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肽转运载体介导的小肽的吸收在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作为动物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肠道内环境的稳态对动物机体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由于小肽转运载体参与营养物质转运及调控肠道稳态与肠道炎症,所以肽转运蛋白成为了营养学、生理学、药理学上的研究焦点。本文就小肽转运载体的结构、转运机制、功能、表达及活性调控进行了综述,特别总结了小肽转运载体1在肠道炎症与调控肠道稳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小肽是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过程中的重要物质,研究证实小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猪生产中得到了普遍应用。蛋白质代谢一直是猪的营养研究中的重点之一。传统理论认为动物采食蛋白质饲料之后会在机体内蛋白酶和胰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为游离氨基酸和一小部分肽,而这些肽段也会在肽消化酶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成为游离氨基酸,机体直接吸收利用这些游离氨基酸。但是,1960年Newey等的一项试验证明甘氨酸二肽可以被完整吸收,后续的一些研究也证实猪肠道内对蛋白质的利用并不仅仅局限于游离氨基酸的形式,肠黏膜细胞还可以吸收以2~3个氨基  相似文献   

3.
生物活性肽在奶牛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对蛋白质的利用,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是蛋白质水解成游离氨基酸后才被吸收的。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动物在肠道对蛋白质的利用并不局限于游离氨基酸的形式,大部分是以2~3个氨基酸组成的生物活性肽形式被吸收的。同时,肽被吸收后,水解产生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也影响着蛋白质的代谢水平,有些肽不仅能提供动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且还对机体生理功能有调节作用,因此,肽营养已成为蛋白质营养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4.
小肽(Small Peptide)是动物在进行蛋白质消化时产生的中间物质,通常情况下是指由2~3个氨基酸缩合而成的寡肽。小肽具有吸收快、能被动物直接利用等特点。传统蛋白质理论认为蛋白质只有分解为游离氨基酸(FAA)才能被动物吸收利用,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小肽能以完整的形式被动物机体直接吸收利用,并且具有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矿物元素吸收等营养作用。目前,各种小肽制品也逐步应用于动物生产之中。  相似文献   

5.
动物小肽营养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肽是动物降解蛋白质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是由2个或2个以上的氨基酸以肽键相连的化合物,许多试验已经证明小肽对动物的重要性。笔者就有关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小肽吸收机制及其吸收特点,小肽对各种动物的生理营养功能。小肽制剂的3种生产途径和小肽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对蛋白质消化吸收及代谢规律研究的深入,蛋白质消化吸收理论不断得到完善。早在1865年,Kollinker和Muller就提出,蛋白质在肠道的消化最终成为游离氨基酸。现在营养学氨基酸平衡理论,便是以这个假设为基础的。而关于小肽可能被直接吸收的假设,早在100多年前就被提及,但一直因缺乏直接证据而受到忽视。直到Newey和smvth首先提出了令人信服的小肽可被完整吸收的论据,小肽的营养和吸收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在近几十年的研究中,人们发现,蛋白质在动物消化道中消化酶作用下的水解产物大部分为2或3个氨基酸残基的小肽,它们是以完整形式被吸收并进人循环系统而被组织利用的。动物营养学家也发现,动物对饲料中各种氨基酸的利用程度并不完全受单一限制性氨基酸的影响,当动物采食按理想氨基酸模式配制的纯合日粮或低蛋白氨基酸平衡的日粮时,动物并不能获得最佳生产性能,因此,一些学者提出,动物要获得最佳的生产性能,日粮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完整蛋白质和小肽的观点。基于以上2个发现,人们提出了小肽的营养学说。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对蛋白质消化吸收及其代谢规律研究的深入,蛋白质消化吸收理论不断得到完善。早在1865年,Kollinker和Muller就提出蛋白质在肠道的消化最终成为游离氨基酸。现在营养学氨基酸平衡理论,便是以这个假设为基础的。而关于小肽可能被直接吸收的假设,早在100多年前就被提及,但一直因缺乏直接证据而受到忽视。直到Newey和Smyth首先提出了令人信服的小肽可以被完整吸收的论据,小肽的营养和吸收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在近几十年的研究中,人们发现蛋白质在动物消化道中消化酶作用下的水解产物大部分为2或3个氨基酸残基的小肽,它们是以完整形式被吸收并进入循环系统而被组织利用的。动物营养学家也发现,动物对饲料中各种氨基酸的利用程度并不完全受单一限制性氨基酸的影响,当动物采食按理想氨基酸模式配制的纯合日粮或低蛋白氨基酸平衡的日粮时,动物并不能获得最佳生产性能,因此,一些学者提出动物要获得最佳生产性能,日粮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完整蛋白质和小肽的观点。基于以上2个发现,人们提出了小肽的营养学说。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寡肽分离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秀燕  计成 《中国饲料》2001,(20):25-27
传统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理论认为 :蛋白质在肠道中被水解为氨基酸 ,并以游离氨基酸的形式被肠粘膜吸收。但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 ,饲料中蛋白质在消化酶作用下的水解终产物 ,大部分是2或 3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肽 ,它们以完整形式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而被组织利用。与游离氨基酸相比 ,小肽吸收具有转运速度快、耗能低、不易饱和等特点 (Marraw ,1 972 )。小肽特殊的吸收特点 ,引起营养学家的关注 ,目前对寡肽营养的研究 ,已经成为动物营养研究中的热点领域。乐国伟( 1 995 )、王燕桃 ( 1 997)分别应用NucleosilC1 8ODS反相柱 ( 7…  相似文献   

9.
小肽的营养功能及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们对蛋白质营养理论的认识,蛋白质营养已经不是简单的氨基酸营养,小肽营养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肽是蛋白质的消化产物,氨基酸残基数目低于50个称为多肽,2~10个氨基酸组成的称之为寡肽,寡肽中含有2或3个氨基酸残基的为小肽。小肽可被完整地吸收进入动物循环系统.直接被组织代谢利用.在动物营养与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动物胃肠内完整吸收小肽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它打破了同时也完善了传统蛋白质代谢理论。本文综述了小肽在动物体内的营养作用,影响小肽释放、吸收和利用的因素,生产小肽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小肽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动物的异常行为中以刻板行为最为常见,而咽气癖又是马最常见的口部刻板行为之一。作者就咽气癖在生理方面和心智方面对马体产生的影响、行为基础、诱因的研究进展及常见的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张晶  单安山 《猪业科学》2004,21(2):51-52
简介常见奶牛肢蹄病种类及其症状,从日粮营养、运动场地面结构、环境卫生、饲养管理、遗传育种、疾病管理等方面简析奶牛肢蹄病的病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广西是我国主要的芒果生产基地。随着基地建设的发展,芒果病虫害已成为目前栽培管理的主要问题。为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了介绍了当前芒果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生产上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归纳总结RFLP和PCR-RFLP标记技术的原理、优缺点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其在牦牛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个人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鸡养殖中禽霍乱疾病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会导致鸡只出现急性败血症和机体炎症反应等,慢性型感染会导致鸡只出现皮下及机体内脏器官、关节等的化脓性炎症反应。禽霍乱疾病在鸡养殖全年均会出现,尤其是在气温变化较大的时期疾病爆发的可能性更高。禽霍乱疾病在急性爆发的情况下病死率相对较高,同时短期内即会出现死亡的情况,难以进行有效的治疗,易导致鸡养殖户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该文主要对鸡禽霍乱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及相关的防治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初步考证中文·汉语的“草坪”一词及相关文史资料。再次证明中国自古分布有天然草坪。文字记载早在西汉武帝建元年间 (公元前 138年 )已大面积栽培草坪 ,于今至少有 2 139年历史。当时的草坪科学技术水平已有相当高度 ,发现并选用了结缕草 (Zoysiaspp .) [或狗牙根 (Cynodondactylon) ]和“戾莎 (Carexspp .)”等草坪草 ;发明了大面积整理地形、地貌及平整土地 ,针对不同生活型的草坪草采取“布”或“攒”等不同的建植草坪方式。嗣后 2 0 0 0年 ,处于移植天然草坪为“人工草坪” ,向人工草坪演化的过渡阶段。期间 ,于南齐·昏侯 (499~ 5 0 1)又发明了“满铺草坯”建植草坪等技术。所有的发现、发明不仅沿用至今 ,而且导致清道光朝 (182 1~ 185 1)诞生了中国式人工草坪。现代草坪缘鸦片战争 (184 0 )而传入。相伴近、现代草坪的普及 ,于清道光、咸丰年间 (184 0~ 186 1) ,市郊农村已有“草坪专业户”与“草坯专业户” ,至 2 0世纪 5 0~ 70年代 ,“草坪”一词先后被列入“词 (辞 )典”和“百科全书”等。  中文·汉语自古以来的草坪概念“平的草地” ,“长草若毛 ,‘剥’取似皮的草地表层”都清楚地规定了 :草坪是一类特殊的草地  相似文献   

20.
微卫星DNA (Microsatellite DNA)与其他DNA分子标记相比较,具有数量多、分布广且均匀、多态性丰 富、呈孟德尔共显性遗传、易于检测、分析快速方便等一系列优点,并在动植物遗传多样性评估、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绘制系统发生树、QTL定位、标记辅助选择、疾病诊断及血缘关系鉴定等研究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微卫星标记 及其在羊品种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