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短枝型与普通型苹果叶片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采用红外线CO#-2气体分析仪对短枝型和普通型苹果树新梢叶片光合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年周期和日周期中,短枝型苹果树新梢叶片的光合速率(Pn)分别高于普通型苹果树12.8%-19.1%、9.5%-13.2%;年周期中,短枝型苹果树新梢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LW分别高于普通型苹果树4.3%-55.5%、3.8%-15.1%;光呼吸速率(Pr)、暗呼吸速率(Dr)、Pr/Pn分别低于普通型苹果树24.2%-25.6%、11.4%-12.0%、27.8%-44.5%。与普通型苹果树相比,短枝型苹果树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和较低的光补偿点。因而,短枝型苹果树光能利用率高,呼吸消耗少,光合强度高,能够积累较多的光合产物,有利于早果、丰产。  相似文献   

2.
短枝型苹果枝条组织解剖显微构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短枝型苹果和普通型苹果成熟的一年生枝条横断面组织解剖的显微构造研究,首次获得,短枝型苹果枝条皮层厚度占枝断面直径的百分率较普通型苹果明显高,而木质部则显著小;短枝型苹果枝断面木质部导管分子密度,导管分子管孔直径明显小于普通型品种;短枝型苹果枝断面射线薄壁细胞层次,射线条数均较普通型苹果多而且较宽。试验结果显示短枝型苹果枝条组织和细胞的特征性结构是短枝型品种营养生长弱,枝条节间短、不徒长、易成花、树体矮化、早结果的解剖学原因。  相似文献   

3.
柱型苹果茎尖培养中嫩茎增殖与植物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培养基含有较低浓度BA时,柱型苹果‘舞姿’、短枝型‘金矮生’和普通型‘金冠’的嫩茎增殖都基本正常,当BA浓度较高时,柱型苹果品种嫩茎仍能保持正常状态,而短枝型和普通型品种受到强烈抑制。在较高浓度BA培养基中,短枝型和普通型品种的内源激素变幅很大,而且继代培养后期恢复很慢,相比之下,柱型品种内源激素变幅小,而且恢复快。初步分析,柱型苹果嫩茎增殖对高浓度BA具有强的忍耐能力,其原因与所含高水平的CTK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选取了宝鸡地区生产上常用的T337自根砧和M26中间砧分别搭配普通型富士‘长富2号’和短枝型富士‘礼泉短富’,对4种砧穗组合苹果树叶片的养分吸收和蔗糖代谢,短枝顶芽的激素代谢、成花基因表达等进行了全面的评价,探究了不同砧木对普通型和短枝型富士系苹果花芽分化的影响,以期为宝鸡地区筛选适宜搭配富士系苹果的最优砧木类型。结果表明:同一富士系品种嫁接不同砧木类型,T337自根砧组合较M26中间砧组合有更高的开花率和更饱满的短枝顶芽,并且在花芽生理分化期,T337自根砧组合中糖类物质的合成和积累、蔗糖代谢和激素代谢水平以及成花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优于M26中间砧组合。可见,T337自根砧搭配富士系苹果较M26中间砧搭配富士系苹果更易成花。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短枝型富士矮生机制,以普通型品种富士冠军、昌红,短枝型品种礼泉短枝、天红2号为试材,连续2 a对树体大小、枝类组成进行调查,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普通型和短枝型品种1年生枝条导管分子的形态、大小及解剖结构,并对最大导水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短枝型品种在树高、干周、外围新梢长度、枝展等方面小于普通型品种,短枝比高于普通型品种;与普通型品种相比,短枝型品种导管分子长度短、直径小、端壁倾斜角大,导管密度、管腔直径、管腔面积、管腔总面积占木质部比例小,最大导水率小于普通型品种.表明短枝型品种导管分子短而狭窄,管腔总面积占木质部比例少,这种结构限制了水分和养分的运输,从而使短枝型品种表现出矮生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初步揭示短枝型苹果的遗传机制,本文以‘新红星’和‘宫崎短枝富士’正反交分离群体、‘宫崎短枝富士’ב坂田津轻’的分离群体植株6397株为试材,开展短枝型苹果的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筛选。结果表明,短枝型苹果的后代中,枝条长度、枝条基部粗度、成枝力、总芽数、短枝率和尖削度表现为超亲变异趋势,萌芽率和节间长度为超低亲变异的趋势;短枝型苹果由显性单基因控制,并存在显性上位效应;筛选到CHG02、CHO01和CH02C06与短枝型密切相关的SSR标记,其遗传距离分别为2.6,4.6和4.6cM。  相似文献   

7.
选育矮生型(短枝型、矮生、矮化)苹果新品种是国内外苹果生产上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本成果于1979—1985年证明了过氧化物酶酶9带能作为预选1—2年生矮生型苹果实生苗的经济有效指标。我们分析了普通型×普通型,普通型×矮生型,矮生型×矮生型的上千株杂种实生苗,根据有酶9带与无酶9带实生苗的比例,表明苹果新梢伸长区的过氧化物酶酶9带是矮生型苹果的标记,并可能由二对互补基因所控制。  相似文献   

8.
<正> 苹果矮化密植栽培中,短枝型品种占有相当比例。为掌握这些品种的授粉特性,我们于1987~1990年进行了苹果短枝型品种的杂交授粉试验,筛选出了适宜的授粉品种。一.材料和方法试验在潍坊市昌潍农校果园进行。参试  相似文献   

9.
运用离析方法,对3种柱型苹果和3种普通型苹果枝条木质部导管分子进行研究,观测了其导管的长度、直径以及导管分子的类型。结果表明:柱型和普通型苹果枝条木质部导管的类型无明显差异,均多为网纹导管和孔纹导管2种类型;相比柱型苹果而言,普通型品种具有较多的畸形导管;柱型苹果的木质部导管分子直径显著大于普通型,普通型的平均直径为32.64μm,柱型的导管分子平均直径为43.27μm;柱型和普通型苹果枝条木质部导管的平均直径和平均长度表现有差异。本研究为柱型苹果早花和早期丰产的生理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短枝型苹果和普通型苹果相比较,树体矮小,栽植密度大;树姿直立,主枝开张角度小;萌芽率高,成枝力低;成花容易结果早。因此,较高产、稳产和早产。1树体结构及整形修剪特点树体结构短枝型苹果,宜采  相似文献   

11.
柱型苹果是一类特殊的矮生类型突变体,其树体矮小、主干粗壮直立、节间短、短枝多,无需修剪、管理方便,是现代苹果产业实现矮化密植栽培获得高产的优良资源。自柱型苹果产生以来,其独特树形的生长特性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当前国内外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柱型苹果的生长发育与其内源激素含量密切相关。柱型苹果腋芽中自由态IAA/总IAA的比值明显高于普通型。柱型苹果多发短枝的原因是顶芽和侧芽中玉米素类物质含量较高。柱型苹果树体生长矮小原因可能是赤霉素含量低。(2)苹果的柱形性状是由显性基因Co控制的质量性状,Co位点与枝干、分枝、叶片和果实品质等多种性状连锁成簇。Co精细定位于苹果第10号染色体18.52—19.09 Mb。(3)目前报道的Co有5个候选基因,其中最有希望的候选基因91071转入苹果和烟草中均表现节间变短,但Co是否介入减少侧枝和增加短枝的形成需要进一步验证。由于Co与植物激素代谢和信号传导均密切相关,通过RNAi及转基因等技术验证Co的详细功能,不但可以揭示柱型苹果独特树形生长特性的分子机理,还可以为选育优良品质的柱型苹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加深对苹果各种生长型的认识,以矮化型(长富2号/M26)、短枝型(福岛短枝)和柱型(鲁加6号)3种苹果生长型嫁接苗为试材,对其枝、芽和叶片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者在株高上有极显著差异,矮化型>短枝型>柱型,但在主干粗度方面差异不显著;主干节间的差异也很明显,3种类型之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矮化型最高,而柱型最低;在萌芽率和成枝力方面,柱型萌芽率最高,成枝力最低,而矮化型的萌芽率最低,成枝力最高,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在叶片特征上,柱型品种的叶面积及叶长、叶宽均显著大于其他两种,而短枝型叶片的单位面积干、鲜质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连续4年调查研究再植条件下4种矮化自根砧(G935、G41、G11和M9-T337)对‘宫藤’富士苹果幼树树体生长、早果性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评价并筛选适宜北京地区再植使用的苹果矮化自根砧木,为我国老龄低效苹果园再植更新提供技术支撑。【方法】2016年春,刨除6年生苹果树(宫藤富士/SH6/圆叶海棠),未进行土壤改良,在原行内重茬直接栽植4种矮化自根砧(G935、G11、G41和M9-T337),品种为宫藤富士苹果苗(2年根1年干),株行距为1 m×3.8 m,细纺锤整形修剪,再植后(2016年)连续4年调查4种矮化自根砧嫁接‘宫藤富士’苹果树体生长、早果性和产量及品质的差异。【结果】G935和G41自根砧富士树体高度明显高于G11和M9-T337;主枝数量由高到低为:G935>G41>G11>M9-T337;G41和M9-T337大脚现象明显高于G935和G11;G935和G41单株间树体高度、干径和主枝数量差异明显小于G11和M9-T337,园相整齐。再植第4年,G935和G41自根砧树体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G11和M9-T337,G935和G41叶片百叶鲜重显著高于G11和M9-T337,G935和G41叶片百叶干重显著高于M9-T337。再植4年内,G935和G41矮化自根砧富士生长正常,枝类组成符合正茬矮砧苹果的变化规律;第2年开始,G11和M9-T337树体长枝比例低于30%;第3年和第4年G11和M9-T337树体短枝比例高于80%,长枝比例低于10%,树势衰弱明显。再植第3年,G11幼树成花株率最高,G935和G41次之,M9-T337无成花。再植第4年,G935和G41自根砧富士平均单株产量显著高于M9-T337,G935平均单果重量和果形指数显著高于其他自根砧,各自根砧树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再植条件下,以G935和G41为砧木的幼树树体生长显著优于G11和M9-T337,枝类组成合理,树势中庸但不衰弱,单株间差异小,园相整齐,适宜北京地区重茬栽植使用。  相似文献   

14.
以3年生无裙膜避雨大棚+平面棚架栽培的翠冠梨当年抽生的长枝为对象,进行直立、斜生、水平3种不同开张角度处理并互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当年水平处理的枝、花、芽形成比例为斜生、直立处理的1.60倍和3.53倍,斜生处理枝花芽形成比例为直立处理的2.20倍,第2~3年,开张角度大的枝组花序与花朵坐果率、单枝产量、单果重依次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开张角度小的枝组;水平处理单果重变异系数极显著小于斜生、直立处理,斜生、直立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各处理之间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无明显差异。适时加大梨旺枝开张角度,特别是开张至水平状,能迅速将其旺盛的生长势转化为旺盛的结果能力,增加结果数量,提高产量,而且能增大果个,端正果形,提高外观整齐度,但改善果实内在品质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H不同系号中间砧对宫藤富士苹果幼树生长、早果性、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苹果矮化砧木的评价、筛选和合理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建议。【方法】以2009年春季定植的3年根1年干的矮化中间苹果成品苗(宫藤富士/SH1、SH3、SH6、SH9和SH40/平邑甜茶)为试材,株行距为1.5 m×5.0 m,细纺锤整形修剪,栽植第2年开始,连续6年调查分析SH不同系号中间砧对宫藤富士苹果树体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SH不同系号中间砧对宫藤富士苹果树体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SH6树体最小,树体干周粗度显著小于其他系号,SH3和SH40的干周粗度显著大于其他系号;SH6树体新梢年生长量在栽植7年内均最低,SH3树体新梢年生长量先高后低;各系号总枝量无明显差异,但枝类组成差异较大,SH6树体树势中庸,树体短枝比例最高(63.81%),长枝比例最小(7.80%)。栽植第4年各系号树体开始有产量,SH3、SH6、SH9和SH40四个系号树体3年累计单株产量超过75 kg,4个系号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SH1系号树体;SH6产量连续稳定性最好,SH9产量稳定性最差;SH6树体果实产量在树冠不同部位的分布最均匀,表现突出;各系号果实大果率(单果重200 g的果实占总产量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SH40SH6SH3SH9SH1。各系号树体果实的平均单果重、果形指数和果实硬度均无显著差异;SH6树体果实的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果实果形一致性最好;SH6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显著优于其他4种中间砧。【结论】SH6作为中间砧嫁接宫藤富士与其他系号相比,具有树体小、新梢平均长度小、短枝比例高、枝类组成合理、产量稳定、果实品质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柱状苹果是一种特殊的矮生突变类型,其节间短、短枝多、侧生分枝少、主干粗壮直立,是苹果实行矮化密植栽培的重要资源。本研究在前期Co精细定位的基础上,对定位区间的基因进行筛选,为阐明柱状苹果形成的分子机制和选育柱状苹果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以柱状苹果‘舞佳’和‘润太一号’,普通型苹果‘富士’和‘华硕’的芽、茎尖和叶片为试材,根据最新的苹果基因组以及与柱状相关的转录组信息,对Co精细定位区间27.66—29.05 Mb的基因进行注释分类,选择目标基因,查找其CDS序列,使用RT-PCR技术检测引物特异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预测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特征,筛选出差异基因并将其作为候选基因。【结果】在苹果第10号染色体27.66—29.05 Mb区域内包含67个基因,其中12个为非编码RNA(ncRNA),其余为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根据RNA-seq分析,柱状和普通型苹果基因相对表达差异倍数在1倍以上的有25个基因,其中13个基因在柱状苹果中上调表达,12个基因在柱状苹果中下调表达。在预测的14个基因中,发现4个基因MD10G1184100、MD10G1185400、MD10G1185600和MD10G1190500在柱状和普通型苹果的主枝茎尖或侧枝茎尖中相对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其中,MD10G1184100和MD10G1185600在两个柱状苹果主枝茎尖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两个普通型苹果。MD10G1185400和MD10G1190500在两个柱状苹果侧枝茎尖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两个普通型苹果,而MD10G1184100在两个柱状苹果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普通型苹果。进一步对这4个候选基因进行不同组织或器官的基因表达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基因MD10G1184100在柱状苹果根部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部位,MD10G1185400和MD10G1185600在柱状苹果的侧枝茎尖中显著高表达,而MD10G1190500在柱状苹果的顶芽中显著高表达。【结论】在柱状和普通型苹果茎尖中筛选到4个表达显著差异的基因,可作为Co候选基因,为该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验证及苹果树树型定向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不同树龄苹果高纺锤形树体结构及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3、6、9、11 a生的高纺锤形苹果树为试材,测定了不同树龄的枝量、树体结构及产量。结果表明:不同树龄的干周、冠径、树冠体积、树叶密度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加,天空可视度则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减少;不同树龄的中、长枝比例均较小,短枝比例大。其中3 a生树长枝比例较大,短枝比例较小,6、9、11 a生的枝类比相差不大。3、6、91、1 a生总枝量分别为28.1、87.8、119.4、110.4万条.hm-2;3、6、91、1 a生树产量分别为5 760、25 8005、6 220、57 645 kg.hm-2,表现为在结果初期,随着树龄的增加产量迅速增加,到结果盛期时产量趋于稳定。综合分析表明苹果高纺锤形具有结果早,且不同树龄段树势较稳定,产量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马少锋  孟云  孙建设  邵建柱  王红宁  许宝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1974-11976,11979
[目的]比较分析矮砧和乔砧密植红富士苹果(Malus pumila Mill.)树冠层特性,为苹果矮砧密植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方法]以7年生矮砧和乔砧密植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利用Hemi-View冠层测定和分析系统,分析了2种树体近树干处﹑树冠1/4处﹑株间和行间的冠型参数。乔砧园砧木为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 Rehd.),矮砧园八棱海棠为基砧,矮化中间砧选择SH优系(SH40)。[结果]在树干处﹑树冠1/4处和株间,矮砧的叶面积指数显著大于乔砧树体,高出幅度分别为6.6%、11.0%和46.8%;而可视天空度矮砧小于乔砧,各项光立地系数以及冠层下的各辐射强度均是矮砧低于乔砧树。而在行间,矮砧的叶面积指数显著小于乔砧树,二者分别为1.05和1.53,可视天空度矮砧树大于乔砧树,各项光立地系数和冠层下的辐射均是矮砧树体高于乔砧树体。[结论]发展苹果密植栽培首先要选择适宜的砧穗组合,短枝富士/SH40/八棱海棠是苹果密植栽培的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9.
连续2年对NJC19黄桃进行长枝修剪试验,对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短枝修剪技术相比,经过长枝修剪后的树体叶面积增大,净光合速率提高;徒长枝比例降低,优质果枝率增加;一年生枝条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提高,树体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均得到提高,果实着色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拉枝、环割(剥)对干旱荒漠区富士苹果成花坐果的影响,为干旱荒漠区富士苹果促花促果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以4年生富士苹果幼树为试材,采用拉枝+主枝环剥和拉枝+主枝、主干环割的方式促花促果。【结果】富士苹果幼树的树高较对照显著降低,冠径较对照显著减小,中心延长枝与主枝延长枝长度较对照显著缩短;1年生枝量分别是对照的1.99和2.59倍,短枝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0.87和23.42个百分点;单株成花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3.00和47.00个百分点,单株花芽量分别是对照的3.59和4.68倍,单株花序坐果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47和8.07个百分点;新梢叶片的叶长、叶宽及叶面积较对照显著减小,叶绿素SPAD值较对照显著降低。【结论】拉枝+主枝环剥和拉枝+主枝、主干环割处理既可控制富士苹果幼树的树冠大小,抑制新梢生长,增加枝量,促生短枝;又可提高单株、主枝以及长、中、短枝的花芽量、成花率、坐果率;还能抑制新梢叶片的生长和叶绿素的合成,其中以拉枝+主枝、主干环割处理的促花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