叶片中酚类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细菌性条斑病病菌接种4个抗性水平不同的水稻,分析水稻幼苗叶片的总酚及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各品种的对照健叶的总酚及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虽有一定的差异,但与品种抗病性无关;接菌后病叶中总酚、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均高于相应品种的对照健叶。在抗病品种中的总酚、黄酮类化合物在发病早期增加迅速,而感病品种中的则在发病早期变化不大,到后期才有较大积累。接菌后,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主要酚类物质的种类相同,共4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甘薯叶、茎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提取,以芦丁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其含量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甘薯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9.37%, 嫩茎含量为3.07%。明显高于一般植物,为甘薯叶、茎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用氮蓝四唑(NBT)光化还原法,对从桑叶、桑嫩芽、桑枝、桑皮、蚕沙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超氧离子自由基O·2的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在浓度为5μg·mL-1时,从桑嫩叶、桑枝、桑皮中提取的这类化合物其清除率分别为68.5%、83.1%、56.8%,其清除作用比芸香甙(芦丁)、抗坏血酸强.桑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清除率为47.2%,比抗坏血酸强.蚕沙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在浓度为6μg·mL-1时也有很强的清除作用.作者在文末讨论了桑树黄酮类化合物清除O·2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苦荞麦茎叶中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乙醇溶液浸提、水溶液浸提、乙醇抽提三种方法提取苦荞麦茎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乙醇溶液浸提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浸提温度为70—75℃,乙醇浓度为75%,浸提时间为2h,乙醇用量为原料的20倍;水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温度70—75℃,浸提时间为2h,水用量为原料的20倍;乙醇溶液抽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95%的乙醇回流抽提8h。  相似文献   

18.
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7  
黄芩及其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除传统意义上的抗炎、抗变态、抗病毒以及解热和保肝作用外。近年来对其抗氧化、抗肿瘤和抗HIV-1病毒的研究日趋深入。为深化对黄芩既往功效的认识,发现新的药理作用,综述了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癌、抗病毒等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情况。指出以往的研究多针对黄芩中含量较高的黄酮类化合物,且多为正品黄芩,对黄芩的进一步研究应注意到黄芩中含量相对较低的黄酮类化合物,其潜在的药理作用有待于研究和开发,同时还应注重研究黄芩黄酮类化合物所具有的药理活性的化学理论基础及其作用机制。黄芩配合物生物活性也是今后的研究方向。在黄芩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明确的前提下.为生产无公害“绿色畜禽产品”应进行其在饲料添加剂方面的应用研究,推动中草药添加剂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9.
以白芨为供试材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来优化白芨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以探索白芨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白芨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因素的大小顺序为:超声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白芨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 g/mL、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0.9 h、提取温度60℃。在此提取条件下,白芨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可达2.71%。研究结果可为白芨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桔皮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用不同的溶剂提取桔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并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用50%甲醇提取桔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提取率为6.6%。其它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较高的溶剂依次是75%甲醇、75%乙醇和冰局酸。同时对不同溶剂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做了薄层层析(TLC)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