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罗非鱼是世界性主要养殖鱼类之一,也是我国出口量最大的鱼类,已成为我国南方地区农业支柱产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化生产格局。罗非鱼目前的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和流水养殖等。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受养殖密度的限制,单位水体产量不高。流水养殖是指在人工控制的水体中,进行集约化高密度强化养殖,有利于促进水体交换、增加水中溶氧、增强鱼类的新陈代谢和消化吸收的功  相似文献   

2.
<正>新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严寒,水产养殖具有养殖时间短、越冬期长(一般在150天以上)的特点,使得当地渔业生产的周期较长,养殖成本较高,特别是在鱼类越冬管理中,因池水和大气隔绝,水体溶解氧被消耗后得不到及时补充,极有可能造成鱼类缺氧,水质恶化,甚至发生死鱼的事故,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的养殖风险。因此,做好鱼类池塘越冬期的管理是保证鱼类安全越冬的关键。为解决越冬池缺氧和水质变坏的问题,当地传统  相似文献   

3.
<正>鱼类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受外界环境、营养水平、投饲策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现代集约化鱼类养殖过程中,鱼类的投饲策略主要包含摄食节律、投喂量、投饲时间以及投饲频率等方面,是鱼类养殖日常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当饵料的营养水平不能完全满足鱼类的生长需求时,将会导致鱼类的饵料系数升高;随着对鱼类投饲量的提高,其饲料系数又会显著下降;当对养殖鱼类投饲过量时,其  相似文献   

4.
溶解氧是鱼类养殖生产的重要水质指标之一,对鱼类生长、水质条件稳定、疾病防治等方面都具有重大影响。长期以来养殖生产者更多的关注缺氧死鱼对养殖生产的影响,对溶解氧不足所造成的潜在危害认识不够,在鱼类出现疾病、生长慢、产量低和养殖成本高时,找不到真正的原因,导致养殖效益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 一、前言青鱼是我国传统养殖鱼类中的优良品种之一。由于近几年来捕捞强度增加,某些水域遭到污染,螺、蚬、河蚌等资源显著下降,影响了青鱼养殖生产的发展。根据我国目前的状况,用精饲料养鱼有一定困难,因此扩大饲料来源、减少精饲料的用量有其一定的现实意义。像青鱼这类肉食性鱼类如能有效地利用一部分农作物的剩余物(像秸秆、壳、皮等)和青草资源,对发展鱼类养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鱼类养殖是我国渔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随着鱼类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密度的不断加大,养殖环境不断恶化,养殖鱼类种质不断退化,从而导致养殖病害的频繁发生,给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病害已成为鱼类养殖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病害种类繁多,有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营养性疾病等,其中寄生虫性疾病占据较大的比例。虽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淡水名优鱼类养殖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广东省近年来移植和引进国内外养殖品种,开展名优鱼类养殖的发展现状,着重叙述广东发展名优鱼类养殖的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今后发展名优鱼类养殖相应的对策,指出广东今后发展名优鱼类具有巨大潜力和光辉前景。  相似文献   

8.
<正>鲟鱼是一种非常具有经济价值及研究价值的鱼类,而鲟渔业是世界上利润最高的产业之一。我国境内的鲟鱼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等地,目前共有2科4属11种。为了增加资源量,在保护的同时,我国也采用了增殖放流以及人工养殖的措施。鲟鱼生长速度快,广温、广盐,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具有很好的养殖特性。近几年来,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鱼类病害成了制约其健康养殖的关键因素之一。据测  相似文献   

9.
施流章 《淡水渔业》1984,(3):43-44,F003
<正> 世界各国在积极发展淡水养殖业中,非常重视从国外引进适于本国养殖的新的养殖鱼类,驯化本国野生鱼类,深入进行杂交选育等遗传改良工作,以发展养殖生产。当前淡水养殖种类有两大类型:一是养殖浮游生物食性、植物食性和杂食性的鱼类。通常采用混养方式,以充分利用水中的天然饵料,养殖成本低,发展中国家普遍养  相似文献   

10.
正池塘养殖鱼类疾病防控是养殖鱼类获得好的养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通过池塘生态链控制实现对病原生物的生物学控制、通过饲料途径对养殖鱼类的健康维护,可获得很好的养殖鱼类成活率和生长效果,且在维护养殖鱼类健康的条件下,保障养殖鱼类获得最佳的生长速度、养殖鱼产品的食用安全质量,实现池塘养殖过程的非药物病害控制、养殖过程的数据化分析和控制,这是池塘养殖质量提升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养殖水体变化对鱼的生长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养殖水体的优劣对鱼类生存、生长起着关键性作用。掌握和了解养殖水体水质变化的特点以及水质与鱼类生长的关系,就能很好地控制水质变化,保持优良的水质,为鱼类生长创造一个舒适的生存水体环境。做到健康养殖,减少病害,提高生产效益,提升产品质量。1养殖水体环境主要构成鱼类养殖水体不仅有适宜鱼类生活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还有对鱼类生活有害的生化物质。判断养殖水体优劣的主要几项指标包括:水温、溶  相似文献   

12.
<正>水产养殖中常因养殖密度高、饲料大量投入和残余、水产动物排泄物的大量积累以及有害微生物的繁殖,而致使养殖水体水质劣化、鱼类品质下降。利用发酵饲料和微生态制剂对养殖水体进行调整,具有提高饲料利用率、防治鱼类疾病和提高水产品品质的作用。微生物发酵有利于促进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利用并能够改善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用发酵饲料替代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水产养殖产业正在经历从传统的粗放型养殖模式逐步向现代集约化精准养殖模式转变。在一些高品质经济性或观赏性名优鱼类特别是亲鱼的养殖、运输、销售过程中,因其具有个体价值高、养殖周期长、对产业影响大等特点,对养殖对象个体的识别及其生理、状态、养殖过程和其他属性信息的存储、传输、管理和追溯就显得十分重要。但由于鱼类个体的可辨识性差,且长期生活在水中,在以往传统的养殖过程中,通常采取由养殖管理者组织大量人力,对养殖对象进行人工识别,并对养殖过程中的关键信息进  相似文献   

14.
<正>大鳞鲃又被称为淡水银鳕鱼、淡水鳕鱼,原产于乌兹别克斯坦的阿姆河,属于广温性鱼类,是该国的名贵鱼类。在进入中国后,因其具有肉质鲜美、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耐盐碱的优良特性,引起了养殖户的关注。大鳞鲃初次养殖主要在北方地区,在广东地区鲜有养殖,但由于其养殖技术比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发展,养殖中各种病害频繁发生,大量甚至提前使用抗生素进行病害预防相当普遍,抗生素的残留及耐药性对我国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在纷纷寻求抗生素替代物的背景下,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性,较抗生素而言具有独特的抗菌机理,养殖过程中使用抗菌肽不易产生耐药性菌株,又具有提高鱼类等水生动物的生产性能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作用,正逐渐成为替代抗生素的新型抗菌药物而用于水产养殖中。目前有关抗菌肽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鱼类等水生动物自身产生的抗菌肽以及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外源性抗菌肽。外源抗菌肽经摄食途径进入肠道,改善鱼类肠道的肠绒毛、肠皱襞高度及肌层厚层等组织形态结构,促进消化吸收功能;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在杀灭肠道有害微生物的同时增加益生菌含量,改善肠道微环境;在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等方面保障鱼类的肠道健康,同时提高鱼类生产性能、改善其品质、增强鱼体抗氧化和免疫功能[1-3]。笔者着重从水产养殖中抗菌肽饲料添加剂的来源及其与肠道菌群、肠道组织结构、肠道消化功能等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为抗菌肽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特别是保护鱼类肠道健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养殖技术的提高及日臻完善,和选育生长快、产量高、抗病强的养殖鱼类,是养殖业发展的两大标志。现就当今世界养殖鱼类的改良及其动向,择要介绍如下。 (一) 引种移殖对优良鱼类的引种移植,是养殖鱼类改良的重要内容。鱼类繁殖、养殖和运输技术的提高,为这项工作创造了条件。引种移植包括开发本国的鱼类资源,变  相似文献   

17.
<正>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俗称土鲮、鲮公,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野鲮亚科(Labeoninae)鲮属(Cirrhinus),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类。鲮鱼为杂食性鱼类,摄食池塘浮游动植物、有机碎屑、禽畜残饵、粪便等,在养殖中起到清底和增产增效作用。近年来,鲮鱼作为鳜鱼、笋壳鱼等养殖品种的优质饵料,需求量不断增长,已成为热门养殖品种之一。肇庆地区鱼猪养殖模式使得鲮鱼养殖具有节约成本优势,形成  相似文献   

18.
<正>鲟鱼,又称鲟龙,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的原始软骨硬鳞鱼类。由于其养殖模式的扩大、密度的增加及人工配合饲料营养不均衡等,造成鲟鱼养殖环境持续恶化,鱼体健康状况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出现,有可能会在养殖过程中爆发大规模的疾病,进而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目前的养殖条件下,如何提高鲟鱼自身的免疫力从而减少鱼体对养殖环境的应激,避免鱼类疾病的爆发,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投饵是高密度养殖草鱼、鲤鱼、鲫鱼及鳊鱼等吃食性鱼类的重要养殖手段,科学投饵能降低饵料系数,促进鱼类快速生长,提高经济效益。自制全价配合饲料既可降低养殖成本,更能根据养殖鱼类的发病规律自制预防鱼病的药饵,以达到适时预防、降低饵料系数与促进生长的目的。笔者  相似文献   

20.
正上接2018年8期三、我国水产疫苗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前景首先需要说明的是,鱼类具有较健全的免疫器官和组织,也具有一系列的免疫细胞,这些都是对鱼类实施免疫预防各种疾病的基础。鱼类免疫器官和组织主要有胸腺、肾脏和黏膜淋巴组织等,这些是鱼类最主要的免疫器官和组织;其次还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统称为免疫细胞。鱼类的免疫细胞还可分为两大类,即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